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賣木雕的少年》教案及反思14篇(模板)

字號: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guī)淼膬?yōu)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歡。
    《賣木雕的少年》教案及反思篇一
    教學目標:
    1、積累運用四個字組成的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習通過人物的言行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感受賣木雕的少年對中國人民的友誼。
    教學重點:學習通過人物的言行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出示詞語:名不虛傳 游人如織 十分壯觀 琳瑯滿目 各式各樣 構思新奇 栩栩如生 五官端正 愛不釋手 語無倫次 清晰可辨 一模一樣
    1、 認讀
    2、 選擇合適的詞語填空:
    大瀑布真是( ),這里( ),景色( ),攤點陳列的木雕( ),( )。
    其中象墩( ),大象雕得( ),我一看就( )。
    3、 用上其中的幾個說上幾句相關聯的話。
    二、以“木雕”為主線,分析課文
    1、指名讀一二自然段:板書:介紹木雕
    思考:作者在介紹木雕前,先描寫了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其實瀑布本來與主題無關,可
    為什么要這樣寫呢?
    生:因為瀑布很出名,很壯觀。
    師:贊同你的說法,這種寫法叫襯托。那你覺得用瀑布的美來襯托什么美呢?
    生:木雕精美。
    師:從課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木雕是十分精美的,誰能找出相關段落讀一讀。
    2、生讀三四自然段。板書:挑選木雕
    師:看到這樣精美的木雕,你有什么想法?
    生:想買一個。
    師:是呀,那作者經過仔細挑選,最后選中了一個象墩子,那她買了嗎?
    生:沒買。
    師:為什么?請同學們默讀五至九自然段,然后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3、 生默讀課文。板書:放棄買木雕
    生:因為作者帶的行李已經超重了,所以不能帶上這個沉甸甸的象墩子。
    師:描寫作者“我”和非洲少年言行的句子有哪些?請畫下來。
    生:那少年走到我跟前,誠懇地說:“夫人,您買一個吧!”
    師:從中你可以看出什么?
    生:非洲少年很想讓“我”買這個象墩子。
    師:還有哪句?
    生:“啊,不,路太遠,這個太重??”我有些語無倫次。
    師:“我”為什么語無倫次?
    生:因為“我”特別喜歡象墩子,又不能買。
    生:可以看出我很矛盾。
    師:還有哪句是描寫非洲少年神情的句子?
    生:少年的眼睛里流露出一絲遺憾的神情。
    師:為什么遺憾?
    生:因為非洲少年看出我很喜歡這個象墩子,而由于路太遠,行李又重,致使“我”不能
    買它,而感到遺憾。
    生:非洲的木雕是十分精美的,少年很想讓中國夫人帶一個回去。而中國夫人卻沒有買,
    所以他感到遺憾。
    師:少年此時心里會想些什么?
    生:您要是買一個該多好呀!
    師:“我”也為不能把這件精美的工藝品帶回國而感到遺憾。“我”是那樣的喜歡木雕卻放棄了買木雕,那“我”最終是不是帶著這份遺憾離開非洲的呢?
    4、 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十至十五自然段。
    板書:送木雕
    師:第十段中又描寫了瀑布,你覺得這次描寫景物是襯托什么的呢?
    生:襯托非洲少年美好的心靈。
    師:送木雕是在什么時間?
    生:晚飯后。
    師:那同學們想象一下,為什么會是在晚飯后,才來送木雕呢?
    生:因為少年白天忙著賣木雕,晚上回家才有時間為中國夫人雕刻小象墩。
    生:因為白天游人很多,各國的都有,如果讓別人看到了,只送中國人而不送其他國家的人別人會不高興,我覺得他晚上來送是為了避嫌。
    師:再找一下描寫人物的言行的句子,說一說你從中體會出了什么?
    生:少年連連擺手,用不太標準的中國話說:“不,不要錢。中國人是我們的朋友。”他笑了,露出了兩排潔白的牙齒。
    從中可以看出非洲少年很善良、淳樸。也可以看出他喜歡中國人,愿意和中國人做朋友。
    板書:我們是朋友
    師:他此時會想些什么?
    生:他會想,我?guī)椭艘粋€中國人圓了一個夢,我太高興了!
    生:我雕刻的小象墩能被帶到中國去,我太驕傲了!
    師:你想對非洲少年說些什么?
    生:你對我們中國人太好了,我謝謝你!
    生:我們是朋友。
    生:歡迎你到我們國家來,我也要送你禮物。
    三、練習寫話。
    請寫幾句話夸夸那個黑人少年。
    四、有感情朗讀課文,讀出你對非洲少年的喜愛之情。
    五、總結全文,深化情感。
    同學們,多么淳樸,多么可愛的黑人少年,為了不讓一個中國夫人帶著遺憾回國,他特地送來一個精美的小象墩。不但不要錢,還說了一句讓人感動的話:“我們是朋友”!是的,我們是朋友,我們全世界的人都是朋友,我們共同生存在同一個地球上,擁有同一片藍天,我們應該友好相處。
    《賣木雕的少年》教案及反思篇二
    1.知識與技能:
    (1)會認11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并能正確讀寫詞語表中的20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摘抄、積累好詞。
    2.過程與方法:
    通過朗讀,體會人物感情;通過語言文字,體會人物內心活動。
    3.感情態(tài)度價值觀:
    體會賣木雕的少年對中國人民的友誼。
    重難點,關鍵
    1.了解非洲人民對中國人民的友誼。
    2.通過人物的動作和語言揣摩人物的內心活動。
    3.積累并學會正確使用四字詞語。
    課時劃分:兩課時
    課前準備:
    課件、大瀑布的掛圖、有關木雕的圖片。
    第一課時
    1.投影大瀑布圖片
    生觀看,師簡介,引出文中所指的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師簡介這兒游人、景色。重點詞:非洲南部、名不虛傳、游人如織、壯觀。
    2.在這個風景優(yōu)美的地方,發(fā)現了一個美麗動人的故事。
    3.板題,讀題。
    1.出示自學提示:
    (1)自由讀文。
    (2)畫出生字,拼讀。
    (3)運用學過的方法理解詞語。
    (4)標出不理解的地方準備提出來討論。
    2.生根據提示自學。
    3.匯報、交流。
    (1)用生字卡片檢查生字掌握情況。(可自己匯報)
    字旁:琳瑯(láng)滿目沉甸(diān)甸
    誠懇(kěn)賓(bīn)館
    字形:“釋”左邊是米加“/”,不是“采”。
    “豫”左邊不要寫成“矛”。
    字詞意
    名不虛傳:形容名氣與聽說的相符,一點兒也不假。
    琳瑯滿目:形容物品多,使人看的眼花繚亮。
    栩栩如生:形容物品很逼真,就像活了一樣。
    愛不釋手:很喜歡,舍不得放開手。
    猶豫:指很難下決心。
    遺憾:感到可惜。
    (2)指出逐節(jié)讀文,正音。
    (3)匯報課文的主要內容。
    課文講的是“我”到非洲南部旅游時,本想買件木雕木工藝品,但由于擔心行李超重而未買。后來,賣木雕的少年特意為我送來一個體積小、便于攜帶的木雕,但堅決不收我的錢。因為他說:“中國人是我們的朋友?!?BR>    1.默讀思考:課文可分為幾個部分來學習。
    2.討論交流。
    3.匯報。
    分成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出發(fā)前,朋友告訴“我”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和木雕工藝品。
    第二部分(第2--9自然段):“我”對幾個大象坐愛不釋手,但由于擔心行李超重而沒買,賣木雕的少年和“我”都和遺憾。
    第三部分(10--15自然段):晚飯后,少年送來一個小象墩,堅決不肯要錢,因為中國人是他的朋友,這讓“我”很感動。
    賣木雕的少年真的可愛,讓我們來朗讀課文,讀出對他的喜愛。
    第二課時
    教師一邊投放大瀑布和木雕的圖片,一邊娓娓提出問題:
    作者來到世界三大瀑布之一的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旅游,帶著新奇與購買非洲木雕的愿望,但自己最終選擇不買,卻意外收到一份禮物,少年為什么沒有收錢,送她禮物的呢?帶著我們共同的疑問,一起繼續(xù)學習課文。
    1.學習挑選木雕的部分。
    朗讀第二至第四自然段,想想作者如何被精美的木雕吸引,激發(fā)了她購買的欲望。
    填空:
    大瀑布真是(),這里(),景色十分()。攤點里陳列的木雕(),()其中象墩(),大象雕得(),我一看就()。
    (1)根據課文內容,恰當填空,體會所填詞語的意思。
    (“名不虛傳”的意思是瀑布確實壯觀雄偉,不愧為世界三大瀑布之一,不是空有的虛名?!坝稳巳缈棥边@時是一種比喻的說法,說明游客很多,像織布機一樣穿梭?!傲宅槤M目”的“琳瑯”本意是“美玉”,這里比喻珍貴的東西很多。“栩栩如生”形容生動活潑的樣子,這是指大象雕刻得很有生氣,吸引旅客,體現出非洲木雕名不虛傳。)
    (2)帶感情朗讀,體會作者被吸引的程度之深。
    (3)請同學們再想一想,是否還可以利用其他詞語代替嗎?
    過渡:精美的木雕激發(fā)了作者強大的購買欲望,但她的什么又放棄了呢?
    2.個人朗讀第五至第九自然段。
    (1)出示學習要求。
    a.“我”為什么選擇放棄買木雕?“我”的情緒發(fā)生了哪些變化?
