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湖北省七市聯(lián)考語文試題及答案

字號:


    以下2015湖北省七市聯(lián)考語文試題及答案由出國留學網高考頻道為您精心提供,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機密★啟用前          試卷類型:B
    湖北省七市(州)高三2015年3月聯(lián)合調考
    語   文
    一、語文基礎知識(共15分,共5小題,每小題3分)
    1.下列各組詞語中,加點字的注音全都正確的一組是
      A.顫動(chàn)  聯(lián)袂(mèi)    道觀(guān)   鍥而不舍(qiè)
      B.處方(chǔ)   仲裁(zhòng)  斂衽(rèn)    翹首以待(qiáo)
      C.雞肋(lèi)   不啻(cì)     彤云(tóng)   條分縷析(lǚ)
      D.踐別(jiàn)   暈車(yùn)   翡翠(fěi)    意味雋永(jùn)
    2.下列各組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A.倥傯    嫻靜    見往知來    樹倒猢猻散
      B.皈依    埂塞    心無旁騖    八字沒一撇
      C.詫異    駘蕩    要言不煩    廢力不討好
      D.暢銷    獵奇    舉步維艱    快刀斬亂麻
    3.依次填入下列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shù)囊唤M是
        近年來,不良文藝增多,并逐漸大行其道。有的走向了低俗文藝、媚俗文藝、惡俗文藝,甚至    為黃色文藝。這些“偽文藝”    人們的鑒賞視野,刺激人們的感官娛樂。當這些“偽文藝”    文藝陣地后,文藝生態(tài)受到很大破壞,優(yōu)秀作品主導文藝創(chuàng)作的生態(tài)格局   。
        A.墮落    充斥    蠶食    岌岌可危
        B.淪落    充塞    鯨吞    岌岌可危
        C.墮落    充塞    蠶食    搖搖欲墜
        D.淪落    充斥    鯨吞    搖搖欲墜
    4.下列各項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A.對于思想品德,現(xiàn)行高考政策中,除全國性加分項目外,還包括了地方性高考加分項目,從2015年1月1日起,將減少地方性的大部分扶持性加分及全部鼓勵性加分。
      B.自去年開始限制“三公消費”以來,公務機市場就迎來了寒冬,公務機訂單的違約率大幅增長,客戶取消訂單或者推遲交付的案例在中國屢見不鮮。
      C.開展重點地區(qū)社會治安集中整治是一項多部門參戰(zhàn),時間緊,任務重,各參戰(zhàn)部門不能各行其是,各自為陣,單打獨斗。
      D.無論張大千怎樣模仿石濤,都會或多或少帶有一兩分自己的味道,這種味道僅從局部觀察是很難體會到的,必須從大局品味,即“遠觀其氣”。
    5.下列有關文學常識和文學名著的表述,有錯誤的一項是
      A.《孟子•離婁(下)》:“言無實不祥。不祥之實,蔽賢者當之?!币馑际钦f話沒有事實根據(jù)是不好的。這種不好的后果,應該由妨礙賢人得到重用的人來負責。
      B.《頭發(fā)的故事》中“頭發(fā)”代表著中國人民心中長存已久的封建思想。辛亥革命之后,民眾除了革去頭上的辮子外,社會狀態(tài)是換湯不換藥,沒有實質性的變化,也就是說封建思想在中國人心中是難以除去的。
      C.《哈姆萊特》中丹麥王子哈姆萊特因父王暴死回國奔喪,他的叔父克勞狄斯繼承了王位,和王子的母親喬特露德結為夫婦。在官外,人們紛紛傳播新王編造的謊話:說老王在花園睡覺時被毒蛇咬死。王子對父親的死因深信不疑。
      D.列夫•托爾斯泰是19世紀俄國最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作家,《戰(zhàn)爭與和平》是他的具有史詩和編年史特色的鴻篇巨制,其中塑造的娜塔莎是一個出身貴族,充滿浪漫幻想又多愁善感的經典的女性形象。
    二、現(xiàn)代文(論述類文本)閱讀(共9分,共3小題,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6-8題。
    漫談“知其不可而為之”的精神品格
    趙建成
        孔子在后世被尊為圣人,享有至上的尊榮,然而在其所生活的時代,他卻是處處碰壁,甚至發(fā)出了“知我者其天乎”的感慨?!墩撜Z》記錄了時人對孔子的評價:子路宿于石門。晨門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痹唬骸笆侵洳豢啥鵀橹吲c?”
