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東京,超市(スーパー)隨處可見。不論是剛從鄉(xiāng)下到城里的20歲出頭的年輕小伙子,還是穿著西裝的大叔(おじさん),下班路上順便去超市購物(買い物をする)的男人很多,這在其他國家很少見。小店前面擺著能吸引路人視線的商品,比如,2公升的礦泉水88元,碗面88元,香蕉80元,冬天時還能看到烤紅薯。
在東京生活的并不都是腰包(ふところ)鼓鼓的有錢人,在這里生活,尤其是購物時,得會盤算才行。那就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在東京購物的智慧(知恵)吧。
1.選一家滿意的商店,緊盯熱門商品(目玉商品)。
東京人喜歡貨比三家,多跑幾趟,在不同的賣場轉轉,比較過各家的價格(値段)后,選擇最便宜的商品才是最合理的。因為每家店低價出售的商品都不一樣。應該對各個賣場進行比較后,選擇你想買的東西比較集中、價格也合適的(手頃な)店購物。另外,每個星期都會有一些特價商品,所以要提前了解清楚,千萬不要錯過。
2.辦積分卡
大部分超市都采用積分制度。一點點積攢(貯める)起積分,將來可以用來買一些需要的東西。每逢有活動(イベント)的時候,購物可能會獲得幾倍的積分,所以最好辦一張積分卡。不過,有時辦卡時超市會收200日元左右的手續(xù)費(手數(shù)料)。
3.千萬不要錯過半價優(yōu)惠
一般在超市打烊前的一到兩個小時之間,打折活動比較多,不同商店的折扣從8折到半價(半額)不等。在賣生魚片或者油炸食品的超市里,食品快超過最佳品嘗期(賞味期限)時,降價出售是一種銷售策略。超市打烊前,也會有還沒超過最佳品嘗期的商品貼上打折標簽(割引シール)的。不過,不能一味的盲目購買,一定要確認商品的最佳品嘗期才行。
半價處理的商品通常距離最佳品嘗期結束剩不了幾天。有時候,人們貪圖便宜買得太多,在最佳品嘗期內吃不完,最后只能扔掉,造成浪費(無駄)。每到優(yōu)惠時段,會有一些商品降價處理,要仔細聽超市的廣播,日本工薪階層的平均月工資有所下降,可是大部分生活必需品的價格又在上漲,在這種情況下,家庭主婦(主婦)們就更加關注特價商品、半價打折和優(yōu)惠時段了。
賞味期限(しょうみきげん):最佳品嘗期
在日本,最佳品嘗期和消費期有所不同?!纲p味期限」是指食品保持最好味道的期限,并不是指食品的出售期限。有“出售期限”意思的是「消費期限」,是指食品等過了期限就變質、不能吃了,也就是不能出售了。一般情況下,大部分食品類商品都設定「賞味期限」。
目玉商品(めだましょうひん):熱門商品
指那些為了吸引顧客的注意力,在店里擺放在價格上有吸引力的商品。能否選好擺放的商品直接影響著商店的銷售情況。
日替わり特売(ひがわりとくばい):每日特價商品
指一周七天,每天推出不同的特價商品。這里的「日替わり特売」,是“每天都更換”的意思。有些精明的家庭主婦在制定食譜的時候,干脆每天就以當日特價商品為主。如果想知道每天的特價商品都是什么,看附在報紙里的傳單(ちらし)就行。即使沒有訂閱報紙也沒關系,可以去小店門口看張貼的宣傳單,參考這個去趕場。
お徳用(おとくよう):實惠商品
指買一送一的商品,通常超市都有寫著這個字樣的卡片。還有一個詞是【お得(おとく)】,也很常用,指商品價格低廉,經濟實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