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留學(xué) 有哪些讓你混淆的常識

字號:

   1、英國?英格蘭?不列顛?大不列顛?英倫三島?聯(lián)合王國?艾瑪親你到底叫啥!
    在中文里混用英國和英格蘭的人不多,但是在國內(nèi)的英文書寫里,大把人根本不分UK和England,在翻譯“英國”
    兩個字的時候很多人用的是England?有人怒斥我說,那世界杯的時候,英國隊不就是叫英格蘭隊嘛!其實,英國和英格蘭還真的差很遠。
    首先,“英國”這個漢語翻譯確實是從ENGLAND來的,但現(xiàn)在“英國”并不代表英格蘭,英國的全名,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是“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lián)合王國“,并沒有體現(xiàn)半點”英“的意思。國際上,通常用UK,及”聯(lián)合王國“來表示”英國“,而不可能用”ENGLAND“來表示英國。
    英格蘭從法理上來說是英國的一級行政區(qū)劃,也就是說,英格蘭對于英國,和加州對于美國,浙江對于中國是一樣的。英國本土包含四個主要地區(qū),即英格蘭,蘇格蘭,威爾士和北愛爾蘭,英格蘭就是英國的一個“構(gòu)成國(constituent country)”,但并不擁有國家的地位,其地位與蘇格蘭,威爾士,北愛爾蘭平級。但由于歷史上,英格蘭一直是英國的主體部分,且英格蘭在人口、經(jīng)濟產(chǎn)值和面積上都位居英國之冠,因而習(xí)慣上也有人把英格蘭指代英國。但近年來,隨著威爾士、蘇格蘭和北愛爾蘭的分裂勢力抬頭,把英格蘭指代英國已經(jīng)普遍不被接受。
    PS,英格蘭的GDP占英國的90%以上,是全球經(jīng)濟實力最強大的一級行政區(qū)劃。
    既然已經(jīng)扯遠了,那就不妨再扯遠一點。
    (1)英格蘭和蘇格蘭
    英國的歷史我們可以從諾曼征服開始,1066年法國北部的諾曼公爵威廉一世戰(zhàn)勝了盎格魯-薩克遜王室,在西敏寺加冕為英格蘭國王??梢哉f,從諾曼征服開始,英格蘭王國正式成立,并且其王室一脈相承,從諾曼王朝,歷經(jīng)金雀花王朝、蘭開斯特、約克、都鐸、斯圖亞特、漢諾威等至今的溫莎王朝,都是有血緣關(guān)系的王室。而1066年威廉一世政府英格蘭時,蘇格蘭、威爾士和愛爾蘭都處于獨立狀態(tài)(雖然當時的威爾士并沒有統(tǒng)一),互不隸屬。一直到1603年,都鐸王朝的伊麗莎白一世女王死后,由蘇格蘭國王詹姆斯六世繼承了英格蘭王位(因為詹姆斯六世是伊麗莎白一世的表侄孫),蘇格蘭和英格蘭才首次擁有了共同的國王,但兩個王國仍然互不隸屬,也沒有形成共同的邦聯(lián)。1707年,英格蘭和蘇格蘭的國會分別通過了《合并法案》,英格蘭和蘇格蘭這兩個王國首次在法律上合并為一個共主邦聯(lián),稱為“大不列顛王國”(大不列顛指的是英格蘭、蘇格蘭和威爾士三個地區(qū)所在的島,愛爾蘭則在指愛爾蘭島及附近島嶼)
    (2)英格蘭和愛爾蘭
    英愛問題是上世紀英國政府最頭疼的一個問題,根源來自英格蘭對愛爾蘭的征服。諾曼王室系在征服英格蘭后,很快就染指愛爾蘭,英格蘭國王是愛爾蘭的最高領(lǐng)主。1541年,英格蘭國王亨利八世把愛爾蘭從領(lǐng)地升格為王國,自此英格蘭國王也兼任愛爾蘭國王。1603年,通過九年戰(zhàn)爭,英格蘭首次完全控制了整個愛爾蘭。此后愛爾蘭雖然作為一個法理上完全獨立的王國,但一直依附于英格蘭。所以1603年當蘇格蘭的詹姆斯六世繼承了英格蘭王位的同時,他也是愛爾蘭國王。1707年,英格蘭和蘇格蘭合并,但并沒有涉及到愛爾蘭,因此一直到1801年,愛爾蘭還是一個獨立的王國。1707~1801年這一百年里,蘇格蘭和英格蘭由位于西敏寺的國會統(tǒng)一運營,而愛爾蘭擁有自己的國會,但這三個地區(qū)共享一個國王或女王。1800年,愛爾蘭國會通過了《聯(lián)合法案》,1801年,愛爾蘭王國與大不列顛王國組成了“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lián)合王國”,至此,法理上獨立的愛爾蘭也消失了。直到1921年的《英愛條約》授予了愛爾蘭自由邦的地位,與加拿大等地位一致,幾乎獲得了獨立。但很快,北愛爾蘭地區(qū)就投票退出了愛爾蘭自由邦,宣布留在英國。1927年,英國將國名改為“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lián)合王國”。直到1949年,愛爾蘭自由邦(即愛爾蘭的中部南部地區(qū))宣布成立完全獨立的愛爾蘭共和國。
    (3)英格蘭和威爾士
