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餐桌禮儀

字號:


    德國人對日常飲食并不太講究,以吃飽肚子、簡便省時為原則。但遇到宴會,德國人會表現(xiàn)出訓(xùn)練有素的飲食文明和就餐規(guī)矩。以下是出國留學(xué)網(wǎng)為大家搜集整理的德國餐桌禮儀,歡迎閱讀!
    1、目的
    除了日常用餐外,在德國不管是私人家宴,還是官方大型聚餐——最重要的都不是吃或喝,而是通過共同進餐的方式達到人與人之間的感情的交流。
    因此,不僅在宴會開始之前要有一輪問候寒暄(主人致歡迎辭、祝酒辭,賓客致答謝辭、互致問候等),整個宴會期間還非常講究所謂的“席間閑談”(或稱“席間小歇”)。理想的宴會應(yīng)該自始至終都在談笑風(fēng)生、輕松愉快的氣氛中進行。
    對主人來說,最難堪的場面絕不是碰翻酒杯、刀叉落地一類小“事故”,而是面對一群一聲不吭、只顧埋頭吃喝的“食客”!
    2、坐相
    德國人十分重視餐桌旁的坐姿。按照他們從小養(yǎng)成的習(xí)慣,坐在餐桌旁始終應(yīng)保持上身筆直,除了“席間閑談”時外,身體不死靠在椅背上。
    用餐時兩臂要盡量貼近身體,以免影響旁邊的人。胳膊肘不能放在餐桌上,一般只是手和手腕以上部分放在桌面上。
    吃東西時身體可以略略前傾,但頭部應(yīng)盡可能保持挺直,不能彎到盤子上面,應(yīng)始終用叉子、湯匙將食物和湯送入口中。
    3、吃相
    在進餐過程中,吃相比坐相更加重要。
    餐刀只是用來切碎大塊的食物,絕對不可直接以刀代叉送食物入口。要把食物切成大小適當(dāng)?shù)男K,應(yīng)以一口能吃下為宜,切忌叉起一大塊一口一口從叉上咬著吃。
    但也不能把整塊肉或魚等全部切成小塊然后一一叉食。要用叉子叉住一邊角、用刀切下,切一塊吃一塊。叉子入口也不能太深,更不能把整個叉齒都送入口中。
    盤子里的食物不宜一次添得太多太滿,而且一定要全部吃完之后再續(xù)添。如果吃不了剩在盤子里,在德國這意味著——你認(rèn)為宴會的菜肴十分難吃!
    4、吃湯
    德國人和中國用餐最大的區(qū)別恐怕就是——“吃湯”,這不僅僅是語言表達上的差異,而的的確確存在根本性的區(qū)別。
    德國人從不把湯盤端起來“喝”,而是用湯匙一勺一勺舀起來送到嘴里“吃”,與使用刀叉吃食物時無太大差別。
    德國人習(xí)慣勺尖先入口,手腕、湯匙和嘴基本構(gòu)成90度角。如果湯十分燙,也不能用嘴去吹涼,只能放慢速度讓它自然冷卻。
    吃湯時切忌發(fā)出怪溜聲或巴嗒嘴的聲音!
    5、餐具信息
    此外,還應(yīng)懂得刀叉不同的擺放方式所傳達的信息:刀叉并排平行地放在盤上表示已經(jīng)吃飽、停止進餐;刀叉相交放在盤中意味著你只是稍事休息、還將繼續(xù)用餐。
    喝飲料也有講究:德國人的習(xí)慣是喝光了杯子中的飲料之后再續(xù)添,而不是隨時往杯子里添加。在德國沒有“干杯”的習(xí)慣,互相敬酒碰杯后沒必要一次喝光。
    6、席間閑談
    “席間閑談”是德國人宴會非常重視的一環(huán),也是展示個人口才和風(fēng)度修養(yǎng)的好機會。
    當(dāng)閑談開始時,千萬不要嘴里含著食物開口。即使有人向你提問,也要等咀嚼下咽完后再回答,而向你發(fā)問的人也會耐心等待。
    如果在相互交談時抽煙,事前必須征得在座的人,尤其是女士的同意!
    交談的話題也要注意內(nèi)容和分寸:不要涉及可能影響食欲或引起氣氛緊張的內(nèi)容;也要避免滔滔不絕地談?wù)搶I(yè)問題,以免冷落其他客人。
    最后不要忘記——這是“席間閑談”不時說幾句飯菜可口、女主人烹調(diào)手藝高超的話,不僅是對盛情好客的主人的最好回謝,而且可使宴會始終保持在熱情融洽的氣氛之中!