    找出有關語句體會。
    b.賣木雕的少年什么樣?他說了什么,想象他會有什么想法?
    (2)分小組學習討論。
    (3)匯報交流。
    因為我考慮行李超重,不能帶這么重的象墩,所以只得選擇放棄,我的心里變化:從愛不釋手--猶豫--語無倫次--遺憾。
    點撥:你從哪些語句感受到作者很遺憾?(“啊,不,路太遠,這個太重......”“我”有些語無倫次,面對孩子的誠懇相勸,作者的內心是非常矛盾的,而且這個小想墩自己都愛不釋手,使她很遺憾。)
    少年是十五六歲,五官端正的黑人少年,見作者猶豫,他誠懇地勸作者買,“夫人,您買一個吧!”“您是中國人吧?”少年望著作者,眼神也流露出遺憾。
    點撥:通過對男孩的語句描寫,你讀一讀,看看自己有什么發(fā)現?
    (這個男孩很善良,開始“買一個吧!”表現出不僅是推銷,還有一層是把紀念品帶回欣賞,到后來男孩的猜疑“您是中國人吧?”能看出男孩對中國人的尊敬。)
    (4)同學們你們知道男孩對中國人為什么有這樣的尊敬嗎?(因為20世紀60年代中國援建了坦贊鐵路,在工程過程中,中方有64人為之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現在你們領悟到男孩為什么說“您是中國人吧?”(非洲人民感謝、尊敬中國人民。)
    (5)教師指導學生分角色朗讀這一部分,感受作者與少年不同的內心變化。在熟讀的基礎上再讓學生上臺來表演。
    3.學習贈送木雕部分
    (1)朗讀第十至第十五自然段,體會發(fā)生了什么微妙的變化?
    (男孩在傍晚來等“我”,并交給“我”一個沉甸甸的小象墩。)
    (2)這是一個什么樣的象墩?你從中體會出什么?
    (這個木雕象墩與白天的一模一樣,卻只有圈套大小,說明少年特意為作者雕刻的易于攜帶的同樣的小象墩,體會少年的質樸和他對中國人好感。)
    (3)“我”和少年說了什么?表現了少年怎樣的內心世界?
    (“我要給他錢,他說:“不,不要錢。中國人是我們的朋友?!蹦泻⒊恕爸袊耸俏覀兊呐笥选蓖猓窍M也灰獛нz憾回國,展現了非洲少年對中國人的情誼,從而也看出他的淳樸與善良。)
    (4)讀一讀少年質樸的語言和動作。
    1.學到這里,我們才解開初學的疑問,正是由于中國人民與非洲人民的友誼,使得每位非洲人民內心深處感謝中國人民給予的無私的援助。
    2.(結合課后練習)你最想用什么方式夸夸那個非洲少年?
    (展開討論,激發(fā)興趣)
    27、賣木雕的少年
    ↓
    挑選木雕
    ↓
    放棄買木雕
    ↓
    贈送木雕
    《賣木雕的少年》教案及反思篇三
    1、會認11個生字,會寫“售”和“馱”。正確讀寫“游覽、工藝品”等20個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了解“我”的心情變化。
    會認11個生字,會寫“售”和“馱”。正確讀寫“游覽、工藝品”等20個詞語。
    了解“我”的心情變化。
    課件。
    1、今天呂老師要帶大家去非洲南部看一看,想去嗎?那讓我們坐上飛機出發(fā)吧。飛機在藍藍的天空中飛翔,穿越過南海,飛過印度洋,我們來到了非洲南部。
    2、非洲南部都有哪些有名的景物呢?讓我們一起領略一下。
    (課件出示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木雕)
    3、領略過了非洲南部的景物,說說給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⑴ 瀑布:
    ① 為什么這個瀑布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② 這個瀑布有一個很長的名字,誰能來叫叫它的名字?
    ③ 誰能用這句話來介紹一下瀑布?
    課件出示:真是名不虛傳。這里游人如織,景色十分壯觀。
    讓我們來認識一下兩個新朋友:名不虛傳、游人如織。
    你怎么理解這兩個詞語?
    是啊,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那么壯觀,確實吸引了一大批游客。齊讀。
    ⑵ 木雕:
    ① 你能不能用一個詞來概括一下非洲木雕給你留下的印象。
    ② 老師這也有兩個詞:
    琳瑯滿目、各式各樣。
    ③請你用上這兩個詞,用自己的話來介紹一下非洲木雕。
    4、今天我們就要走進非洲,去看看發(fā)生在那的一件事。
    5、出示課題:
    賣木雕的少年??戳苏n題后,你有什么疑問?
    ⑴ 少年為什么要賣木雕?
    ⑵ 少年是怎么樣一個人?
    1、小朋友提了那么多問題,現在請你們帶著這些問題來讀課文,邊讀邊標出自然段,能正確認讀課文中的生字詞語,并能把課文讀流利。
    2、教師出示詞語,學生認讀:
    馱著 象墩 猶豫 沉甸甸 語無倫次 遺憾 賓館 吹拂 標準 誠懇
    ⑴ 看拼音讀;
    ⑵ 去拼音讀;
    ⑶ 單獨出示生字讀;
    ⑷ 齊讀。
    3、課文《賣木雕的少年》講了一件什么事?
    1、“我”也就是本文的作者吳晴,帶著朋友的叮囑,想挑選一個木雕帶回國。請小朋友再來讀課文,找一找在課文中“我”的心情發(fā)生了哪些變化?
    2、“我”的心情發(fā)生了哪些變化呢?
    愛不釋手──猶豫──遺憾──高興──感動
    3、請你第三次讀讀課文,你從哪里看出了作者的心理變化:
    ⑴ 愛不釋手:
    ① 出示句子:
    我捧著象墩,仔細觀賞,愛不釋手。
    ② 為什么這個象墩會讓“我”愛不釋手:
    出示句子:這些坐凳構思新奇,大象雕得栩栩如生。
    這里有兩個四字詞語,我們來讀一讀。
    這個木雕設計的與眾不同,雕得又是那么逼真,難怪作者會那么愛不釋手。
    ③ 如果你是作者,當你看到這個象墩,你會怎樣來表現你此時的心情,誰愿意來演一演?
    看你的眼神,你在看象墩是,非常專注。
    你的表情告訴我,你非常喜歡這個象墩。
    看木雕的時候可以把眼神集中在木雕上,讓人覺得你真的很喜歡。
    ④ 誰能把作者此時的心情,通過你的朗讀來表現?
    ⑵ 猶豫:
    ① 你從哪里看出“我”很猶豫?
    出示:正要掏錢購買的時候,我卻猶豫了:我即將回國,要帶的行李已經超重了,怎么能再帶上這沉甸甸的象墩子?
    作者此時的心里是很矛盾的,行李已經超重了,可“我”又那么喜歡象墩,是該買還是不該買呢?誰能把我當時矛盾的心理讀出來?
    ② 你還從哪里看出我很矛盾?
    出示:“啊,不 ,路太遠,這個太重……”我有些語無倫次。
    什么是語無倫次?
    是啊,想買又不能買,這讓我的內心非常復雜,加上少年那么誠懇地讓我買一個,更讓我語無倫次了,讓我們一起讀一讀這句話。
    ⑶ 遺憾:
    ① 哪句話能體現作者的遺憾?
    出示:我也為不能把這件精美的工藝品帶回國而感到遺憾。
    ② “我”到底為了什么而感到遺憾呢?
    ③ 是啊,那么美的工藝品,我多么想把它帶回國,但我又不能,確實讓人挺遺憾的,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句話。
    4、“我”高興什么,遺憾什么,從哪里體現出來,我們留到下節(jié)課再講。
    1、這節(jié)課我們要來寫“售”和“馱”。
    2、看到這兩個字,你要提醒小朋友注意什么呢?
    3、教師范寫,學生仿寫。
    《賣木雕的少年》教案及反思篇四
    1、會認11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游覽、工藝品、名不虛傳、游人如織、壯觀、出售、攤點、陳列、構思、五官端正、觀賞、清晰可辨、掏錢、即將、流露、一模一樣、付錢、標準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詞語。
    3、學習通過人物的言行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感受賣木雕的少年對中國人民的友誼。
    一、啟發(fā)談話、提示課題
    1、課前老師布置你們搜集有關非洲地理位置、氣候物產、自然景觀和人文風情等方面的文字和圖片資料。請大家拿出來。
    2、學生進行交流。
    3、師:今天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位賣木雕的非洲少年。提示課題。
    二、朗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1、學生自由朗讀,把課文讀正確,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檢查生字情況。把朗讀的句子讀通順。
    3、朗讀提示:分段朗讀課文,引導學生評議。
    4、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三、默讀課文,了解敘述順序。
    1、布置默讀。默讀課文,邊讀邊做記號。
    2、默讀,思考,做記號,也可以與學生討論。
    3、全班交流。
    理清課文的順序:
    聽朋友介紹木雕……挑選木雕……放棄木雕……贈送木雕
    四、學習生字
    重點指導:售字的上半部分,不要少寫一橫;馱字右邊不要寫成犬;構端辨堆模可以讓學生先和以前學過的溝喘辮推摸字比較,注意不同之處。
    一、復習生字詞
    1、各種形式朗讀詞語。
    2、朗讀自己最喜歡的自然段。
    二、個性閱讀,突出重點
    1、學生分小組學習自己最喜歡的部分。
    介紹木雕……挑選木雕……放棄木雕……贈送木雕
    (1)有感情地朗讀。
    (2)說說從哪里可看出少年的可愛?
