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留學 美國金融專業(yè)全面解析

字號:

   出國留學網(wǎng)小編為大家介紹美國金融專業(yè)全面解析,希望對出國留學的同學有所幫助。想了解更多留學精彩內容,出國留學網(wǎng)為你詳細解答。
    眾所周知,美國是全世界的金融中心,下面出國留學網(wǎng)小編為到美國學習金融專業(yè)的同學介紹美國金融類專業(yè)的細分情況,幫助你選擇確定專業(yè)方向,了解就業(yè)前景,以及選擇申請到理想的美國大學深造金融學。
    一、金融類專業(yè)與專業(yè)間的橫向比較:
    金融專業(yè)是商科下的一個專業(yè)方向。同其他文科,工科,理科相比,它將來的資金回報率要遠遠高于其他的專業(yè)。因為它將來的就業(yè)方向就是銀行和發(fā)展公司,直接面對的就是錢。所以說金融專業(yè)一直都是比較熱門的專業(yè)。也正因為是這樣,他拿獎的幾率就非常小。如果家里有錢的話,選擇這個專業(yè)的話,將來還是會有比較好的發(fā)展的。
    二、金融類專業(yè)內不同類型的二級專業(yè)的比較:
    目前美國的金融類碩士分為三種、金融工程(Financial Engineering), 金融(Finance), 和金融分析(Financial Analyst)。金融工程強調數(shù)學和計算機背景,申請較為困難,而且就業(yè)方向主要為期貨、股指相關高薪但就業(yè)機會不多的行業(yè)。金融專業(yè)申請相對難度要小,但是理論性強、就國際學生而言,就業(yè)形勢不如其他兩個方向。金融分析專業(yè)與市場營銷、人力資源管理等專業(yè)不同,它的hard skills不論在哪個國家都可以通用,同時該專業(yè)的國際學生在美國不僅就業(yè)率高,薪水高,而且還相當受人尊重。此外,該專業(yè)的碩士學位申請難度要比其他金融類碩士要小的多。但是整體來說,金融專業(yè)申請起來還是比較困難的,而且由于將來的資金回報比較高,所以拿獎得可能性比較小,如果想要拿到獎,必須有一個很強的背景來支持。
    另外美國金融專業(yè)還有金融數(shù)學(Math of Finance)MMF、金融計算機(Computer of Finance)MCF、金融管理(MBAF)等專業(yè)方向。美國的金融學專業(yè)分類情況》
    三、金融專業(yè)近年錄取形勢和變化介紹:
    美國大學的經濟學教育主要是大學本科生和博士生教育,而碩士生教育并不重要。如果說美國的本科生教育并沒有什么突出的話,美國的博士生教育卻已形成一套獨特的、逐漸向全世界流傳的模式。從課程設置、考試篩選、到論文指導,美國的博士生教育模式的成功使得美國在經濟學教育上在全世界占有絕對優(yōu)勢,這已是不爭的事實。所以美國模式值得認真研究、借鑒。美國在金融專業(yè)上,開設master的學校相對phd要少,而且有些學校對于master的要求較為苛刻,因為好多學校將金融的master歸到了mba下面。
    四、美國金融專業(yè)博士就業(yè)前景:
    如果你在美國,finance PhD畢業(yè)之后要么b-school作professor,要么去industry。前一種出路的好處是生活相對而言會比較穩(wěn)定,而且有假期,收入也還不錯(按照去年的標準,top b-school finance的起薪在16萬左右,有朋友拿到18萬以上;一般的finance系能給到14萬左右)。但也有壞處,其中一點就是前六年要拼死拼活的爭取拿tenure,從這個意義上講,其生活和讀PhD的時候沒什么差別。再就是現(xiàn)在finance professor越來越不好作,今年的job market更是差得可以。后一種出路,去industry,也許會有很好的發(fā)展機會,但不確定性很強。一般在industry的前若干年也是會很累的,但不同的是工作干完了也就沒有事了,換句話說,是給別人干活,這與在academia里給自己干活是很不一樣的。
    五、美國金融專業(yè)申請知名學校申請介紹:
    1.芝加哥大學Chicago:
    中國人在這里不是很多。所知道的是北大95的一個哥們現(xiàn)在在那里。Chicago的特點是系大,而且各個方向上都有頂尖牛人,而且少壯派實力強。(比如說國內現(xiàn)在很流行的那一本Asset Pricing的作者John Cochrane就是其一。順便說一下,此人是Fama的女婿。)加上其經濟系的背景,以及多年來經濟方面良好的學術傳統(tǒng)和環(huán)境,所以一直是很多人首選。