        這個晨門與《論語》中其他的隱士都是勇于避世、果于忘世的知其不可而不為者。晨門對孔子的評價雖在一定程度上含有一些譏誚的意味,是對孔子的否定,但對孔子的認識卻十分深刻,非常準確地概括了孔子一生的主流精神,即堅韌不拔、鍥而不舍的追求精神和奮斗精神,又具有悲劇美的意蘊??鬃泳幱喠?、廣收門徒、周游列國,為的是實現(xiàn)他的政治理想。而在禮樂崩壞的春秋時代,他的政治主張并不為各國當政者所采納,因此這只能是一件無法完成的偉業(yè)。但孔子并沒有放棄,靠的就是這種“知其不可而為之”的精神??鬃釉谥袊臍v史與文化中產生如此重大的影響,原因之一也正是這種精神。
        “知其不可而為之”的精神是一種十分可貴的文化品格。它可以追溯到上古時代的原始先民時期,是對中國古代民族精神的繼承和發(fā)展。中國古代神話的一些著名篇章如《山海經》中的“精衛(wèi)填海”、“夸父逐日”、“刑天舞干戚”等可以看作這種文化品格的最早源頭。這雖然是神話傳說,但反映的卻是中國原始先民的意志品質,可以說是“知其不可而為之”文化品格的先聲。
        然而,這種文化品格的確立是由孔子完成的,是他為之注入更為深厚和豐富的內涵,并通過具體的行動對后世產生深遠的影響?!爸洳豢啥鵀橹笔且环N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也是一種文化自信??鬃訛榭锶怂?,他說,文王去世后,周代的文化不都體現(xiàn)在我身上嗎?上天如果想要消滅這種文化,后來的人就不可能掌握這種文化了;上天若不消滅這種文化,那么匡人又能把我怎么樣呢?可見,孔子是以文王、周公的繼任者自居的,這既為他提供了自信的力量,也使他的內心充滿了責任感和使命感。
        對于孔子而言,他的一切行動不是建立在預判了結果的基礎之上的,而是從他所信奉的道德標準出發(fā),去做他該做的事。當然在做之前,他可能已經預見了事情的結果,但這并不會影響他應有的行動。陳成子弒其君齊簡公??鬃鱼逶《?,告于魯哀公而請討之。衰公命其告夫季孫、孟孫、仲孫三子??鬃佑指娣蛉樱豢?。兩次“告”的結果,孔子是早就知道的,但“以吾從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子路也曾經說過,君子出仕,要盡其應盡之職責,而其政治主張行不通,早就知道了。這種對于形勢的認識,應來自孔子。
        為與不為,都是一種人生選擇,但孔子所確立的“知其不可而為之”的文化品格是一種更高的精神境界。朱熹《論語精義》曰:“……夫可不可在天,而為不為在己。圣人畏天命,故修其在己者,以聽之天,未嘗遺天下。圣人亦不敢忘天下。雖知其不可,得不為哉?”宋錢時《融堂四書管見》卷七亦云:“知其不可而不為者,晨門之所以賢;知其不可而不可以不為者,夫子之所以圣。晨門但知晨幾,而不知夫子之為夫子者也。”他們都看到了這種文化品格的可貴之處與重大意義。
        孔子之后,“知其不可而為之”的文化品格代代相傳,成為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并在眾多優(yōu)秀的代表人物身上集中體現(xiàn)出來。屈原和文天祥便是其中尤為特出者?!耙嘤嘈闹瀑?,雖九死其猶未悔”、“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些詩句是他們高潔品格、高尚人格的光輝寫照。他們的言行是“知其不可而為之”文化品格的突出表現(xiàn),尤其在國家和民族面臨危亡的重大關頭,起到了重大的精神支撐作用,培養(yǎng)了中國士人主動承擔歷史責任的勇氣,影響深遠。
        今天,“知其不可而為之”的文化品格仍是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和力量源泉。
        (摘自2014年9月15日《中國社會科學報》有刪改)
    6.下列對“知其不可而為之”的精神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孔子確立了“知其不可而為之”文化品格的內涵,在孔子身上,這種品格體現(xiàn)為一種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也是一種文化的自信。
      B.孔子之后,“知其不可而為之”的精神被眾多優(yōu)秀的代表人物繼承,特別在國家和民族面臨危亡的重大關頭,起到了重大的精神支撐作用。
      C.“知其不可而為之”是孔子一生的主流精神,他編訂六經、廣收門徒、周游列國,在中國的歷史與文化中產生重大的影響,靠的就是這種精神。
      D.“知其不可而為之”的文化品格起源于上古時代,中國古代神話中的“精衛(wèi)填?!?、“夸父逐日”、“刑天舞干戚”等正是這種文化品格的前奏。
