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油果

字號:


    基本解釋
    牛油果(avocado),樟科(Lauraceae)鱷梨屬常綠喬木,全屬約50個種,作為果樹栽培的僅油梨一種。外形像梨子,外皮粗糙又像個鱷魚頭,人們又常稱其為“鱷梨”或油梨,其顏色以紫黑色和深綠色較為常見。果肉含有多種不飽和脂肪酸,所以有降低膽固醇的功效,另外牛油果所含的維生素、葉酸對美容保健等也很有功效。
    詳細解釋
    牛油果的品種分類
    牛油果又稱為酪梨、鱷梨或油梨,有一很大的果核,其果肉為黃綠色,味如牛油,被稱為“森林的牛油”,原產于墨西哥和中美洲,后在加州被普遍種植,加州因此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牛油果生產地。
    牛油果栽培歷史不長,但已在熱帶和亞熱帶廣泛種植,以美國、危地馬拉、墨西哥和古巴栽培最多。世界牛油果品種通常分為墨西哥系(M)、危地馬拉系(G)、西印度系(W)三大種群。
    著名品種有:哈斯,G系,美國加州選育,可留樹貯存達2個月~3個月之久;
    路拉,G×M系,美國佛羅里達州選育,高產、果大,含油率12%~16%,為最優(yōu)品種之一;
    波洛克,W系,美國佛羅里達州選育,果特大,400克~680克;早熟,味佳;博恩7,G×M系,含油率10%~14%,香滑爽口,風味好。
    中國于1918年引進,以墨西哥系為主,僅廣東、福建、臺灣、云南有少量栽培。中國現(xiàn)已引進商業(yè)品種70余個,主要包括哈斯、路拉、波洛克、博恩7及博恩8等。
    牛油果的形態(tài)特征
    牛油果樹高約10米,樹冠廣闊。葉互生,革質,橢圓形或卵形,長7.5~40厘米。圓錐花序頂生,花淡綠色。核果呈梨形或卵形,長10~18厘米,黃綠色或棕紅色,果肉柔軟。
    中國南方在3月開花,8~9月果成熟。一般栽種3~4年結果。牛油果為肉質核果,成熟時果皮從黃綠色、紅棕色到棕色,果長5厘米~20厘米,直徑3厘米~14厘米,熟后果皮變成黃綠、乳黃、褐色或暗綠色;果肉微軟,肉色乳白,淡黃或乳黃,肉質極細膩;果肉具蛋黃味,略甜。單果重150克~1500克;種子大,1枚,圓形或長橢圓形,一般占果重的10%~30%;果肉較薄,但可食率仍達70%~80%;果熟期8月~9月。
    牛油果的生活習性
    因品種不同對溫度的適應性差異很大,墨西哥系的耐寒性比較強,危地馬拉系和西印度系的耐寒性較弱。引入中國的較多是墨西哥系,該系原產熱帶高原。
    需要年雨量在1000毫米以上,根淺,枝條脆弱,不能耐強風,大風影響可導致減產。它對土壤適應性較強。
    多用種子繁殖,也可用芽接壓條方法。
    牛油果的分布范圍
    主要產地:美國、智利、新西蘭
    中國從20世紀20年代起開始引種栽培油梨,海南、臺灣、廣東、廣西、福建、浙江、江西、云南、四川等省(區(qū))都有栽培和分布。廣西已建成全國重要的油梨生產基地。
    多用種子繁殖,但也可采用芽接或壓條方法繁殖。播種時要剝去種皮在砂床催芽,選擇土層深厚、排水良好、避風之地種植。株行距以 5×6~7米較適。品種混栽可保證授粉。
    牛油果的營養(yǎng)成分
