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好的文章少不了好的作文材料,為了方便大家搜集中考考作文素材,出國留學(xué)網(wǎng)中考作文頻道為大家提供《2014年中考作文素材》,希望對大家的考試有所幫助!

2014中考作文素材:人類探月亮點回顧
2014中考作文素材:人類探月亮點回顧的中考寫作素材,月球車的出現(xiàn),讓人類真正感覺“駕馭”月球和“馳騁”宇宙就在腳下。更多關(guān)于人類探月的中考寫作素材盡在巨人作文網(wǎng)。
早在1960年代初期,由于受到蘇聯(lián)宇航員加加林首次飛翔太空的激勵(1961年4月12日)美國總統(tǒng)約翰·肯尼迪擔(dān)心在太空競賽中敗給蘇聯(lián),他立即開始建議美國宇航局(NASA)實施月球探測計劃,代號阿波羅工程,從1961年到1972年歷時約11年,進行了一系列載人登月飛行任務(wù),這是世界航天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壯舉。
人類首次載人登月發(fā)生在1969年7月21日,美國宇航員阿姆斯特朗搭乘“阿波羅11號”首次在月球上留下深深的人類腳印,雖然對個人來說是一小步,但是人類文明飛躍的一大步。從1969年到1972年,NASA12名美國宇航員先后6次登月成功。之后,美國就再無登月計劃,直到最近又開始重新討論“重返月球計劃”。迄今為止,40多年過去了,還沒有過其它月球車到月球進行軟著陸探測研究。
無線電雷達(dá)是“阿波羅”太空船的聯(lián)絡(luò)通訊設(shè)備,當(dāng)時世界上最先進的天文學(xué)射電望遠(yuǎn)鏡參加NASA阿波羅登月,諸如美國阿雷西博305米口徑望遠(yuǎn)鏡,澳大利亞64米口徑帕克斯望遠(yuǎn)鏡,承擔(dān)了探月通訊、信號傳輸、導(dǎo)航的任務(wù)。
阿波羅計劃成就卓著,通過研究宇航員采集到的月球巖石樣本,科學(xué)家詳細(xì)地研究了月球的物質(zhì)成份、這對于太陽系起源,地球月球起源研究其實意義重大。宇航員針對月球的表面形態(tài)、重力、磁場、月震等進行了詳細(xì)研究和探索,獲得寶貴的認(rèn)識宇宙的直接經(jīng)驗。
蘇聯(lián)無人駕駛月球車首次成功落月巡察。1970年11月,蘇聯(lián)(俄國)發(fā)射的無人駕駛的“月球車”成功降落在月球上,這是世界上第一個成功著陸的月球車。1971年7月,“阿波羅15號”將兩名美國宇航員斯科特和歐文送到月球表面,進行了人類首次有人駕駛的月球車之旅。他們在月球表面停留了三天,在登月艙外的作業(yè)時間達(dá)十八個半小時,駕駛月球車穿越的距離達(dá)10,5公里,一共收集了約77千克的月球巖石標(biāo)本。月球車的出現(xiàn),讓人類真正感覺“駕馭”月球和“馳騁”宇宙就在腳下。
2014年中考作文預(yù)測:嫦娥三號
12月2日凌晨,承載了13億國人登月夢想的"嫦娥三號"搭乘長征三號乙增強型火箭于1時30分在西昌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成功發(fā)射。
作為最后一個妝扮"嫦娥三姑娘"的人,操作手陳向東留下深情一瞥,轉(zhuǎn)身撤離發(fā)射塔架。
這一刻,距離中華民族航天史上的又一次壯美騰飛,還有15分鐘。
這一刻,在紅軍長征走過的地方,中國人叩問天宇的"新長征"仍在延續(xù)--肩負(fù)中國航天器首次地外天體軟著陸使命的"嫦娥三號",即將踏上38萬公里的奔月征程。
繁星閃爍,夜幕籠罩。"嫦娥"懷抱"玉兔",就要出征。數(shù)盞聚光燈下,中國"探月港"--西昌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發(fā)射場亮如白晝。
30度、90度、180度……環(huán)抱火箭的4組回轉(zhuǎn)平臺緩緩打開,"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落落大方露出芳容。
"10分鐘準(zhǔn)備!"崇山峻嶺間,傳來01指揮員鄢利清洪亮的口令聲。
修長的箭體上,"中國航天"四個藍(lán)色大字格外醒目?;鸺敳?,中國探月工程的標(biāo)志--"半輪明月,一雙足跡"清晰可見。
火箭上端,霧氣蒸騰,低溫推進劑加注工作仍在進行。
"2分鐘準(zhǔn)備!""1分鐘準(zhǔn)備!"