    7.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晨門譏誚孔子,一定程度上否定了孔子;但他說孔子“知其不可而為之”,也肯定了孔子堅韌不拔、鍥而不舍的追求精神和奮斗精神。
      B.“知其不可而為之”的精神反映了上古時期原始先民的意志品質,是中國古代民族精神的繼承和發(fā)展,因而是一種十分可貴的文化品格。
      C.陳成子弒其君齊簡公,孔子“告”魯哀公,要求出兵討伐,哀公也同意出兵,讓他“告”季孫、孟孫、仲孫三子,結果不被三子許可。
      D.宋代錢時認為晨門“賢”在“知其不可而不為”,但晨門不了解也不可能像孔子那樣“知其不可而不可以不為”,因而晨門成不了“圣人”。
    8.根據(jù)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對于“為”與“不為”,孔子不是站在個人得失上所作出的功利性選擇,而是“聽命于天”,“不敢忘天下”,因而具有更高的精神境界。
      B.孔子的“知其不可而為之”的文化品格,培養(yǎng)了中國士人主動承擔歷史責任的勇氣,直到今天,仍是我們應該遵守的行為準則。
      C.孔子在其所生活的時代處處碰壁,主要原因是他總以文王、周公的繼任者自居,他的自信使各國的當政者感到了威脅,從而不敢接納他。
      D.孔子的一切行動都不計后果,只要符合他所信奉的道德標準,即使在做之前明知會失敗,他仍會毫不動搖,這也正是其人生悲劇所在。
    三、古代詩文閱讀(共34分,共7小題)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題。
        汪沨,字魏美,錢塘人。少孤貧,力學,與人落落寡諧,人號曰汪冷。舉崇禎己卯鄉(xiāng)試,與同縣陸培齊名。
        甲申后,培自經死,沨為文祭之,一慟幾絕,遂棄科舉。姻黨欲強之試禮部,出千金視其妻,俾勸駕,妻曰:“吾夫子不可勸,吾亦不屑此金也?!眹L獨身提藥裹往來山谷之間,宿食無定處。沨故城居,母老,欲時時見沨,其兄澄、弟沄亦棄諸生服,奉母徙城外。沨時來定省,然沨能自來,家人欲往跡之,不可得。
        嗣因兵亂,奉母入天臺。海上師起,群盜滿山谷,復返錢塘。當是時,湖上有三孝廉,皆高士,沨其一也,當事皆重之。監(jiān)司盧高尤下士,一日,遇沨于僧舍,問:“汪孝廉何在?”沨應曰:“適在此,今已去矣?!备邜澣唬恢獞呒礇h也。高嘗艤舟載酒西湖上,約三高士以世外禮相見,惟沨不至。已,知其在孤山,以船就之,排墻遁去。沨不入城市,有司或以俸金為壽,不得卻,坎而埋之。里貴人請墓銘,饋百金,拒弗納。徙居孤山,匡床布被外,殘書數(shù)卷,鍵戶出,或返或不返,莫可蹤跡。遇好友,飲酒一斗不醉。
        魏禧自江西來訪,謝弗見。禧留書曰:“吾寧都魏禧也,欲與子握手一痛哭耳!”沨省書大驚,一見若平生歡。臨別,執(zhí)手涕下。沨嘗從愚菴和尚究出世法,禧曰:“君事愚菴謹,豈有意為其弟子耶?”沨曰:“吾甚敬愚菴,然今之志士,多為釋氏牽去,此吾所以不屑也?!?BR>        康熙四年秋,終于寶石山僧舍,年四十有八。
        (節(jié)錄自《清稗類鈔•隱逸類》有刪改)
    9.對下列語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康熙四年秋,終于寶石山僧舍    終于:終老在,死在
        B.一見若平生歡                  歡:好朋友
        C.家人欲往跡之,不可得          跡:找到……的蹤跡
        D.舉崇禎己卯鄉(xiāng)試                舉:推舉,推薦
    10.下列各組語句中,全都表現(xiàn)汪沨高士風范的一組是(3分)
        ①獨身提藥裹往來山谷間,宿食無定處②奉母徙城外。沨時來定省
        ③海上師起,群盜滿山谷,復返錢塘    ④約三高士以世外禮相見,惟沨不至
        ⑤里貴人請墓銘,饋百金,拒弗納    ⑥君事愚菴謹,豈有意為其弟子耶?
        A.①②③    B.②④⑥    C.①④⑤    D.③⑤⑥
    11.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魏禧專程從江西來拜訪汪沨,開始汪沨也不愿見他,后來看到書信才知道是魏禧,見面后兩人很談得來,以至于舍不得分別。
      B.監(jiān)司盧高很敬重包括汪沨在內的湖上三高士,曾想以世外禮約見他們而不得,有一次盧高當面遇見汪沨,他騙盧高說汪沨剛走。
      C.汪沨的妻子不但不勸說汪沨參加科舉考試,并且拒絕接受親戚鄉(xiāng)黨們的金錢,這說明汪沨的妻子和他一樣也是一個有氣節(jié)的人。
      D.甲申年明朝滅亡后,跟汪沨齊名的陸培自縊而死,汪沨寫文章祭奠他,悲痛得幾近于死去,從此就不再參加科舉考試了。
