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溫州高三一模文綜歷史試題及答案

字號:


    出國留學網高考頻道為您提供最及時的資訊,下面的2015溫州高三一模文綜歷史試題及答案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注意:文章底部有word版下載
    
    2015年溫州市高三第一次適應性測試文綜 歷史部分
    12、4世紀時,馬塞林努斯不無夸張地說,在 羅 馬 ,這 種 輕薄柔軟、光鮮亮麗的衣料,以前只限于貴族, 而今已經推廣到不分貴賤甚至最低的各階層。這種衣料應該是
    A.麻         B.葛          C.絲          D.棉
    13、“ 柔仁好 儒 ”的太子認為漢宣帝(漢武帝曾孫)“持刑太過 ,宜用儒生” ,卻遭到訓斥 ,“ 漢家自有制 度” ,“奈何純任德教” 。這主要反映了
    A . 漢家制度往往用儒學包裝法治思想  B . 儒學教育更加官方化和制度化
    C . 漢宣帝不再以儒學作為正統(tǒng)思想    D . 漢宣帝時儒生地位一落千丈
    14、 2 0 世 紀 7 0 年 代 以 來 ,圍繞司母戊鼎的名稱一直爭議不斷。隨著更多同時期青銅器的發(fā)現, 專家多認 為應當釋讀為“ 后” 。2 0 1 1 年 ,國 家 博 物 館 將 司 母 戊 鼎 正 式 更 名為“ 后母戊鼎” 。 ,下列說法中最為合理的是
    A . 鼎還是那個鼎,有什么好爭        B . 更名是求真求實之精神的體現
    C . 歷史研究就應隨時代而變化        D . 教科書都沒改,一定是假消息
    15、圖 6 是 漢魏時期“ 五星出東方利中國” 織錦( 局 部 )。 學者認為這是拉弓射箭時使用的護臂。 《 史記?天 官 書 》載 :“ 五星分天之中,積 于 東 方 ,中國利;積 于 西 方 ,外國用兵者利。 ”據 此 ,則該織錦
    A . 表明中國絲織業(yè)技術已登峰造極
    B . 說明漢魏流行的字體是隸書
    C . 表達出為軍國大事祈求祥瑞的意思 
    D . 體現了孔子“ 敬鬼神而遠之”的思想
    16、晚明徐光啟的《 農政全書》列舉了玉米在中國不同地域的名稱,“或稱玉麥,或稱玉蜀秫,蓋亦從他 方得種 ”; 李 時 珍 《 本草綱目》等還詳細記述了玉米的功用。這說明當時中國
     A. 玉米種植巳經比較廣泛             B. 與美洲的經濟交往頻繁
    C. 政府大力引進外來品種             D. 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
    17、“和議將定,時適會試之年,各省舉人集于北京者以萬數千計,康有為創(chuàng)議上書拒之。 ”上述事件發(fā)生于
    A.1894年          B. 1895 年          C. 1898 年          D. 1901 年
    18、據 1882— 1891年上海海關報告,在上海的中國人口有許多是外地人:外語通、經營零星裝飾品的商 人和餐館的老板等,主要是廣東人;買辦 、店員等則主要來自寧波;南京的男子經營緞子、玉石、 鐘表和鉆石生意。對此解讀正確的是
    A. 商業(yè)和金融業(yè)開始發(fā)生變化        B. 上海就業(yè)人群地域性特點顯著
    C. 近代民族資產階級隊伍壯大        D. 通商口岸城市化進程狂飆突進
    19、改革開放以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進入政治建設新時期。下列民主法制建設的重大事件,按時間先后排列正確的是
    ①中共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國的歷史任務②全國人大九屆二次會議把依法治國寫進憲法③全國人大五屆三次會議推進國家領導體制改革④鄧小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發(fā)表《 黨和國家領導制度 的改革》的講話
    A.①③④②       B.②③①④        C. ③④②①        D.④③①②
    20、圖 7 是“1949—2008年全國各級各類學校招生數” 。讀圖 ,從中能得到的結論是
    A . 基本普及了九年義務教育 .
    B.各級各類教育跨上了新臺階
    C . 中國的教育立法取得較大進展
    D . 形成了多層次、多形式的高等教育體系 –
     圖7
    21、圖8是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一次重大戰(zhàn)役的示意圖。讀圖, 請判斷圖中
    表示
    A. 德軍推進路線 B. 蘇軍主攻方向 C . 盟軍行動方向 D . 德軍敗退路線:
     圖8