    2、全班交流
    3、想象:找出描寫少年言行的句子,并想想當時他是怎樣想的?
    三、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把人物的對話語氣讀好。
    四、夸夸那個黑人少年
    五、學生積累運用四字詞語
    找出課文中的四字詞語,聯系上下文理解并運用。
    六、板書設計
    27、賣木雕的少年
    介紹木雕
    挑選木雕 對中國人民的友誼
    放棄木雕
    贈送木雕
    學習目標
    1.認識尼、馱等11個生字,會寫賣、售等14個生字,正確讀寫游覽、工藝品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感受非洲人民對中國人民的友好情誼。
    4.請學生搜集有關世界各國風景名勝的文字及圖片資料。
    5.教師準備一段介紹非洲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的錄像及課文配樂錄音。
    6.每個小組自制一套字詞卡片。
    第一課時
    資料共享
    1.老師請同學們搜集的有關世界各國風景名勝的文字及圖片資料,找到了嗎?誰來給大家進行展示或介紹?(請學生到前面展示)
    2.老師找到了一段非洲南部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的錄像,請大家一同觀賞??催^之后請你用一個詞語或一句話來表達自己的感受。
    3.學生觀看錄像后自由表達。
    4.在這個大瀑布的不遠處,有許多出售木雕工藝品的人,下面讓我們來結識一位賣木雕的少年。(板書課題)
    初讀感知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畫出不認識的字詞。想一想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2.小組合作學習。
    a.小組長利用自制的生字卡片帶領小組成員認讀生字,并想辦法快速記住字形。
    b.認讀生詞卡片,討論詞語意思。
    c.輪讀課文,互相糾正字音。
    d.說一說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3.朗讀展示:誰愿意讀哪段便站起來朗讀。
    4.引導學生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研讀感悟
    1.自主閱讀思考:
    想想賣木雕的少年是一個怎樣的人。
    畫出描寫賣木雕少年言行、神情的語句反復讀讀,結合上下文想象他當時是怎樣想的。
    2.同桌交流,談談自己的探究結果,相互啟發(fā),一起再來深入探究。
    3.集體交流。根據學生的匯報,相機出示描寫賣木雕少年言行、神情的語句,引導學生感悟少年的思想感情,相機指導朗讀。
    4.說說賣木雕的少年是怎樣一個人。
    品讀入情
    1.激情導入:同學們已被賣木雕的少年那誠懇的態(tài)度、一心一意為他人著想的美好品質以及對中國人民的友好情誼深深打動了。請大家閉上眼睛想象那動人的情景。(播放配樂朗誦的課文錄音)
    2.請同學們睜開眼睛,此時此刻你最想說什么?請大家暢談自己的感受。
    3.把你們深切的感受帶到朗讀中去吧!請同學們自由組合,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全文也行,讀自己喜歡的段落也可以;自己讀也行,與別人分角色讀也可以。
    4.朗讀展示,教師引導學生評議。
    學習發(fā)現
    1.請同學們再認真讀讀課文,看看還能有什么新的發(fā)現,跟小組內的同學說一說。教師巡視,了解學生的新發(fā)現。
    4.每位同學都有一雙善于發(fā)現的眼睛,下面請大家大膽公布自己的新發(fā)現。教師啟發(fā)學生從文章的遣詞造句等方面進行探究、發(fā)現。如課文里有許多四個字組成的詞語,請學生寫在黑板上。
    總結收獲
    1.想一想學習了這篇文章,你有哪些收獲。
    2.交流自己的讀書收獲。
    讀讀寫寫
    1.出示生字卡片,開火車快速認讀。
    2.觀察田字格中生字的字形,想一想怎樣把這些字寫美觀。
    3.教師范寫個別生字,如掏、辨、齒等。
    4.學生練習書寫,同桌互評。
    《賣木雕的少年》教案及反思篇五
    本節(jié)課,教學目標合理,教學方法得當,學生參與廣泛、積極,有較好的達成度。
    學習語言是語文課的主要任務,也是與其他學科教學的本質區(qū)別。本課其實就是一個小故事,這個故事不是別人講給我們的,不是從電視中的圖像聲音中獲得的,而是以一個個的文字、詞語、句子描述的,少年的美好品質是蘊涵在豐富的語言文字中的。因此在教學中我運用多種方法引導學生感悟、積累、運用語言,努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如:在教學中,我重點抓了“栩栩如生”、“琳瑯滿目”、“愛不釋手”等詞語,學生能夠了解詞語本身的意思,但是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又是什么意思呢?我讓學生通過抓“遺憾”,結合上下文、前后詞語,反復朗讀感受,并通過多媒體出示木雕圖片,讓學生以填空的形式加以運用,真正地理解詞語在句子中的意思,乃至在全篇中的作用。學生感悟了語言,更重要的是還逐步體會到如何正確的運用語言。這樣做,不僅對學生進行了語言文字訓練,還提高了學生的表達能力。
    本文語言樸實但蘊含深意。因此我注意引導學生對相同的語言文字進行反復揣摩、咀嚼,在比較中領悟其中豐富的內涵,感受到故事發(fā)生時的情景,體會少年的美好心靈。如:在引導學生感受“我”和“少年”的遺憾心情,兩個人物都感到“遺憾”,但這絕不僅僅是相同的心情。透過這一對相同的詞語,能感受到兩個人物不同的心理,“我”的放棄木雕的無可奈何,沒有辦法;“少年”的不能賣掉木雕、不能讓“我”這個中國朋友如愿以償的惋惜與失望。相同的詞語,學生通過比較,深入人物去體會,嚼出了不同的滋味兒。這樣,不僅使學生感受到語言文字的巨大表現力和生命力,還使學生受到熱愛祖國語言文字情感熏陶。
    培養(yǎng)語感也是語文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的任務。本文的人物語言描寫很多,這些語言不僅豐富,更重要是在這些語言描寫中蘊含了少年的美好品質。因此在教學中,每個教學過程都體現了“以讀促問,以問導讀,以讀導悟,以悟促讀”的教學策略。在讀的訓練中,我不僅充分讓學生朗讀,還讓學生轉換角色去讀,切身體會課文人物的思想感情。讀出自己的理解、讀出自己獨特的體驗、讀出語感,也是我在這節(jié)課上所要追求的。在學完送木雕部分,配樂、分角色朗讀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學生在讀中感受到了非洲少年的樸實、善良,感受到了非洲人民對中國人民的友誼。
    課文講的是非洲少年對中國人民的友好情誼,旨在讓學生感受非洲人民對中國人民的友誼。這是一篇向學生進行關愛教育的極好教材,但由于文中內容距學生生活實際較遠,涉及的文字材料較多,為學生的閱讀帶來一定困難。在本課設計中,課前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需求查找相關的資料進行閱讀,如中非友好往來、中國援助非洲等相關歷史資料,以此豐富學生的積累,擴大學生的視野,使資料與課文相呼應,相補充,相促進,為深入理解課文內容、領悟思想感情奠定基礎。
    在現在學生的習作中經常會出現“重點不突出,條理不清”等不足現象,究其原因,主要還是學生缺少作文表達的技巧。小學生寫的作文,一般是記事寫人、寫景狀物等,寫這類文章的關鍵是讓學生掌握寫這類文章的方法。
    《賣木雕的少年》是一篇典型的寫人的文章,教學中讓學生通過人物的動作和語言揣摩人物的內心活動,感受到了賣木雕少年的品質,這樣,學生潛移默化地從不自覺到自覺地獲取了寫作的知識與技能。最后,我對寫作方法進行了整理與歸納,便于學生記憶。
    《賣木雕的少年》教案及反思篇六
    1、學會本課11個生字及新詞,認讀5個字。
    2、積累成語。
    3、揣摩課文的敘述順序。
    4、分角色朗讀課文。
    5、體會賣木雕少年的質樸善良,感受非洲人民對中國人民的友誼。
    體會賣木雕少年的質樸善良,分角色朗讀課文。
    感受非洲人民對中國人民的友誼。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1個生字及新詞,認讀5個字。
    2、初步感知課文內容,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啟發(fā)談話、提示課題
    1、課前老師布置你們搜集有關非洲地理位置、氣候物產、自然景觀和人文風情等方面的文字和圖片資料。請大家拿出來。
    2、學生進行交流。
    3、師:今天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位賣木雕的非洲少年。提示課題。
    二、朗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1、學生自由朗讀,把課文讀正確,
    2、默讀課文,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四、檢查預習情況:
    (一)檢查讀書,分段朗讀課文。注意難句的指導。
    (二)檢查生字:
    1、讀生字,注意“琳”的讀音。
    2、生字組詞,同學補充。相機指導課文中詞的理解。
    3、指導難字:
    (1)難字:“懇”的上面最后一比是捺,“豫”和“撼”不要丟筆畫。
    (2)形近字:州( ) 賓( ) 構( )
    洲 ( ) 浜( ) 溝( )
    五、默讀課文、了解敘述順序。
    1、布置默讀。默讀課文,邊讀邊做記號。
    2、默讀,思考,做記號,也可以與學生討論。
    3、全班交流。
    理清課文的順序:
    聽朋友介紹木雕……挑選木雕……放棄木雕……贈送木雕
    教學目標:
    1、分角色朗讀課文。
    2、體會賣木雕少年的質樸善良,感受非洲人民對中國人民的友誼。
    教學重點是賣木雕少年的質樸善良,分角色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是感受非洲人民對中國人民的友誼。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27課《賣木雕的少年》。
    二、整體感知課文:
    讀課文:想一想課文是圍繞什么內容敘述的?(買賣木雕)
    回憶上節(jié)課,我們理清了課文的順序,誰能說說是按什么順序寫的?