    12.請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線的語句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9分)
      (1)姻黨欲強之試禮部,出千金視其妻,俾勸駕。(3分)
      (2)已,知其在孤山,以船就之,排墻遁去。(3分)
      (3)然今之志士,多為釋氏牽去,此吾所以不屑也。(3分)
    13.請用斜線(/)給下面短文中畫線的部分斷句。(斷句不超過6處)(3分)
        (汪沨)臨歿,舉書卷焚之詩文無一存者起視日影曰可矣書五言詩一章投筆就寢而逝。    (選自《清稗類鈔•隱逸類》)
    14.閱讀下面這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8分)
    無俗念•靈虛宮梨花詞
    丘處機
        春游浩蕩,是年年、寒食梨花時節(jié)。白錦無紋香爛漫,玉樹瓊葩堆雪。靜夜沉沉,浮光靄靄,冷浸溶溶月。人間天上,爛銀霞照通徹。
        渾似姑射真人,天姿靈秀,意氣舒高潔。萬化參差誰信道,不與群芳同列。浩氣清英,仙材卓犖,下土難分別?,幣_歸去,洞天方看清絕。
      【注】①姑射真人:《莊子•逍遙游》云:“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綽約若處子?!?BR>      (1)怎樣理解上闋中“冷浸”中的“冷”字?(4分)
      (2)詞中說“洞天方看清絕”,請簡析作者采用怎樣的手法表現(xiàn)梨花之“清絕”的?(4分)
    15.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選其中的5個小題作答,如答題超過5個,按所答的前5個小題計分。)(5分)
      (1)         ,任重而道遠。(《<論語>十則》)
      (2)瀚海闌干百丈冰,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3)         ,此時無聲勝有聲。(白居易《琵琶行》)
      (4)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         。(孟子《寡人之于國也》)
      (5)         ,有暗香盈袖。(李清照《醉花陰》)
      (6)懷良辰以孤往,         。(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7)         ,惟有幽人自來去。(孟浩然《夜歸鹿門歌》)
      (8)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         !(辛棄疾《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
    四、現(xiàn)代文(文學類、實用類文本)閱讀(共20分,共4小題)
        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題。
    神針
    墨中白
        泗州人喜食魚,善捕魚。人常下水,會受風寒,年紀大,腿腳胳膊會酸痛。有病就要治,汴河橋頭的許三樓就能醫(yī)。許三樓治病,很少開藥,他常告誡人說,是藥三分毒,人生病,是身體中了邪氣。有人就醫(yī),問清病因,許三樓便拿來細銀針,找準穴位,扎進去。一般扎針七天,準好。
        許三樓每天太陽偏西準時關門。如來晚了,不管是平民乞丐,還是達官貴人,對不起,明天再醫(yī)。也有破例時候,一次,錢家當鋪少爺上樹掏鳥窩摔下后昏迷不醒,錢家人急抱孩子找許三樓。聽見哭聲,許三樓快步出屋,錢家人一見,撲通跪下,求他救人。許三樓猛一轉身說,拿針來。說著話,接過銀針,一二三四,銀針瞬間扎下,不一會兒,孩子嘴角開始抖動,許三樓臉上露出笑意,緊接著,五六七,又飛快扎下三根銀針,孩子睜開眼睛。
        錢家送來白銀百兩,可許三樓只收十文錢。
        還有一次破例。新來知府白一品腿酸疼不能站立。師爺上門請許三樓。許三樓認真對師爺說,家中病人多,實不敢離開半步,還請知府上門才好。師爺回去告訴知府,白一品沒有生氣,坐轎去見許三樓。
        白一品親自登門,許三樓握針出門迎接,并示意知府不要下轎,就坐在里面扎針。
        一二三四……十二根銀針扎上腿,白一品頓感覺疼痛減輕許多。半個時辰過后,許三樓將白一品腿上銀針起了,告訴他明天還來,要接連針七天,才好。
        針腿時,透過轎窗,白一品看到前來找許三樓看病的人排著長隊。
        第二天中午,白一品到許三樓家門外和百姓一起排隊。
        看見等候在外的白一品,許三樓心想,都說新知府清正廉明,關心百姓,看來是真的。自己昨天破例針腿沒錯,知府離開腿哪行喲?許三樓走到知府面前,要為他扎針。白一品搖頭說,等吧。白一品堅持排隊。許三樓很感動。