    22、托哀維爾這樣描寫 1835年的曼徹斯特,巨大的建筑物高聳于住所之上,隔絕了空氣和陽光。城市的 一邊屬于富裕的少數人,另一邊屬于貧窮的絕大多數人。男人 、女人和兒童都被綁在永不疲倦的機 器,骯臟的下水道里淌出的卻是足赤的黃金。從中可以獲得的信息有
     ①造成了環(huán)境污染②出現了兩大對立的階級③工業(yè)化進程迅猛④金礦業(yè)發(fā)達
    A. ①③       B . ②④       C. ①②③       D . ①②④
    23、1907年 , 畢加索在倫敦參觀了非洲面具展覽后寫道:“那些面具并不是任何雕塑品,……我長時間地 盯著它,終于慢慢明白過來,某種深刻的轉變正降臨到我的頭上。 ” 受其影響,他創(chuàng)作了立體主義的 第一幅繪畫《 亞威農少女》 。這可以作為個案反映
    A. 歐洲文化霸權地位的崩潰        B. 歐洲藝術全盤顛覆了傳統(tǒng)
    C. 非洲藝術已是立體主義          D. 歐非文化的碰撞與交融
    38.(26分)近代中國社會是從古代社會發(fā)展而來的。鴉片戰(zhàn)爭作為一塊界碑, 銘刻了古老的中國社會在 炮口逼迫下走人近代的最初一步。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第一章漫長的封建社會
    ……三 、官僚政治 ……五 、儒學定于一尊
    第二章東方與西方
    1435年之后的半個世紀,西方迭連出現了幾位探險家,他們的事業(yè)從地理上溝通了歐、美、亞、非 之間的關系。而 1685年 ,即康熙二十四年,清廷在收復臺灣之后,解除海禁,設專、閩、浙、江四海關,允許西方諸國同沿海各省定期貿易。1756年 ,多年不到浙江貿易的英國商船迭連北上寧波,引起乾隆疑 慮 。次年,他 正 式 下 令 “將來止許在廣東收泊交易,不得再赴寧波。如或再來,必令原船返棹至廣,不 準入浙江海口。 ” 并申明: “嗣后口岸定于廣東 。 ”
    ……
    第四章 炮口下的震撼 以儒學修、齊、治 、平的入世精神為宗旨,并歸宿于國計民生的經世致用之學,在鴉片戰(zhàn)爭前后內 容上發(fā)生了重大變化。鴉片戰(zhàn)爭之前, 所謂國計民生,以賦稅、 鹽政、河工為大端。 成 書 于 1826年 的 《 皇 朝經世文編》雖然出自魏源之手,而所列犖犖大端皆未出舊軌。鴉片戰(zhàn)爭之后,夷務曰漸滲入國計民生, 成為經世之學的大題目。 ——據 陳 旭 麓 《 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改編
    ( 1 ) 在第一章中,史學家陳旭麓著力,叢上述兩企友面碧述了漫長的封建社會(公元前476年-1840年 )。請你任選一個方面,也來作一概略描述。( 只選方面,不描述不得分) (8分)
    ( 2 ) 根據第二章提供的材料及所學知識,列舉兩位1500年前后的西方探險家,并分階段指出鴉片戰(zhàn)爭前清朝的對外貿易政策。 ( 8 分 )
    ( 3 ) 閱讀第四章提供的材料,指出魏源的經世致用之學的重大變化并做簡要評價。( 10分 )
    39. (2 6 分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西方大國推行“綏靖政策”的表現
    1931年 “九一八”后 
    1935—1936 年 英法“縱容”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亞
    1936—1939年 英法美對西班牙內戰(zhàn)采取 “不干涉” 和 “ 中立”政策
    1938年 3 月 英 法 等 國 “平靜接受 ” 德國呑并奧地利。
    1938年 9 月 英、法、德 、意 簽 訂 《 慕尼黑協(xié)定》 ,將捷克的蘇臺德割讓給德國。
    材料二: 從波羅的海的什切青到亞得里亞海邊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橫貫歐洲大陸的鐵幕已經降落下 來。在這條線的后面 ……的城市及其居民無一不處在蘇聯的勢力范圍之內 ……上一次,我曾目睹大戰(zhàn)來 臨,對自己本國同胞和全世界大聲疾啤,但是人們都聽不進。 (這次)我們肯定地不能讓那種事重 演。這只有這樣做才能達到:在現時,即一九四六年,在聯合國普遍權威之下,就所有問題同俄國達成 良好的諒解;并且通過這個世界性組織,在講英語的世界及其一切聯系地區(qū)的全力支持下,使上述良好的諒解在許多和平的年份中維持下去。 — 丘 吉 爾 1946年 3 月 5 日 演 說 ( 節(jié)選)
    (1)完成材料一表格內容并概括 “ 綏靖政策 ” 的內涵。( 8 分)
    (2) 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述丘吉爾演說的背景。( 10分 )
    (3) 分析 :慕尼黑會議為什么是綏靖政策的頂點?②為什么說丘吉爾的演說實際上揭開了美國對 蘇聯實施冷戰(zhàn)的序幕? ( 任選其中一問作答)
     