    (聽朋友介紹木雕……挑選木雕……放棄木雕……贈送木雕)
    三、細讀課文,體會賣木雕少年的質樸善良,感受非洲人民對中國人民的友誼。
    1、自由讀課文,賣木雕的少年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善良 質樸 對中國人民很友好)
    2、默讀課文,填寫下面的表格。
    默讀要求賣木雕的少年表現
    體會感受
    神態(tài)
    動作
    語言
    3、交流學習成果。
    (1)從哪看出賣木雕的少年很善良 質樸 對中國人民很友好?
    出示:少年的眼睛里流露出一絲遺憾的神情。
    為什么少年要遺憾呢?
    分角色朗讀5-9自然段。體會少年的善良和對中國人民的友好。
    (2)我雕了個小的,可以帶上飛機。
    (多么的善解人意,多么的善良)讀出來
    (3)少年連連擺手,用不太標準的中國話說:“不,不要錢。中國人是我們的朋友?!?BR>    如果把這句話換成:“少年擺擺手,用不太標準的中國話說:不要錢?!蹦氵€有剛才的感受了嗎?(引導學生體會“連連,兩個不及中國人是我們的朋友這些詞句的含義)。
    分角色朗讀10-14自然段。
    4、讀了課文后你有什么不懂的問題嗎?(學生可能 問少年為什么那么熟悉中國人,為什么說中國人是我們的朋友?)穿插中國曾經在20世紀70年代援助建設了坦贊鐵路,中國人民的無私援助給非洲人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5、朗讀全文,再次體會少年的質樸善良。
    四、分角色朗讀課文
    五、拓展練習:
    1、運用詞語。教師可以用填空的方式,讓學生鞏固所學詞語,例如:大瀑布真是()。這里(),景色十分()。攤點里陳列的木雕(),()。其中象墩(),大象雕得(),我一看就()。
    2、讓學生想一想,這些地方是否可以用其他詞語來替換,調動學生運用平時的積累。
    27、賣木雕的少年
    介紹木雕
    挑選木雕 對中國人民的友誼
    放棄木雕
    贈送木雕
    《賣木雕的少年》教案及反思篇七
    1、會認7個生字,寫14個生字。正確書寫詞語表中的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詞語。
    3、通過人物的言行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感受賣木雕的少年對中國人民的友誼。
    1、通過人物的言行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感受賣木雕的少年對中國人民的友誼。
    2、積累四字詞
    課件
    教學方法:由讀感悟
    教學課時:2課時
    今天我和大家一起學習11課《賣木雕的少年》,請大家齊讀課題
    二、1、昨天布置大家預習課文,現在找同學來接讀一下課文,其余同學邊聽邊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訂正讀書情況 交流:朋友介紹木雕—挑選木雕—放棄木雕—贈送木雕)
    2、老師還想考考你,看誰預習課文動腦了:去非洲之前,朋友叮囑我什么?
    (一是去游覽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二是買一兩件木雕)
    3、朋友為什么這樣叮囑作者?瀏覽第2---4自然段,用線劃出描寫瀑布和木雕的四字詞
    4、誰先來交流一下寫瀑布的四字詞(交流板書:名不虛傳、游人如織)誰能說說是什么意思?(讓學生根據字面意思來理解)
    老師這里有幾個數字你來聽聽: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 高120余米,寬1800米,“莫西奧圖尼亞”意思是“雷霆翻滾的云霧”,它是非洲的一大景觀。
    5、誰再來交流一下描寫木雕的四字詞有哪些?(交流板書:琳瑯滿目、栩栩如生。說詞義)
    木雕有什么樣的?看圖來說說,(有大象木雕、有黑人木雕)還可能有什么樣的?
    木雕形式多樣,是非洲的一大藝術品
    6、假如你的面前有這么多栩栩如生的木雕,你會想些什么?(真美呀!我真想多買幾個)
    7、用喜歡的語氣齊讀第四段
    三、1、作者看中了這個栩栩如生的象墩子嗎?從哪個詞看出來的?(愛不釋手)讀讀這句話,看看“愛不釋手”是什么意思?(聯系上下文來理解詞義),你什么時候能“愛不釋手”?
    2、賣木雕的少年見來了客人,他是怎樣招呼客人的?朗讀5---9段,畫出賣木雕少年言行的句子,并想象他當時是怎樣想的?
    交流一:“買一個吧”少年說這句話時,心里會想什么?說明什么?(熱情、很會做買賣)板書:熱情 假如你是賣木雕的少年,你怎樣熱情地招呼自己的客人?抽讀
    交流二:“夫人,您買一個吧!”少年是在什么情況下這樣說的.?(少年看到“我”猶豫了)“我”為什么猶豫了?(因為行李超重了,不能再帶上這沉甸甸的象墩子)
    在這種情況下,少年誠懇地對作者說:“夫人,您買一個吧。”他當時心里是怎么想的?說明什么?(誠懇)面對少年的真誠,我是如何表現的?(語無倫次)解釋詞義
    分角色讀讀這兩句話
    交流三:“您是中國人吧?”少年為什么這么說?(根據語言,服飾來猜的),他猜對了嗎?從哪看出來的?(我點了點頭),說明什么?(板書:聰明)怎樣讀出猜測的語氣?
    4、我放棄了買木雕,讓我和少年都感到什么?(遺憾)我遺憾什么?少年遺憾什么?
    四、過渡語:作者真的帶著遺憾離開非洲了嗎?從哪看出來?
    1、交流:“這個小,可以帶上飛機?!?-------少年來干什么了?(送木雕)什么時候?(晚飯后)你猜想一下從白天到傍晚這段時間,少年可能去干了什么事情?(去準備小象墩—來賓館找我—送象墩)我們一起來讀讀第10段。從“專門”一詞可以看出什么?我和少年是偶然相遇的嗎?這說明了什么?(善良,不想讓我?guī)еz憾離開非洲)
    2、當我看到這個一模一樣的小象墩時,心情怎樣?怎樣把這句話讀出來?
    3、少年是怎么說的?齊讀他為什么不要錢?(這里還有一個動人的故事:在20世紀60年代,中國人民支援非洲國家,修建了坦贊鐵路,當時中國為非洲提供無息貸款,發(fā)運各種設備材料近100萬噸,派技術人員近5萬人次,其中有64人為修建鐵路獻出了自己的生命。自此,中國人民對非洲人民的援助使中非人民友誼長存。)
    4、聽了少年的話,我---------感動極了,也不由得說出了--------------讀(我們是朋友,我們是朋友)這里的兩個“我們”是指誰?從這里也可以看出少年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友好)
    下面我們分角色來朗讀10到15自然段,要注意讀出不同人物的不同語氣
    男同學扮演少年,女同學來扮演作者,解說部分老師來讀
    五、是啊,課文讀到這里,我也被這位熱情、誠懇、聰明、善良、友好的非洲少年所深深地感動了。此時,你想對少年說什么?(謝謝 中非人民友誼地久天長)
    六、最后,讓我們一起來讀讀黑板上的詞語,來個小測驗,怎么樣?
    1、齊讀四字詞
    2、填空
    大瀑布真是( ),這里,( )景色十分( )。攤點里陳列的木雕( ),( ),其中,象墩( ),大象雕得( ),我一看就( )。
    這些詞語希望同學們能學有所用
    《賣木雕的少年》教案及反思篇八
    學習目標:
    1、認知目標:會認11個生字,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游覽,工藝品”等詞語。
    2、技能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并正確運用四字詞語。
    3、情感目標:學習通過人物的言行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感受賣木雕的少年對中國人民的友誼。
    教學難點:
    識字寫字,正確讀寫詞語。讀懂本課內容,明白少年為什么送木雕給“我”,感受他對中國人民的友好感情。
    教學難點:讀懂本課內容,明白少年為什么送木雕給“我”,感受他對中國人民的友好感情。
    課前準備:搜集非洲有代表性的圖片(植物,動物,人種等),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的圖片以及非洲的木雕圖片,并制作成課件。
    教學課時: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課前談話
    師:同學們,今天張老師帶大家一起走入神秘的非洲。首先讓我們來欣賞幾組圖片,用心地感受一下非洲這個地方。(課件播放非洲的猴面包樹,大象,舞蹈圖片)。
    二、揭示課題
    1、師:剛才看了這么多的圖片,相信同學們對非洲在感官上已經有了初步的了解。今天,我們就跟隨作家吳晴一起走進非洲,去結識一位賣木雕的少年。(出示課題)
    2、齊讀課題,“賣”的反義詞是:買,區(qū)分“賣”和“買”
    3、讀了課題,你有什么問題嗎?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師:同學們的質疑都很有針對性,課文中就有很多有關少年的信息。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找找有關描寫少年的語句。
    2、指名交流,(少年的外貌,語言,行為等)師引導:他是哪里人(非洲)能說具體一點嗎(非洲南部的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邊)指導讀好瀑布的名字。
    四、感受瀑布和木雕之美
    1、師:想去欣賞一下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嗎?(播放瀑布圖片)
    2、師:此時,你的腦子里蹦出了哪些詞語(壯觀,雄偉等)課文是怎樣來描繪它的呢?指名說,(出示第2段)指導朗讀,讀好四字詞語,指名讀,齊讀。
    3、師:課文中還有很多這樣類似的四字詞語,張老師把它們都找出來了。
    出示:琳瑯滿目、各式各樣、構思新奇、栩栩如生、愛不釋手(小老師帶讀——開火車讀)
    4、師:從這些出示的詞語中可以看出“名不虛傳”,“游人如織”,“十分壯觀”是寫——瀑布的,而這些詞語都是寫——木雕的。課文哪幾段具體介紹了非洲的木雕(第3,4段)
    咱們一起去欣賞一下非洲的木雕吧!(課件播放木雕的圖片)你用哪些美好的詞來形容一下你所看到的木雕(精美,栩栩如生等)
    5、(出示第3,4段)師:這么精美的木雕,我們一起再去回味一下。(齊讀)這么栩栩如生的象墩,難怪我拿在手里——愛不釋手。
    6、師:剛才我們學了那么多的四字詞語,我們不但要記住,而且要會正確運用。
    出示:
    大瀑布真是(名不虛傳),那里(游人如織),景色(十分壯觀)。攤點里陳列的木雕(琳瑯滿目),(各式各樣)。其中象墩(構思新穎),大象雕得(栩栩如生),我一看就(愛不釋手)。
    指名說——齊說。
    過渡:精美的木雕激發(fā)了“我”強大的購買欲望,但是“我”為什么又放棄了呢?