    牛油果果肉營養(yǎng)豐富,每100克果肉含脂肪23.49千克,糖分5.6克,蛋白質1.25克,纖維1.8克,灰分0.7克,維生素C8毫克,是一種高熱能水果,營養(yǎng)價值與奶油相當,并富含各類維生素、礦物質、健康脂肪和植物化學物質。果仁含油量8~29%,油是一種不干性油,沒有刺激性,酸度小,乳化后可以長久保存。
    不飽和脂肪酸
    牛油果含脂肪,但全是有益的單元不飽和脂肪,能減少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降低患心臟病的風險。
    纖維
    牛油果的纖維含量很高(一個酪梨提供的膳食纖維為每日攝取量的34%),因為可溶纖維能清除體內多余的膽固醇,而不溶纖維幫助保持消化系統(tǒng)功能正常,預防便秘。
    葉酸
    酪梨是葉酸的良好來源(一個酪梨提供57微克葉酸,即每日攝取量的28%)。這種重要的維生素或能預防胎兒出現(xiàn)先天性神經管缺陷,減少成年人患癌癥和心臟病的機率。
    
    鎂這種礦物質有助于緩和經前維候群、偏頭痛、焦慮和其他不適。
    油酸
    油酸是酪梨所含的一種單元不飽和脂肪,可代替膳食中的飽和脂肪,降低膽固醇水平。
    牛油果的主要用途
    食用價值
    因為牛油果含有豐富的營養(yǎng),適合食用,歐洲、美國、日本等國家將其視為果類珍品。
    經濟價值
    鱷梨樹種植五年后結果,從第六年產量較為穩(wěn)定,投資資金較小,鱷梨樹的產量很高,平均每棵為60-70公斤,有的樹產量達到200公斤,具有高經濟價值。
    保健作用
    油梨果肉含糖率極低,為香蕉含糖率的1/5,是糖尿病人難得的高脂低糖食品。而用果皮泡水飲用,對糖尿病有緩解作用。
    美容作用
    油梨果肉與人體皮膚親和性好,極易被皮膚吸收,對紫外線有較強的吸收性,加之富含維生素E及胡蘿卜素等,因而具有良好的護膚、防曬與保健作用。美、日等國已將其廣泛應用于護膚霜、洗面奶、面膜劑、洗發(fā)香波、防曬霜等240多種化妝品。
    牛油果含有豐富的甘油酸、蛋白質和維他命,潤而不膩,是天然的抗氧化劑,不僅能柔軟和滋潤肌膚,還能收縮粗大的毛孔。
    牛油果吃法推薦
    牛油果除了直接吃,也可入菜,咸甜皆宜,食用方法多樣。食用上以牛油果牛奶為最常見,也可以做沙拉及果醬原料;另外,最簡單的吃法是直接淋點蜂蜜或果糖,以湯匙挖取食用,或切片沾蒜蓉醬油,風味甚佳,有生魚片的口感,在中美洲多制成沾醬食用,牛油果玉翅羹、牛油果蝦仁、油梨肉絲等,都是美味可口的佳肴。
    具體吃法介紹
    墨西哥牛油果醬(牛油果莎莎醬):將蕃茄、牛油果切丁、加點洋蔥末、九層塔、莞荽、少許胡椒與鹽,就是簡易的墨西哥牛油果醬。早餐可以涂抹在面包上,馬上精神百倍。
    加州卷:西方牛油果和東方壽司混搭,成為『加州卷』。作法:將牛油果去皮切成長條狀或片狀,與黃瓜、蟹肉排在鋪好的海苔與白飯上,可灑點芝麻,擠點美奶滋,就是美味的加州卷了。
    臺灣人怎么吃牛油果
    臺灣同胞吃牛油果有許多新方法,將牛油果削皮后,切片,夾在面包里,既營養(yǎng)又好吃;用熟透的牛油果加入鮮奶和糖,放進果汁機里攪拌后,就成了香濃可口的牛油果牛奶,奶香中混合著淡淡的青草香,口感獨特;用牛油果蘸上蒜泥醬油、沙拉醬,清爽不油膩,別有一番味道。
    日本人怎么吃牛油果
    日本人喜歡吃比較生的牛油果,像是吃生魚片那樣蘸芥末醬油吃。取青色較生的牛油果一個,對半切開,取走果核,再一切二,用小刀剝去外皮,將果肉切成0.5cm~1cm的片狀,裝盤;備生抽醬油一小碟,芥末少許。蘸食,口感類似于三文魚和金槍魚腹肉,軟嫩而入口即化的口感真的有點像上等脂多的好生魚片。