發(fā)射塔架擺桿緩緩擺開,發(fā)射進入讀秒,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5、4、3、2、1,點火!起飛!"發(fā)控臺操作手白春波果斷按下紅色點火按鈕。
1時30分,橘紅色的火焰從火箭底部噴涌翻騰,"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在驚天動地的呼嘯聲中拔地而起,以雷霆萬鈞之勢扶搖直上。轟隆隆的怒吼聲,排山倒海般響徹山谷。
上升10秒后,火箭按程序轉(zhuǎn)彎,向東南方向疾馳而去……這是長征系列火箭的第186次飛行,這是人類歷史上第130次探月活動,這是我國第三次發(fā)射探月衛(wèi)星。
44年前,"阿波羅11號"飛船登月,宇航員與地面指揮中心一段關(guān)于尋找"嫦娥""玉兔"的對話錄音,最近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走紅--
"一個叫嫦娥的中國美女,已經(jīng)在那里住了4000年……你們也可以找找她的伙伴--一只中國大兔子。這只兔子很容易找,因為它總是站在月桂樹下。"
一位新聞同行詼諧地說:"下次再有人登月,我們的'嫦娥'和'玉兔'就會熱情地迎接他們啦!"
飛翔!飛翔!加速上升的火箭,如同一束炫目的火光,劃破無邊長空。
飛翔!飛翔!漸飛漸遠(yuǎn)的火箭,如同一顆明亮的星星,匯入墨色天幕。
月城西昌,人頭攢動,安全距離外的山間小路上,擠滿了身著盛裝的彝族村民。千百年來一直用火把驅(qū)趕黑暗的彝族同胞,世世代代把火當(dāng)作至高無上的精神圖 騰。望著天上"會飛的火把",彝族姑娘阿依爾果興奮地說:"彝族人自古崇拜月亮,希望'嫦娥姐姐'把我們的祝福和夢想帶到月亮上!"
一二級分離、拋整流罩、二三級分離……此刻,燈火通明的西昌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指控大廳里,巨幅顯示屏正以動畫的形式,實時顯示著火箭的飛行狀態(tài)。
中國探月工程總設(shè)計師吳偉仁神情肅穆,緊緊盯著大屏幕。在他眼中,這是如此熟悉的一幕,又是如此不同的一幕--
他仿佛看到:6年前,"大姑娘""嫦娥一號"從這里發(fā)射升空,經(jīng)過18天飛行進入環(huán)月軌道,實現(xiàn)了中華民族千年奔月夢想,中國航天正式邁入深空探測新時代。
他仿佛看到:3年前,"二姑娘""嫦娥二號"從這里壯麗騰飛,創(chuàng)造世界航天史上多項第一。目前,她與地球間距離已突破6000萬公里,在浩瀚太空續(xù)寫著中國人的夢想。
他仿佛看到:"嫦娥"姐妹在進行一場無聲的接力。她們一個比一個出色,一棒比一棒精彩……
飛翔!飛翔!此時此刻,千千萬萬航天人的心,緊緊追隨著"嫦娥三姑娘"不斷延伸的航跡。
飛翔!飛翔!此時此刻,千千萬萬中國人的心,緊緊牽掛著"嫦娥三姑娘"不斷攀登的足跡。
1140秒后,器箭分離,"嫦娥三號"成功進入近地點高度210公里、遠(yuǎn)地點高度約36.8萬公里的地月轉(zhuǎn)移軌道。
成功了!握手、擁抱、歡呼……大廳里,掌聲如雷。西昌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黨委書記孫保衛(wèi)松開了一直攥著的手,與同事緊緊相擁。
"發(fā)射圓滿成功,'嫦娥三號'奔月之路才剛剛開始。"孫保衛(wèi)說,航天夢助推中國夢,中國人所有的夢想?yún)R聚起來,就匯成了中華民族偉大復(fù)興的中國夢!
