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皇帝列表

字號:


    元朝,公元1206年-1368年。由元太祖鐵木真開創(chuàng),在元順帝時期覆滅。元朝一共有15朝皇帝,是由蒙古族建立的王朝,雖然疆土遼闊,但是統(tǒng)治殘暴,導致元朝快速覆滅。
    元朝皇帝列表
    一、孛兒只斤·鐵木真(元太祖)
    太祖鐵木真(1162-1227),1206年稱汗,在位22年。鐵木真,姓奇渥溫,名鐵木真,蒙古族人。1206年,被蒙古貴族推舉為“成吉思汗”。之后進行大規(guī)模的侵略擴張,死于1227年,廟號太祖。
    世界史上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1271年元朝建立后,追尊成吉思汗為元朝皇帝,謚號法天啟運圣武皇帝。在位期間多次發(fā)動對外征服戰(zhàn)爭,征服地域西達西亞、中歐的黑海海濱。成吉思汗立國后,勢力益盛,實行千戶制,建立護衛(wèi)軍。他的眾子中,較為著名的四位分別為術(shù)赤、察合臺、窩闊臺、拖雷。成吉思汗分封了術(shù)赤和察合臺為國主,選定窩闊臺為繼承人。臨終遺囑:利用宋金世仇借道宋境,聯(lián)宋滅金。其子窩闊臺和拖雷遵此遺策,于窩闊臺汗六年(1234)滅金。
    二、孛兒只斤·窩闊臺(元太宗)
    元太宗窩闊臺(1186年—1241年),是成吉思汗的第三子,1229年即位,在位13年,廟號太宗,蒙古大汗,謚號英文皇帝,尊號木亦堅合罕。1241年逝世,時年56歲。
    早年隨父征服漠北諸部,參與西征、攻金、滅夏等戰(zhàn)爭。1229年9月13日,經(jīng)忽里臺選舉,即大汗位。隨后,建朝儀,頒札撒(法令),置驛站,設(shè)倉廩,定賦額,國家制度日趨完善。次年,采納耶律楚材的建議,在漢地設(shè)置十路徵收課稅使,推行賦稅制度。
    三、孛兒只斤·貴由(元定宗)
    元定宗貴由(1206年——1248年),1246年8月24日—1248年3月在位,共3年。元定宗是元太宗長子,母乃馬真氏。元世祖忽必烈追封其為元定宗。廟號定宗,謚號簡平皇帝。1248年死,時年43歲。
    據(jù)英國和意大利來的傳教士回憶,貴由大汗神情嚴肅,不茍言笑。另外貴由大汗重新宣布西征,決意重現(xiàn)父祖的雄威,派兵征服吐蕃,控制河套地區(qū)。貴由即位后不久便沉溺于酒色,從而使身體日益虛弱,他統(tǒng)治的二年中,當時一直未改變“法度不一,內(nèi)外離心”的日益衰腐的局面。
    四、孛兒只斤·蒙哥(元憲宗)
    元憲宗蒙哥(1208年——1259年),1251年—1259在位,共9年。
    姓奇渥溫,名蒙哥,成吉思汗的孫子,拖雷的兒子。即位后,一面更改政制,一面繼續(xù)擴張,沈默寡言、不好侈靡,喜歡打獵。廟號憲宗,謚號桓肅皇帝。
    1257年占領(lǐng)大理,1258年蒙哥、其弟忽必烈和大將兀良合臺分三路大舉進攻南宋。他親率主力征四川,1259年,蒙哥在攻打四川釣魚城時,于農(nóng)歷七月二十七日被炮石擊傷而死,時年52歲。
    五、孛兒只斤·忽必烈(元世祖)
    元世祖忽必烈(1215年——1294年),1260年—1294年在位,共35年。姓奇渥溫,名字全稱孛兒只斤忽必烈,蒙古族,拖雷正妻唆魯禾貼尼的第二子(總第四子),蒙哥的弟弟。元朝的創(chuàng)始皇帝,他也是第五代的蒙古大汗。廟號世祖,謚號圣德神功文武皇帝。蒙古語尊稱薛禪皇帝。
    1271年,忽必烈改國號為大元,正式即位為皇帝,并開始南下攻打南宋的計劃。他的軍隊用了六年時間攻陷長江重鎮(zhèn)襄陽,但以后的進展則相當順利。1279年,在厓山海戰(zhàn)中,陸秀夫背著8歲的小皇帝宋帝昺跳海而死,南宋亡,忽必烈統(tǒng)治全中國。
    他一生征戰(zhàn),一統(tǒng)天下,建立了幅員遼闊的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元。他在位期間,建立行省制,加強中央集權(quán),使得社會經(jīng)濟逐漸恢復和發(fā)展。他也曾多次派兵侵略鄰國,但多遭失敗。同其祖父成吉思汗一樣,忽必烈是蒙古民族光輝歷史的締造者,是蒙古族卓越的政治家、軍事家。
    六、孛兒只斤·鐵穆耳(元成宗)
    元成宗鐵木耳(1265年——1307年)1294年—1307在位,共13年。元朝第二代皇帝。蒙語稱完澤篤皇帝。元世祖孫、太子真金之子。廟號成宗,欽明廣孝皇帝。
    在位期間基本維持守成局面,但濫增賞賜,入不敷出,國庫資財匱乏,鈔幣貶值。曾發(fā)兵征討八百媳婦(在今泰國北部),引起云、貴地區(qū)動亂。晚年患病,委任皇后卜魯罕和色目大臣,朝政日漸衰敗。
    七、孛兒只斤·海山(元武宗)
    元武宗(1308年-1311年),孛兒只斤氏,名海山.元武宗是元世祖太子真金的孫子,答刺麻八拉之子.1307年8月—1311年在位,共4年。廟號武宗,謚號仁惠宣孝皇帝。