    美國人怎么吃牛油果
    牛油果也可以作為甜食吃。挑軟熟牛油果一個,對半切開,取走果核,用小叉子或小勺將果肉從皮上刮下來碾碎,放入白砂糖一勺拌勻,直接用勺子舀著吃。也能用來蘸蘇打餅干吃。吃起來口感會很像摜奶油,白砂糖在咀嚼時會有點嘎吱嘎吱的。美國加州的人挺喜歡這種吃法的。
    牛油果怎么吃
    注意事項
    1、牛油果口感滑膩,味道不濃,可以把它加進很多菜里面的,不過也因為它很軟,炒或者炸的話就不大好了。
    2、牛油果必須新鮮開新鮮吃,否則很快氧化變黃,即使加了檸檬汁也沒什么用的。
    3、吃完牛油果後的大種子,將外殼剝去,浸在水盤或透明容器中,待長出嫩芽及根後,可成為室內觀賞盆栽。
    牛油果的栽培管理
    繁育
    用種子和嫁接繁殖。最好用容器育苗,苗徑粗0.8-1cm便可嫁接,多用芽接或腹接法。苗50-60cm可定植,栽植株行距5-6m。嫁接苗定植3-4年或實生苗4-6年開花結果。成齡樹株產25-50kg,高產的100-150kg。
    間種及中耕
    油梨幼樹期株行間可間種豆科綠肥,并在盛花期翻埋入土,增加土壤有機質,同時中耕除草。也可間種疏菜、花生、豆類和中藥材。樹冠長大后,為免中耕除草傷根,可噴草甘膦等除草劑控制雜草。成年油梨樹枝低垂形成濃蔭,樹下雜草少,一般不中耕除草。
    覆蓋
    油梨是在熱帶雨林條件下、在競爭陽光中進行的果樹,高溫高濕的環(huán)境使其快速生長,若環(huán)境條件不具備則生長慢。故國外油梨栽培多強調初期在植株附近生草或種綠肥,并在根際附近大量覆蓋,通過覆蓋增加表土有機質,形成與原產地相似的雨林根際環(huán)境,穩(wěn)定根際生態(tài)條件,促進能抑制根腐病活動的微生物的繁殖。故從幼樹期到樹體本身能通過落葉形成覆蓋層和根腐病發(fā)生前,進行樹盤油梨幼樹特別重要。在冬季開始覆蓋,春天補充厚度,到夏天便能形成很好的覆蓋層。根際覆蓋還可減少土壤水分蒸發(fā),減輕干熱對油梨的損害,夏降土溫,冬升土溫,增加土壤有機質,減少雜草,防止坡地水土流失。但雨季要防覆蓋土壤過濕。
    施肥
    油梨植后1~4年的幼樹期,是油梨豐產優(yōu)質栽培打基礎時期,應合理施肥,促進幼樹快生速長。油梨樹缺肥的征兆是嚴重落葉和枝枯。油梨幼樹和結果樹的合理施肥,都要根據(jù)土壤肥力、樹齡、植株生長或生長與結果情況,決定施肥種類和數(shù)量。一般都要平衡地施用氮、磷、鉀等完全肥料,最好是通過土壤及葉片的營養(yǎng)分析來指導施肥。中國華南紅壤山坡有機質缺乏,有效鉀、磷缺,更應重視鉀、磷肥的施用。
    油梨幼樹根系易受氮肥傷害,且多施氮肥易使枝葉徒長,延遲結果,應注意氮肥的施用。在國外,每株每年施純氮110~450克,隨樹齡增長逐年增加,其中一半以有機肥作氮源。在植后第一年應少量勤施。在有霜凍的地區(qū),秋冬宜停止施氮肥,多施磷、鉀肥,避免冬梢發(fā)生招致寒害。過磷酸鈣則每年每株施900克。硫酸鉀每年每株施1.8~2.2公斤。
    有機肥可以充分利用腐熟的廄肥、人糞尿、畜禽肥、堆肥和血粉等。一般在春季或秋季施有機質肥,每年每株施4.5~18公斤,隨樹齡而增加。
    結果樹的施肥可根據(jù)葉片和土壤分析的結果,對照油梨葉片營養(yǎng)的臨界水平,決定施肥種類及施肥量。
    油梨對有機肥、特別是有機氮反應良好,對微量元素、特別是棚和鋅反應也良好,可葉面噴施。堿性土易缺鋅和錳。酸性重的砂質土需施用鈣肥。
