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們都要努力復習二建考試,才有可能拿到二級建造師證哦,本文“二級建造師考試《施工管理》2016年復習試題六”由出國留學網二級建造師網整理而出,希望大家喜歡!
單項選擇題
1.合理確定與控制工程造價的基礎是項目決策的(C)。
A.深度
B.正確性
C.內容
D.建設規(guī)模
【解析】項目決策與工程造價的關系表現為:①項目決策的正確性是工程造價合理性的前提;②項目決策的內容是決定工程造價的基礎;③項目決策的深度影響投資估算的精確度;④工程造價的數額影響項目決策的結果。
2.確定項目生產規(guī)模的前提是項目的(C)。
A.盈利能力
B.資金情況
C.產品市場需求狀況
D.原材料、燃料供應狀況
【解析】市場因素是確定建設規(guī)模需考慮的首要因素,市場需求狀況是確定項目生產規(guī)模的前提。通過對產品市場需求的科學分析與預測,在準確把握市場需求狀況、及時了解競爭對手情況的基礎上,最終確定項目的最佳生產規(guī)模。一般情況下,項目的生產規(guī)模應以市場預測的需求量為限,并根據項目產品市場的長期發(fā)展趨勢作相應調整,確保所建項目在未來能夠保持合理的盈利水平和持續(xù)發(fā)展的能力。
3.關于項目建設地區(qū)選擇原則的說法,正確的是(D)。
A.應將項目安排在距原料、燃料提供地和產品消費地等距離范圍內
B.各類企業(yè)應集中布置,以便形成綜合生產能力
C.工業(yè)布局的集聚程度越高越好
D.相應的生產性和社會性基礎設施相配合,以充分發(fā)揮其能力和效率
【解析】建設地區(qū)選擇的合理與否,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擬建項目的命運,影響著工程造價的高低、建設工期的長短、建設質量的好壞,還影響到項目建成后的運營狀況。建設地區(qū)的選擇應遵循以下兩個基本原則:①靠近原料、燃料提供地和產品消費地的原則。該原則并不意味著項目安排在距原料、燃料提供地和產品消費地的等距離范圍內,而是根據項目的技術經濟特點和要求具體對待。②工業(yè)項目適當聚集的原則。在工業(yè)布局中,通常是一系列相關的項目聚成適當規(guī)模的工業(yè)基地和城鎮(zhèn),從而有利于發(fā)揮“集聚效益”,對各種資源和生產要素充分利用,便于形成綜合生產能力,便于統(tǒng)一建設比較齊全的基礎結構設施,避免重復建設, 節(jié)約投資。但工業(yè)布局的集聚程度并非越高越好,當工業(yè)聚集超越客觀條件時,也會帶來許多弊端,促使項目投資增加,經濟效益下降。
4.建設項目的建設地區(qū)選擇應遵循工業(yè)項目適當聚集的原則,其原因是(C )。
A.有利于原材料和產品的運輸,縮短流通時間
B.有利于集中用水,開辟新水源,遠距離引水
C.能為不同類型的勞動者提供多種就業(yè)機會
D.生產排泄物集中排放,降低環(huán)境污染
【解析】建設地區(qū)的選擇應遵循工業(yè)項目適當聚集的原則。在工業(yè)布局中,通常是一系列相關的項目聚成適當規(guī)模的工業(yè)基地和城鎮(zhèn),從而有利于發(fā)揮 “集聚效益”,對各種資源和生產要素充分利用,便于形成綜合生產能力,便于統(tǒng)一建設比較齊全的基礎結構設施,避免重復建設,節(jié)約投資。此外,還能為不同類型的勞動者提供多種就業(yè)機會。
5.關于生產技術方案選擇的基本原則,下列說法錯誤的是(B )。
A.先進適用
B.節(jié)約土地
C.安全可靠
D.經濟合理
【解析】技術方案的選擇直接影響項目的工程造價,因此,必須遵照以下原則,認真評價和選擇擬采用的技術方案:①先進適用,是評定技術方案最基本的標準,要根據國情和建設項目的經濟效益,綜合考慮先進與適用的關系;②安全可靠,項目所采用的技術或工藝,必須經過多次試驗和實踐證明是成熟的,技術過關、質量可靠、安全穩(wěn)定、有詳盡的技術分析數據和可靠性記錄,并且生產工藝的危害程度控制在國家規(guī)定的標準之內;③經濟合理,是指所用的技術或工藝應講求經濟效益,以最小的消耗取得最佳的經濟效果,要求綜合考慮所用工藝所能產生的經濟效益和國家的經濟承受能力。
6.下列工作內容中,在選擇工藝流程方案時需要研究的是(D )。
A.主要設備知己請按的匹配性
B.生產方法是否符合節(jié)能要求