    五、研讀感悟少年的形象
    1、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5—9自然段。
    (1)看看“我”為什么最終放棄買木雕?!拔摇钡那榫w又發(fā)生了哪些變化?找出相關的語句體會。
    (2)剛才是對“我”的描寫,那課文中又是怎么描寫這個賣木雕的少年的呢?他都說了些什么?面對我的遺憾他又會想些什么呢?找出來讀一讀。
    2、指名交流,隨機出示指導朗讀。
    通過“我”與少年的一席對話,你覺得這個賣木雕的少年是個怎樣的人呢?
    3、是啊,為什么少年會如此地尊重中國人呢?讓我們一起去看一看吧。
    中國人曾經幫助過非洲,非洲人民深深地記在心里,就連十五,六歲的少年也知道中國人是他們的朋友。那面對這么精致的木雕,我最終買了嗎?下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
    第二課時
    一、回顧導入。
    1、認讀詞語,簡要回顧課文內容。
    2、上節(jié)課我們知道了,因為種種原因我和這個賣木雕的少年都有了些許遺憾,那最后“我”會是帶著遺憾回國的嗎?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
    二、深入學習,揣摩人物內心
    1、朗讀第十至十五自然段,體會發(fā)生了什么微妙的變化。
    2、這是一個什么樣的象墩?你從中體會出了什么?
    師:只有拳頭大小的象墩拿在手里卻是——沉甸甸。這一詞已經是第二次出現了,還在哪里出現過,它們有什么不一樣?
    引導:自從少年白天和我見過面之后,他可能在干什么(找木雕,做木雕)所以這個象墩代表的是少年的心意,少年的情誼,怪不得我拿在手里是沉甸甸的。
    3、少年的這些舉動,表現了少年怎樣的內心世界?
    (展現了非洲人民對中國人的情誼,從而也看出了他的淳樸與善良。)
    三、總結全文,情感延伸
    1、師:我回國后,肯定會把這個非洲少年介紹給朋友認識,你會怎么介紹?可以介紹他的外貌,他的木雕,他送木雕給我這件事。(指名交流)
    板書:中國人是我們的朋友!
    2、師總結:我們都有共同一個家,那就是地球。生活在地球上的人們雖然膚色不同,語言不同,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心愿,希望世界——充滿愛,希望世界——和平。
    四、指導書寫。
    板書: 27 賣木雕的少年
    朋友介紹木雕——挑選木雕——放棄買木雕——贈送木雕
    事情發(fā)展的順序記敘
    國際友誼
    《賣木雕的少年》教案及反思篇九
    語文教學要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并盡可能發(fā)掘來自學生、教師、社會的各種資源,擴展課程資源的范圍,并以教科書為依托進行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給學生打下扎實的語文基礎。本篇教學設計針對教材的特點,設計了一定的語言場的語言實踐,過程中關注了三維目標的整合,使得學生在語言實踐中理解、積累、運用,同時收集整理了大量背景信息,以期幫助學生挖掘教材豐富的人文內涵,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使學生受到心靈的震撼,落實愛是相互的主題。
    課文講的是一位非洲少年對中國人民的友誼。我到非洲旅行時,想買一個非洲木雕做紀念,又擔心路途遙遠,木雕沉重,只好放棄了這個打算。為了不讓我?guī)еz憾離開非洲,賣木雕的少年等待在賓館前,送給我一個方便攜帶的木雕小象墩。通過事情的敘述,勾勒出一個純樸而又美好的非洲少年形象,折射出愛是相互的主題,正因為中國人對非洲人的愛,所以讓非洲少年把我們當朋友。課文準確而得體地運用了許多四字詞組,極盡能事反映了非洲木雕的美,教學時要注意讓學生積累并學會運用。文章中兩處少年和我的對話,也是反映全文主題的重點部分,需教師引導學生在讀中感悟,在交流中體會非洲少年的內心,感受非洲少年對中國人民的情誼。此外,三年級學生對于非洲了解甚少,它可以說是第一篇讓學生了解非洲的文章,因此在課前需讓學生了解有關背景,課時教師也要提供有關感性的資料才能讓學生加深對主題的感悟。
    1、會認11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理解并積累栩栩如生、琳瑯滿目 、構思新奇、愛不釋手等四字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習通過人物的言行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感受賣木雕的少年對中國人民的友誼,繼而讓學生感受愛是相互的,正因為中國人對非洲人的愛,所以讓非洲少年把我們當朋友。
    一是了解非洲人民同中國人民的友誼;
    二是通過人物的動作和語言揣摩人物內心活動;
    三是積累一些四字詞組。
    1、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關于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非洲木雕、中國在70年代援贊的圖片及《醫(yī)療隊員到坦贊》、《友誼地久天長》的樂曲)
    2、學生準備:搜集有關非洲地理位置、氣候物產、自然景觀和人文風情等方面的文字和圖片資料,讀〈〈中國國際救援隊,真棒!〉〉來了解課文的背景。
    2課時
    [課時目標]
    1、會認11個生字,會寫賣、售2個生字。理解并積累栩栩如生、琳瑯滿目 、構思新奇、愛不釋手等四字詞語,從而體會我的遺憾。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非洲的維多利亞瀑布是世界三大瀑布之一,高120米,寬達1800米,在非洲贊比亞與津巴布韋的接壤處,瀑布落下時聲如雷鳴,所以,當地居民稱之為莫西奧圖尼亞,意思是說雷霆翻滾的云霧。
    (課件投出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的照片并播放瀑布的聲音)
    2、這就是舉世聞名的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這里景色壯觀,游人如織。這里有許多出售木雕工藝品的人,下面讓我們來結識一位賣木雕的少年。(板書課題)
    3、教學賣 。揭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通讀課文,難讀處多讀幾次,給自然段標上序號。
    2、指名輪讀課文,并及時正音。
    3、這事發(fā)生在誰與誰之間的事?(板書:中國游客 非洲少年)
    文章講了我們倆的一件什么事?出示:
    我到非洲旅行時,想買 做紀念,但是 ,只好放棄。后來非洲少年 。
    自由準備指名說
    三.緊扣遺憾研讀第一板塊16自然段
    (一)出示第9自然段。
    我點了點頭。少年的眼睛里流露出一絲遺憾的神情。我也為不能把這件精美的工藝品帶回國而感到遺憾。
    1、師:小朋友,這段話比較難讀,里面有個長句子,你能讀好它嗎?
    用指名讀、齊讀方式將句子讀正確、讀流利。
    2、師:發(fā)現了嗎?遺憾在這段里出現了幾次(兩次),一次是少年遺憾,一次是我遺憾。(板書: 遺憾 )
    (二)學習第一塊16自然段:體會我為什么遺憾?
    1、理解遺憾
    (1)什么叫遺憾 ?
    (2)聯系學生平時生活說說:你有過遺憾的經歷嗎?師生互談遺憾的經歷。
    2、體會我為什么會遺憾?
    (直接從這句中可以找到原因:因為我不能帶走這件精美的工藝品)
    3、請仔細讀讀課文的16自然段,拿出筆來找找劃劃,說說為什么我會那么遺憾,你從哪些詞句里看出來了(具體原因)。
    4、交流原因: 因為木雕小象墩構思新奇,大象雕得栩栩如生,令我愛不釋手。我為自己不能買下它而遺憾。
    (1)理解栩栩如生
    ①指名讀這個詞
    ②師:聽你的讀,讀得那么有感情,你知道這個詞是什么意思了嗎?
    ③指讀這句話。
    (2)理解愛不釋手:
    ①釋是放下的意思。整個詞是說
    ②想象說話:看著自己這么喜歡的象墩,肯定是贊不絕口了,我會怎么說呢?
