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留學網(wǎng)高考頻道在考試后及時公布各科高考試題答案和高考作文及試卷專家點評,請廣大考生家長關(guān)注。時光飛逝,暑假過去了,新學期開始了,不管情愿與否,無論準備與否,我們已走進高三,走近我們的夢!祝愿決戰(zhàn)2014高考的新高三學員能倍加努力,在2014年高考中也能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
(一)文言文閱讀(19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
周顗①字伯仁,少有重名,神采透徹司徒掾賁嵩有清操見,嘆曰:“汝潁固多奇士!自頃雅道陵遲,今復見周伯仁,將振起舊風,清我邦族矣”從弟穆亦有美譽,欲陵折顗,顗然弗與之校,于是人士益宗附之弱冠,襲父爵武城侯中興建,位至吏部尚書頃之,以醉酒,復坐門生斫傷人免官太興初,更拜太子少傅,尚書如故
上疏讓曰:“臣退自循省,學不能一經(jīng),智不效一官,止足良難,未能守分;遂恭顯任,名位過量”固辭不受,帝詔不許
庾亮嘗謂顗曰:“諸人咸以君方樂廣”對曰:“何乃刻畫無鹽,唐突西施也”帝宴群公,酒酣,從容曰:“今日名臣共集,何如堯舜時邪?”顗因醉厲聲曰:“今雖同人主,何得復比圣世!”帝大怒,手詔付廷尉,將加戮,累日方赦之后因酒過為有司所糾,帝亮其情,亦未加黜責
顗寬裕友,弟嵩嘗酒謂顗曰:“君才不及弟,何乃橫得重名!”以燃蠟燭投之顗神色無忤,徐曰:“阿奴火攻,固出下策耳”王導甚重之,顗嘗于導坐傲然嘯詠,導云:“卿欲希嵇、阮邪?”顗曰:“何敢近舍明公,遠希嵇、阮”
及王敦構(gòu)逆,溫嶠謂顗曰:“大將軍此舉似有所在,當無濫邪?”曰:“君少未更事人主非堯舜,何能無失,人臣豈可舉兵脅主!共相推戴,未能數(shù)年,一旦如此,豈云非亂乎!彼狼抗無上,其意寧有限邪!”既而王師敗績,顗奉詔詣敦,敦曰:“卿負我!”顗曰:“公戎車犯順,下官親率六軍,不能其事,使王旅奔敗,以此負公”敦憚其辭正,不知所答帝召顗,謂之曰:“近日大事,二宮無恙,諸人平安,大將軍故副所望邪?”顗曰:“二宮自如明詔,于臣等故未可知”或勸其避敦,勸顗避敦,顗曰:“吾備位大臣,朝廷喪敗,寧可復草間求活,外投胡越邪!”俄而被收,經(jīng)太廟,大言罵賊不絕,祈速殺敦,語未終,人以戟傷其口,血流至踵,顏色不變,容止自若,觀者皆為流涕遂遇害,時年五十四
(編自《晉書 列傳第三十九》)
【注】 ①顗:(yǐ) 多用于人名②樂廣:晉賢士,《晉書》云其“名重于時”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 自頃雅道陵遲 陵遲:衰落
B. 復坐門生斫傷人 坐:因„„犯罪
C. 諸人咸以君方樂廣 方:比擬
D. 何乃橫得重名 橫:強行
5. 以下各組句子中,能夠體現(xiàn)周凱性格同一側(cè)面的一組是(3分)
A. 學不通一經(jīng),智不效一官
二宮自如明詔,于臣等故未可知
B. 何乃刻面無鹽,唐突西施也
何敢近舍明公,遠?;⑷?BR> C. 阿奴火攻,固出下策耳
不能其事,使王旅奔敗
D. 顗嘗于導坐傲然嘯詠
寧可復草間求活,外投胡越耶
6. 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 周顗在當時以雅望獲海內(nèi)盛名文中賁嵩和庾亮的話都表現(xiàn)了這一點其中,賁嵩認為周顗能夠使國家風氣清正
B. 文中周顗在不同場合中兩次以堯舜比況皇帝,對皇帝進行批評,反映了周顗雖身處官場但不敢于直言的性格
C. 周顗奉詔去見王敦時,王敦認為周顗辜負了自己,這主要是因為王敦舉兵犯上時,周顗曾親自率軍與他對抗
D. 王敦構(gòu)逆,周顗審時度勢,深知自己身處險境周顗被捕后,在經(jīng)過太廟時,痛罵奸逆,觸怒王敦,招來殺神之禍
7. 把文中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從第穆亦有美譽,欲陵折顗,顗陶然弗與之校,于是人士益宗附之
譯文:
(2)后因酒過為有司所糾,帝亮其情,亦未加黜責
譯文:
4.【考點】考查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意義【解析】橫,意外【答案】D
5.
