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留學 CA4的推薦表格同時關注高中就讀學校的情況

字號:

   The Common Application是一個為大學、中學、大學本科申請人服務的非營利機構,以美國為主的500多所大學是這個機構的成員,其中包括哈佛、耶魯、普林斯頓、史丹佛等頂尖名校在內(nèi),不少英國、德國、法國、澳洲、新加坡、瑞士、意大利的大學也是它的會員。這意味著中學畢業(yè)生或大學轉學生可以在一次的申請文件提交中,享受到便捷、高效、多樣化選擇的跨國服務。
    The Common Application構建的「申請大學本科網(wǎng)絡系統(tǒng)」,2013年8月1日起啟用的新版本「網(wǎng)申系統(tǒng)」做了有史以來最大的變革,這是自1975年至今的第4個版本,以下皆以CA4簡稱之。
    申請Essays更加關注申請人本身的素質和特質
    過去兩年,The Common Application為了理清寫作(Writing)在大學全方位篩選學生的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歷經(jīng)了無數(shù)次的咨詢、辯論和研討,終于把舊版本(CA3)中的Six Essay Prompts部分全面翻新,去掉了自訂題目(Topic of Your Choice)選項,學生必須在規(guī)定的5個提詞中選擇一題寫作,同時把字數(shù)范圍從250~500改成250~650,寫太長了(超過650個字)則無法提交。
    現(xiàn)在流行的寫作是,給一段提詞(Prompt),學生根據(jù)提詞去發(fā)揮,如果誤解或看不懂提詞中的關鍵字,或者偏離了提詞的旨意,這同時意味著學生的「閱讀能力」不足。不管孩子是否要申請美國的大學,或許他(或她)已經(jīng)念大學了,不妨讓您的孩子寫寫看,以下就是CA4中的5個Essay提詞:
    1. Some students have a background or story that is so central to their identity that they believe their application would be incomplete without it. If this sounds like you, then please share your story.
    2. Recount an incident or time when you experienced failure. How did it affect you, and what lessons did you learn?
    3. Reflect on a time when you challenged a belief or idea. What prompted you to act? Would you make the same decision again?
    4. Describe a place or environment where you are perfectly content. What do you do or experience there, and why is it meaningful to you?
    5. Discuss an accomplishment or event ,formal or informal, that marked your transition from childhood to adulthood within your culture,community, or family.
    限于篇幅,我只能譯出上面的第一個提詞:「有些學生具有某種背景或親身經(jīng)歷的故事,這足以確立他們的身分特質,他們相信,如果在申請過程中未曾表達出來,這樣的申請是不完整的。如果這聽起來像你,請把你的故事寫出來分享。」其他四個提詞關注的也都是申請人的失敗、信念、觀點、經(jīng)歷和成長。藉著Essay寫作,大學招生辦公室試圖深入了解申請人的思維和綜合素質。
    舊版本的Essay題目有較大的空間讓申請人寫些與自身經(jīng)歷無關的東西,申請人藉著自己的精彩文筆和別人的故事,甚至是顧問或寫手代寫的動人故事,去感動或誤導招生官。為了杜絕舊版本的缺失,CA4的Essay命題更加關注于申請人本身,也對申請人的審題、寫作、思想表達、自我剖析、心智成熟度、價值觀、批判性思維、創(chuàng)造力等方方面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對于應試教育中長大的孩子,對于期待靠顧問包裝進名校的孩子,CA4的Essays寫作是一項嚴苛的考驗。對于綜合素質優(yōu)、寫作能力強的申請人而言,CA4的變革是挑戰(zhàn),也是機遇!
    CA4的推薦表格同時關注高中就讀學校的情況
    CA4由學校顧問或老師填寫的推薦和評估表格,不再只是介紹申請人的情況和優(yōu)良表現(xiàn),更增加了關于學校的格式化問題,以方便招生官認識申請人受教育的學校背景、狀況。
    很多學生和家長關心「高中畢業(yè)學?!故欠裼绊懙戒浫C率,出現(xiàn)在CA4的變革已經(jīng)給出了答案。這幾年我六次帶領學生團訪問美國名校,招生辦公室人士曾經(jīng)就此一問題表示,有些大學還認真追蹤過去錄取的學生表現(xiàn)如何,以評估當時錄取這一所中學的這一位畢業(yè)生是否做出了正確的判斷。
    中國有很多升學顧問如此解讀:「這是對中國的學校進行有系統(tǒng)的摸底和梳理,以區(qū)分出學校的不同檔次。」我認為,申請人本身的表現(xiàn)才具有決定性的影響,非中學名校畢業(yè)的申請人不用氣餒,因為,美國大學的招生文化常常令人感受到「尊重弱勢」和「生源多元化」的執(zhí)著。不過,對學生過度包裝、做假的中學則可能被招生辦公室列入黑名單。
    CA4的另一變革是加入了「非學術類推薦表格(Non-academic Recommendation Letters)」,在體育、藝術、社會實踐(課外活動)等方面表現(xiàn)杰出的學生,可以請教練、指導老師或機構負責人填寫推薦表格。這一個改變有助于鼓勵學生發(fā)展學業(yè)以外的潛能和閃光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