    油梨由于油梨生長周期中主要變化出現(xiàn)于春季,此時期既是大量開花,果實也開始發(fā)育,發(fā)新梢又大量落老葉,因此,春前樹體的營養(yǎng)積累對春后的生長、開花和結果有著決定性的作用,故大量肥料應在立春前施用。夏季果實持續(xù)生長,但沒有陣發(fā)性的夏梢或秋梢發(fā)生,每月均衡施肥即可。秋天收果后,進入樹勢恢復和花芽分化,又應及時施肥。
    排灌水
    油梨周年常綠,全年均需保持根際土壤濕潤,對土壤干旱十分敏感,一旦缺水,生理機能受阻,樹勢衰弱,致落葉落果,冬季抗寒力降低,故干旱時要適當灌水。從座果到果實成熟,保持土壤水分至關重要,座果的第一個月若受旱幼果嚴重脫落。在海南島,4~5月的干熱天氣使油梨嚴重落果。故若連晴10~20天,園地土壤開始微裂,就應及時灌溉;降雨量長期低于蒸騰、蒸發(fā)量,也應補充灌水。但灌水要恰到好處,既要充足,又切忌過量,一般以濕透土壤為妥,若過濕,會加劇根腐病,也降低果實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最好用噴灌或滴灌,漫灌可能使根系腐爛,滴灌可節(jié)水50%~60%。若干旱葉片開始卷曲,還可以樹冠噴水。雨季要注意排水,平地果園尤為重要。
    病蟲害
    油梨根腐病(Phytophthora cinnamomi Rands)是最主要的毀滅性病害,主要害蟲有潛葉蛾、金龜子、蚜蟲等。
    牛油果的貯藏技術
    進口油梨油梨可通過留樹貯藏和收獲后低溫貯藏,把果實供應期延長,調節(jié)市場需求而獲較高效益。
    留樹貯藏
    油梨果實生理成熟后,可在樹上保留一個時期再采收,即延期采收。在美國加州,哈斯品種和富爾特品種果實成熟后,可留樹半年或半年以上;在佛州,各品種成熟后也可留樹3周至3個月。一般西印度系的品種果實熟后留樹的時間短些。 油梨果實在樹上永遠不會軟熟,因為只在采收后果實才出現(xiàn)呼吸高峰。當然,果實留樹時間的長短還要看當?shù)貧夂驐l件、管理方便與否來決定。樹上留果貯藏最為方便。
    采后貯藏
    油梨果實采摘后,各種生命活動仍在進行,其中最明顯的是呼吸作用。貯藏成功的關鍵在于使呼吸到最低水平,從而延緩果實衰老和生理敗壞。
    最廣泛應用的方法是低溫貯藏,可以把油梨的呼吸強度減弱至原來的1/3左右,并抑制病菌滋長,從而減少養(yǎng)分消耗和腐爛損耗。但油梨對低溫的反應因品種而異,有些品種在6℃下貯藏較長時間,另一些品種在13℃下貯藏出現(xiàn)冷害,變軟不均勻,有臭味。
    推薦的貯藏溫度是:西印度系各品種12.8℃,危地馬拉系各品種8℃,墨西哥系各品種4℃,貯藏時間推薦的相對濕度是80%~90%。在澳大利亞,哈斯品種用5℃,其他品種用7℃,可貯藏4周,從冷庫取出后1~3天果實開始軟熟。開始軟熟的果實用2℃可貯藏5天。
    尚可以氣調貯藏。油梨果實成熟過程最初是由內生乙烯引起,0.00001%~0.0001%的乙烯就會引起呼吸高峰,呼吸高峰過后1~3天果實變軟,達到食用成熟度,若不斷除去乙烯,便可延長貯藏時間1倍。另方面,把貯藏環(huán)境的氧氣降低,二氧化碳提高,也能延長貯藏時間。在7.2℃、氧氣濃度2%和二氧化碳濃度10%時,能使貯藏壽命延長1倍,貯藏時間長達6~8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