【考點】考查篩選文中的信息【解析】B都體現(xiàn)了周顗的率性自然A第一句體現(xiàn)周顗的謙虛,第二句流露了對皇帝不能誅殺王敦的不滿C第一句體現(xiàn)了周顗的寬容,第二句體現(xiàn)了他的忠誠D第一句體現(xiàn)周顗的率性自然,第二句體現(xiàn)他的忠誠【答案】B
6.
【考點】考查“篩選文中的信息”“歸納內(nèi)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解析】并非兩次都對皇帝進行批評,第一次是批評,第二次是為皇帝的過失開脫【答案】B【方法點撥】解答此題,閱讀一定要細致,要回到原文逐項核對
7.【考點】考查理解并翻譯文中的句子【解析】(1)從:表示叔伯關(guān)系折:壓倒校:動詞,計較宗:尊崇(2)為有司所糾:被動句糾:檢舉亮:通“諒”,諒解黜:貶斥
【答案】(1)(5分)堂弟周穆也有美好的聲譽,想壓倒周顗,周顗態(tài)度和悅,不與他計較,于是人們更加尊崇依附周顗(譯出大意給2分;“折”“校”“宗”三處,每譯對一處給1分)
(2)(5分)后來周顗因為醉酒的過失被官吏檢舉,皇帝諒解他的情況,也沒有對他貶斥責罰(譯出大意給2分;“糾”“亮”“黜”三處,每譯對一處給1分)
【方法點撥】翻譯句子應(yīng)以直譯為主,意譯為輔,字字落實,尤其是重點實詞、虛詞和詞類活用等的理解一定要準確力求使整個句子通順合理,達到“信、達、雅”標準
【參考譯文】
周顗字伯仁,年少時就有威重的名聲,神采飛揚司徒掾賁嵩有高尚的節(jié)操,見到周顗,贊嘆說:“汝潁本來就多奇特的士子啊!”自頃雅以來道德衰落,現(xiàn)今又見到周伯仁了,他將振起古風,清平我們的邦族了”。
周顗的堂弟周穆也有美好的聲譽,想壓倒周顗,周顗態(tài)度和悅,不與他計較,于是人們更加尊崇依附周顗二十歲的時候,周顗世襲了父親的爵位武城侯中興建立,官位吏部尚書不久,因為醉酒,又因為門生砍傷人而犯罪,被免除官職太興初年,又授職太子少傅,依舊擔任尚書周顗上疏辭讓說:“我退而省察自身,學問不能通一經(jīng),才智不足授予一官,知止知足的確很難,不能安守本分,于是忝列顯要的職位,名位超過氣量”堅決推辭不接受皇帝下詔不允許。
庾亮曾經(jīng)對周顗說:“諸人都把您比擬為樂廣”。
周顗回答說:“怎能刻畫無鹽女,來唐突西施呢”皇帝設(shè)宴款待群公,飲酒至酣暢時,舒緩地說道:“今天各位名臣共同集會,和堯舜時比怎么樣呢?”周顗因醉酒厲聲說道:“現(xiàn)在雖然您同堯舜一樣是人主,但是怎么能比得了堯舜時的盛世呢!”皇帝大怒,親手寫詔交給廷尉,將要殺害他,關(guān)押了多天才赦放他后來周顗因為醉酒的過失被官吏檢舉,皇帝諒解他的情況,也沒有對他貶斥責罰。
周顗待人寬容友愛弟弟周嵩曾經(jīng)醉酒后對周顗說:“您的才能不及我,怎能意外得到重名!”用燃燒的蠟燭投擲他周顗神色沒有變化,徐徐說:“阿奴用火攻擊,本來就是下策罷了”王導非常器重周顗周顗曾經(jīng)在王導的座位上傲然嘯詠,王導說:“您要想效仿嵇康、阮籍嗎?”周顗說:“怎敢就近舍您,就遠效仿嵇康、阮籍”。
等到王敦謀劃叛逆,溫嶠對周顗說:“大將軍的這種舉動似有所在,應(yīng)當沒有失實吧?”周顗說:“您年少沒有經(jīng)歷事情人主不是堯舜,怎能沒有過失,臣子怎可舉兵威脅主上!共同推重擁戴,不能數(shù)年,一旦像這樣,怎能說不是叛亂呢!”王敦傲慢沒有主上,他的意愿怎能有滿足呢!”不久王敦的軍隊敗了,周顗奉詔書到王敦那里去,王敦說:“你辜負了我!”周顗說:“您兵車冒犯和順,我親率六軍,不能不做事情,讓天子的軍隊打敗仗,因為這辜負了您”王敦忌憚他的言辭正當,不知如何回答皇帝召見周顗,對他說:“近日發(fā)生的大事,宮內(nèi)宮外都沒有受害,諸人都平安,大將軍還符合眾人所望嗎?”周顗說:“宮內(nèi)宮外自然如英明的詔示,對于臣子等還是沒有什么可知道的”有人勸周顗躲避王敦,周顗說:“我位列大臣,朝廷風紀淪喪,怎可再到民間求生存,向外投靠胡越之族呢!”不久周顗被拘捕,經(jīng)過太廟,大聲厲罵賊人不絕,請求快速誅殺王敦話還未說完,看押的人用戟擊傷了他的嘴,血流到腳,周顗臉色不變,舉止自若,觀看的人都為他流淚于是遇害,時年五十四歲。