    威爾士位于大不列顛島西南部,面積和人口都很少。威爾士的地位其實和英格蘭、愛爾蘭又有區(qū)別,威爾士是聯(lián)合王國境內(nèi)的一個“親王國”,威爾士親王是其名義的君主,而自從1404年以后,僅有英國王儲擁有威爾士親王的頭銜。諾曼征服后,英格蘭通過逐步戰(zhàn)爭和同化,獲得了威爾士的宗主權(quán)。1216年,威爾士境內(nèi)所有的諸侯國被撤銷,成立統(tǒng)一的威爾士親王國,奉英格蘭為宗主國。1284年,英格蘭徹底征服了威爾士,但威爾士仍然做為英格蘭的一個附屬國存在。1536年《聯(lián)合法案》使得威爾士境內(nèi)通行英格蘭法律,徹底失去主權(quán)。但威爾士從來就不是英格蘭的一部分?,F(xiàn)任威爾士親王就是英國王儲查爾斯。注意,蘇格蘭和北愛爾蘭并沒有“親王”作為其名義領(lǐng)袖。
    那么現(xiàn)在我們來梳理一下這幾個名詞:
    英國:一個主權(quán)國家,本土包括英格蘭,威爾士,北愛爾蘭和威爾士這四個地區(qū)
    英格蘭:英國的一個構(gòu)成國,也是英國的主體部分
    蘇格蘭:英國的一個構(gòu)成國
    北愛爾蘭:英國的一個構(gòu)成國
    威爾士:英國的一個構(gòu)成國和親王國
    大不列顛:英格蘭、蘇格蘭和威爾士
    不列顛:等價于大不列顛
    不得不提一下“英倫三島”這個概念。其實英倫“三島”只有一個島,就是不列顛島。因為最初中國人聽說不列顛有三個國家(英格蘭蘇格蘭威爾士),就以為這是三個島,便以訛傳訛,造就了“英倫三島”這個詞。但對于英倫三島的指代,也有人說是指不列顛、曼恩島和愛爾蘭島。
    大致的關(guān)系是:
    英聯(lián)邦>英國>大不列顛=不列顛=英倫三島>英格蘭
    最后要幫英國洗白:很多人認為英國人自稱”大不列顛“(Great Britain)是一種狂妄自大的表現(xiàn),就和什么“大漢帝國”“大唐”的“大”一樣,其實“大不列顛”的“大”只是為了和“小不列顛”區(qū)分開來。而“小不列顛”指的就是布列塔尼(Brittany),在法語中,”大不列顛“就是”大布列塔尼“,在英語中,”布列塔尼“就是”小不列顛“。布列塔尼如今是法國的北部的一部分,但其居民大部分是從英格蘭西南部遷徙或來的威爾士人和康沃爾人。因此英國自稱”大不列顛“并非是炫耀自己”大“,而是為了防止和布列塔尼混淆。
    2、曼恩島和海峽群島:讓你發(fā)瘋的行政區(qū)劃
    那么,我們可不可以說,英格蘭+蘇格蘭+威爾士+北愛爾蘭=英國?當然不能,那么如果再加上海外領(lǐng)地呢?(如英屬百慕大,英屬維爾京群島,英屬印度洋群島)也不對!
    英格蘭+蘇格蘭+威爾士+北愛爾蘭+英國海外領(lǐng)地 不等于 英國!
    這是因為在英國本土,還有幾個島嶼既不屬于英格蘭,也不屬于威爾士、蘇格蘭和北愛爾蘭,準確地說,它們甚至不屬于英國政府,更讓人疑惑的是,這幾個到在法理上也不屬于英國!它們就是英國皇家屬地(Crown dependencies),包括英倫海峽的澤西島和格恩西島(統(tǒng)稱海峽群島)以及愛爾蘭海上的曼恩島。
    Locating both The Isle of Man in the Irish Sea, and the Channel Islands in the English Channel
    圖中紅色的區(qū)域就是英國皇家領(lǐng)地。雖然叫英國皇家領(lǐng)地,但法理上,這些島嶼并不屬于英國,也不是英國海外領(lǐng)地,而是英國國王/女王的私人領(lǐng)地?;始覍俚睾陀年P(guān)系是“相互尊重和相互支持的伙伴關(guān)系”,而且英國國會通過的法案也不在皇家領(lǐng)地生效。而且,雖然英國加入了歐盟,但皇家領(lǐng)地并不是歐盟的一部分。因此,即使各國出版的地圖都把皇家領(lǐng)地畫在英國境內(nèi),但這些領(lǐng)地并非英國的一部分。但根據(jù)英國國籍法,當?shù)鼐用裼窒碛杏鴩?。但皇室領(lǐng)地也不是主權(quán)國家,但其法律是由各自的議會最終通過的。換句話說,如果某天英國宣布廢除君主制,女王陛下被趕下臺,那英國政府也無權(quán)插手曼恩島或海峽群島,島上居民就和英國再也沒有任何關(guān)系。
    英國女王作為皇家領(lǐng)地所有人的合法性體現(xiàn)在女王陛下的頭銜上,女王陛下在海峽群島的頭銜是諾曼底公爵(注意,無論英國君主是男是女,都是諾曼底公爵。因此伊麗莎白二世是諾曼底公爵(DUKE)而非諾曼底女公爵(DUCHESS),這也是歷史上唯一一種女性被稱為公爵的場合),在曼恩島,女王的頭銜是“曼恩島領(lǐng)主”。1967年,伊麗莎白二世訪問法國諾曼底地區(qū),諾曼底當?shù)氐霓r(nóng)民見到女王后便脫帽行禮,說“Vive la Duchesse”(法語:女公爵萬歲!),當時女王回復(fù)說“Well, I am the Duke of Normandy!(我是諾曼底公爵!)在海峽群島,島民通常稱呼女王為the Queen in the right of Jersey” 或 “Queen in the right of Guernsey”,但祝酒時,他們會說“The Queen, our Duke”(我們的女王,我們的公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