        第三天再針腿時,白一品發(fā)現(xiàn)自己是第一個,等腿針好,看病的人才陸續(xù)趕來。幾天都這樣。七天后,知府腿好了。白一品開心說,這下不用坐轎啦。說著話,他從懷中掏出七十文錢,許三樓也不拒絕,伸手接下。
        傍晚,許三樓收拾好銀針,正準備關門,忽然從汴河橋飛奔一匹馬來,跑到門前,從馬上跳下一個紅臉大漢。來者雙手抱起許三樓準備將他送上馬背。
        何事?許三樓也不驚慌。隨俺上山治病。不帶針,去何用?紅臉大漢一聽,放開他。
        許三樓進屋拿把銀針,順從地坐到他身后,雙手緊緊抱著紅臉大漢后腰。白馬急馳。半袋煙工夫,馬已跑到重崗山。進了山門,紅臉大漢下馬一看,傻了,身后坐的人不是許三樓,是個十歲男童。
        男孩告訴他說,自己是許三樓的五公子,父親坐上馬后,準備親自前來,可想到明天還有許多病人來扎針,無奈臨時改變主意,讓其前來,還請諒解。你也會針?紅臉大漢滿臉疑問。男童點頭,一臉認真。紅臉大漢半信半疑將他領到母親身邊。問清病情,男童拿過銀針,一二三四……瞬間針已扎好。感覺如何?紅臉大漢抱著母雙肩,不放心地問。舒服。見母親閉上雙眼很享受,紅臉大漢懸著的心才放下來。連針七天,母親腰不疼了。紅臉大漢拿出金銀珠寶,男童謝了,只取七十文錢,下山。
        知府得知消息后,去找許三樓,讓他幫助勸說山匪孫飛虎,把劫去的救濟糧歸還給府衙。
        許三樓點頭說,試試看吧。
        重崗山寨。紅臉大漢熱情款待五公子。那可是救命糧。山上的弟兄也等米下鍋呀……
        五公子告辭。孫飛虎一直送到山下。臨別,孫飛虎左臉上停落一只蒼蠅,他剛想伸手拍。只聽五公子說,去。話音剛落,孫飛虎就看到眼前立著根細銀針,針尖上的蒼蠅正掙扎拍打著翅膀。有的錢該拿,有的米不能吃呀。丟下這句話,五公子飛身上馬。
        瞅著一路揚起的塵土,孫飛虎禁不住摸了摸左臉,感覺臉有點木。孫飛虎發(fā)現(xiàn)嘴歪時,滿山正飄著細雨。
        汴河橋頭,一個蒙面人找到許三樓,求見五公子。五公子出遠門了。何時回來?你的臉不是受一般風寒,要馬上針。許三樓答非所問。半個時辰,取針。許三樓交代說,嘴歪最怕風寒,如你用心醫(yī)治,也不必前來扎針,每天此時只須面向陽光,雙手撫心,我便在家為你下針,十天,準好。
        歪嘴人將信將疑騎馬回山。想到一路上遇到那么多討飯災民,再摸下自己的歪臉,他叫人把救濟米全部送還給府衙后,這才安心下來。
        中午十二時,孫飛虎面南朝泗州城許三樓家方向坐好,他剛把雙手放在心口,就覺得左臉上,仿佛真有銀針一根接著一根扎下,半個時辰后,孫飛虎感覺左臉上針又被一根根擰下。
    隔水隔山又隔城的,許三樓真能在他臉上扎針?孫飛虎不信。不過,許三樓沒有騙他,十天后,他的歪嘴真的恢復了原形。
        (選自《小說月刊》2013年第4期)
    16.下列對這篇小說的賞析,不準確的兩項是(4分,兩項都對得4分,答對一項得2分,有錯項得0分)
      A.全篇以自然、生動的敘述,交代了許三樓和五公子治病救人的經歷,故事算不上復雜,但情節(jié)扣人心弦。
      B.小說開頭關于泗州人喜食魚、善捕魚的環(huán)境描寫,具有交代事情發(fā)生的背景、渲染氣氛的重要作用。
      C.五公子不僅醫(yī)術精湛,而且醫(yī)德高尚,五公子深受父親的影響,面對金銀珠寶時,也只取七十文錢。
      D.文章通過白一品親自登門以及堅持排隊的細節(jié)描寫,刻畫了清正廉明、自尊心強、關心百姓的形象。
      E.小說結尾處銀針顯露出神奇的功效,實則與前文“人生病,是身體中了邪氣”相照應,使人覺得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17.“五公子”這一形象在小說中有什么作用?請簡要分析。(4分)
    18.“許三樓”有哪些性格特點?請簡要分析。(4分)
    19.小說以“神針”為題非常妙,請從標題含意、人物形象、故事情節(jié)和小說主題的角度加以探究。(8分)
    五、語言文字運用(共12分,共3小題)
    20.“微博”已成為新的文化現(xiàn)象,不少人都選擇通過“微博”方式和自己的粉絲互動,或者發(fā)表自己對于社會文化熱點的點評?!拔⒉碑a生了大量的經典語錄,為網民津津樂道。請以“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為主題,寫一則微博,要求凸顯個性,令人回味,至少使用兩種修辭手法,不超過40字。(4分)
    21.中學語文教材中的許多文學意象,常常引發(fā)我們豐富的聯(lián)想和想象。請從下列意象中選擇一個作為對象,寫一段話描繪你所想象的情景。要求:①體現(xiàn)意象特征;②句式不限;③至少運用兩種修辭手法。④字數(shù)不超過60字。(4分)
    羽扇綸巾    梧桐細雨
    大漠孤煙    漁舟唱晚