    (3)理解琳瑯滿目
    ①課文還有哪句話也形容了這些木雕?木雕各式各樣,琳瑯滿目
    ② 琳瑯滿目這個詞語的意思就是美好的東西非常多。
    ③(播放課件)欣賞琳瑯滿目的木雕,師簡介非洲木雕:
    這就是木雕,木質的工藝品,來自非洲。木雕是非洲古老的藝術形式,因多數民族都沒有文字,所以許多古老的神話都是靠木雕一代一代流傳下來的,這些木雕大多出自民間藝人之手,造型怪異,表情刻畫生動,又被稱為非洲式照片,各國人民都樂于收藏。
    5、闖關填空,理解我遺憾的原因:
    (1)出示各式各樣、琳瑯滿目等四字詞語,并讓學生朗讀。
    (2)攤點里陳列的木雕( 琳瑯滿目),(各式各樣 )。其中象墩(構思新奇 ),大象雕得( 栩栩如生 ),我一看就( 愛不釋手 )。但是因為象墩(沉甸甸)的 ,我要帶的行李已經超重,只得放棄購買的念頭,因此很(遺憾)。
    自由準備指名說,師適時指導沉甸甸的甸字讀音。
    6、過渡:那非洲少年為什么遺憾呢?讓我們下節(jié)課來學習。
    四.書寫指導,作業(yè)鞏固
    1、書寫售 、賣:
    引導學生發(fā)現出售的意思與賣相同,讓學生自己去發(fā)現售書寫時應注意的地方。 教師范寫學生臨寫
    2、抄寫文中四字詞組。
    [課時目標]
    1、會學其他12個生字。
    2、繼續(xù)學會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習通過人物的言行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感受賣木雕的少年對中國人民的友誼,繼而讓學生感受愛是相互的,正因為中國人對非洲人的愛,所以讓非洲少年把我們當朋友。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課件播放琳瑯滿目的非洲木雕,師:你能用這些木雕有有有來夸夸這琳瑯滿目的木雕嗎? 出示:(這些木雕有 ,有 ,有 ,真是琳瑯滿目。)
    引導學生用上栩栩如生、構思新奇、愛不釋手、各式各樣等四字詞語來夸夸這些木雕。
    2、就是這些琳瑯滿目的木雕,就是這栩栩如生的小象墩吸引了我,但是我又不能將其帶回國,所以我很遺憾。但少年為什么遺憾呢?讓我們接著去學習課文。
    二、緊扣遺憾研讀第二板塊715自然段:理解少年遺憾什么?
    1、自由讀讀715自然段,用筆劃出寫少年言行的句子,體會少年遺憾什么?
    2、交流第一次對話部分
    (1)自己的木雕不能賣出去。(板書:不能出售)
    (2)師生對讀,讀出語氣。
    (3)分角色表情朗讀。
    (4)非洲少年僅僅是為自己的木雕不能出售所以遺憾嗎?還有別的答案嗎?
    3、研讀第二次對話:
    這個小,可以帶上飛機。少年連連擺手說:不,不要錢。中國人是我們的朋友。我們是朋友!我感動極了,連聲說,我們是朋友!
    (1)他把中國人當成是朋友,因為朋友的遺憾而遺憾。
    (2)那天晚上,少年和我之間有一番怎樣感人的對話呢?
    師生對讀:老師夸張地強調你們是朋友這句話。
    (3)讀到這里,你有什么疑問嗎?
    ①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少年為什么會說中國話?為什么要送木雕,而不是賣?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景區(qū)游人如織,每天都有來自世界各國的成千上萬的游客,賣木雕的少年為什么卻特別喜歡中國人呢?
    ②補充資料,解疑:
    同學們,在上個世紀60年代,中國人曾大力援助非洲。(教師出示課件,打出相關圖片或網頁:①周總理訪問非洲。②中國醫(yī)生給非洲兒童治病。播放背景音樂《醫(yī)療隊員到坦贊》。③坦贊鐵路。)
    周總理曾三次赴非,訪問非洲十國;中國派出了100多個醫(yī)療隊支援非洲;特別是幫助他們修建了著名的坦贊鐵路。
    坦贊鐵路東起坦桑尼亞首都達累斯薩拉姆,西至贊比亞的新卡比里姆博希,是把坦、贊兩國連結在一起的一條主要交通干線,全長1860公里,全部由中國專家和工程技術人員完成。為了修這條鐵路,政府提供無息貸款9.88億元人民幣,發(fā)運各種設備材料100萬噸,工程浩大,技術復雜,條件惡劣,有60幾個中國人為之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③課前,同學們有收集到有關資料嗎,能交流一下嗎?
    此時,如果你就是那個賣木雕的少年,心情會怎樣?
    (4)你能通過自己的讀讓我們感受到非洲少年對中國游客的情誼嗎?去讀一讀。
    通過朗讀,體會少年對中國人民的情誼,他不希望我?guī)еz憾離開非洲。
    讀出兩處我們是朋友這個語句的理解。
    (5)同學們,這一塊沉甸甸的木雕難道僅僅是一塊木雕嗎?它還是什么?
    出示:這木雕還是 。
    4、現在我和非洲少年還遺憾嗎?(板書:不)
    三、情境朗讀,升華情感
    1、課件出示一幅畫面:夜晚賓館外的小樹林邊,作者手捧木雕的剪影,《友誼地久天長》的音樂輕輕響起。
    師:就在這樣一個晚風吹拂的夜晚,一個黑人少年送給我一個雕得栩栩如生的木雕,我捧著它,心中感慨萬千請你帶著這樣的感受輕聲朗讀10-15自然段。學生隨著音樂輕聲朗讀。
    2、師小結:景色壯觀的瀑布,栩栩如生的木雕,晚風吹拂的夜晚,賣木雕的少年美麗的心靈,愿這美好的情景永駐我們心間。
    四.書寫指導
    1、學生自由地討論辨、堆、馱三個字的書寫。引導學生注意三個字的筆畫。2、自由書寫,并及時評價。
    五.教師總結
    [板書設計] 賣 木雕的少年
    朋友
    中國游客 不遺憾 非洲少年
    不能出 售
    中國人是我們的朋友!
    《賣木雕的少年》教案及反思篇十
    一、知識能力:
    認識尼、馱等11個生字,會寫賣、售等14個生字,正確讀寫游覽、工藝品等詞語,每個小組自制一套字詞卡片。
    二、過程方法: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請學生搜集有關世界各國風景名勝的文字及圖片資料,教師準備一段介紹非洲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的錄像及課文配樂錄音。
    三、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感受非洲人民對中國人民的友好情誼。
    一、資料共享。
    1、老師請同學們搜集的有關世界各國風景名勝的文字及圖片資料,找到了嗎?誰來給大家進行展示或介紹?
    2、老師找到了一段非洲南部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的圖片(張貼在黑板上),請大家一同觀賞。看過之后請你用一個詞語或一句話來表達自己的感受。
    3、學生自由表達。
    4、在這個大瀑布的不遠處,有許多出售木雕工藝品的人,下面讓我們來結識一位賣木雕的少年。(板書課題)
    二、初讀感知。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畫出不認識的字詞。想一想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2、學習生字新詞。
    (1)利用課件認讀生字,并想辦法快速記住字形。
    (2)認讀生詞,討論詞語意思。
    (3)輪讀課文,互相糾正字音。
    (4)說一說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3、朗讀展示:誰愿意讀哪段便站起來朗讀。
    4、引導學生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三、研讀感悟。
    1、自主閱讀思考:
    想想賣木雕的少年是一個怎樣的人。
    畫出描寫賣木雕少年言行、神情的語句反復讀讀,結合上下文想象他當時是怎樣想的?
    2、同桌交流,談談自己的探究結果,相互啟發(fā),一起再來深入探究。
    3、集體交流。根據學生的匯報,相機出示描寫賣木雕少年言行、神情的語句,引導學生感悟少年的思想感情,相機指導朗讀。
    4、說說賣木雕的少年是怎樣一個人。
    一、品讀入情。
    1、激情導入:同學們已被賣木雕的少年那誠懇的態(tài)度、一心一意為他人著想的美好品質以及對中國人民的友好情誼深深打動了。請大家閉上眼睛想象那動人的情景。(播放課文錄音)
    2、請同學們睜開眼睛,此時此刻你最想說什么?請大家暢談自己的感受。
    3、把你們深切的感受帶到朗讀中去吧!請同學們自由組合,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全文也行,讀自己喜歡的段落也可以;自己讀也行,與別人分角色讀也可以。
    4、朗讀展示,教師引導學生評議。
    二、學習發(fā)現。
    1、請同學們再認真讀讀課文,看看還能有什么新的發(fā)現,跟小組內的同學說一說。教師巡視,了解學生的新發(fā)現。
    2、每位同學都有一雙善于發(fā)現的眼睛,下面請大家大膽公布自己的新發(fā)現。教師啟發(fā)學生從文章的遣詞造句等方面進行探究、發(fā)現。如課文里有許多四個字組成的詞語,請學生寫在黑板上。
    三、總結收獲。
    1、想一想學習了這篇文章,你有哪些收獲?
    2、交流自己的讀書收獲。
    四、讀讀寫寫。
    1、出示生字卡片,開火車快速認讀。
    2、觀察田字格中生字的字形,想一想怎樣把這些字寫美觀。
    3、教師范寫個別生字,如掏、辨、齒等。
    4、學生練習書寫,同桌互評。
    《賣木雕的少年》教案及反思篇十一
    1.認識“尼、馱”等11個字。會寫“賣、售”等14個字。能正確讀寫“游覽、工藝品”等20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少年對中國人民的友好感情。
    3.讀懂本課內容,明白少年為什么送木雕給“我”。
    1.識字寫字,正確讀寫詞語。
    2.讀懂本課內容,明白少年為什么送木雕給“我”,感受他對中國人民的友好感情。
    讀懂本課內容,明白少年為什么送木雕給“我”,感受他對中國人民的友好感情。
    閱讀世界各國人民之間友好情誼的故事。
    一、引入新課
    1.板書課題:賣木雕的少年。讀課題。
    2.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板書部分重要問題。
    二、檢查預習,自學生字
    1.(出示生字、詞語卡片)提問:認識這些字和詞嗎?讀一讀。(指名讀,學生邊聽邊正音)
    2.哪些詞語不理解?結合上下文、聯系生活實際理解部分詞語。
    3.小聲自讀課文,鞏固生字的識記,想一想:這課講了一件什么事?
