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留學 大學如何審核每一個學生的材料

字號:

   每年的三四月份是美國大學offer發(fā)放的季節(jié)。在這個階段對中國學生來說是非常折磨人的時間。每天不停地刷郵件,忐忑地等待著從心儀學校發(fā)來的好消息。美國大學的招生辦總會有辦法決定學生們的命運,他們到底如何審核每一個學生的材料呢?
    3月22日,美國《華盛頓郵報》發(fā)表了一篇深度報道。第一次,有記者能夠親臨喬治華盛頓大學的招生辦公室,旁聽錄取委員會的材料審核過程。于是,我們得以對在大學招生辦公室里發(fā)生的每一個細節(jié)有了第一手的資料。
    我們針對這邊報道里面提到的一些重點內(nèi)容進行了整理。特別是在每年申請越來越激烈的時候,這樣的信息,對于來年申請的學生,將是一個很好的提醒。
    1、有錄取公式嗎?答案是沒有。
    每年,學生們都希望從招生官嘴里聽到“我怎么樣才能被學校錄取”的答案,可是,每個招生官都只能告訴你,沒有標準的錄取公式。真正成功的申請人,必須要能夠在各方面經(jīng)得起推敲。平均績點很好但是有一門化學課是C?不錯的SAT總分但是閱讀很爛?每門課都是A但是從來沒有選過AP課程?這些都可能成為讓申請委員會遲疑的地方。
    2、他們會化多少時間審閱我的材料?答案是很少。
    每個招生官每天要申請30個學生的材料,忙的時候甚至有時每天40個。按照每天工作8小時計算,每個材料初審的之間也就是最多15分鐘左右。所有的材料都是在電腦上審閱,而第一次審閱材料就變得相當重要。喬治華盛頓大學的審閱方法是把所有來自同一個高中的學生的資料放在一起審核,這樣,不同的學生之前就可以做比較。但好的是,他們并沒有對每個學校錄取學生的數(shù)量做限定。
    這一點中國同學必須提高警惕,往往大學申請過程中,每個學生的材料都是自己獨立準備。由于一些中學也無法提供統(tǒng)一的成績單和排名的文件,這就導致同一個學校的申請人材料放在一起,五花八門,讓招生官無從判斷材料的真實性。所以在準備材料時,一定要跟高中同學溝通好,保證成績單,推薦信,和證明等材料的格式一致,避免有材料造假的嫌疑。
    在初步審核通過之后,學生的材料會被放到錄取委員會小組里討論。小組一般為三名招生官,一名負責綜述學生的情況,另外兩名給意見。而這個過程也是以每小時20個學生左右的速度進行。也就是說,每一個學生的申請,能夠討論的時間也就是3分鐘左右。
    3、考試分數(shù)越高越好?答案是不一定。
    如果你為了保證你全A的GPA而去選擇那些很簡單的課程,也不會逃過火眼金睛的招生官們的。他們會考慮你們學校提供的課程的難度,比如有多少門AP課,多少門IB課程等。對于那些愿意挑戰(zhàn)自己而去選擇一些高難度課程的學生,即使最終的成績不是最好,學校也是贊賞的。當然,最好是難的課程你也能全A。
    因此,在可能的條件下,多去選擇一些AP課程,盡量爭取一個不錯的分數(shù),一定會有回報的。
    4、申請獎學金?答案是成績不太夠的話,盡量別。
    在進入最后發(fā)錄取通知書的時候,學校也會考慮學生的財政狀況。如果能夠清楚地表明自己要自費上學,比如出具財產(chǎn)證明,被錄取的機會就會多了一些。特別是一些州立學校,增加國際學生的比例的目的很多時候就是為了彌補學校財政的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