    22.下圖是一則漫畫,請你用兩句話概括該漫畫的內容。要求①至少使用一種修辭手法;②押韻;③字數(shù)不超過30字。(4分)
     
    六、寫作(共60分,共1小題)
    23.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有網友在微博上曝光了一組圖片,顯示為幾名醫(yī)護人員在手術室內擺拍,可以看到后面手術臺上躺有病人?!搬t(yī)生手術室自拍”經網絡和部分媒體的傳播迅速引起廣泛關注和熱議。為此,西安市衛(wèi)生局通報了此事的調查處理結果,稱該照片發(fā)生在民營二級甲等醫(yī)院西安鳳城醫(yī)院,拍攝于2014年8月15日,經過連續(xù)7個小時的手術,保住了一位40多歲農民工的左腿,在完成手術后,因手術室即將搬遷,醫(yī)務人員拍照留念。根據(jù)通報,涉事醫(yī)院及醫(yī)生被處以多項行政處罰,其中包括對常務副院長記過處分、留職察看一年,分管副院長免職等決定。
        請根據(jù)你對材料的理解和感悟,自選一個角度,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體自定,標題自擬。要求:立意明確,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語文B卷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
       選擇題 37分(1-11每小題3分,16題4分)
    題 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6
    答 案 B D A B C C D A D C B BD
    一、語文基礎知識(共15分,共5小題,每小題3分)
    1.B  (A道觀guàn; C不啻chì;  D意味雋juàn永;
    2.D  (A鑒往知來  B梗塞  C費力不討好 )
    3.A 【墮落:(思想、行為)往壞里變,貶義詞。淪落:被驅逐流落;陷入不良的境地,多用于指人。充斥:充滿,塞滿(含厭惡意)。充塞:塞滿,填滿。蠶食:像蠶食桑葉那樣一點兒一點地吃掉,比喻逐步侵占。鯨吞:像鯨一樣地吞食,形容大量侵占。搖搖欲墜:形容非常危險,就要掉下來或垮下來。岌岌可危:形容十分危險,快要傾覆或滅亡?!?BR>    4.B(A“減少地方性全部鼓勵性加分”搭配不當,應改“減少”為“取消”。C殘缺成分,應在“多部門參戰(zhàn)”后添加“的工作”。D“無論張大千怎樣模仿石濤”語序不當,應把“無論”放在“張大千”后。)
    5.C (王子對父親的死因表示懷疑。)
    二、現(xiàn)代文(論述類文本)閱讀(共9分,共3小題,每小題3分)
    6.C(原文說孔子不放棄其政治偉業(yè)“靠的就是這種精神”;而題目中表述的對象是“孔子在中國的歷史與文化中產生如此重大的影響”, “這種精神”則只是原因之一。)
    7.D (A“也肯定了孔子……的精神”錯。B項“因而是一種十分可貴的文化品格”強加因果關系。C項“哀公同意出兵”錯,從文意看,哀公其實也不許。)
    8.A (B“仍是我們應該遵守的行為準則”錯,應為“仍是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和力量源泉”。C“使各國的當政者感到了威脅,從而不敢接納他”錯,應為“他的政治主張并不為各國當政者所采納”。D“孔子的一切行動都不計后果”錯,孔子行動“不預判結果,并非不計后果。”)
    三、古代詩文閱讀(共34分,共7小題)
    9.D (舉:參加鄉(xiāng)試及第成為舉人)
    10.C(②說汪沨的兄弟把母親移居城外,汪沨定期探望母親。 ③說海上起戰(zhàn)亂,山中到處是盜賊,他返回錢塘住。⑥是魏禧對汪沨恭謹?shù)貙Υ奕C和尚的疑問。)
    11.B(盧高以世外禮約見湖上三高士不得見錯,三人中只有汪沨沒有到。)
    12.(1)(他的)親族想強求他參加禮部的考試,拿出千兩銀子看望他的妻子,讓她促請汪沨起行。(3分,“試”、“俾”及句意各1分)
    (2)后來,知道他在孤山,乘船去拜訪他,汪沨推倒土墻逃走了。(3分,“就”、“排”及句意各1分)
    (3)可是現(xiàn)在的有志之士,大多被佛家吸引過去,這是我感到不值得的原因。(3分,被動句式、“不屑”及大意各1分 )
    13.臨歿,舉書卷焚之,詩文無一存者。起視日影,曰:“可矣!”書五言詩一章,投筆就寢而逝。(3分,每處0.5分,斷句超過6處,每多一處扣0.5分,扣完本小題分為止。“投筆”后面斷開不扣分。)
    14.(8分)
    (1)(4分)①用“冷”字既讓人有了微寒的感覺,也烘托出夜色的寧靜。②贊美了梨花的高潔,表達了作者超凡脫俗的品質。③“冷”是一種色調,寫出了梨花悄悄地綻放在月光溶溶的夜色中的優(yōu)美情態(tài)。(答對兩點即可,每點2分)