    4.指名分段讀課文,其他同學除了留心聽他讀得怎樣。
    5.交流: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小組討論,評評誰說得既清楚又簡單。指名說。
    6.自由交流:通過昨天的預習,以及今天讀和聽,你還有什么收獲?(引導學生自由談讀文后的感受,鼓勵學生表達個性化的感悟。)
    三、指導生字書寫
    1.出示要寫的生字卡片,學生認讀。
    2.鞏固識記:分組交流記字的竅門。
    提出組內不能解決的問題。
    3.擴詞練習,檢查積累。
    4.指導生字書寫。
    5.小結寫字情況。
    四、課后作業(yè)
    1.聽寫本課詞語。(見詞語表)
    2.進一步讀熟課文,找一找描寫賣木雕的少年言行的句子。
    3.用“?”標出不理解的地方,其他問題可提在筆記本上。
    一、復習導入
    1.出示詞語卡片,認讀。
    2.聽寫部分詞語,訂正鞏固。
    3.回憶:這課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二、讀文感悟
    1.提問:我與賣木雕的少年是什么關系?
    引導分角色讀13.14自然段,突出“朋友”。
    2.質疑:我是游客,少年是賣木雕的,怎么會是朋友呢?我們一起閱讀課文。
    讀文,提出要求:邊讀邊用~~~~勾畫出描寫少年言行的句子,想象他當時是怎么想的。
    3.與身邊的伙伴交流勾畫的句子,談談讀后的想法。
    4.集體交流。
    指導朗讀第一次對話部分(5—8自然段)
    理解兩次出現的“遺憾”,想想我和少年為什么感到遺憾。
    指導朗讀第二次對話部分(11—15自然段)
    理解“中國人是我們的朋友”,想想少年為什么這樣說。
    5.與學習伙伴讀課文,說說你的感受。
    引導:課文體現了少年對中國人民友好的感情。
    三、指導朗讀,深化認識
    過渡:賣木雕的少年多可愛呀,你能讀出他對中國人民友好的感情嗎?
    1.找找哪些句子最能體現他對中國人民的友好感情。
    2.自由朗讀這些句子,讀出自己的感受。
    3.分組交流。
    4.指名朗讀。
    四、總結積累
    1.想對那位黑人少年說點什么?(自由發(fā)言)
    2.學完課文,你有什么發(fā)現?
    自由說,內容可涉及思想感情、寫作特點等。
    引導找出四個字的詞語,并摘抄。
    3.選做題。
    剛才同學們對黑人少年說了許多心里話,愿意寫一寫嗎?
    《賣木雕的少年》教案及反思篇十二
    1、認識“尼、馱”等11個字。會寫“賣、售”等14個字。能正確讀寫“游覽、工藝品”等20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少年對中國人民的友好感情。
    3、讀懂本課內容,明白少年為什么送木雕給“我”。
    1、識字寫字,正確讀寫詞語。
    2、讀懂本課內容,明白少年為什么送木雕給“我”,感受他對中國人民的友好感情。
    讀懂本課內容,明白少年為什么送木雕給“我”,感受他對中國人民的友好感情。
    閱讀世界各國人民之間友好情誼的故事。
    第一課時
    一、引入新課
    1、板書課題:
    賣木雕的少年。讀課題。
    2、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板書部分重要問題。
    二、檢查預習,自學生字
    1、(出示生字、詞語卡片)提問:
    認識這些字和詞嗎?讀一讀。(指名讀,學生邊聽邊正音)
    2、哪些詞語不理解?結合上下文、聯系生活實際理解部分詞語。
    3、小聲自讀課文,鞏固生字的識記,想一想:這課講了一件什么事?
    4、指名分段讀課文,其他同學除了留心聽他讀得怎樣。
    5、交流:
    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小組討論,評評誰說得既清楚又簡單。指名說。
    6、自由交流:
    通過昨天的預習,以及今天讀和聽,你還有什么收獲?
    (引導學生自由談讀文后的感受,鼓勵學生表達個性化的感悟。)
    三、指導生字書寫
    1、出示要寫的生字卡片,學生認讀。
    2、鞏固識記:
    分組交流記字的竅門。
    提出組內不能解決的問題。
    3、擴詞練習,檢查積累。
    4、指導生字書寫。
    5、小結寫字情況。
    四、課后作業(yè)
    1、聽寫本課詞語。
    (見詞語表)
    2、進一步讀熟課文,找一找描寫賣木雕的少年言行的句子。
    3、用“?”標出不理解的地方,其他問題可提在筆記本上。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出示詞語卡片,認讀。
    2、聽寫部分詞語,訂正鞏固。
    3、回憶:
    這課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二、讀文感悟
    1、提問:
    我與賣木雕的少年是什么關系?
    引導分角色讀13、14自然段,突出“朋友”。
    2、質疑:
    我是游客,少年是賣木雕的,怎么會是朋友呢?我們一起閱讀課文。
    讀文,提出要求:邊讀邊用~~~~勾畫出描寫少年言行的句子,想象他當時是怎么想的。
    3、與身邊的伙伴交流勾畫的句子,談談讀后的想法。
    4、集體交流:
    指導朗讀第一次對話部分(5~8自然段)
    理解兩次出現的“遺憾”,想想我和少年為什么感到遺憾。
    指導朗讀第二次對話部分(11~15自然段)
    理解“中國人是我們的朋友”,想想少年為什么這樣說。
    5、與學習伙伴讀課文,說說你的感受:
    引導:課文體現了少年對中國人民友好的感情。
    三、指導朗讀,深化認識
    過渡:賣木雕的少年多可愛呀,你能讀出他對中國人民友好的感情嗎?
    1、找找哪些句子最能體現他對中國人民的友好感情。
    2、自由朗讀這些句子,讀出自己的感受。
    3、分組交流。
    4、指名朗讀。
    四、總結積累
    1、想對那位黑人少年說點什么?(自由發(fā)言)
    2、學完課文,你有什么發(fā)現:
    自由說,內容可涉及思想感情、寫作特點等。
    引導找出四個字的詞語,并摘抄。
    3、選做題:
    剛才同學們對黑人少年說了許多心里話,愿意寫一寫嗎?
    《賣木雕的少年》教案及反思篇十三
    教學目標:
    1、會認11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24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積累四字詞語。
    3、通過人物的言行感受賣木雕少年對中國人民的友誼。
    4、能夠用幾句話夸夸黑人少年。
    教學過程:
    1、你們知道非洲嗎?說說非洲的地理位置,氣候物產,自然景觀和人文風情。
    2、了解大瀑布
    圖片出示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并讀好這個詞語。
    3、展示非洲的木雕工藝品
    非洲的木雕工藝品非常有名。今天,我們學習的就是有關非洲木雕的故事。
    1、自由讀,讀準字音,讀通課文,不懂的詞語做出記號。小組同學互相解決。
    2、認字,讀詞語。
    第二課時
    名不虛傳、清晰可辨、游人如織、出售、掏錢
    1、抓重點詞句,體會“我”對木雕象墩的喜愛。
    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真是(名不虛傳),那里景色(壯觀),游人(如織)。那里的木雕工藝品(琳瑯滿目),(各式各樣)。那些象墩(構思新奇),大象雕的(栩栩如生)。
    2、請快速默讀全文,用橫線畫出我喜愛木雕象墩的句子,并講講理由。
    3、交流:
    “我捧著象墩,仔細觀賞,愛不釋手?!?BR>    (1)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語體會我的喜愛,并進行品讀。
    (“捧”字上的發(fā)揮。象墩很重,課文里說沉甸甸的,我很喜愛它,就進距離觀賞它,像捧著寶貝一樣小心呵護著它?!白屑殹蔽沂悄敲凑J真的看著,我在觀察我的心愛的事物才會這么仔細的。我仔細觀賞的觀賞也可以看出來的。觀賞是觀看又欣賞。對于藝術品才會用觀賞一詞。在我的眼里,這個木雕象墩已經不再是普通的工藝品,它是我仔細挑選后目光定格的焦點,是我最喜愛的東西。愛不釋手,看圖是什么意思?釋做什么解釋呢?)
    (2)我捧著象墩,仔細觀賞,愛不釋手,這時候會想些什么呢?想象說話。
    “太好了!”我高興地喊起來,掏出錢包就要付錢。
    從太好了,高興,喊,就要這幾個詞語可以看出我喜愛。
    3、我也為不能把這件精美的工藝品帶回國而感到遺憾。
    我遺憾的是什么呢?
    抓住重點詞句體會黑人少年的美好心靈
    木雕象墩的確使人愛不釋手,使“我”心動。但是黑人少年的言行更讓人感動。
    自由讀課文的第5到15自然段,想想哪些地方最讓你感動?
    交流:
    預案a
    少年擺擺手,用不太標準的中國話說:“不,不要錢。中國人是我們的朋友?!?BR>    “我們是朋友!”我感動極了,連聲說,“我們是朋友!”
    (1)這里的“我們”意思一樣嗎?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嗎?
