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昆崳山導(dǎo)游詞

字號:


    各位游客們,歡迎諸位來山東昆崳山參觀游覽,昆崳山,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橫亙煙臺、威海兩地。主峰泰礴頂,海拔923米,為半島東部最高峰。方圓百里,巍峨聳立,萬仞鉆天,峰巒綿延,林深谷幽,古木參天,多有清泉飛瀑,遍布文物古跡。北魏史學(xué)家崔鴻在《十六國春秋》里稱昆崳山為“海上諸山之祖”。昆崳山為煙臺境內(nèi)最高山,歷來有“仙山之祖”美譽,相傳仙女麻姑在此修煉,道成飛升。這里還是全真教的發(fā)祥地,王重陽與其弟子北七真在此創(chuàng)教布道。山中煙霧繚繞,霞光映照,另有洞天,九龍池九瀑飛掛,九泉相連,泰礴頂系昆崳山主峰、膠東極巔,登頂觀,一覽眾山小,蒼海眼底收,不似泰山,勝似泰山。
    我叫小陳,是你們的導(dǎo)游,我來自XXX旅行社。他叫老王,是我們的司機,他有11年駕駛經(jīng)驗的旅游司機,接下來我們就要開始游覽今天美麗的昆崳山景點了。希望各位游客朋友們旅途愉快。
    昆崳山系聞名全國的一座道教名山。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齊乘》云:昆崳山“秀拔為群山之冠”。金朝散大夫國稱也稱它為“異秀峭拔,為東方之冠”,并說神話里的海上三仙山蓬萊、方丈、瀛州就是由昆崳山山脈延伸出來的。是全真教的發(fā)祥地。昆崳山系齊魯大地的一座文化名山。傳說早在戰(zhàn)國后期,秦始皇曾先后三次東巡昆崳山區(qū),尋長生不老藥;西漢武帝步其后塵,入昆崳山腹地,覓不老之術(shù)。古往今來,昆崳山吸引了無以數(shù)計的帝王將相、文人墨客和僧家道眾,他們或吟詩作賦,或銘碑刻石,或鑿洞建庵,從而為昆崳山增添了濃郁的文化色彩,使之成為一座天然的文化寶庫。既有漢代“永康”石刻,又有金元帝王敕封的“圣旨碑”、“懿旨碑”等銘記,還有銅碑、丘處機手書石刻等。昆崳山系享譽華夏的一座歷史名山,是老革命根據(jù)地。早在1935年農(nóng)歷十一月四日,中共膠東特委就以昆崳山為中心,領(lǐng)導(dǎo)發(fā)動了席卷膠東的“一一.四”暴動。暴動失敗后,于得水等領(lǐng)導(dǎo)暴動幸存人員組成昆崳山紅軍游擊隊,堅持斗爭,從而為膠東革命保存了一支寶貴的火種。1937年12月4日,中共膠東特委以昆崳山紅軍游擊隊為骨干力量,舉行了聞名全國的天福山抗日武裝起義,并組建了山東人民抗日救國軍第三軍。
    天福山起義后,“三軍”揮師西下,橫掃蓬黃掖,建立膠東抗日根據(jù)地,為趕走日本帝國主義,解放全中國,做出了不朽的貢獻。相傳東漢時,有個姓麻的官吏,夜里做了個夢,自己從江水中垂釣上來一朵含苞欲放的荷花。早上醒來,妻子生下一女嬰,貌美不凡,聽力過人,三天后便可咿咿呀呀說話,一個多月后便能跟父母學(xué)讀詩文,到了七八歲的時候,一把米從她手里拋撒到地上,便成了無數(shù)色彩絢麗的寶珠。后來,帝王派她父親監(jiān)工修筑城墻,役工頭用皮鞭迫使役工們每天從日出干到日落,又從日落干到雞鳴方可休息。連干幾天,役工們個個疲憊不堪,叫苦不迭。心善的麻姑于心不忍,為了讓役工早點休息,她在天黑時便仿效公雞叫,引起四鄰的公雞一齊啼叫??墒?,此事很快被發(fā)現(xiàn),其父盛怒之下,把她關(guān)進了牢獄。父母多次勸她認錯,許之予榮華富貴,可她卻始終不為之心動。后來,她將米?;鲗氈?,撒在地上引得貪婪的獄官追撿,趁機逃獄。其父率兵隨后追趕,追至深谷邊,麻姑 走投無路,剛想投谷而去,王母娘娘巧過此處,于祥云中拔下玉簪扔下谷去,化作一道玉橋,麻姑得救。過了深谷后,麻姑又在王母娘娘的指點下,乘清風(fēng)白云走了九天九夜,來到海上一座仙山。這里云繚霧繞,松青柏翠;坡上桃林,果大味美;谷底泉水,穿過堅石巨巖,潺潺聲似簫音笙韻。于是麻姑在此仙山凈土處潛心修煉,并精心培育仙果,采集靈芝釀造美酒。數(shù)年后,麻姑修煉成仙,選擇農(nóng)歷三月三,帶著釀好的美酒和采摘的仙桃,升空去拜見王母娘娘,答謝救生點化之恩。至今,昆崳山中麻姑住過的洞、用過的"器具"依然可見。
    沿龍王廟南上約千米,有高約百米懸崖石壁,居中梯列9個大小不等的天然石池,大者直徑6米,深3米, 尾擺東北,腰部幾曲向南,呈巨龍上山之勢。天生地就,奇險妙絕。傳說古時候東海有九條神龍,因觸犯了天條,被玉帝鎮(zhèn)居于此,巨龍掙脫羈絆,返回大海,而此山便留下了這坎坎九池,故名九龍池。池水源于山澗泉水,甘甜清洌,清澈見底,終年長流不息,春時細流涓涓,回清倒影;夏時飛瀑奔濺,風(fēng)激懸流,活象一條七彩巨龍,飛流直下三千尺,宛如撒珠噴雪,壯觀無比;秋天碧波蕩漾,鱗光閃閃;冬時冰筍倒掛,含珠吐玉。瀑布之長、之大在山東省罕見。在這里,可看到龍王廟、龍?zhí)?、龍王閣、古木瓜、仙翁石等。這里還有許多美麗的景點,我的講解到這里就完了。接下來我們就一一去游覽這些景觀,但愿今天的昆崳山之游能給您留下難忘的記憶。
    延伸閱讀:
    導(dǎo)游詞功能
    1.引導(dǎo)游客鑒賞
    導(dǎo)游詞的宗旨是通過對旅游景觀繪聲繪色地講解、指點、評說,幫助旅游者欣賞景觀,以達到游覽的最佳效果。
    2.傳播文化知識
    傳統(tǒng)文化知識即向游客介紹有關(guān)旅游勝地的歷史典故、地理風(fēng)貌、風(fēng)土人情、傳說故事、民族習(xí)俗、古跡名勝、風(fēng)景特色,使游客增長知識。
    3.陶冶游客情操
    導(dǎo)游詞的語言應(yīng)具有言之有理、有物、有情、有神等特點。通過語言藝術(shù)和技巧,給游客勾畫出一幅幅立體的圖畫,構(gòu)成生動的視覺形象,把旅游者引入一種特定的意境,從而達到陶冶情操的目的。
    此外,導(dǎo)游詞通過對旅游地出產(chǎn)物品的說明、講解,客觀上起到向游客介紹商品的作用。
    相關(guān)閱讀:
    各省景點導(dǎo)游詞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