    (1)(4分)①“冷”字也有冷清的意思。(1分)②“冷”是一種色調,寫出了梨花悄悄地綻放在月光溶溶的夜色中的優(yōu)美情態(tài)。(1分)③用“冷”字既讓人有了微寒的感覺,也烘托出夜色的寧靜。④贊美了梨花的高潔、脫俗,冰清玉潔。(1分)
    (2)(4分)①以月光皎潔、花似雪明之景相映襯,給人一種高潔、脫俗的感受。②用“天姿靈秀”的姑射真人的典故來寫梨花,表現(xiàn)了梨花的冰清玉潔與靜若處子的仙姿。③用“不與群芳同列”“下土難別”等對比,寫出了梨花的孤傲脫俗。(答出其中兩點即可。)
    15.(5分,8個小題,從中任選5個小題作答即可)
    (1)士不可以不弘毅    (2)秋云慘淡萬里凝
    (3)別有幽愁暗恨生    (4)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  
    (5)東籬把酒黃昏后    (6)或植杖而耘耔
    (7)巖扉松徑長寂寥    (8)揾英雄淚
    四、現(xiàn)代文(文學類、實用類文本)閱讀(共20分,共4小題)
    16.(4分)B D(A項“環(huán)境描寫”以及“渲染氣氛”錯誤,開頭的敘述有為下文治病救人埋下伏筆的作用。C.“自尊心強”系無中生有。)
    17.(4分)①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以五公子醫(yī)治紅臉大漢母親的腰疼串起小說后半部分,讓我們了解孫飛虎把救濟米全部送還給府衙,使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更趨自然。②映襯主要人物。通過對五公子的描寫映襯許三樓,許三樓有醫(yī)術精湛、淡泊名利、關心民眾疾苦的性格,使其形象更加鮮明、更加生動,從而使其在讀者的腦中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③深化作品主題。作為許三樓幼子的五公子不但繼承了父親的精湛醫(yī)術,而且傳承了父親的高尚人品,既增添了小說的思想深度,又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回答兩點即可)
    18.(4分)①醫(yī)術精湛:許三樓問清病因,找準穴位,用細銀針扎進去,一般七天準好。醫(yī)治錢家當鋪少爺和白一品均淋漓盡致地體現(xiàn)。②淡泊名利:醫(yī)治好錢家當鋪少爺,錢家送來白銀百兩,許三樓不為利益所誘惑,只收十文錢;七天后,知府腿好了。當白一品從懷中掏出七十文錢,許三樓也不拒絕,許三樓沒有因為白一品知府的身份,去巴結和討好,而是伸手接下。③關心民眾疾苦。當知府找許三樓勸說孫飛虎歸還救濟糧,許三樓并沒有推辭,設法讓孫飛虎把救濟米歸還府衙。(回答兩點即可)
    19.(8分)
    ①標題含意:表層含義,許三樓、五公子的精湛醫(yī)術能救死扶傷;深層含義,能解孫飛虎等人的心結,關心民眾疾苦, 救民于水火之中。
    ②人物形象:小說中所有人物之間的關系都是以神針為紐帶連結合起來的(小說中的人物形象都是借助神針來表現(xiàn)的),神針使許三樓、五公子等人物形象鮮活,躍然紙上。
    ③情節(jié)結構:整個故事的發(fā)生、發(fā)展、高潮和結局都是圍繞神針進行的。以神針為線索,使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一波三折。
    ④小說主題:借“神針”來贊美許三樓、五公子妙手回春的醫(yī)術,也表達對他們關心民眾疾苦的高尚品德的褒揚。
    五、語言文字運用(共12分,共3小題)
    20.答案示例(4分)
    倉頡靈感不老,美麗中文不滅;千年文脈不朽,燦爛文明不絕。(排比,反復)
    21.答案示例:(4分)
    羽扇綸巾:江風咆哮,卷起萬丈狂瀾。巍峨的戰(zhàn)船上,一抹修長的身影,俊逸如竹。面對百萬敵軍,他輕搖羽扇,強敵瞬時鳥獸散。
    梧桐細雨:黃昏時分,綿密的雨絲無情地拍打在梧桐樹葉上,細雨點點,是丟不掉的孤單,是斬不斷的愁緒,是道不出的落寞。
    大漠孤煙:風靜沙落,廣袤的戈壁灘如無邊黑夜。遠處一縷輕煙猶如擎天之柱,劃破了無邊的死寂,捎來生命的氣息,又平添無限凄涼。
    漁舟唱晚:夕陽西下,落日余暉映照在彭蠡之濱,遠處青山朦朦,白帆點點,隨風飄來陣陣漁歌聲,浪濤沸騰棲息的夢幻,收一網紅霞回眸家鄉(xiāng)。                                                                                                                        
    22.答案示例:(4分)
    4G業(yè)務廣告遠比網絡覆蓋跑得快,用戶使用4G網絡業(yè)務需等待。
    六、寫作(共60分,共1小題)
