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對“阿依德波堵”習(xí)俗特別重視。“阿依”即小孩;“德波”意指門外的世界、空間、“堵”即出露的意思。“阿依德波堵”可譯為“出門見天日”。嬰兒誕生三天后到月底這段時間內(nèi),要請畢摩選定嬰兒“阿依德波堵”的吉祥日,行出戶禮。這天,先在屋外院鋪一床寬展的竹席,席上放一木盔燕麥湯圓,兩支木勺、一杯美酒。產(chǎn)婦在親友們的簇?fù)硐卤е鴭雰撼鑫葑谙希允景萏?。抱嬰兒出戶的時刻,一定要在太陽剛剛升起的時候,寓象征美好和希望之意。
然后,舉行剪發(fā)禮。嬰兒由父或母在席上坐好后,由一位與嬰兒的生辰相和而且家中人丁興旺的婦女,用剪刀象征性地為嬰兒剪幾下頭發(fā),而后把剪刀交給嬰兒的父或母,由嬰兒的父或母從左至右為嬰兒剪去胎發(fā),剪畢,即為嬰兒穿上新縫的衣服。并將剛剪下的頭發(fā)裝入為嬰兒縫新衣時所留的布片縫制的小荷包內(nèi),再將小荷包縫在嬰兒換下的舊衣上或帽沿角上。接著又行“凈身禮”,就是用冷水在嬰兒頸部、胳肢窩和胯部擦洗幾下,算是第一次為嬰兒凈身。所用之水必須由嬰兒的父親用壇子將特定的某泉或某河中汲回。這水彝族稱“子衣”,意為凈水。取水途中忌諱將水傾灑出來,否則,嬰兒洗后會發(fā)生嘔吐現(xiàn)象。所以每一個到大河或山泉汲水的父親,都是小心謹(jǐn)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