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師范大學2016年考研大綱(文學概論與美學)

字號:


    出國留學考研網(wǎng)為大家提供西北師范大學2016年考研大綱(文學概論與美學),更多考研資訊請關(guān)注我們網(wǎng)站的更新!
    西北師范大學2016年考研大綱(文學概論與美學)
    (科目代碼:933)
    學院名稱(蓋章): 文學院
    學院負責人(簽字):
    編 制 時 間: 2014年7 月10 日
    《文學概論與美學》科目大綱
    (科目代碼:933)
    第一部分:文學概論(60分)
    一、考核要求
    本課程主要考核學生對文學的基本理論,如文學語言、文學形象、文學媒介、文學體裁、文學寫作、文學閱讀、文學批評等問題理解與認識的能力,檢查學生在具有一定的文學史知識、文學閱讀積累的基礎(chǔ)上,對文學現(xiàn)象的判斷與感悟能力。考核的目的是,引領(lǐng)學生實事求是地、按照文學的基本規(guī)律和自身特征,對文學的主要問題進行分析和評價,增強學生學習文學類課程的興趣,為后續(xù)的大量文學類課程的學習奠定一定的基礎(chǔ)。
    二、考核評價目標
    考核評價目標分為三個層次,即一般了解、基本掌握、重點掌握。一般了解,主要指對教材中介紹的一般性知識、方法等有一個大概的了解,知道有一個說法就可以?;菊莆帐侵笇λ蟮膬?nèi)容要能夠做到運用較為靈活,對涉及到的相關(guān)理論和方法能夠既知其然,又要知其所以然。重點掌握是指對所要求的內(nèi)容在基本掌握的基礎(chǔ)上做到對知識的融會貫通,方法的把握上能夠熟練運用,諳熟于胸。
    三、考核內(nèi)容
    第一章 文學與文學理論
    【知識與能力考核點】
    1.文學的含義。
    2.文學的屬性。
    3.文學理論的性質(zhì)和對象。
    4.六種文學觀念的具體內(nèi)涵。
    【考核要求】
    一、 一般了解:
    1.文學含義的歷史演變。文學的原初含義── 文章和博學;文學的狹義── 有文采的緣情性作品;文學的廣義── 一切語言性符號。
    2.文學的現(xiàn)代含義。文學在現(xiàn)代學術(shù)機制中;文學作為現(xiàn)代跨文化溝通的產(chǎn)物;文學是有文采的表情達意的語言作品。
    3.文學理論的含義。
    二、基本掌握:
    1.文學的外部特征:文學是一種語言性作品;文學的語言富有文采;文學要表情達意。
    2.歷史上的文學觀念:摹仿論;實用論;表現(xiàn)論;體驗論;語言論;文化論。
    三、重點掌握:
    1.文學的屬性:1.文學呈現(xiàn)為語言蘊藉;2.文學表現(xiàn)個體生存體驗;3.文學再現(xiàn)社會境遇。
    2.文學理論的當今特征與學習途徑:1.文學理論的當今特征;2.文學理論的學習途徑。
    第二章 文學文本
    【知識與能力考核點】
    1.文學文本的含義。
    2.文學文本層面和呈現(xiàn)類型。
    3.文學文本的文化類型。
    【考核要求】
    一、一般了解:
    1.文本與文學文本:1.文學文本是獨立自主的語言系統(tǒng);2.文學文本是普遍性社會語言系統(tǒng);3.文學文本是指文本關(guān)聯(lián)性。
    2.文學文本層面:(1)中國文學文本層面論;(2)西方文學文本層面論;
    二、基本掌握:
    1.文學文本特征:1.語言系統(tǒng);2.表意;3.蘊藉;4.閱讀期待;5.開放。
    2.文學文本層面。(1)語言層;(2)形象層;(3)意蘊層;(4)余意層;(5)衍意層。
    3.文學文本的文化類型。高雅文化文本;大眾文化文本;民間文化文本;文學文本的文化互滲。
    三、重點掌握:
    1. 再現(xiàn)型文本及其特征。
    2. 表現(xiàn)型文本及其特征。
    3. 象征型文本及其特征。
    4.文學文本的多元呈現(xiàn)。
    第三章 文學媒介
    【知識與能力考核點】
    1.文學媒介的含義。
    2.媒介先行的具體內(nèi)涵。
    3.文學媒介的作用。
    4.文學媒介的歷史演變。
    【考核要求】
    一、一般了解:
    1.文學媒介的含義。
    2.媒介先行的具體內(nèi)涵
    二、基本掌握:
    1.文學媒介的歷史演變:口語媒介;文字媒介;印刷媒介;大眾媒介;網(wǎng)絡媒介。
    2.文學媒介的特殊意義:文學媒介規(guī)定文學形象的內(nèi)涵;文學媒介影響文本修辭效果的產(chǎn)生。
    三、重點掌握:
    文學媒介的特點:1.涉義性;2.物質(zhì)性;3.中介性;4.語境依托性。
    第四章 文學語言
    【知識與能力考核點】
    1.文學語言在文學中的角色。
    2.文學語言的審美特征。
    3.漢語形象的內(nèi)涵及其不同的修辭形態(tài)。
    【考核要求】
    一、一般了解:
    1.語言在文學中的角色:語言是文本的物質(zhì)現(xiàn)實;語言是意義的現(xiàn)實處所;語言再現(xiàn)自身;語言是文本美的一種現(xiàn)實體現(xiàn)。
    二、基本掌握:
    1.文學語言的含義。文學語言是經(jīng)過了作者加工和提煉的“文學文本中的語言”;文學語言是一種情感化的語言;文學語言是一種富有文采的語言。