    (2)中國和非洲有過怎樣的深厚友誼呢?提供背景資料。
    ○“暮色中,我忽然發(fā)現在一堆隆起的巖石上……他是專門在這里等候我的?!?BR>    黑人少年坐在一堆隆起的巖石上,心想:為了( ),我一定要在這里等到那位中國游客。
    預案b
    “暮色中,我忽然發(fā)現在一堆隆起的巖石上……他是專門在這里等候我的。”
    黑人少年坐在一堆隆起的巖石上,心想:為了( ),我一定要在這里等到那位中國游客。帶著這個問題讀上下文,解決問題。
    ○聯系上文,學習“遺憾句子?!?BR>    ○聯系下文,學習最后幾句。
    少年擺擺手,用不太標準的中國話說:“不,不要錢。中國人是我們的朋友?!?BR>    “我們是朋友!”我感動極了,連聲說,“我們是朋友!”
    (1)這里的“我們”意思一樣嗎?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嗎?
    (2)中國和非洲有過怎樣的深厚友誼呢?提供背景資料。
    4、小結。
    黑人少年哪里是在賣木雕,分明是把木雕送給了這位中國游客。而他這樣做的目的只是來實踐自己對中國人民的友好情誼。實踐“我們是朋友”的諾言。
    5、讓我們帶著崇敬之情再來讀讀課文吧。師生分角色朗讀10到15段。
    創(chuàng)境寫話。
    我手里捧著拳頭大小的木雕小象墩,同行的伙伴都向黑人少年投去了贊賞的目光。為首的我們的帶隊領導林武同志。他興奮的說:“( ) 。”接著林武同志的發(fā)言,我不無感慨地說:“( )?!币恍腥酥杏幸粋€和黑人少年一般大小的男孩,他從隊伍后面擠上來說:“( )。”我們的談話被樹林邊出售涼茶的本地居民——一個同樣黝黑皮膚的中年男士聽到了。他也湊上來說:“( )?!?BR>    在特級教師的評比中,正好選中的就是這篇課文,而且我們都可以享受一場“特級”盛宴,“準特級”們都上了這一課,其中印象最為深刻的是我校的曉蓉老師的課,簡直就是一種享受。
    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吳老師的課堂輕松的氛圍,吳老師很親切,但同樣很親切的人很多,但吳老師的功力讓我想起了維果茨基所描述的一位老教師,從他的嘴里說出的一句簡單的:孩子們好!都具有無窮的魔力。吳老師在課堂上對學生整體、個體的調控也很到位,對孩子在課堂上出現的任何問題都能夠及時地進行反饋,這就是我們所進行的關注差異、符合差異的教學啊。
    內容概括:這篇介紹了關于賣木雕的少年,賣木雕的少年- 教案,賣木雕的少年 教學設計,希望對你有幫助!
    《賣木雕的少年》教案及反思篇十四
    1、會認11個生字,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游覽、工藝品、名不虛傳、游人如織、壯觀、出售、攤點、陳列、構思、五官端正、觀賞、清晰可辨、掏錢、即將、流露、一模一樣、付錢、標準”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詞語。
    3、學習通過人物的言行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感受賣木雕的少年對中國人民的友誼。 教學方法設計 1、朗讀體會法??圩£P鍵句,指導學生反復朗讀,在朗讀中積極思考,以讀促思,以讀促情,從而體會賣木雕的少年對中國人民的友誼。
    2、閱讀拓展法。在閱讀文本的同時,補充課外資料,以幫助學生挖掘教材豐富的人文內涵,對理解文章的主旨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使學生受到心靈的震撼。
    3、讀寫結合法。在閱讀感悟文本的基礎上,創(chuàng)設情境進行寫話,強化表達能力,升華對買木雕少年的喜愛之情。
    1、課前老師布置你們搜集有關非洲地理位置、氣候物產、自然景觀和人文風情等方面的文字和圖片資料。請大家拿出來。
    2、學生進行交流,引入課題。
    1、學生自由朗讀,把課文讀正確,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檢查生字情況。把朗讀的句子讀通順。
    3、朗讀提示:分段朗讀課文,引導學生評議。
    4、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1、布置默讀。默讀課文,邊讀邊做記號。
    2、默讀,思考,做記號,也可以與學生討論。
    1、 在學生初讀課文,了解大意之后,可以幫助學生理清課文的順序:聽朋友介紹木雕——挑選木雕——放棄買木雕——贈送木雕。
    2、詞語非常豐富,注意讓學生積累熟記,還要讓學生學會使用。
    (1)找詞語??梢韵冉Y合課后練習題三,讓學生先找出這些四字詞語(不一定是成語),并抄寫下來,達到積累詞語的目的。
    (2)理解詞語。引導學生結合上下文,理解比較難的詞語。如,“游人如織”的“織”不好懂,這里是一種比喻的說法,說明游客很多,像織布機一樣穿梭往來;“琳瑯滿目”的“琳瑯”本意是“美玉”,這里比喻優(yōu)美珍貴的東西;“栩栩如生”中的“栩栩”是形容生動活潑的樣子。需要注意的是,教師不能讓學生記詞語注釋,更不能把詞語分解成單字讓學生一一對應。只要學生能在本課的語境中,大致理解詞語的意思就可以了。
    (3)運用詞語。教師可以用填空的方式,讓學生鞏固所學詞語,例如:大瀑布真是()。這里(),景色十分()。攤點里陳列的木雕(),()。其中象墩(),大象雕得(),我一看就()??梢岳帽菊n的語境,讓學生想一想,這些地方是否可以用其他詞語來替換,調動學生運用平時的積累。最后,還可以變換另外一篇短文,設置一個新的語境,讓學生正確地使用,鞏固本課學到的詞語。 一、抓重點詞句,深入感受黑人少年對中國人民的友誼。
    1、學生自讀,請靜思默想,或輕聲讀讀,畫出寫少年言行和神情的那些句子,體會體會。(教師巡視,了解學情)
    2、學生讀后反饋。
    3、尋找深入感知課文的切入點。
    課文里寫少年言行和神情的句子確實很多,我們是否有必要一句一句地研讀呢?大家都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寫少年神情有個句子是寫眼神的,你們發(fā)現了嗎?
    第9自然段有這么一句話:“少年的眼睛里流露出一絲遺憾的神情?!保ㄖ该x這個句子)讀這個句子引起你怎樣的思考呢?
    生:①少年為什么感到遺憾?生:②他怎樣對待遺憾呢?
    師:對了,這些問題就是引領我們深入閱讀的向導。我們先看少年的遺憾是怎樣產生的。
    4、研讀第一次對話
    (1) 自由讀讀他們之間的對話,注意讀出語氣。
    (2) 誰想站起來讀讀少年的話?(誠懇地說該怎么說。猜測的話誰來試一試。)
    (3) 分角色朗讀。(誰想當一下黑人少年,“我”的話誰想讀??纯茨銈冏詈竽懿荒芰髀冻鲞z憾的神情。)
    (4) 少年為什么感到遺憾,明白了嗎?
    為什么卻特別喜歡中國人呢?想知道嗎?(屏幕出示一段簡短的文字,教師可以請同學來讀,也可以自己有感情地朗讀。)
    1、各種形式朗讀詞語。
    2、朗讀自己最喜歡的自然段。
    1、學生分小組學習自己最喜歡的部分。
    (1)有感情地朗讀。
    (2)說說從哪里可看出少年的可愛?
    2、全班交流
    3、想象:找出描寫少年言行的句子,并想想當時他是怎樣想的?
    把人物的對話語氣讀好。
    、夸夸那個黑人少年
    找出課文中的四字詞語,聯系上下文理解并運用。 3、本課的對話較多,、要指導學生讀出不同的語氣。指導前,可以讓學生自己先說說,課文中的對話應該用什么語氣來讀,提示學生尋找課文中類似的詞語。在學生熟讀課文的基礎上,可以引導學生分角色朗讀。
    4、課后思考練習第二題,目的是讓學生通過人物的語言和動作揣摩人物的內心活動。讓學生找出哪些句子描寫了少年的行為,哪些話是少年說的,想想當時的情況,再體會少年內心的想法。可以讓學生放開說說,也可以結合選做題讓學生直接寫一寫。 5、研讀第二次對話
    “‘這個小,可以帶上飛機?!倌陮⒁患恋榈榈臇|西送到我手里……‘太好了!’我高興地喊起來,掏出錢包就要付錢。少年連連擺手,用不太標準的中國話說:‘不,不要錢。中國人是我們的朋友?!α?,露出兩排潔白的牙齒?!?BR>    ⑴指導朗讀:我”說的話都有提示語,你看,“高興地喊”、“感動極了”,這些話容易讀出語氣;而少年的話該讀出什么語氣呢?(自由讀對話,琢磨少年說話的語氣)
    ⑵分角色朗讀:誰想站起來讀讀黑人少年的話,表達表達感情;誰想讀讀“我”的話,高興高興,感動感動!
    ⑶讀著讀著,你明白了嗎,最后,黑人少年為什么笑了?
    中國援建坦贊鐵路
    1、屏幕出示提示:那天晚上,“我”和賓館里的各國游客,以及許多當地人都對這個黑人少年贊不絕口,大家紛紛夸起了這個黑人少年。請你先想一想,人們會怎么夸;然后你把自己當作其中的一員,寫幾句話夸夸這個少年。
    2、學生自由寫話。
    3、展示學生作品,欣賞評點。
    板書設計 賣木雕的少年
    介紹木雕
    挑選木雕對中國人民的友誼
    放棄木雕
    贈送木雕 課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