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齡留學生該注意些什么

字號:


    出國留學的學生們該如何“擺脫孤獨的困擾”已成為繼“語言關”后,小留學生必須得再次直面和翻越的大山。出國留學網的小編也想借此機會,想大家簡單介紹一些絕招,在此給大家做個分享,以后有準備把孩子早點送出國的家長,可以參考學習一下,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提前準備語言提早過語言關
    “在課堂上,中國學生,你為什么不說話?”這似乎已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因為中國國力的崛起,得益于中國的改革與開放的深入,現(xiàn)今的中國學生,外語水平的提高已不是一點半點,外語的普及程度也非常的廣泛。特別是一些大中城市,中小學生的外語,已不再是多年以前的“啞巴英語”了,但無論如何,有一個好的語言能力,絕對是一切融入的開始,我們不妨建議,有計劃,有實力的家長,在孩子小的時候,多帶她們出去游游學呢?開拓視野,提升自信,提前找到適應國際交流的方式。
    找好寄宿家庭做好心理過渡
    16歲以下的學生,基本是Boarding的,也就是一定是要有監(jiān)護的,這種監(jiān)護的要求一般也同時是簽證時,使館要求的條件之一。監(jiān)護通常有幾種,有的是由學校(校長或指定人)直接做監(jiān)護人,有的是由監(jiān)護公司(指定人)做監(jiān)護,還有就是由所在的寄宿家庭(Homestay Host)做監(jiān)護。前兩種,因為溝通的條件,或語言的原因,家長通常會感到聯(lián)絡不便,不能在需要的時候得到有效溝通。而寄宿家庭通常又是當?shù)厝?,家長的直接溝通也會有語言的障礙。因此,有當?shù)氐牧魧W生介紹,或專業(yè)的服務機構提供協(xié)助,找一個合適的寄宿家庭,也是非常有效的方式。
    積極主動心態(tài)參與各項活動
    做為學生本身,打開心胸,積極參與學校的各種興趣班,也是排除孤獨感,快速融入環(huán)境所必須具備的。興趣班、學生社團的種類很多,積極的參與,不僅可以開拓視野,提升自己的綜合才能,更重要的是,可以找到一幫興趣愛好相投的朋友,有更多的交流機會。在活動方面,還有的選擇就是,周末隨寄宿家庭一起參加家庭的活動,或當?shù)厣鐓^(qū)的活動,教會的活動,了解當?shù)氐淖诮绦叛?,通過志愿者活動,得到精神上的升華,更是一舉兩得。
    保持通暢溝通父母共同成長
    解決低齡學生在過渡期的孤獨感,除了學生應主動與家里保持通暢溝通外,還有一項工作也是必須的,那就是父母必須與孩子一起共同成長。因為這世界上還有一種孤獨叫做:爸爸(媽媽)覺得孤獨。十幾歲的孩子到了一個陌生的地方,會有很多的新鮮感,陌生感,要學習的東西也很多,也要結交新的朋友,所以時間上也一定是會感到不夠用。這些都是可以理解了,既然為孩子選擇了一條全新的路,作為父母,就應該相信她,在心理支持她,把遠游的孩子作為自己心中的飛機,而不是手中的風箏。我們要做的是在送出去之前的充分準備,為她加足油,檢查設備,其他的就“天高任鳥飛”吧。
    據(jù)美國國務院和文化事務局與美國國際教育研究所(IIE)在去年11月中旬發(fā)布的門戶開放報告顯示,2013-2014學年,去美國留學的人數(shù)達88萬,其中就讀高中和本科的人數(shù)占了約51%,接近45萬,比上年增長了8%。而這些新增的低齡國際學生中,有近三分之一是來自中國。留學早規(guī)劃早已漸入人心,出國留學的學生年齡越來越小,這已是大勢所趨,如何讓小留學生們盡快融入當?shù)丨h(huán)境,如何讓他們國內的父母真正的放心放手,需要大家共同的關注和探討。
    談話中,小編也和某些學生家長聊起,前一陣有媒體曾報導的,不少在海外留學的學生中,都有過輕度抑郁的經歷,以及這種經歷對學生的正面影響。但凡在陌生的環(huán)境中,從懼怕孤獨,到適應孤獨,再到享受孤獨,這不僅是留學生海外生存的必經之路,同時也是留學生人生成長的一筆心靈財富。有句流行的話說的好,但凡集大成做大事的成功者,多半是孤獨的。能夠獨立的去思考,能夠優(yōu)雅的調適自己的情緒,甚至是享受孤獨,這本身也是一種能力。所以近代很多有留學經歷的人,都取得了成功,多少也因為留學人都有過孤獨的經歷吧。
    既然獨自出國在異國他鄉(xiāng)的孤獨不可避免,而且還有諸多裨益,何不好好面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