C.工藝流程設備的安裝方式
D.各工序間是否合理銜接
【解析】工藝流程是指投入物(原料或半成品)經過有次序的生產加工,成為產出物(產品或加工品)的過程。選擇工藝流程方案的具體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①研究工藝流程方案對產品質量的保證程度;②研究工藝流程各工序間的合理銜接,工藝流程應通暢、簡捷;③研究選擇先進合理的物料消耗定額,提高收益;④研究選擇主要工藝參數;⑤研究工藝流程的柔性安排,既能保證主要工序生產的穩(wěn)定性,又能根據市場需求變化,使生產的產品在品種規(guī)格上保持一定的靈活性。
7.在國外項目投資估算中,有初步的工藝流程圖、主要生產設備的生產能力及項目建設的地理位置等條件,可套用相近規(guī)模廠的單位生產能力建設費用來估算擬建項目所需的投資額。以上投資估算方法使用于( B )階段。[2012年真題]
A.項目的投資設想
B.項目的投資機會研究
C.項目的初步可行性研究
D.項目的詳細可行性研究
【解析】國外(英、美等國)把建設項目的投資估算分為以下五個階段:①投資設想階段的投資估算;②投資機會研究階段的投資估算;③初步可行性研究階段的投資估算;④詳細可行性研究階段的投資估算;⑤工程設計階段的投資估算。其中,在投資機會研究階段應有初步的工藝流程圖、主要生產設備的生產能力及項目建設的地理位置等條件,故可套用相近規(guī)模廠的單位生產能力建設費用來估算擬建項目所需的投資額,據此初步判斷項目是否可行,或審查項目引起投資興趣的程度。這一階段稱為粗估階段,或稱因素估算,其對投資估算精度的要求誤差控制在±30%以內。
8.某年產量10萬噸化工產品已建項目的靜態(tài)投資額為3300萬元,現擬建類似項目的生產能力為20萬噸/年。己知生產能力指數為0.6,因不同時期、不同地點的綜合調整系數為1.15,則采用生產能力指數法估算的擬建項目靜態(tài)投資額為(D)萬元。
A.4349
B.4554
C.5002
D.5752
【解析】生產能力指數法又稱指數估算法,它是根據已建成的類似項目生產能力和投資額來粗略估算同類但生產能力不同的擬建項目靜態(tài)投資額的方法,是對單位生產能力估算法的改進。其計算公式為:

。式中,x表示生產能力指數;C1表示已建類似項目的靜態(tài)投資額;C2表示擬建項目靜態(tài)投資額;Q1表示已建類似項目的生產能力;Q2表示擬建項目的生產能力;f表示不同時期、不同地點的定額、單價、費用變更等的綜合調整系數。
則本題中,該擬建項目的靜態(tài)投資額C2=3300×(20/10)0.6×1.15=5752(萬元)。
9.2006年已建成年產20萬噸的某化工廠,2010年擬建年產100萬噸相同產品的新項目,并采用增加相同規(guī)格設備數量的技術,增加同規(guī)格設備的數量達到生產規(guī)模的系數為(C )。
A.0.4~0.5
B.0.6~0.7
C.0.8~0.9
D.1
【解析】生產能力指數法的計算公式表明造價與規(guī)模(或容量)呈非線性關系,且單位造價隨工程規(guī)模(或容量)的增大而減小。生產能力指數法的關鍵是生產能力指數的確定,一般要結合行業(yè)特點確定,并應有可靠的例證。正常情況下,0≤x≤1。不同生產率水平的國家和不同性質的項目中,x的取值是不同的。若已建類似項目規(guī)模和擬建項目規(guī)模的比值在0.5~2之間時,x的取值近似為1;若已建類似項目規(guī)模與擬建項目規(guī)模的比值在2~50之間,且擬建項目生產規(guī)模的擴大僅靠增大設備規(guī)模來達到時,則x的取值約在0.6~0.7之間;若是靠增加相同規(guī)格設備的數量達到時,x的取值約在0.8~0.9之間。
10.以擬建項目的主體工程費用為基數,以其他工程費與主體工程費的比例系數估算項目靜態(tài)投資的方法叫(A)。[2009年真題]
A.系數估算法
B.比例估算法
C.指標估算法
D.擴大指標估算法
【解析】系數估算法又稱為因子估算法,它是以擬建項目的主體工程費或主要設備購置費為基數,以其他工程費與主體工程費或設備購置費的百分比為系數,依此估算擬建項目靜態(tài)投資的方法。
| 二建考試題庫 | 二建考試備考輔導 | 二建模擬試題 | 二建考試真題 | 二建考試答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