2015年公務員行測備考:反對類題目

字號:


    2015年公務員行測備考:反對類題目,由出國留學網(wǎng)行測頻道為您準備,希望對您會有所幫助:
    在公務員考試行測中,有基礎的考生都知道“上反對法”和“下反對法”是來解決直言命題中不涉及矛盾類,問法為“只有一真”或“只有一假”的真假話題目。下面中公教育專家為大家介紹常規(guī)解題方法的步驟和思路:
    例. 關于一個班的英語六級通過情況有如下陳述:
    (1)班長通過了英語六級考試
    (2)該班所有人都通過了英語六級考試
    (3)該班沒有人通過英語六級考試
    經(jīng)過詳細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上述斷定有兩個是真的,那么這個班的英語六級通過情況到底是怎樣的?
    A.班長沒有通過英語六級考試
    B.所有的人都沒有通過英語六級考試
    C.有些人沒有通過英語六級考試
    D.有些人通過了英語六級考試
    解析:按照上反對法來解決這道題目,首先,題干中說有兩個是真的,而(2)和(3)是上反對關系,所以在(2)和(3)當中“必有一假”,接下來我們就可以判斷(1)為真,那么(3)就一定為假,最后得到(2)為真,“所有人都通過了英語六級考試”為真,故答案為D。
    上題通過反對法的方法解題要經(jīng)過三個步驟才能得到答案,而且很多考生在做有“上反對”關系題過程中還會受到“下反對”關系的影響,往往混淆概念,適得其反。那么能不能通過更快的方法并且跳過“上反對”“下反對”的范疇來解決這類題目呢?答案當然是肯定的。
    首先,因為真假關系的最終判定是由“判斷詞”來決定的,而在“判斷詞”決定之前,必須要滿足該判斷是針對“同一個對象及屬性”而言,才具有判斷真假的效力。舉個簡單的例子予以說明,第一個命題,“小明是男人”。這個時候,小明就是我們研究的對象,而對象具有的屬性是男人,二者之間的關系是肯定的。這個時候,研究真假關系,再給出第二個命題“小紅很漂亮”,這兩個命題,是不存在真假關系的。而如果把第二個命題改成“小明不是男人”,就有了真假關系。這個時候決定命題真假的成分一目了然,就是判斷詞,在“是和非”之間,即判斷詞相異在這類題目中就是“真假關系”,而判斷詞相同就是“推出關系”。
    通過上面的鋪墊相信考生對接下來要陳述的內(nèi)容也就會有所預見了?,F(xiàn)在大家再來看上面的題目。
    首先,把題目處理成邏輯表達形式,在變成邏輯表達形式之前,要確定對象和屬性的一致,例題滿足。先關注判斷詞,(1)、(2)判斷詞相同,并且都與(3)判斷詞不同,所以按照題目的問法,(1)(2)一定為真,(3)一定為假,才能滿足兩真的情況。再從假設的方式來進行驗證,如果(3)為真,則(1)(2)都為假,與題干信息相悖,所以(3)為假,則(1)(2)為真,這種方法就能讓考生在做題過程中節(jié)省大量的時間。
    例.今年春運對全市中巴客運車的安全檢查后,甲、乙、丙三名交警有如下結論:
    甲:所有中巴客運車都存在超載問題
    乙:所有中巴客運車都不存在超載問題
    丙:如意公司的中巴客運車和吉祥公司的中巴客運車都存在超載問題
    如果上述三個結論只有一個錯誤,則以下哪項一定為真? ( )
    A. 如意公司的中巴客運車和吉祥公司的中巴客運車都不存在超載問題
    B. 如意公司的中巴客運車和吉祥公司的中巴客運車都存在超載問題
    C. 如意公司的中巴客運車存在超載問題,但吉祥公司的中巴客運車不存在超載問題
    D. 吉祥公司的中巴客運車存在超載問題,但如意公司的中巴客運車不存在超載問題
    解析:這道題目的解題方法同理,首先題干描述的對象和屬性一致,那么直接抽離判斷詞,甲“是”,乙“非”,丙“是”,題干中說只有一個是“錯誤”的,那么我們就可以判斷“乙”為假,那么甲和丙就為真,所以答案直接鎖定D選項。
    出國留學網(wǎng)公務員頻道精心推薦:
    公務員考試行測信息頻道
    
行測真題 行測答案 行測答題技巧 行測題庫 模擬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