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留學 韓國大學生只有成績好才能住校

字號:


    留學生留學韓國,學習語言是關(guān)鍵,韓國首屆亞洲經(jīng)濟共同體論壇在韓國第一經(jīng)濟自由區(qū)仁川松島舉辦。北京大學、香港中文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數(shù)量經(jīng)濟與技術(shù)經(jīng)濟研究所、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等院校派代表參加。其中有一個“校長團”的課題讓人印象深刻。
    “校長團”由中國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副校長林桂軍、香港嶺南大學前任校長陳坤耀、韓國國立仁川大學校長安慶洙、延世大學校長金韓中、日本立命館大學校長川口清史和巖手縣立大學前校長谷口誠等組成。
    在論壇的文化討論專題中,校長們倡導亞洲各國的留學生要加強交流。
    韓國大學生只有成績好才能住校
    日本巖手縣立大學前任校長、前日本駐聯(lián)合國大使谷口誠教授說,住宿是留學生需面對的大問題。
    留學生都有生活成本的顧慮,他曾經(jīng)去一位留學生家探訪,看到半個房間在地上,半個房間在地下,房間小,光線也不好。當他要為這位留學生介紹好一點的房子時,留學生說要節(jié)約生活費,不想換。
    這點我很有感觸,住宿確實是留學生需面對的大問題。以韓國為例,韓國的大學不為每位大學生提供宿舍,只有前一學期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才有資格申請下個學期的住宿,且正常住宿時間只限4個月,假期住宿費一般按日計算。同時,宿舍實行扣分制,有違規(guī)行為等會被扣分,一旦扣分超過限度,學生就要搬出宿舍,這些限制對留學生的長期居住非常不便。
    在韓國大學生中流行“寄宿房”,是指以房間為單位出租的房子,學生們共住一層,共用一套廚衛(wèi)設(shè)備。出租房一般分為地上和半地下兩種類型計費,位處半地下的價格便宜點,這類房子留學生住得比較多,但房子比較潮濕,采光也差。
    留學生聚居不利于學語言
    語言問題也是各國校長關(guān)心的話題。
    谷口誠校長說,日本很多高校周圍有“中國城”、“韓國城”,這樣對學語言不利。學生到一個國家留學,本有學外語的優(yōu)勢,因為聚居,大家都說母語,這個優(yōu)勢就被削弱了。
    我去韓國留學,就先學了一年韓語。在韓國,英語成績也能作為學校錄取的標準之一,可取代韓語成績。但學校大部分課程仍以韓語為主,我身邊有很多不懂韓語卻在聽韓語課的交換生。我知道這些學生是很痛苦的,為培養(yǎng)聽課能力要花大量時間,影響正常學習進程。
    一些大學校長在此次論壇上建議,大學最好能用多種語言教學,讓學生既能上好課,又有時間慢慢學好語言。
    留學韓國換簽程序繁瑣
    簽證是申請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少國家的留學簽證種類繁多,換簽程序繁瑣,給亞洲學生的流動制造了阻礙。如韓國留學就有為期3個月的短期簽證、半年的語言簽證、以及1年的留學簽證。學生完成語言學習,需重新提交一套材料申請學校,被錄取后,必須要換簽,又需要提交一套換簽材料,程序復雜。
    谷口誠校長在論壇上建議,為促進亞洲留學生的流動,學校不應(yīng)像西方部分國家以高學費、難簽證制造高門檻,應(yīng)為優(yōu)秀學生提供豐厚獎學金以保障留學生活質(zhì)量。
    半年以下的交流課程不叫留學
    香港嶺南大學前任校長陳坤耀教授說,科技信息發(fā)展很快,教科書的學習已不再是學校教育主要目的,學校要讓學生全面發(fā)展,多與外界接觸。
    陳教授說,現(xiàn)在一些為期3個月到半年的交流課程并不能稱為留學,留學要有一定時間,要對留學國有充分認知,這樣才能真正了解當?shù)匚幕A魧W并不是單純的個人行為,還能有效促進各國間合作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