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2014:移民浮起英倫島

字號:

2014年05月05日 《移民浮起英倫島》一文由留學86網報道。
    
    農場主會告訴你,沒有廉價移民勞工,蘿卜白菜非爛在地里不可。
    
    移民潮起,沒有淹了英倫三島;移民潮落,倒有可能讓大不列顛擱淺。
    
    最近頗費了不少筆墨描述英國從政府到民間的一片反移民歇斯底里。
    
    歇口氣,忽然覺得,有必要反向思維:移民真的都?大不了顛兒?、離開英國,英國還玩得轉嗎?
    
    不做理論探討、假想務虛,舉幾個生活中的實例,見一斑而窺全豹。先從首相府說起。
    
    首相府
    上個月首相卡梅倫訪問以色列的時候,記者招待會上英國記者窮追不舍的問題,不是卡梅倫能為中東和平進程做點兒什么,而是他家里為什么雇了個尼泊爾保姆。
    
    準確地說,卡梅倫家的保姆吉塔(Gita Lima)已經是英國人了,她在2010年通過了英國公民入籍考試??穫惏l(fā)誓他和夫人薩曼莎都沒有給內政部打招呼。
    
    記者會上,卡梅倫透露吉塔曾問他政府內閣的作用是什么(考題之一)??穫悓τ浾邆冋f:?我不會告訴你們我是怎么回答的,你們猜吧?。
    
    相信卡梅倫夫婦沒有為保姆申請英國公民走后門。但記者們挖出了吉塔的申請表,雇主一欄填的是?薩曼莎·卡梅倫?。不知道薩曼莎是誰?別在內政部混了。
    
    為什么雇尼泊爾人做保姆?卡梅倫的回答是:?她非常敬業(yè),工作勤奮,希望改變生活?
    
    為能過上更好的生活吃苦受累,勤勤懇懇,如果按這個標準,每年來英國的移民,無論是通過合法的不合法的渠道,有幾個人不能?達標?呢?
    
    除了勤奮敬業(yè),還有一個卡梅倫說不出口的原因:廉價勞力。仆役成群、領班管家儼然像個紳士老爺的?譜兒?,只能在《唐頓莊園》里看戲了。當代英國現(xiàn)實,即便是貴為首相,也得找便宜工。
    
    這也正是英國從根本上離不開移民的原因之一。甚至英國負責移民事務的部長布倫克謝爾也公開批評英國的政治精英自己家里雇外籍勞工,有損政府實現(xiàn)控制移民的努力。
    
    泥瓦匠
    還記得我在《羅馬尼亞人來了…嗎》里提到的那個維克多嗎?
    
    一個中學沒讀完,在羅馬尼亞一個偏僻村莊養(yǎng)豬的農民,今年元旦搭乘羅馬尼亞飛英國的當日第一架航班,從走出機場那一刻,成了羅馬尼亞人的?臉?。
    
    維克多在朋友幫助下,很快找到了一份在一家洗車場洗車的工作。每小時8英鎊工錢,高于英國法定的最低工資。他一上班,就被記者包圍。維克多說,有些記者甚至裝成顧客,要他洗車,然后拍照采訪。
    
    媒體對維克多的?興趣?,是英國社會最新的反移民浪潮催生的。隨著今年1月1日對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人來英國工作的限制措施完全取消,你要相信某些報紙的預測,英國人的工作將被搶走、學校的課桌、醫(yī)院的床位、政府的住房、社會的福利,都將被新移民潮吞噬掉。
    
    怕影響洗車場生意,維克多只干了兩天,就向老板辭職了。隨即,他在東倫敦一個建筑工地找到了一份工,搬磚和泥每天60英鎊,維克多很滿意,他計劃盡快把在家的19歲的女朋友接來,給人看孩子,兩人一起苦干兩年,然后回家鄉(xiāng)蓋房子買汽車。
    
    維克多說,他不理解為什么英國人總在抱怨找不到工作。他來了就有活干,他的羅馬尼亞同鄉(xiāng)也都沒有閑著的。
    
    搖錢樹
    如果說,維克多是?下里巴人?,那?陽春白雪?又如何?信手拈來一個新數字:目前在英國的華人全職研究生數量幾乎和英國本地研究生一樣多。
    
    根據英格蘭高等教育資金委員會的數據,在讀碩士生中有23%為中國留學生,26%為英國本地學生。
    
    該委員會的另一個數字卻會讓英國大學的校長們寢食不安:就讀英格蘭大學的外國學生人數29年來首次下降。
    
    英格蘭各地大學的歐盟和國際學生人數從2011-12學年的311,800人,下降到2012-13學年的307,205人。
    
    外國留學生在英國人眼里是什么?英語俚語形容是?現(xiàn)金奶牛?,用中文俚語說是?搖錢樹?。
    
    英國政府新的發(fā)展國際教育戰(zhàn)略報告估計,2011-12年度,國際學生在英國的生活開銷為英國經濟貢獻了63億英鎊,繳納學費貢獻了39億英鎊。
    
    英國教育對經濟的貢獻總額為175億英鎊,外國留學生的貢獻占了大頭。
    
    這些?奶牛?都不來了,英國高校也就沒奶吃了。這正是讓大學校長們睡不著覺的。他們說,英國內政部收緊簽證的政策是造成海外留學生人數下跌的主要原因之一。
    
    英國學院聯(lián)盟秘書長薩莉·亨特直言不諱的說,嚴格的移民政策損害了英國的國際形象,尤其是在各國都在爭相采取措施吸引留學生的時候。
    
    她說,英國新的移民政策收緊了對海外留學生辦簽證和畢業(yè)后在英國工作實習的規(guī)定,等于告訴那些希望來英國學習的人:?別來了,我們已經關門了。?
    
    菜市場
    如果還不能讓患?移民恐懼癥?的英國人稍安勿躁,建議讀一讀內政部的移民咨詢委員會就移民對英國就業(yè)市場的影響及移民工作態(tài)度的兩個調查報告。
    
    報告說,移民的教育程度與當地求職者的教育程度之間的差距正在擴大。近5年來進入英國的移民,平均比當地求職者年輕9歲、擁有大學本科文憑的人數是當地人的一倍。移民對英國經濟的貢獻遠大于對福利的索取。
    
    移民尋找工作的態(tài)度更積極,更可能接受臨時工作,更可能出遠門去工作。而年輕的英國人對低技術工作的態(tài)度更可能影響了他們受雇的機會。
    
    換句話說,你本事沒移民大,態(tài)度沒移民好,英國雇主自己都不愿雇你,你怨移民,怨得著嗎?
    
    文章開頭說不搞理論探討,說著說著就又?上綱上線?了。其實,下次去超市買菜,面對便宜得不能再便宜的瓜果梨桃、蘿卜白菜,想想,如果沒有廉價移民勞工起五更趟黃昏、風里雨里的勞作,會是什么價格?
    
    先別忙算賬,農場主會告訴你,沒有廉價移民勞工,蘿卜白菜非爛在地里不可。
    
    (責編:郱書)
    
    感謝您閱讀《移民浮起英倫島》,文章來源于BBC,由出國留學網收集、整理、轉載。更多內容請訪問:https://www.liuxue86.com/k_b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