D.時又有邊將詐誘殺為陣獲者 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
9.C【解析】本題考查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A項第一個“其”,代詞,他;第二個“其”,恐怕、其實,副詞C項“以”都是連詞,因為B項第一個“而”,連詞,但是;第二個“而”,連詞,表承接D項第一個“為”,動詞,成為;第二個
“為”,介詞,表被動;
10.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賀欽做字,進德修業(yè),尊師重道,傳道授業(yè),都堅持用高標準要求自己
B.賀欽處變不驚,機智策略地安撫變亂民眾,化解矛盾,維護了社會安寧
C.賀欽重視倫理道德,對家屬親戚、鄰里鄉(xiāng)黨、民情風俗,都有教化和影響
D.賀欽晚年好《易》不愿做官,因年輕時曾隱居學醫(yī),大家稱他醫(yī)閭先生
10.D【解析】考查了文言文閱讀的二個考點:①篩選文中的信息;②歸納內(nèi)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
11.把第一部分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世即用我,而我奚以為用?(3分)
譯文:
(2)既而從游者甚眾,磨礱淬厲,成其器業(yè)(3分)
譯文:
(3)守臣激變,民則無辜,能止殺以待命,尚不失為良民也(4分)
譯文:
【解析】本題考查理解并翻譯文言句子的能力(1)
即:即使而:然而奚:什么句式:而我奚以為用?要譯出問句語氣特點,賓語前置語序要恢復重點詞語翻譯準確,語句通順(2)
既而:不久從:跟隨器業(yè):才能學識(3)止:停止尚:還算得上譯文:
(1)世間即使要用我,然而我拿什么為世間所用呢?
(2)不久,跟隨他學習的人很多,磨練激勵,成就他們的才能學識
(3)地方官吏激起變亂,百姓就沒有罪,能不殺戮而等待命令,還算得上是安分守法的百姓
附譯文
賀欽,字克恭,世居定海,父親孟員,依軍籍隸屬遼東的義州衛(wèi)賀欽年少時聰慧出色,學習舉子業(yè)總是輕視它說:“求學問只是局限于這個嗎?”取來《近思錄》閱讀,得到省悟成化二年因為成為進士被授予戶科給事中(的官職)由于大旱向皇帝上書大力進言,又因為說(自己)做官曠廢職守導致災難,自責檢舉自己的過失請求辭職適逢陳獻章應(yīng)召來到京城,賀欽聽他的講學,感嘆說:“卓絕的品性不顯現(xiàn),真理還埋藏不顯(意為還沒有探求到事理的本源——譯者楊川),社會即使用我,但是我拿什么為社會所用呢?”當天就向皇帝上書解除官職離去,拿弟子對待老師的禮節(jié)來師事陳獻章(向他學習)離開(陳獻章)后,按照他的言行行事賀欽所學專門攻讀《五經(jīng)》、《四書》、小學,希望反過來實際去做,(使)心有所主,恭敬謹慎,用以收斂浮躁放蕩的內(nèi)心有人來向他學習,他總是推辭說:“我自己還沒有治理好,如何治理別人?”(“治理”用得不太好,還沒有想到合適的——譯者楊川)不久,跟隨他學習的人很多,磨練激勵,成就他們的才能學識像這樣的情況十多年,雖然足不出戶,然而達官貴人聞訊敬佩他的德行的,沒有不恭恭敬敬地拜在他的坐榻之下(當他的學生)。