    海山是以軍事實力取得帝位的。所以在即位后加強中央集權(quán)。在位只得四年,大興土木,建筑中都城,派軍士千余人及大量民工修建五臺山華佛寺,又令喇嘛翻譯佛經(jīng),下詔凡毆打西僧者截其手,罵西僧者斷其舌。至大二年(1309年)九月,為擺脫財政危機,印發(fā)至大銀鈔,導致至元鈔大為貶值,從二厘到二兩分為十三等,并在各路、府、州、縣設(shè)常平倉平抑物價。將中書省宣敕、用人權(quán)劃歸尚書省。因沉耽淫樂、酗酒過度,病逝于玉德殿。
    八、孛兒只斤·愛育黎拔力八達(元仁宗)
    元仁宗餑兒支斤愛育黎拔力八達(1286年--1320年),享年35歲。元仁宗于1311年至1320年在位,是元朝第五位皇帝,在位10年,廟號仁宗,謚號圣文欽孝皇帝。
    他在位時期,推行忽必烈的“漢法”政策,開始實行科舉考試,使民族矛盾有所緩和,可以說是元朝歷代皇帝中難得一見的有為之君。
    九、孛兒只斤·碩德八剌(元英宗)
    元英宗碩德八剌(1303年——1323年)1320年—1323年在位,共3年。
    元英宗是元仁宗嫡子,元仁宗去世后,17歲的碩德八剌在皇太后答己及鐵木迭兒等人的扶持下登基做皇帝。英宗登基后,繼續(xù)推行“漢法”,頒布了元朝正式法典——《大元通制》,并在宰相拜住、中書省平章政事張圭等的幫助下實施了一些新政。英宗死時只有20歲,元英宗死后謚號睿圣文孝皇帝,尊號為格堅汗。
    三年八月初,尚存的鐵木迭兒余黨、御史大夫鐵失陰謀發(fā)動政變,密遣心腹去漠北,當月五日,元英宗、拜住由上都啟程返京,途中宿營于上都西南20里南坡店,被鐵失等刺殺,史稱南坡之變。
    十、孛兒只斤·也孫鐵木兒(元泰定帝)
    泰定帝也孫貼木兒(1276年——1328年)1323年—1328年在位,共5年。泰定帝是元世祖太子真金的嫡孫,甘麻拉之子。1323年被擁為帝,基本保留了仁,英二朝的改革成果。元泰定帝也孫鐵木兒病逝于上都,終年36歲。他的去世立即引發(fā)了元朝歷史上最血腥和破壞性最大的帝位之爭,爭奪的結(jié)果是帝系重新回到了元武宗后人手中,并一直延續(xù)到元朝滅亡。
    在泰定帝統(tǒng)治期年,廣西、四川、湖南、云南等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經(jīng)常爆發(fā)反抗元朝統(tǒng)治的暴亂,泰定帝一般使用軟硬兼施的手段來平息這些暴亂。但從整體來說整個國家基本上比較安寧。泰定帝還下達了一系列命令禁止和尚和道士購買民間的土地,克制僧院的過分富有。
    十一、孛兒只斤·阿速吉八(天順帝)
    天順帝阿速吉八(1320年——1328年)1328年9月即位,在位1個月。天順帝為泰定帝之子。謚號德孝皇帝,史稱天順帝。
    1328年農(nóng)歷九月,服侍阿速吉八的丞相倒剌沙聞變,立刻將剛滿9歲的阿速吉八擁立為皇帝,改元“天順”。農(nóng)歷十月十三日,文宗派燕帖木兒進攻上都天順朝廷,倒剌沙戰(zhàn)敗身亡,阿速吉八下落不明,不知所終。在位僅一個月。
    十二、孛兒只斤·圖帖睦爾(元文宗)
    元文宗圖貼睦爾(1304年2月16日——1332年9月2日),在位共4年。元文宗名圖帖木爾,武宗次子。他在位期間,創(chuàng)建奎章閣,編修《經(jīng)世大典》,頗有意于興文治,與擁立天順帝的倒刺沙進行內(nèi)戰(zhàn),勝利后即位。死于1332年,時年29歲。廟號文宗,謚號圣明元孝皇帝。
    文宗重視文治,為文化的發(fā)展作出了很大的貢獻。他在位期間,創(chuàng)建奎章閣,編修《經(jīng)世大典》,為研究元朝的歷史提供了一筆寶貴的財富,但元文宗崇尚佛教,走向極端.
    十三、孛兒只斤·和世琜(元明宗)
    元明宗和世剌(1300年——1329年)1329年1月—1329年8月在位,共8月。元朝第八位皇帝,元武宗長子,元文宗之兄。元明宗廟號明宗,謚號為翼獻景孝皇帝,尊號為和西拉古圖土。
    明宗和世琜即位前,曾提議上書改革,遭駁斥,貶官,后封為明王。不斷上書,在未當皇帝時,連續(xù)上書給泰定帝十余次,未果。
    十四、孛兒只斤·懿璘質(zhì)班(元寧宗)
    元寧宗懿麟質(zhì)班(1326年——1332年)1332年10月—1332年11月在位一個多月。元寧宗是元明宗次子。前任皇帝元文宗臨終前為了洗刷他毒死哥哥(元明宗)的罪行,下詔讓元明宗之子懿璘質(zhì)班繼承皇位。廟號寧宗,謚號沖圣嗣孝皇帝。
    懿璘質(zhì)班即位后未改元,年號仍舊是“至順”,然而,寧宗似乎沒有當皇帝的福份,至順三年十一月二十六日(1332年12月14日),元寧宗去世,年僅七歲,在位僅53天。
    十五、孛兒只斤·妥懽帖睦爾(元順帝)
    孛兒只斤·妥懽帖睦爾(元順帝),明宗長子,(1333-1368)年在位,廟號惠宗,謚號宣仁普孝皇帝。1368年,明軍進攻大都,元惠宗向北撤,到達上都,后轉(zhuǎn)至應昌。并兩次組織元軍反攻,未成,元朝滅亡。1370年5月28日,元惠宗病逝于應昌。
    元惠宗繼位后與右丞相伯顏的矛盾日益尖銳,后來在伯顏之侄脫脫的堅決支持下,元惠宗終于力排眾議,成功地廢黜了伯顏,并控制了政局。隨后,伯顏以前很多不當?shù)恼叨急辉葑谙铝顝U除,例如恢復了科舉等等。
    附:元朝歷代皇帝一覽表
    