    答案
    12
    C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A B C A B B D B B C D
    38.(26分)(1)選擇①“官僚政治”方面。(2分)描述:秦朝郡縣制的建立,是官僚政治取代貴族政治的標志;選官制度經過一個歷史變化,隋朝開始,科舉制度成為歷朝主要的選官制度;當然皇權獨尊是官僚體制的核心。(6分)
    選擇②“儒學定于一尊”方面。描述:自漢武帝時代起,儒學成為正統(tǒng)思想。宋明時期儒學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朱熹的思想作為官方正統(tǒng)儒學,影響后世六七百年之久。明清之際思想界的活躍使儒學正統(tǒng)受到沖擊,但沒有從根本上動搖儒學在政治、文化上的統(tǒng)治地位。(6分)
    (2)探險家:迪亞士、達•伽馬、哥倫布和麥哲倫。(答出其中一位航海家給1分,共2分)
    政策:第一階段,1685年前,實行海禁;第二階段,1685-1757年,允許多口岸通商;第三階段,1757-1840年,只準在粵海關一口貿易。(6分)
    (3)變化:鴉片戰(zhàn)爭前以賦稅、鹽政、河工為大 端,之后,夷務成為經世致用的大題目。評價:魏源經世致用之學在鴉片戰(zhàn)爭前后內容上雖有較大變化,但是其主旨未變,以儒學修、齊、治、平的入世精神為宗旨,歸宿于國計民生。而“師夷長技以制夷”口號的提出,是對傳統(tǒng)心態(tài)的一次挑戰(zhàn),邁出了近代中國向西方學習的第一步,啟發(fā)人們學習西方國家的先進技術,以探求強國御侮 之策。(10分)
    39.(26分)(1)表格:得到英法操控下的國聯的遷就。(2分)
    內涵:20世紀3 0年代,西方大國對法西斯侵略行為姑息縱容,不惜犧牲受害國的利益以滿足法西斯國家要求的政策。(6分)
    (2)背景:二戰(zhàn)后期確立了以美蘇為主導的雅爾塔體制;美蘇兩國在國家利益和社會制度上的矛盾日益加??;美國在戰(zhàn)后成為世界頭號資本主義強國,力圖“領導世界”;蘇聯實力大增,極力在歐洲擴張自己的勢力,被認為嚴重威脅到歐美資本主義國家;丘吉爾等想避免二戰(zhàn)的悲劇。(10分)
    (3)選擇①:慕尼黑會議是英、法在沒有捷克斯洛伐克代表參加的情況下,與德、意法西斯簽署協(xié)議,把蘇臺德區(qū)割讓給德國。與之前的“縱容”、“遷就”不同,此次是英法公開與法西斯國家勾結在一起,明目張膽地出賣他國利益。所以,慕尼黑會議標志著綏靖政策達到頂峰。(8分)
    選擇②:丘吉爾演講中把蘇聯視為最大的危險,共同遏制蘇聯;而遏制的手段主要是通過發(fā)揮聯合國的作用,英美結盟并聯合其他西方國家,持久維持和平,而不是進行直接的軍事對抗。因此,丘吉爾的鐵幕演說實際上揭示開了美國對蘇聯實施冷戰(zhàn)的序幕。(8分)
    點擊下載:浙江省溫州市2015屆高三第一次適應性測試文綜歷史試題
    
    出國留學網高考頻道為您整理史上高考復習資料大全!讓您的高考成績穩(wěn)步上升!
    
 高考語文考點  高考數學考點  高考英語考點  高考理綜考點  高考文綜考點
 高考語文復習資料  高考數學復習資料  高考英語復習資料  高考理綜復習資料  高考文綜復習資料
 高考語文模擬試題  高考數學模擬試題  高考英語模擬試題  高考理綜模擬試題  高考文綜模擬試題
 高考語文歷年真題  高考數學歷年真題  高考英語歷年真題  高考理綜歷年真題  高考文綜歷年真題
 高考備考輔導;高考食譜大全;高考前必須做的事

    
高考語文復習資料 高考數學復習資料 高考英語復習資料 高考文綜復習資料 高考理綜復習資料
高考語文模擬試題 高考數學模擬試題 高考英語模擬試題 高考文綜模擬試題 高考理綜模擬試題
高中學習方法 高考復習方法 高考狀元學習方法 高考飲食攻略 高考勵志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