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哈佛大學招生那些事兒

字號:

   出國留學網小編為大家介紹美國哈佛大學招生那些事兒,希望對出國留學的同學有所幫助。想了解更多留學精彩內容,出國留學網為你詳細解答。
    今年上半年,是美國高中生收穫的季節(jié),他們開始陸續(xù)收到各高校錄取通知書,并需在一個月時間里做出最終決定,選擇最適合他們的學校,展開四年的大學生活。記者有幸隨紐約外國記者中心美國高等教育採訪團,就美國高校收生議題採訪了哈佛大學招生辦主任威廉.菲茲西蒙斯。他表示,哈佛不限制中國學生名額,只要達到哈佛的優(yōu)秀人才標準,無論是來自哪個國家、哪個地區(qū),哈佛都不會限制。
    已年屆72歲的威廉.菲茲西蒙斯是哈佛大學的名人,在美國被稱為“招生錄取界良心”。他1972年從哈佛畢業(yè)后,就正式進入哈佛招生辦工作,1974年起開始擔任招生負責人,迄今已在這個崗位上服務了42年。威廉的父母經營一個小加油站和雜貨舖,因此在他那個年代,哈佛大學對他這種背景的人來說,幾乎是高不可攀的。當年,他的中學老師甚至不肯給他寫推薦信。然而令所有人都沒想到的是,威廉不僅進了哈佛,還留在了那里,成為招生辦的“最高長官”,并最終改變了哈佛招生錄取的面貌,讓這所名校接納了更多像他一樣被認為“不可能”的人。他被譽為“哈佛的良心”,堪稱改變了哈佛歷史的重要人物。
    馬友友幫忙審閱申請
    在採訪中,威廉自豪的介紹稱,“今年的新生,具有廣泛的多樣性”。他說,考試成績固然是一個重要的參考因素,但哈佛更注重學生的特長以及其他方面的才能和人際關系,“那些能夠激勵別人或與別人共同進步的,心理成熟的復合型人才,如果具有創(chuàng)造藝術,音樂天賦的才能,當然會更容易引起我們的注意”。他說:“今年我們聽了三千多張申請者寄來的音樂光盤,我們也請了一些校友來幫忙。比如說,我們會將大提琴的演奏光盤寄給馬友友,請他幫忙評價”。
    對于選人標準,威廉說, “我們沒有一個格式化的選人標準,但我們負責招生的人有一個宗旨,就是為哈佛帶來多樣化的人才。我們要做的,就是從全世界挑選最優(yōu)秀的,能夠擔當領導未來世界重任的特殊人才進入哈佛。”
    他坦誠壓力很大,“但我們堅信我們做的是對的”。不過他也承認,如果校友子女申請,他們會“多看一眼”。
    據(jù)介紹,錄取程序是一個嚴格的篩選過程。首先,他們會將招生老師每四五個人分成一組對申請者進行首輪篩選。他舉例說,在審核某個地區(qū)的申請者時,他會將該地區(qū)所有申請者的材料通讀一遍,進行橫向比較,并把所有學生的情況匯報給評審委員會,然后對其中20%的學生做進一步商量和討論。
    經過篩選后進入下一輪名單的申請者,評審委員會要一一進行面試,當然大多數(shù)是通過網絡視頻進行。通過面試的學生,還要經過委員會所有成員的討論和無記名投票,最后才確定是否被錄取。威廉說,今年的報名人數(shù)多達35000多人,錄取率5.9%左右,國際學生比例大約為11%-12%。
    中國各省都有學生考入
    有記者表示最近幾年美國名校收取的中國學生日益增多,中國家長又特別重視教育,試問威廉是否擔心以后中國學生在哈佛扎堆,讓哈佛變成替中國培養(yǎng)人才的學校。威廉笑說,只要達到哈佛的優(yōu)秀人才標準,無論是來自哪個國家、哪個地區(qū),哈佛都不會限制。哈佛不會因某個國家或地區(qū)教育水平高而人為限制來自那里的學生。他還特別介紹說,哈佛有來自中國每個省市自治區(qū)的學生。
    威廉說,我們90%的錄取者是美國學生,因為申請者中90%左右是來自美國公民,所以才會有這樣的數(shù)字。我們甄選的學生都是萬里挑一,每個人都非常獨特。我非常理解像中國這樣人口眾多的大國競爭有多激烈。因為美國學生是在與本校、本州的學生競爭,而中國學生面對的競爭則來自整個國家。
    他還特別對中國記者表示,“中國學生特別關心錄取率,其實大家不必給自己太多的壓力,只要盡力去做最好的自己就可以了。”
    看重國際學生SAT成績
    關于申請者目前就讀的學校是否會對錄取有影響,威廉坦誠地說,“這個不好說,對于申請本科的學生來說,如果你畢業(yè)的高中學校聲譽很強,我們比較認可它各方面的影響力的話,SAT測試成績僅僅作為參考。但是對于國際學生來講,SAT是我們評判的重要標準,因為這可以說得上是我們了解學生學術、語言、寫作等能力的少數(shù)渠道之一了。如果你數(shù)學、閱讀都拿了很高的分數(shù),寫作比較低,我們也會重新考慮你是否合格。托福成績反而沒有那么重要”,威廉說,“你所獲得的學術成績很重要,但是我們也會考慮很多其他指標。”他強調,“最期待的是打開申請文件時,能看到一個鮮活的人生故事。”
    威廉還說,大部分的國際學生來自于各國的國際學校,大約有一萬所國際學校向哈佛提供過生源。“哈佛的學生來自全世界各個國家,從申請者的學校來看,我們每年招生,都會發(fā)現(xiàn)有新的學校出現(xiàn)。”
    6萬美元學費不是問題
    關于學費,威廉強調,從來沒有一個優(yōu)秀學生會因付不起學費而放棄上哈佛,因為哈佛提供了很好的獎助學金制度,即財政資助,“是資助,而不是貸款,不僅美國學生可以申請,還適用于所有國際學生”,威廉說。據(jù)介紹,盡管哈佛的學費每年高達6萬美元,但只有大約20%的學生是交足了學費,其他60%的學生每年只付1.2萬美元,有20%學生因他們的父母年收入低于6.5萬美元而無需支付任何學費。威廉說,實際上,哈佛的教育成本遠遠超過每人6萬美元。
    哈佛大學財政資助辦公室主任莎莉.多納休補充說,哈佛的財政資助原則採取的是“只擇優(yōu)錄取,不問家庭收入”的原則,也就是說,招生辦公室可以全權根據(jù)考生本人的情況錄取,而完全不必考慮這個學生家庭支付學費的能力。學校會填補不足的部分,許多貧家優(yōu)秀子弟因而受益。十多年前,哈佛率先擴大了財政資助的范圍,使無數(shù)優(yōu)秀人才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