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這就是英國。如果喜歡看英劇來了解英國,可以看《都鐸王朝》、《圣殿春秋》、《神探夏洛克》、《皮囊》等。留學(xué)是去英國,還是美國,還是澳洲,還是加拿大,還是香港呢?說幾個業(yè)內(nèi)的理由:
1)英國是1年制碩士的鼻祖,現(xiàn)在其他留學(xué)國家地區(qū)的1年制碩士越來越多了,作為鼻祖,英國的碩士是最成熟的,這一年能給你高考那一年的充實感,讓你覺得比較超值。
2)雖然國際學(xué)生能留下來的可能性只有3%,可以說是各個留學(xué)國家地區(qū)最困難的,但是能留下來,你一定混非常非常好。
3)英國相比美國澳洲這種新生國家,是個有豐富歷史的國家,豐富的歷史底蘊比較符合同樣有歷史的中國孩紙。
4) 太安全了,CCTV(CCTV=Closed Circuit Television攝像頭)最密集的地方,對于女孩子非常適合,一個女孩子如果不方便去美國,但是英國一定沒錯。印象最深的事兒,一年圣誕節(jié),一個普通 女工人失蹤了,在圣誕節(jié)期間,這個事情的報道占據(jù)了每天的主流媒體。說明了什么,這種事兒太稀罕了,你說在國內(nèi),這事兒有人報道嘛。
* 99.9% 的廁所都是馬桶,隔間里面永遠(yuǎn)都會有紙。
* 99.9% 的人認(rèn)為中餐最好吃。
* 坐公車要感謝司機。
* 大事 thanks,小事 cheers??梢员磉_(dá)謝謝,或者再見。
* 英國不叫 guys,而叫 mates。
* 相對于在美國,韓國人很泛濫的情況,這里印度阿三和香港人極多。
*在這里英國人歧視歐洲人,歐洲人歧視印度人,印度人歧視黃種人,香港人歧視中國人,只有中國人最和諧。當(dāng)然沒有那么嚴(yán)重。
* 有些香港人之所以有優(yōu)越感,是因為他們被英國殖民過,很自豪。一種脫離大陸“貧困”本質(zhì)的變態(tài)心理。
* 辨認(rèn)是否是大城市的重要因素就是有沒有唐人街。
* 比起開放的 South Korea,他們對封閉的 North Korea 的了解要更多,并且更感興趣。
* 天氣預(yù)報屬于收視率很低的娛樂節(jié)目。
* 下再大的雨也有人不打傘,但要是打就打那種長把的高爾夫用傘。因為小傘隨便就被吹翻了。
* 除了剛來的中國人,沒人用 50(英國最大面額)鎊的紙幣,買個塑料袋都要刷卡。即使實在要用,用之前也要無不歉疚地說:“my apologies, would you please by any chance to accept my pathetic 50-pound note, that‘s the only one i’ve got.” 然后再憐憫的看著收銀員。
* 依云一鎊兩大桶。
* 星巴克只有在 COSTA 爆滿的時候才能開始營業(yè)。
* CKJ 是跟 H&M 一個檔次的品牌,雖然有時候還比 H&M 便宜。
* 沒有任何一個地方?jīng)]有 body shop。包括只有牛和羊的村子。
* 10 個人里 3 個有 iphone,3 個有 imac,3 個人有 ipad,還有 1 個三個都有。
* 劍橋牛津就像 360 和 QQ 一樣掐架,爭個你死我亡。在英國人心目中這倆不僅僅是大學(xué),是英國傳統(tǒng)的象征。
* BURBERRY 在英國的地位是任何其他品牌無法替代的。即使是打折店,我也不跟你們破 GUCCI 開在一起。
* 英倫范簡單來說就是靴子 + 瘦腿褲子 + 襯衫 + 格子毛坎肩 + Burberry 圍巾。
* 馬路上一般都能看見四個季節(jié)的著裝。
* 蘋果和橙子按個賣。不要說什么山竹、火龍果之類的,他們沒見過。
* 英國的 GDP per capita 是中國的 10 倍,GDL per capita 是他媽中國的 100 倍。GDL 簡稱 Gross Domestic Liumang 人均流氓總值。
* 對足球的鐘愛不亞于巴西阿根廷。
* 空氣好,但是也沒好到瑞士那程度。
* 倫敦是一個神一樣存在的城市,在小村考文垂的地圖后面都要付一張倫敦地鐵圖。
* 曾經(jīng)的英國車,路虎、捷豹、阿斯頓馬丁、mini cooper、勞斯萊斯、賓利是買車首選。
* 新車的價格是中國的一半,08 年的 2 手寶馬的價格在國內(nèi)最多買個比亞迪 F3。
* 泰晤士河邊上的 5 星豪華酒店可能就 3 層,里面連電視都沒有。但是燒火壁爐、碎花沙發(fā)和英式茶壺是標(biāo)配。
* 馬路上會有不認(rèn)識的人沖你笑。
* 修一個井蓋恨不得把整條路都封了。
* 盲人也可以當(dāng)教授。
* 小城市全是兩廂車,大城市就是車展。所有你見過沒見過的車都會在倫敦一區(qū)出現(xiàn)。
* 如果買東西 14 鎊 8 的話,只能給他整數(shù),不能給他 20 鎊 8,算不過來,他就會說:“sorry, I can‘t take both.” 更別說買了 16,你給他 21,讓他找 5 鎊了。
* 超市表示世界上沒有小偷。你們可以自己刷條形碼,插入信用卡,輸密碼,拿收據(jù),走人,而且門口沒有檢測你有沒有偷東西的高科技欄桿。
* 你可以上學(xué)在一個城市,住在另一個城市,有人說英國好小啊,其實這叫城市化進(jìn)程高。
* 如果哪天英國政府關(guān)閉了所有的酒吧,國會議員會帶著老百姓一起造反。
* 到處都是賣手機的。
* 女王有任意分配土地的權(quán)利。只要看到這個你就繞遠(yuǎn)點:This land is privately owned by Earl XXX, authorized by To Her Majesty, The QUEEN.
