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2014高考滿分作文范文及名師點評:何謂成人,歡迎閱讀。
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李楊(化名)9歲讀高三,10歲高考[微博],13歲成為全國年齡最小的碩士生,16歲被某高校錄取,成為全國最小的博士生。中央電視臺播出了對他的專訪,專訪中,他要求父母全款在北京買房,此言論讓他陷入了輿論的漩渦。他的解釋是:“要不買房還在北京工作,那我不就成了北漂了嗎?”他希望自己活得有尊嚴,他認為,有成就的標準就是:北京戶口、買房、找著好工作。
讀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樣的感想?聯(lián)系社會生活之際,寫一篇文章。題目自擬,文體自選(詩歌除外),不少于700字。
何謂成人
成人是人生必經(jīng)的環(huán)節(jié),然而這個環(huán)節(jié)的定義總是不十分明確,其精度應做到何種水準也往往無人關(guān)注,只有出現(xiàn)問題了,才會激起我們反思:何謂成人?
對于李楊的想法,其實我們都能理解,誰不希望有尊嚴地活著呢?在北京買房,幾乎成為了一種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讓自己過上好生活就是有成就的標準,這其實是太過普遍的心理。我們應當反思,是誰造就了這個少年天才如今為了自己的功利而刁難父母的行為。
我想,或許多半原因都是孩子父母的自作自受。少年天才的形成絕對不可能是一個孩子所自愿。不足10歲,正處于貪玩的年齡,而“玩”是鍛煉孩子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的最佳方式。那么,是誰強迫他過早地去接觸高深的知識,扭曲他正常的成長歷程,硬生生地被“炒作”成一個少年天才?毋庸置疑,是孩子的生身父母。我認為,當今父母大多形成了一種望子成龍的病態(tài)心理。在這種心理的作用下,父母的功利與短淺的見識,在孩子幼年時就植入了問題的種子,最終導致如今的后果。
不過我們還要反思,教育就沒有問題么?我想也不是的。教育體制太過模式化,從來都把考試設計成孩子的最大業(yè)務,不斷灌輸“與考試有關(guān)”的內(nèi)容。漸漸地,孩子們都明白了一個不用說即是合理的事實:考試成績的好壞是一種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至于什么全面發(fā)展,那都只是一紙空談。
歸根到底,是人們忽略了“成人”的精度。如果從上一代開始就能深思這個問題并做出改變,推行貨真價實的素質(zhì)教育;如果社會的教育方向是讓孩子們積蓄能力,放眼未來,也許少一個李楊似的超常少年,卻可以成就更多真正有利于社會發(fā)展的人才。
“成人”二字說起來容易,但在物欲橫流的當今時代,成人的標準到底應該是什么呢?在我看來,“成人”是應該用一生來研討總結(jié)的課題。我們不應該片面地把年齡作為衡量是否成人的唯一標準。“人性的光輝”才應當成為檢驗作為人是否合格的尺度。成人的精度,在于能為社會的進步而存在,而并非是一時的功利滿足與物質(zhì)享受。(北京市第五十中學 高二年級 屈子堯)
| 高考滿分作文500字 | 高考滿分作文600字 | 高考滿分作文700字 | 高考滿分作文800字 |
| 高考滿分作文900字 | 高考滿分作文1000字 | 高考滿分作文大全 | 高考英語滿分作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