如果一切順利,成功落月的"嫦娥三姑娘",15天后將傳回她踏上月球拍攝的第一張照片--
那將是無數(shù)次在唐詩宋詞里吟誦月亮的中國人,對這個距離我們38萬公里的星球,最近距離的一次凝視。
月亮,離我們很遠(yuǎn);我們,已離月亮很近……

2014中考作文關(guān)于書的素材1:讀書悅心
這是一篇關(guān)于讀書悅心的經(jīng)典美文,對于喜歡讀書的人來說,閱讀實在是一種精神享受,這種享受不是每個人都能夠體會的。因為讀書的快樂,純粹是個人的感悟,古人云:“詩書悅心”想必就是這個道理。
茶余飯后,一本好書,對于我來說就是一段美好的時光。無論是“曲水流觴”的風(fēng)雅,還是“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的浪漫,抑或是“大風(fēng)起兮云飛揚,威加海內(nèi)兮歸故鄉(xiāng)”的豪情,都能帶給我一份快樂,一種感動。
年少時喜歡詩詞,現(xiàn)在想來可能是因為喜歡詩人的浪漫情懷。最喜歡的是漢樂府詩,一曲《江南》清新如畫,一首《燕趙多佳人》溫婉多情。也喜歡汪國真的詩,一句“歡樂總是太短,寂寞總是太長”感動了多少年輕的心。后來喜歡上了小說和戲劇,無論是雨果的《笑面人》,莎士比亞的《仲夏夜之夢》,還是湯顯祖的《牡丹亭》都盡藏于心。雖然酷愛讀書,但自認(rèn)為不是個認(rèn)真讀書的人,有點像陶潛所說的“好讀書不求甚解”,只是每有“會意”也會“欣然忘食”。年輕時一書在手“不舍晝夜”,直到讀完最后一頁,合上書本時還意猶未盡。此時,常常是夜深人靜燈火闌珊。也可以算是“萬卷古今消永日,一簾昏曉送流年”。隨著年齡的增長,越發(fā)領(lǐng)悟到讀書的真諦。讀書之用不只是增趣益智,更重要的是陶冶心智,盡享身心的愉悅。在閱讀的選擇上也有所不同,現(xiàn)在更喜歡讀一些歷史散文。
讀書需要一種心境,不是什么時候都可以讀的。只有靜下心來的時候,才適合閱讀。心無旁騖,把注意力都集中在書卷上,唯有此時才能體會到讀書的樂趣。我喜歡在臨睡前閱讀。這時,放下了日間的繁雜事物,打開床邊一展青燈,靠在床頭上,隨手拿起放在枕邊的《萊茵河》,在雨果的陪伴下,走進萊茵河兩岸波瀾壯闊的歷史,在時間和空間的碰撞中體會歷史的變遷。也許是《詩經(jīng)》或是《萬葉集》,把自己沉浸在詩的意境里。無論是“素衣朱繡,從子于鵠。既見君子,云何其憂?”的歡樂,還是“編發(fā)飾,折柳綴;誰使梅花,浮入酒杯?!钡募兠溃紩屇闶植会尵?。每晚享受著讀書帶來的那份輕松和愜意。
對于喜歡讀書的人來說,閱讀實在是一種精神享受,這種享受不是每個人都能夠體會的。因為讀書的快樂,純粹是個人的感悟,古人云:“詩書悅心”想必就是這個道理。一本好書,一杯香茗,興致所至,便悠然自得。宋末元初的著名教育家翁森在《四時讀書樂》中就抒發(fā)了讀書的快樂心情,“讀書之樂樂何如?綠滿窗前草不除。讀書之樂樂無窮,瑤琴一奏來熏風(fēng)。讀書之樂樂陶陶,起弄明月霜天高。讀書之樂何處尋?數(shù)點梅花天地心?!边@也許是天下讀書人所追求的讀書的最高境界吧。
開卷有益,閑暇時讀一本好書,添一份雅趣,長一份才智,享一份快樂。
2014中考作文關(guān)于書的素材2:獨自享受讀書的快樂
這是一篇關(guān)于獨自享受讀書的快樂的經(jīng)典美文,其實,人生本就是一部無字天書。漫漫人生,光陰似箭,我們無時無刻不在腳踏實地地撰寫人生之書的每一個章節(jié),誠愿普天下之人能讀好人生這本精煉之書,找回快樂,并享受快樂。
面對生活的多彩,我們選擇了人生。面對人生的悲歡離合,陰晴圓缺,我們選擇了擁抱和品味,擁抱書籍,品味快樂。
讀書之樂,源于目而富于心,愈久愈深。古人云:書中日月長。書中有秦漢的冷月,唐宋的樂舞,明清的悲歌,將世事滄桑,人生百態(tài)盡展眼底。在星稀星繁的月夜里,去拜訪孔夫子的儒雅,去聆聽魯大師的教誨,去感悟老莊的哲性,心靈在瞬間完全進入了進化的狀態(tài)。
讀書之樂,源于史而凈于心,愈真愈純。打開一部文書,猶如一部歷史的長卷,諦聽歷史的脈搏,咀嚼人生的甘苦,莊子的超脫,李白的孤傲,陶潛的隱逸,岳飛的壯懷,魯迅的激昂——歷歷在目,心境與文字互為水乳,身不由已的跟隨作者進入如詩如畫的意境。古賢今哲所論述的廣泛空間,縱橫萬里,上下千年,讀之陶冶性情,思之心境暢然。
讀書之樂,源于文而悟于心,愈精愈深。绱祥書海,就擁有了整個宇宙:楚辭的風(fēng)騷,漢賦的酣暢。唐詩的典麗,宋詞的俊逸。觀滄海,望星空,明月清風(fēng)。杏花春雨,金戈鐵馬,大江東去,疏海橫斜,暗香浮動,殘荷冷雨,優(yōu)雅淡遠(yuǎn)爭斗之間,思接于載,視通萬星,侵潤其中,韻味悠悠!