* 來英國之前做任何事都沒有學(xué)英語重要。就算你雅思 9 分,該聽懂的還是聽不懂,該會說的還是不會說,該明白的單詞還是不明白,該會拼的還是不會拼。誠摯推薦《肖恩雅思勝經(jīng)》。
* 火車的頻率比公交車高。
* 書真是牛逼那么貴!買一學(xué)期的新書比學(xué)費都高。
* 中國人比例最高的地方不是 china town,而是 Harrods、Selfridges、Biester Village 這種奢侈品商場。
* 有夏令時和冬令時。每年 10 月 30 日凌晨所有地方把表調(diào)慢一小時。
* excuse me 和 i’m sorry 要掛在嘴邊,上菜之前先道歉,在地鐵你碰人家一下得道歉,忘記給女士拉門要道歉,道歉之前還 TM 得道歉。這真 TM 是禮儀之邦,對不起對不起...
* 人家玩 facebook 比咱們玩人人網(wǎng)勤多了。上 lecture 的時候,我左邊的人睡著了,姿勢很特別,當(dāng)時我右邊的人隔著我給他拍了張照片上傳 facebook,10 秒鐘之后左上角就出現(xiàn)了 1 條回復(fù)的提醒...
* 抽煙...男的女的一起抽,教授學(xué)生一起抽,是一種最好的搭訕機會:“嗨,來一根?”
1)英國是1年制碩士的鼻祖,現(xiàn)在其他留學(xué)國家地區(qū)的1年制碩士越來越多了,作為鼻祖,英國的碩士是最成熟的,這一年能給你高考那一年的充實感,讓你覺得比較超值。
2)雖然國際學(xué)生能留下來的可能性只有3%,可以說是各個留學(xué)國家地區(qū)最困難的,但是能留下來,你一定混非常非常好。
3)英國相比美國澳洲這種新生國家,是個有豐富歷史的國家,豐富的歷史底蘊比較符合同樣有歷史的中國孩紙。
4) 太安全了,CCTV(CCTV=Closed Circuit Television攝像頭)最密集的地方,對于女孩子非常適合,一個女孩子如果不方便去美國,但是英國一定沒錯。印象最深的事兒,一年圣誕節(jié),一個普通 女工人失蹤了,在圣誕節(jié)期間,這個事情的報道占據(jù)了每天的主流媒體。說明了什么,這種事兒太稀罕了,你說在國內(nèi),這事兒有人報道嘛。
* 99.9% 的廁所都是馬桶,隔間里面永遠(yuǎn)都會有紙。
* 99.9% 的人認(rèn)為中餐最好吃。
* 坐公車要感謝司機。
* 大事 thanks,小事 cheers??梢员磉_(dá)謝謝,或者再見。
* 英國不叫 guys,而叫 mates。
* 相對于在美國,韓國人很泛濫的情況,這里印度阿三和香港人極多。
*在這里英國人歧視歐洲人,歐洲人歧視印度人,印度人歧視黃種人,香港人歧視中國人,只有中國人最和諧。當(dāng)然沒有那么嚴(yán)重。
* 有些香港人之所以有優(yōu)越感,是因為他們被英國殖民過,很自豪。一種脫離大陸“貧困”本質(zhì)的變態(tài)心理。
* 辨認(rèn)是否是大城市的重要因素就是有沒有唐人街。
* 比起開放的 South Korea,他們對封閉的 North Korea 的了解要更多,并且更感興趣。
* 天氣預(yù)報屬于收視率很低的娛樂節(jié)目。
* 下再大的雨也有人不打傘,但要是打就打那種長把的高爾夫用傘。因為小傘隨便就被吹翻了。
* 除了剛來的中國人,沒人用 50(英國最大面額)鎊的紙幣,買個塑料袋都要刷卡。即使實在要用,用之前也要無不歉疚地說:“my apologies, would you please by any chance to accept my pathetic 50-pound note, that‘s the only one i’ve got.” 然后再憐憫的看著收銀員。
* 依云一鎊兩大桶。
* 星巴克只有在 COSTA 爆滿的時候才能開始營業(yè)。
* CKJ 是跟 H&M 一個檔次的品牌,雖然有時候還比 H&M 便宜。
* 沒有任何一個地方?jīng)]有 body shop。包括只有牛和羊的村子。
