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說英國的頂級中學時,我們不能不先提英國的公學。與美國相反的是,英國的公學(public school)是私立學校,國立學校(state school)才是由政府出資對所有英國家庭開放的公立學校。而且,并非所有的私立學校都可被稱為“公學”,一般的私立學校只是“獨立學校”(independent school)。
公學最早是為貧窮人家的子弟提供教育的場所(因而被稱為公學),但自18世紀逐漸發(fā)展成為貴族學校,學費也因此變得非常昂貴。最早出現(xiàn)的公學是14世紀時創(chuàng)立的溫切斯特公學,之后英王亨利六世于1440年創(chuàng)立了伊頓公學。伊頓公學幾百年來因為培養(yǎng)了眾多名垂青史的著名畢業(yè)生以及19任英國首相遂成為公學中遙遙領先的翹楚。此外,哈羅、威斯敏斯特、圣保羅、查特豪斯、德威、湯布里奇、阿賓頓等都屬頂尖名校。公學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大多學術成績優(yōu)異,而且在體育和藝術方面表現(xiàn)也很出色,畢業(yè)后大多進入牛津、劍橋等一流大學。
頂尖女校方面,除了維康姆(全寄宿學校),其他如道恩豪斯、圣瑪麗愛斯科、圣凱瑟琳、切爾騰納姆、圣馬格麗特等都是佼佼者,而這些女校通常會在周末舉辦與頂級男校之間的各種聯(lián)誼活動。與頂尖男校一樣,這些學校同樣學費不菲但培養(yǎng)的學生百分之八十進入一流大學。
與一般私校不同的是,這些名校的學位競爭激烈,并非外界揣測有錢就能拿下那么簡單。以伊頓公學為例,除了上流社會的男孩子一出生就前往注冊的傳統(tǒng)不變之外,曾經(jīng)以家庭背景和社會關系為前提的錄取標準自上世紀70年代末以后已大為改觀,即所有注冊的男孩必須在10歲經(jīng)過至少兩輪的考試獲得預錄取資格后,再于13歲參加全國私立教育統(tǒng)一的升中考試方可獲得最后的入學資格。據(jù)說伊頓公學的錄取比例為1:1500,而海外學生的比例嚴格控制在10%以內(nèi)。目前,頂尖名校的招考程序與與伊頓公學大同小異,都力求招收聰明好學、興趣廣泛的優(yōu)秀學生。
英國留學推薦:
英國留學 申請高中的基本流程和辦法
英國留學 申請授課型研究生學位的基本條件
英國留學:研究生申請的三大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