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留學網(wǎng)高考頻道在考試后及時公布各科高考試題答案和高考作文及試卷專家點評,請廣大考生家長關注。時光飛逝,暑假過去了,新學期開始了,不管情愿與否,無論準備與否,我們已走進高三,走近我們的夢!祝愿決戰(zhàn)2014高考的新高三學員能倍加努力,在2014年高考中也能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
3.(2010·池州模擬) 蘇聯(lián)《消息報》和《真理報》在杜魯門主義發(fā)表后的第三天和第四天,就分別發(fā)表社論,指出這是“帝國主義擴張政策”。這是因為杜魯門主義( )
A.表明了美國公開放棄同蘇聯(lián)合作,標志著“冷戰(zhàn)”正式開始
B.表明美國要發(fā)動對蘇聯(lián)等社會主義國家的武裝進攻
C.實質是馬歇爾計劃
D.標志著美蘇兩極格局最終形成
【解析】選A。本題考查理解分析能力。杜魯門主義以“遏制共產(chǎn)主義”為核心,標志著“冷戰(zhàn)”正式開始,因而引起蘇聯(lián)的極力反對,故選A項。B項中的“武裝進攻”與冷戰(zhàn)不符,排除。杜魯門主義的實質是遏制共產(chǎn)主義,排除C項。華約的成立,標志著美蘇兩極格局最終形成,排除D項。
4.(2010·淮安模擬) 閱讀《20世紀聯(lián)合國亞非拉國家數(shù)量表(單位:國家數(shù))》。
40年代末 | 50年代末 | 60年代末 | 70年代末 | 80年代末 | |
亞洲 | 15 | 23 | 29 | 36 | 37 |
非洲 |
4 |
10 | 42 | 50 | 51 |
拉美 |
20 |
20 | 24 | 29 | 33 |
下列關于表格的解讀正確的是( )
A.第三世界國家在聯(lián)合國中居主導地位 B.第三世界力量在六七十年代迅速發(fā)展 C.亞非拉國家擺脫了美蘇超級大國的控制 D.參加不結盟運動的國家逐年增加
【解析】選B。亞非拉國家在聯(lián)合國數(shù)量的增加,標志著第三世界國家力量的崛起,AC兩項不符合史實,D項不結盟運動可排除。
5.(2010·濰坊模擬) 《全球通史》敘述道:“„„歐洲不再是世界棋盤上的一個卒子——或兩個卒子,東歐和西歐;中國也已不再是蘇聯(lián)的衛(wèi)星國或地位較低的伙伴。”材料表明( )
A.兩極格局瓦解 B.世界新格局形成 C.多極化趨勢出現(xiàn) D.區(qū)域集團化發(fā)展
【解析】選C 。材料的意思是:歐洲崛起,中國已經(jīng)強大,這充分說明歐洲、中國在世界地位逐步提高,成為世界上重要的力量,故選C。
6.(2010·濟南模擬)“作為一種獨立于美蘇兩國領導的軍事條約組織的道德力量,強調最初在萬隆會議上獲得贊成的和平共處原則”。上述材料評論的是( )
A.聯(lián)合國的建立 B.不結盟運動的興起 C.歐洲共同體的形成 D.世界貿(mào)易組織的建立
【解析】選B。不結盟運動是獨立于美蘇兩個超級大國之外的國際組織,不結盟運動的開展,成為第三世界崛起的,自萬隆會議后的第二個劃時代的里程碑。
7. (2010·濰坊模擬)尼克松說“當我發(fā)表就職演說的時候,我提到需要一個談判時代,而不是對抗時代。”“談判時代”提出的原因不包括( )
A.日本與西歐的發(fā)展 B.第三世界逐漸崛起
C.社會主義力量壯大 D.國際恐怖主義猖獗
【解析】選D。尼克松的演說是在20世紀70年代,正值冷戰(zhàn)時期,由于在美蘇爭霸中處于劣勢和1973年經(jīng)濟危機,加之日本和歐洲的挑戰(zhàn)、第三世界的崛起和社會主義力量的壯大,迫使美國以談判代替對抗。其原因不包括國際恐怖主義。
8.(2010·廣東四校模擬)有學者認為:“除了西方自由主義的民主制度之外,已找不到足以代替它且具存活能力的其他體系。”并認為“世界性的意識形態(tài)斗爭不再存在,代之而起的將是經(jīng)濟流通、無止境的解決技術問題、環(huán)境問題,以及品味微妙的消費者需求之滿足。”上述說法應出現(xiàn)于( )
A.世界兩極格局確立時
C.世界貿(mào)易組織成立時 B.布雷頓森林體系建立時 D.東歐劇變和蘇聯(lián)解體時
【解析】選D。從材料中的“世界性的意識形態(tài)斗爭不再存在”可判斷答案為D。
9.(2010·吉林模擬) 1990年4月,美國國務卿詹姆斯·貝克說:“在遏制之后等待著的是民主。”此話并不意味著( )
A.美國強力推行“美式”民主 B.美國長期對蘇聯(lián)、東歐實行“冷戰(zhàn)”政策
C.蘇聯(lián)、東歐實行政治多元化 D. 東歐劇變,蘇聯(lián)解體,冷戰(zhàn)結束
【解析】選D。 可以根據(jù)材料所給的時間進行判斷。材料所給的時間是1990年。蘇聯(lián)是在1991年解體的。冷戰(zhàn)尚未完全結束。
10.(2010·泉州模擬) 一個年輕旅行者敘述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小時候,白天走過一個廣場上學,可以看到馬克思與列寧的銅像,接下來銅像拆了,國歌換了,就連使用的錢也改了。„„倒是最近又換了一種錢,還不太適應。”根據(jù)你的歷史知識,這位年輕旅行者最可能來自哪里( )
A.東德 B.古巴 C.朝鮮 D.越南
【解析】選A。該旅行者的國家原是歐洲的社會主義國家。
2013年部分省市高考試題匯總 | ||
---|---|---|
2013江蘇物理試題及答案解析 | 2013新疆理綜試題答案 | 2013內(nèi)蒙古理科試卷答案 |
2013寧夏理綜試題及答案解析 | 2013西藏理科試卷及答案 | 2013江蘇地理試題及答案解析 |
2013江蘇歷史試題及答案 | 2013江蘇真題及答案(政治) | 2013安徽數(shù)學真題(理科) |
2013江蘇歷史試題及答案解析 |
2013廣東數(shù)學真題(理科)試卷 | 2013廣東數(shù)學真題(文科)試卷 |
出國留學網(wǎng)高考頻道為您搜集整理 |
高考語文復習資料 | 高考數(shù)學復習資料 | 高考英語復習資料 | 高考文綜復習資料 | 高考理綜復習資料 |
高考語文模擬試題 | 高考數(shù)學模擬試題 | 高考英語模擬試題 | 高考文綜模擬試題 | 高考理綜模擬試題 |
高中學習方法 | 高考復習方法 | 高考狀元學習方法 | 高考飲食攻略 | 高考勵志名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