* 10 個人里 3 個有 iphone,3 個有 imac,3 個人有 ipad,還有 1 個三個都有。
* 劍橋牛津就像 360 和 QQ 一樣掐架,爭個你死我亡。在英國人心目中這倆不僅僅是大學(xué),是英國傳統(tǒng)的象征。
* BURBERRY 在英國的地位是任何其他品牌無法替代的。即使是打折店,我也不跟你們破 GUCCI 開在一起。
* 英倫范簡單來說就是靴子 + 瘦腿褲子 + 襯衫 + 格子毛坎肩 + Burberry 圍巾。
* 馬路上一般都能看見四個季節(jié)的著裝。
* 蘋果和橙子按個賣。不要說什么山竹、火龍果之類的,他們沒見過。
* 英國的 GDP per capita 是中國的 10 倍,GDL per capita 是他媽中國的 100 倍。GDL 簡稱 Gross Domestic Liumang 人均流氓總值。
* 對足球的鐘愛不亞于巴西阿根廷。
* 空氣好,但是也沒好到瑞士那程度。
* 倫敦是一個神一樣存在的城市,在小村考文垂的地圖后面都要付一張倫敦地鐵圖。
* 曾經(jīng)的英國車,路虎、捷豹、阿斯頓馬丁、mini cooper、勞斯萊斯、賓利是買車首選。
* 新車的價格是中國的一半,08 年的 2 手寶馬的價格在國內(nèi)最多買個比亞迪 F3。
* 泰晤士河邊上的 5 星豪華酒店可能就 3 層,里面連電視都沒有。但是燒火壁爐、碎花沙發(fā)和英式茶壺是標(biāo)配。
* 馬路上會有不認(rèn)識的人沖你笑。
* 修一個井蓋恨不得把整條路都封了。
* 盲人也可以當(dāng)教授。
* 小城市全是兩廂車,大城市就是車展。所有你見過沒見過的車都會在倫敦一區(qū)出現(xiàn)。
* 如果買東西 14 鎊 8 的話,只能給他整數(shù),不能給他 20 鎊 8,算不過來,他就會說:“sorry, I can‘t take both.” 更別說買了 16,你給他 21,讓他找 5 鎊了。
* 超市表示世界上沒有小偷。你們可以自己刷條形碼,插入信用卡,輸密碼,拿收據(jù),走人,而且門口沒有檢測你有沒有偷東西的高科技欄桿。
* 你可以上學(xué)在一個城市,住在另一個城市,有人說英國好小啊,其實這叫城市化進(jìn)程高。
* 如果哪天英國政府關(guān)閉了所有的酒吧,國會議員會帶著老百姓一起造反。
* 到處都是賣手機的。
* 女王有任意分配土地的權(quán)利。只要看到這個你就繞遠(yuǎn)點:This land is privately owned by Earl XXX, authorized by To Her Majesty, The QUEEN.
* 來英國之前做任何事都沒有學(xué)英語重要。就算你雅思 9 分,該聽懂的還是聽不懂,該會說的還是不會說,該明白的單詞還是不明白,該會拼的還是不會拼。誠摯推薦《肖恩雅思勝經(jīng)》。
* 火車的頻率比公交車高。
* 書真是牛逼那么貴!買一學(xué)期的新書比學(xué)費都高。
* 中國人比例最高的地方不是 china town,而是 Harrods、Selfridges、Biester Village 這種奢侈品商場。
* 有夏令時和冬令時。每年 10 月 30 日凌晨所有地方把表調(diào)慢一小時。
* excuse me 和 i’m sorry 要掛在嘴邊,上菜之前先道歉,在地鐵你碰人家一下得道歉,忘記給女士拉門要道歉,道歉之前還 TM 得道歉。這真 TM 是禮儀之邦,對不起對不起...
* 人家玩 facebook 比咱們玩人人網(wǎng)勤多了。上 lecture 的時候,我左邊的人睡著了,姿勢很特別,當(dāng)時我右邊的人隔著我給他拍了張照片上傳 facebook,10 秒鐘之后左上角就出現(xiàn)了 1 條回復(fù)的提醒...
* 抽煙...男的女的一起抽,教授學(xué)生一起抽,是一種最好的搭訕機會:“嗨,來一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