弘治改元,由閣臣推薦,啟用(賀欽)為陜西右參議任命書到來,他母親恰好病故,于是上書懇請辭職正德四年,太監(jiān)劉瑾搜刮遼東田地,遼東百姓受到震動害怕思謀作亂(意為害怕自己的田地也被搜刮)義州因為守臣貪婪殘暴(借機)先行發(fā)動叛亂,聚眾搶劫掠奪,互相告誡說“不要驚動了賀欽黃門”(“黃門”為官名,此處可能泛指官員——譯者楊川)賀欽聽到這個消息后,前往告訴他們說“你們是我的鄉(xiāng)人,今天不幸走到這一步,但我暗自替你們擔憂,鎮(zhèn)城軍隊不久就會到了,如何處理這事?”大家開始氣勢洶洶,到這時知道后悔了紛紛跪拜(“羅”我想是“羅列”的引申義,跪了一地狀,故譯為“紛紛”——譯者楊川)并流淚呼喊:“你就是我們的父母(或言父母官),愿意聽你指教”賀欽說“只要不殺人,大禍可解守臣激起變亂,可是百姓是無辜的,能停止殺掠而等待命令,還算得上安分守法的百姓安分守法的老百姓有什么害怕的呢?”不久,有報告說鎮(zhèn)城的軍隊果然到了,大家又叫喊起來:“賀黃門不能有戲言”環(huán)繞跪在賀欽的里門旁賀欽說:“我知道一定會是這樣的城中騷亂到這樣,鎮(zhèn)城怎么會有不發(fā)兵的道理?兵雖然到了,你們沒有殺人,自然會寬恕你們的,不用怕”大家散去,騷亂于是平息當時又有邊關(guān)將領(lǐng)詐稱誘殺戰(zhàn)場抓獲的俘虜?shù)?此句譯得生硬,沒有理解透徹——譯者楊川),上司查驗不是事實,他一見到賀欽就馬上慚愧地伏在地上說:“別人可以欺騙,我怎么敢欺騙賀先生呢?”(可見)賀欽極高極誠的品行使人受到影響觸動達到這樣的程度。
賀欽治家忠實恩德情誼,端正倫理綱常,厚待家屬親戚,友善鄰里鄉(xiāng)黨冠禮、婚嫁、喪事、祭祀一概遵循古有的禮節(jié),沒有根據(jù)的話語一絲一毫不入于耳,子女后輩一定要用孝悌的道理進行教育熏陶日日改變,月月變化,一鄉(xiāng)人都張揚善道鄉(xiāng)里風俗沉溺于古怪異端,辦理喪事都作佛事,吃酒肉,市井奢靡風氣過度,賀欽以自己的行動來規(guī)范它賀欽晚年更加喜好《易經(jīng)》,窮盡心思于象數(shù),手不離卷,大臣爭相推舉引見,最終沒有做官年輕時因隱居在無閭山學醫(yī),所以用醫(yī)閭自稱,人們于是稱他為醫(yī)閭先生。
| 2013年部分省市高考試題匯總 | ||
|---|---|---|
| 2013江蘇物理試題及答案解析 | 2013新疆理綜試題答案 | 2013內(nèi)蒙古理科試卷答案 |
| 2013寧夏理綜試題及答案解析 | 2013西藏理科試卷及答案 | 2013江蘇地理試題及答案解析 |
| 2013江蘇歷史試題及答案 | 2013江蘇真題及答案(政治) | 2013安徽數(shù)學真題(理科) |
| 2013江蘇歷史試題及答案解析 |
2013廣東數(shù)學真題(理科)試卷 | 2013廣東數(shù)學真題(文科)試卷 |
|
出國留學網(wǎng)高考頻道為您搜集整理 |
||
| 高考語文復習資料 | 高考數(shù)學復習資料 | 高考英語復習資料 | 高考文綜復習資料 | 高考理綜復習資料 |
| 高考語文模擬試題 | 高考數(shù)學模擬試題 | 高考英語模擬試題 | 高考文綜模擬試題 | 高考理綜模擬試題 |
| 高中學習方法 | 高考復習方法 | 高考狀元學習方法 | 高考飲食攻略 | 高考勵志名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