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不由衷,則紕漏百出,再美的語言,再巧的故事,也將是形同虛設甚至成為胡亂的編造;坦誠真切,平實也能有深意,淺易也讓細思量。想感動別人,至少得先感動自己吧?內容不真,感情不切,怎行!高考作文的思維品質提高也最要從此處下手。更多有關2014高考滿分作文的信息可登錄出國留學網作文頻道,歡迎收藏本站(CTRL+D即可收藏)!
成才篇
【論據集成】 貴在立志 勤奮探索
開拓創(chuàng)新 自信自立 善抓機遇
不懼挫折 惜時如金 持之以恒
勤耕不輟
【論點9】勤奮也要講究方法。
【相關論據】
1、朱熹的讀書法:朱熹認為:讀書要細心體會,切不可粗心。未見道理時,正好像被幾重東西包裹在里面,沒辦法看到,須今日去一重,又見得一重,明日又去一重,又見得一重。去盡皮,方見肉;去盡肉,方見骨;去盡骨,方見髓。他讀書的方法是:初讀時,把有體會的地方用紅筆抹出;再讀時,又把有體會的地方用青筆抹出;以后又用黃筆抹出,三四番后,又用黑筆抹出,目的是“漸漸向里尋到精深處”。
2、盧梭的讀書法:法國思想家盧梭把自己的讀書過程總結為三個步驟:儲存——比較——批判。第一是儲存,即抱著臨文而敬的態(tài)度,“完全接受”書中的觀點,不提自己的意見,主要是積累系統的知識。第二是比較,通常利用旅途中或讀書后的休息時間,辦事后的閑暇時間,認真回想和比較從書中學到的知識,用理智的天平仔細衡量各種書的不同論點。第三是批判,就是經過調查研究和獨立思考,找出并批判書中的謬誤,只吸收書中的精華。經過這樣三個步驟,盧梭既全面掌握每本書的思想,又能給予正確的評價,這就使他獲取知識有主動性、批判性和創(chuàng)造性。
3、楊公驥的讀書法:楊公驥在讀書治學過程中摸索出了一種獨特的讀書方法。他從不死板地按照預定的計劃讀書,而是在閱讀時發(fā)現疑難問題后便馬上跟蹤下去。其情形往往是,從一點疑難出發(fā),繼之以跟蹤求索,進而轉相擴延,最后跳槽越界——由這一學科轉到另一學科。他上中學時,史學界正在爭論中國歷史的發(fā)展階段問題,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楊氏對此很感興趣,閱讀了許多文章。但由于自己歷史知識貧乏,越讀問題越多。于是,他就跟蹤學習,閱讀了《古代社會》等大量書籍,終于解開了自己的疑問。對此學習方法,楊氏保持了一生。
4、馬克思的讀書法:馬克思一生博覽群書,學識淵博而精深。他雖然記憶力驚人,對讀過的書能記得異常深刻準確,但他讀書時總要作筆記。為寫作《資本論》,馬克思研究了1500多種書籍,光筆記就寫了100多本。馬克思的筆記不少是自己制作的。通常的做法是將一疊白紙一折為二,然后居中間縫上一道線。在原封面上寫明做筆記的時間和地點,編上筆記的序號,有的還加上標題。筆記記得密密麻麻,旁邊留出的空白處有用鉛筆、鋼筆作的粗細實線、虛線,“X”、“+”等各種記號。為了查閱方便,馬克思還對許多筆記編制了目錄和內容提要,然后放到特定的地方,需要時不用翻找,隨手就能抽出來。同時馬克思還在書上直接作筆記。
5、克魯普斯卡婭的讀書法:列寧夫人、前蘇聯教育家克魯普斯卡婭在讀書時,總是遵循著“讀書四步驟”的原則:第一,明了并掌握所讀的材料。她每讀一本書,都認真閱讀,以求吃透觀點,把握內容,熟悉材料目標。第二,認真思考。對書中的思想內容、觀點材料進行反復的思考推敲,絕不敷衍了事,一看而過。第三,做必要的摘錄,不動筆墨不讀書。第四,總結從這本書中學會了哪些新東西:是否得到了新知識,是否學會了新的觀察方法、工作方法和學習方法,是否激起了某種特殊的情緒和愿望。
【名言警句】
1、放棄獨立思考,是一切不幸的核心。(羅曼·羅蘭)
2、為學患無疑,疑則有進。(陸九洲)
3、多觀察、多經歷、多研究。是學習中的三大棟梁。(迪斯列里)
4、什么也不問的人什么也學不到。(戈森)
5、讀書要玩味。(程顥)
高考作文頻道精心推薦:
高考滿分優(yōu)秀作文范文匯總
2013全國各省市高考滿分作文匯總
2014年高考作文提分技巧匯總
2014年高考作文素材大全
2014試題庫匯總 | ||
---|---|---|
5年高考3年模擬匯總 | 每日一練(72套含答案) | 2014高考語言運用匯總 |
2014近義詞匯總 | 2013高考閱讀理解練習匯總 | 2013語文試題分類匯總 |
2014閱讀測試匯總(含答案) | 2014語文限時訓練匯總 | 2014語文古文匯總 |
2014成語測試匯總 |
2014語文名句默寫匯總 | 2014詩歌鑒賞解題方法匯總 |
出國留學網高考頻道為您搜集整理 |
高考作文題目 | 高考作文押題 | 高考作文預測 | 高考作文素材 | 高考英語作文 |
高考記敘文 | 高考議論文 | 高考滿分作文 | 高考零分作文 | 高考作文專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