    23. 立意參考:
    (一)從醫(yī)院醫(yī)生的角度:
    1、醫(yī)涉事生在病人還沒有離開時拍照,是“對生命的輕視”;缺乏職業(yè)道德、職業(yè)操守和職業(yè)精神;醫(yī)生的拍照行為應該考慮社會的影響;醫(yī)生的行為不合理,但合情;未考慮醫(yī)患關系。院方存在管理漏洞和醫(yī)風建設問題。
    2、手術成功,醫(yī)生高興,理所應當。醫(yī)生手術成功后的喜悅是善意的。醫(yī)生的勞動應尊重。醫(yī)生并非不尊重生命。醫(yī)生治病救人后的行為無關醫(yī)德。
     (二)從行政部門的角度:
    1、嚴厲快速,對社會負責;懲前毖后,教育后人。
    2、處罰過當,以處罰推卸管理責任;被媒體綁架,缺乏擔當;行政部門缺乏引導教育。
    (三)從媒體的角度:
    1、應當起到喉舌和監(jiān)督作用;為媒體的正義呼聲叫好;網絡時代的媒體監(jiān)督理更有效。
    2、媒體惡意挑撥醫(yī)患關系,對人性善良的忽視暴露了不少網絡媒體還缺乏作為大眾媒體所應具備的社會責任心。媒體為博取公眾眼球而惡意炒作。媒體應當張揚社會正能量。媒體的效益與責任。醫(yī)生用手術刀救人,媒體卻可以用手中的筆傷人。
    (四)從公眾的角度:
    1、面對社會丑惡現(xiàn)象要有正義感;要勇于發(fā)表自己的觀點看法;關注社會,擔當責任。
    2、對傳聞要做出理性的分析判斷,不可輕信。眼看未必是實;公眾不要成為媒體和輿論的奴隸。胸懷悲憫,理性寬容。
    附:文言參考譯文
    汪沨,字魏美,是錢塘人。少年時失去父親,家里貧困,努力學習,性情孤傲,很難跟人合得來,人們稱他為汪冷??贾谐绲澕好赅l(xiāng)試的舉人,跟同縣陸培齊名。
    甲申事件(李自成攻陷北京)后,陸培自縊而死,汪沨寫文章祭奠他,竟痛哭到幾乎氣絕,于是放棄科舉考試。他的親族想強求他參加禮部的考試,拿出千兩銀子看望他的妻子,讓她促請汪沨起行,汪沨妻子說:“我的丈夫不能被勸服,我也看不起這些銀子?!保ㄍ魶h)曾經獨自一人提著藥包在山谷中來往,吃住沒有固定的地方。汪沨原來在城里居住,母親年老,想經常見到汪沨,他的哥哥汪澄、弟弟汪沄也放棄了生員的身份,遷徙到城外侍侯母親。汪沨時常來向母親問安,可是汪沨能自己來,家里的人想要找到他的蹤跡,卻不能找到。
    隨后因為戰(zhàn)亂,把母親轉入天臺山侍侯。海上戰(zhàn)事又起,山里到處是盜賊,又返回錢塘。在這時,湖上有三個孝廉,都是高潔之士,汪沨就是其中之一,當權的人都很敬重他們。監(jiān)司盧高尤其禮賢下士,有一天,盧高在僧舍里遇到汪沨,問:“汪孝廉在哪里?”汪沨回答說:“剛才在這里,現(xiàn)在已經離開了?!北R高很失望,不知道回答的人就是汪沨啊。盧高曾經在湖上劃船裝著酒,邀約三個高士用世外的禮節(jié)相見,只有汪沨沒到。不久,知道他在孤山,乘船去拜訪他,汪沨推倒土墻逃走了。汪沨不進入城市,有的官員用自己的俸金給他祝壽,他不能推卻,挖坑埋掉它。家鄉(xiāng)的顯貴的人請他寫墓志銘,送給他百兩銀子,他拒絕不接受。遷徙到孤山居住,除了筐床和布被之外,只有幾卷殘破的書籍,鎖上門出去,有時返回有時不回,沒有人知道他的蹤跡。遇到好友,喝一斗酒也不醉。
    魏禧從江西來拜訪他,推辭不見。魏禧留下信說:“我是寧都的魏禧,想和先生握手痛哭一場啊!”汪沨察看書信后非常吃驚,初次見面就好像一生的老朋友。臨分別時,相互拉著手流淚。汪沨曾經跟從愚菴和尚探究出世的方法,魏禧說:“您待愚菴這么恭敬,難道有做他弟子的想法嗎?”汪沨說:“我很敬重愚菴,可是現(xiàn)在的有志之士,大多被佛教拉攏過去,這是我感到不值得(加入佛教)的原因?!?BR>    康熙四年秋天,汪沨終老在寶石山僧舍,終年四十八歲。
    點擊下載:湖北省七市(州)2015屆高三下學期教科研協(xié)作體聯(lián)考(語文)B卷
    
    出國留學網高考頻道為您整理史上高考復習資料大全!讓您的高考成績穩(wěn)步上升!
    
 高考語文考點  高考數(shù)學考點  高考英語考點  高考理綜考點  高考文綜考點
 高考語文復習資料  高考數(shù)學復習資料  高考英語復習資料  高考理綜復習資料  高考文綜復習資料
 高考語文模擬試題  高考數(shù)學模擬試題  高考英語模擬試題  高考理綜模擬試題  高考文綜模擬試題
 高考語文歷年真題  高考數(shù)學歷年真題  高考英語歷年真題  高考理綜歷年真題  高考文綜歷年真題
 高考備考輔導;高考食譜大全;高考前必須做的事

    
高考語文真題 高考數(shù)學真題 高考英語真題 高考文綜真題 高考理綜真題
高考語文答案 高考數(shù)學答案 高考英語答案 高考文綜答案 高考理綜答案
高考語文模擬試題 高考數(shù)學模擬試題 高考英語模擬試題 高考文綜模擬試題 高考理綜模擬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