    Chicago原來是要考兩個comps考試的,一個是第一年末,和econ的人一起;另一個是第二年,自己系的。但現(xiàn)在變成一個也不考了,改成第二年要交一個paper。Chicago的這個program是有名的tough的,有一個Columbia的professor講,他自從畢業(yè)就從來沒敢回Chicago去做一個formal presentation。Chicago的學生沒有辦公室,如果你不去找professor的話也就沒人找你。
    2.麻省理工學院Sloan管理學院Sloan (MIT):
    這些年中國學生也不多。MIT的finance并不是很大,但是精英云集。此系的第一門核心課由Steve Ross來講。系里牛人甚眾,就不列舉了,但值得一提的是Sloan的幾個中國教授。一個是王江,應該可以說是中國人里在finance界做的最好的人了。另一個是潘軍,assistant professor,當時去MIT的時候還很轟動,但主要原因是當年MIT招了3個female professors。另外有一個Andrew Lo,我至今沒搞清他的中文名,是個臺灣人,現(xiàn)在負責系里的research(當然,在外面也有自己的hedge fund)。此人與Campbell和Mackinlay合著的那本The Econometrics in Financial Markets幾乎所有finance PhD人手一本。
    但MIT這兩年的placement并不很好(我指的是academia placement,下同)。去年畢業(yè)的兩個Ross的學生,一個做的還不錯,卻是一個bad presenter;另一個韓國人,感覺非常一般,而且弄了一個典型的韓國蘑菇頭,被認為糟糕已極。
    3.斯坦福大學Stanford:
    特點是系小,但是很精。主要著重在asset pricing方面,系主任Duffie應該是在asset pricing上頂級的人物,尤其在continuous time方面,所著dynamic asset pricing theory幾乎是這個方向上的通用教材。另外Singleton等人的affine yield term structure model也以成為該系的標志之一。這些年來,Stanford畢業(yè)的人多數(shù)的committee都是由Duffie, Singleton & Sargent組成,而且placement普遍不錯。但去年Sargent被NYU挖走之后不知道會怎樣。
    Stanford的黃明是一個中國professor,北大畢業(yè)的,當年是物理的背景,據(jù)說做model的能力極強,一個例子是當初他在Chicago的時候,連Barberis這種人做model都要他來幫忙。也許是因為Stanford研究領域的偏重asset pricing吧,這么多年以來它招的中國人幾乎全都有物理背景(黃明,潘軍,劉軍,戴強。。。),我所見到的物理背景最弱的是去年畢業(yè)的那個王能,他當初在Caltech拿了一個chemical physics/physical chemistry的master。另外沒聽說過Stanford從中國大陸直接招過人.
    紐約大學斯特恩商學院Stern (NYU):
    老牌強系,Stern很大一部分的聲譽靠finance來支持。這是全美最大的finance department,全職的professor有四十多人,在各個方向上都有代表性的人物研究范圍一應俱全,幾乎涵蓋finance研究的所有領域。中國的professor有戴強和梅劍平。Stern 現(xiàn)在處于一個上升期,據(jù)說去年placement是最好的(among all major finance departments)。
    另外處于紐約也是其天然的一個優(yōu)勢。當初Stern的樓是在Wall Street里面的,鄰居是American Stock Exchange,和整個NYU并不在一起,只是90年代才搬到現(xiàn)在的位置。Stern系里的氣氛很好,一個Chicago畢業(yè)的professor說自己畢業(yè)剛到Stern的時候就有感于此。由于系大,所以Stern每年招的學生相對也多,這兩年每年都有6、7個。招生的時候并不是如Stanford那樣強調理科背景(當然并不是忽視),而著重在背景是否扎實,是否有潛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