    6、特殊規(guī)矩
    德國人在用餐時,有以下幾條特殊的規(guī)矩。
    其一,吃魚用的刀叉不得用來吃肉或奶酪。
    其二,若同時飲用啤酒與葡萄酒,宜先飲啤酒,后飲葡萄酒,否則被視為有損健康。
    其三,食盤中不宜堆積過多的食物。
    其四,不得用餐巾扇風(fēng)。
    其五,忌吃核桃。
    7、德國大餐的典型菜譜
    冷盤:奶油、干酪、鮮魚或罐頭魚、灌腸制品、火腿、魚(肉)凍配鬼子姜、魚或肉拼盤、煮的或烤的家禽、蒜烤豬里脊、紅燒肉、煮舌頭、沙拉、稀奶油、酸奶、雞蛋沙拉、半烹雞蛋。
    第一道菜:肉、魚、蔬菜、米或豆類等做的濃湯,家禽或野味湯,各種肉、米、通心粉和蔬菜等做的清湯,有攤雞蛋和餡餅的雞蛋清湯,家常面條雞湯,肉或魚做的稠辣湯,農(nóng)民湯,酸黃瓜湯。
    第二道菜:煮的或烤的魚配土豆和蔬菜,燜或烤的牛肉,烤家禽或野禽,肉餅炸豬排,煎薄豬排、雞肉餅、肉餅或炸肉餅;小香腸和短粗香腸配熬白菜、荷包蛋、攤雞蛋以及焦烤菜肴。
    甜食:新鮮水果和草莓;新鮮水果或罐頭水果,煮草莓或果凍、果酸、乳脂果汁凍,加水果汁和甜汁的露酒、布丁、蘋果泥,冰淇淋;各色各樣的點心。
    每個人進餐時,桌上必須備有奶油,午餐一定要以黑咖啡或牛奶咖啡結(jié)束。午餐和晚餐則用啤酒。水果涼菜必須是冷的。
    【特別推薦的德國菜色】
    Kartoffelsuppe--馬鈴薯湯Zwiebelkuchen--洋蔥醺肉餅
    Apfelstrudel--蘋果餡餅Rinderroulade--牛肉卷
    ForelleMullerin--炸河鱒Hering--腌鯡魚
    8、德國啤酒
    德國啤酒因為種類繁多而聞名于世,大約有超過4,000種不同的牌子。釀造啤酒的最高原則就是純。德國對于啤酒純度的要求因為有相關(guān)法令的配合,顧客大可放心。喜歡喝啤酒的人也許應(yīng)該認(rèn)識多一點啤酒的屬性與種類,即使是同種類的啤酒也會因不同的牌子而有不同的味道。簡單來說,按照麥汁濃度可將啤酒分為以下3種:
    1.SCHANKBIER:麥汁濃度為7%-8%,酒精濃度大約是2.5%,
    2.VOLLBIER:麥汁濃度為11%-14%,酒精濃度大約是3.5%-4.3%,
    3.STARKBIER:麥汁濃度為16%,酒精濃度大約是4.5%-7%。
    德國國鳥——白鸛
    延伸閱讀——德國的禮儀
    1、德國社交禮儀
    德國人在待人接物所表現(xiàn)出來的獨特風(fēng)格,往往會給人以深刻的印象。
    第一,紀(jì)律嚴(yán)明,法制觀念極強。
    第二,講究信譽,重視時間觀念。
    第三,極端自尊,非常尊重傳統(tǒng)。
    第四,待人熱情,十分注重感情。
    必須指出的是,德國人在人際交往中對禮節(jié)非常重視。
    與德國人握手時,有必要特別注意下述兩點。一是握手時務(wù)必要坦然地注視對方,二是握手的時間宜稍長一些,晃動的次數(shù)宜稍多一些,握手時所用的力量宜稍大一些。
    重視稱呼,是德國人在人際交往中的一個鮮明特點。對德國人稱呼不當(dāng),通常會令對方大為不快。一般情況下,切勿直呼德國人的名字。稱其全稱,或僅稱其姓,則大都可行。與德國人交談時,切勿疏忽對“您”與“你”這兩種人稱代詞的使用。對于熟人、朋友、同齡者,方可以“您”相稱。在德國,稱“您”表示尊重,稱“你”則表示地位平等、關(guān)系密切。
    2、德國服飾禮儀
    德國人在穿著打扮上的總體風(fēng)格,是莊重、樸素、整潔。
    在一般情況之下,德國人的衣著較為簡樸。男士大多愛穿西裝、夾克,并喜歡戴呢帽。婦女們則大多愛穿翻領(lǐng)長衫和色彩、圖案淡雅的長裙。
    德國人在正式場合露面時,必須要穿戴的整整齊齊,衣著一般多為深色。
    在商務(wù)交往中,他們講究男士穿三件套西裝,女士穿裙式服裝。
    德國人對發(fā)型較為重視。在德國,男士不宜剃光頭免得被人當(dāng)作“新納粹”分子。德國少女的發(fā)式多為短發(fā)或披肩發(fā),燙發(fā)的婦女大半都是已婚者。
    3、德國習(xí)俗禁忌
    德國人對黑色、灰色比較喜歡。
    對于“13”與“星期五”,德國人極度厭惡。他們對于四個人交叉握手,或在交際場合進行交叉談話,也比較反感。因為這兩種作法,都被他們看作是不禮貌的。
    德國人認(rèn)定,在路上碰到了煙囪清掃工,便預(yù)示著一天要交好運。
    在德國,星期天商店一律停業(yè)休息。在這一天逛街,自然難有收獲。
    向德國人贈送禮品時,不宜選擇刀、劍、剪、餐刀和餐叉。以褐色、白色、黑色的包裝紙和彩帶包裝、捆扎禮品,也是不允許的。
    與德國人交談時,不宜涉及納粹、宗教與黨派之爭。在公共場合竊竊私語,德國人認(rèn)為是十分無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