    元朝皇帝列表
    

    順序
    

    廟號
    

    姓名
    

    生卒年
    

    在位時間(公元)
    

    年號
    

    第一位
    

    元太祖
    

    鐵木真
    

    1162~1227
    

    1206~1227
    

    22年
    

    

    第二位
    

    元太宗
    

    窩闊臺
    

    1186~1241
    

    1229~1241
    

    13年
    

    

    

    昭慈皇后
     稱制
    

    姓乃馬真
    

    

    1242~1246
    

    

    

    第三位
    

    元定宗
    

    貴由
    

    1206~1248
    

    1246~1248
    

    3年
    

    

    

    欽淑皇后
     稱制
    

    

    

    1248~1251
    

    

    

    第四位
    

    元憲宗
    

    蒙哥
    

    1208~1259
    

    1251~1259
    

    9年
    

    

    第五位
    

    元世祖
    

    忽必烈
    

    1215~1294
    

    1260~1294
    

    35年
    

    中統(tǒng)、至元
    

    第六位
    

    元成宗
    

    鐵穆爾
    

    1265~1307
    

    1294~1307
    

    13年
    

    元貞、大德
    

    第七位
    

    元武宗
    

    海山
    

    1281~1311
    

    1307~1311
    

    4年
    

    至大
    

    第八位
    

    元仁宗
    

    愛育黎拔力八達
    

    1285~1320
    

    1311~1320
    

    10年
    

    皇慶
    

    第九位
    

    元英宗
    

    碩德八刺
    

    1303~1323
    

    1320~1323
    

    4年
    

    延佑
    

    第十位
    

    元泰定帝
    

    也孫鐵木兒
    

    1276~1328
    

    1323~1328
    

    5年
    

    至治
    

    第十一位
    

    元天順帝
    

    阿刺吉八
    

    1320~1328
    

    1328即位
    

    在位1個月戰(zhàn)敗逃亡不知所終
    

    泰定
    

    第十二位
    

    元文宗
    

    圖帖睦爾
    

    1304~1332
    

    1328.9~1329.1
      1329.8~1332.11
    

    共5年
    

    致和
    

    第十三位
    

    元明宗
    

    孛兒只斤和世瓎
    

    1300~1329
    

    1329.1~1329.8
    

    8個月
    

    天順
    

    第十四位
    

    元寧宗
    

    懿璘質(zhì)班
    

    1326~1332
    

    1332.10~1332.11
    

    月余
    

    天歷
    

    第十五位
    

    元順帝
    

    妥歡帖木兒
    

    1320~1370
    

    1333~1368
    

    36年
    

    至順、元統(tǒng)
     至元、至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