    2.漢語形象的修辭形態(tài):文言與白話;書面語與口語;雜語與獨白;雙聲語、互文性。
    三、重點掌握:
    文學語言的審美特征:陌生化;語境化;蘊藉性。
    第五章 文學形象
    【知識與能力考核點】
    1.文學形象的含義。
    2.文學意象、文學意境、文學典型的特征。
    【考核要求】
    一、一般了解:
    1. 文學“意象”的由來。
    2. 文學意象的演變:古典文學中的意象;現(xiàn)代文學中的意象。
    3. 文學意境的演變:古典文學中的意境;現(xiàn)代文學中的意境。
    4.文學典型的演變:西方文學中的典型;中國現(xiàn)代文學中的典型及其演變。
    二、基本掌握:
    1.文學意象的象征內(nèi)涵;
    2.文學意境的內(nèi)涵。
    3.文學典型的內(nèi)涵。
    三、重點掌握:
    1.文學意象的特征:指意性;暗示性;朦朧性。
    2.文學意境的特征:情境交融;虛實相生;感會于心;韻味無窮。
    3.文學典型的特征:獨創(chuàng)性;歷史性;多義性;感染性。
    第六章 文學體裁
    【知識與能力考核點】
    1.文學體裁的含義。
    2.各種文學體裁的特征。
    3.各種文學體裁的類型。
    【考核要求】
    一、 一般了解:
    1. 詩的界說。
    2. 散文的界說。
    3. 小說的界說。
    4. 劇本界說。
    二、基本掌握:
    1.詩的類型:抒情詩和敘事詩;格律詩和自由詩。
    2.散文的類型:敘事性散文;抒情性散文;議論性散文。
    3.小說的類型:長篇小說;中篇小說;短篇小說;微型小說。
    4.戲劇文學的類型:悲劇;喜劇;正劇。
    5.文學與音樂、繪畫、戲劇、影視的區(qū)別和匯通。
    三、重點掌握:
    1.詩的特征:語詞凝練新奇;結(jié)構(gòu)跳躍簡約;形象鮮明生動;情感濃郁強烈。
    2.散文的特征:語言運作自由;結(jié)構(gòu)形散神聚;表述對象廣泛;抒寫真情實感。
    3.小說的特征:語言包容舒展;敘述故事情節(jié);塑造人物性格;建構(gòu)時空情境。
    4.戲劇文學的特征:語言富于個性和動感;結(jié)構(gòu)緊湊;矛盾沖突尖銳。
    5.影視文學的特征:語言的視覺性;蒙太奇結(jié)構(gòu);動態(tài)的造型性。
    第七章 文學寫作
    【知識與能力考核點】
    1.文學寫作及其意義。
    2.文學寫作中的作者。
    3.文學寫作的過程。
    【考核要求】
    一、一般了解:
    1. 文學寫作的含義;
    2. 文學寫作的雙重屬性。
    3. 歷史上的作者角色論;
    4. 文學寫作狀況:高雅文化創(chuàng)作;大眾文化制作;民間文化傳承;文學寫作中的借鑒。
    二、基本掌握:
    1.文學寫作的個體意義;
    2.文學寫作的社會意義;
    3.文學寫作的世界意義。
    4.作者的語境條件:歷史情境;意識形態(tài)氛圍;文學資源場;文學創(chuàng)新需要。
    三、重點掌握:
    1. 作者的主體條件:個體體驗;想象力;語言敏感;擬想讀者。
    2. 文學寫作過程:儲備;發(fā)生;構(gòu)思;成文。
    第八章 文學閱讀
    【知識與能力考核點】
    1.文學閱讀的含義。
    2.文學閱讀中的讀者。
    3.文學閱讀的過程與效果
    【考核要求】
    一、一般了解:
    1.文學閱讀內(nèi)涵:讀者;語境;文學文本;讀解。
    2.文學閱讀狀況:高雅文本閱讀;大眾文本閱讀;民間文本閱讀。
    二、基本掌握:
    1.文學閱讀的個體意義;
    2.文學閱讀的社會意義;
    3.文學閱讀的世界意義。
    4.讀者的主體條件:閱讀期待;語言閱讀;形象感受;意蘊體味。
    5.讀者的文本條件:隱含的讀者;召喚結(jié)構(gòu);空白點。
    三、重點掌握:
    1.讀者的語境條件:讀者與同時代語境;讀者與跨時代語境;讀者與跨文化語境。
    2.文學閱讀過程:發(fā)生階段;發(fā)展階段;高潮階段;后效階段。
    3.文學閱讀效果:個體效果;社會效果;文化交流效果。
    第九章 文學批評
    【知識與能力考核點】
    1.文學批評的類型與模式。
    2.文學批評者。
    3.文學批評寫作。
    【考核要求】
    一、一般了解:
    1.批評者角色:學院型;媒體型;讀者型。
    2.批評者與作者。
    二、基本掌握:
    1.批評者主體條件:審美感受力;理性分析能力;文學史眼光。
    2.文學批評類型:審美欣賞型批評;理性認知型批評;道德教化型批評;消遣娛樂型批評。
    3.文學批評模式:傳記批評模式;社會歷史批評模式;心理分析批評模式;語言批評模式;文化批評模式。
    4.文學批評文體類型:(1)以詩論詩式;(2)評點式;(3)評傳式;(5)隨筆式;(6)論文式。
    三、重點掌握:
    1.文學批評寫作程序:(1)反復閱讀文本;(2)尋找突破口;(3)條理化;(4)確定結(jié)論;(5)文字表述。
    
考研大綱匯總 考研英語大綱 考研政治大綱 考研數(shù)學大綱 考研專業(yè)課大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