讀書之樂,源于意而頭于心,愈長愈遠(yuǎn)。潛心書海,釀就讀書人一份無拘無束的快意,而所謂的增長知識都是在似春雨潤物,春蠶食葉般得快樂中水到渠成,瓜熟蒂落的。同一本書年輕時讀,多半是出于獵奇的心理。不能心置其中,中年時讀,或許就能領(lǐng)會書中精髓。年高時讀,則猶如人置高處,一覽無余?;蛟S如古人所說的:“少年讀書猶如隙中窺月,中年讀書猶如庭中望月,而老年讀書則如臺上觀月。”綜其視之,讀書的品味也是漸入佳境的。
讀書之樂,使你如風(fēng),掠過千萬萬水,黃河黃山,長江長城。使你如鷹,翔過綠色,藍(lán)色與紅色的家園,領(lǐng)略過西雙版納與大興安嶺,傾聽雅魯藏布與喜馬拉雅。
并不是每個人都必須立志成名成家,但每個人都向往心中有興味,口中有趣味,為此我們會走向閱讀。不是每個人都事必躬親,每個人卻都需要廣見聞,明事理,為此我們也會走向閱讀。在今天,走向閱讀是一件極其自然和必然的事情。
從小學(xué)到大學(xué),從學(xué)習(xí)到工作,回首一步步成長中與書親密接觸的過程,曾經(jīng)為追求知識而拼命讀書,隨著時光漸逝,閱歷漸豐,閱讀中我們會越來越看重心靈的契合。自然也有為“需要”而讀書的時候,但只有心靈的契合之下的閱讀,才能讓人真正享有讀書之樂。林語堂曾話:“興味到時,拿起書來就讀,這才叫做真正的讀書,這才是不失讀書之本意?!?BR> 所謂契合,可以是讀者與作者的感情契合,也可以是讀者的心境與環(huán)境契合,二者皆可讓人物我兩忘,深味讀書之妙。在這樣的閱讀中,我們的心靈插上個性的翅膀,翱翔藍(lán)天,在這樣的閱讀中,性情的花園去除荒蕪的雜草,盛開鮮花。
生活的腳步匆匆,世事的表象紛繁,選擇能夠讓自己保持心靈的沉靜的閱讀,一份撥開浮躁展露深思與真諦的沉靜,在風(fēng)雨飄搖的夜晚,在雪落無聲的早晨,在溫馨如染的枕上燈下。喬羽老先生有一句話:“不為積習(xí)所避,不為時尚所惑?!边@就是從閱讀中獲得的最大財富,不管這個世界變得如何的物質(zhì)化,我們的心靈永遠(yuǎn)需要呼吸,需要自由自在的遨游,而閱讀以一種如此美妙的方式,在我們的精神的小屋上打開一扇敞亮的窗,窗外是一道能夠讓我們感受深刻溫暖,放松和愉快地彩虹,是這彩虹,讓我們的心靈通往自由的王國,自在的彼岸。
其實,人生本就是一部無字天書。漫漫人生,光陰似箭,我們無時無刻不在腳踏實地地撰寫人生之書的每一個章節(jié),誠愿普天下之人能讀好人生這本精煉之書,找回快樂,并享受快樂。
2014中考作文預(yù)測:以書為話題
從小到大,我們一直與書為伴。在書的引領(lǐng)下,我們變得成熟,我們變得智慧,我們變得寬容,我們變得優(yōu)雅……請以“書”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提示與要求:①可以敘寫故事,也可以發(fā)表看法,題目自定,文體自選(除詩歌、戲劇外)。②字?jǐn)?shù)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現(xiàn)真實的人名、地名、校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