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留學(xué) 瑞典的名勝古跡

字號:

   瑞典名勝
    瑞典的首都德哥爾摩是瑞典一顆璀璨的明珠,也是全國最大的城市。一年一度舉行諾貝爾獎頒獎典禮的市政廳,被推崇為20世紀歐洲最美麗的建筑物之一;有“北歐凡爾賽宮”之稱的多洛尼庫爾摩王宮,使您一走進去便仿佛置身于18世紀古老的歐洲歲月之中。斯德哥爾摩面積約300平方公里,人口卻只有70萬,碧波蕩瀾的梅拉倫湖環(huán)繞著湖心島的邊緣,清靈的水光映照得都市的每一個角落鮮亮動人。
    斯德哥爾摩市政廳是市政委員會的辦事處,被認為是斯德哥爾摩的象征,瀕臨梅拉倫湖,由建筑師拉格納爾•厄斯特堡設(shè)計。1911年動工,1923年建成。它是一座龐大的紅磚建筑物,其右側(cè)是一高105米、有3個皇冠的尖塔,代表 瑞典、丹麥、瑞典三國國王和人民合作無間。廳內(nèi)有市議會大廳和宴會廳。每年諾貝爾獎金頒發(fā)后,國王和王后都要在宴會廳為諾貝爾獎金獲得者舉行隆重盛大的宴會。
    從斯德哥爾摩乘車西行約半小時,就到了風(fēng)景如畫的皇后島,沿湖岸步行,可以看見湖中白鷗點點,野鴨成群,湖水湛藍,對岸樹影依稀,林屋幽雅,置身其中,宛若仙境。島上有17世紀的 瑞典王宮—德洛特寧宮,現(xiàn)在是瑞典王室的主要住宅,王室為了讓年輕一輩的 家庭成員有較寬敞的庭園,于是就從舊城搬到皇后島/德洛特寧島居住。王宮是與丹爾賽宮風(fēng)格相同的宮
    殿建筑。
    位于斯德哥爾摩市郊的著名旅游勝地皇后島上。中國宮始建于1753年,是當(dāng)時瑞典國王福雷德里克為慶祝王后烏爾里卡7月24日生日而建造的。初為本質(zhì)結(jié)構(gòu),規(guī)模也小。10年后,國王下令以木石結(jié)構(gòu)重新修建此宮,于1769年建成,20世紀50年代,又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翻修,遂成今日之風(fēng)采。這是一座中國式宮殿與法國洛可可式建筑的融合體,兼有東方建筑的典雅與西方建筑的華麗。整個建筑呈弓形。
    瓦薩沉船博物館在斯德哥爾摩動物園島上。這里展出的一艘雙層炮艦,建于300多年前,被認為是世界上從海底扣•撈起來的最古老的戰(zhàn)艦。17世紀時, 瑞典海軍雇傭荷蘭造船技師修造炮艦。原計劃修建一艘單層炮艦,在修建中,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二世得知海上勁敵丹麥已修建成雙層炮艦,便倉促做出決定,命令將其改建成雙層炮艦。由于炮艦倉促改建成雙層,重心太高,首次出航即沉沒在近海之中。這是當(dāng)時轟動一時的海上重大事故。
    歷史博物館坐落在斯德哥爾摩市內(nèi)的布拉西赫門半島上,是瑞典陳列古文物的著名博物館。該館建于1939年,于1943年對外開放。館內(nèi)收藏著瑞典上自史前時期、下迄16世紀中世紀時期的歷史文物。一層陳列著各種石器、青銅器以及鐵器時代的文物。一層陳列著各種石器、青銅器以及鐵器時代的文物。二層是800年—1050年海盜時代的遺物,以及 1050年—1520年 瑞典中世紀的繪畫、工藝品和鄉(xiāng)村教堂的模型。
    瑞典王宮位于中央廣場旁。王宮的教堂、國家廳和宴會廳陳設(shè)如舊,華麗的大廳里,壁上掛著歷代國王和王后的大幅肖像。在一些室內(nèi)陳列著瑞古古代國王的王冠、王袍、權(quán)杖、戰(zhàn)車、兵器、珠寶、飾物和金銀器皿等,這些都讓人依稀可見昔日王室的赫權(quán)勢。王宮共有608間房間,比英國的白漢宮還多4間。最讓游人開眼界的是夏季每日中午在王宮前舉行的衛(wèi)隊換崗儀式。換崗衛(wèi)兵身著華麗服飾嚴肅而莊嚴地履行著古老傳統(tǒng)的換崗程式。
    利丁島上的米勒斯公園斯德哥爾摩近郊的利丁島,是享譽世界的雕塑家米勒斯工作和生活的地方。1955年米勒斯去世后,為了紀念這位著名的雕塑家, 瑞典將這里辟為博物館。里面收藏了大量米勒斯的作品。后來沿石坡拓建成公園,面向大海,園內(nèi)庭院高低錯落有致,景色秀麗。雕刻作品散落在滿園的噴泉和鮮花之間。各種人物雕像具有濃厚的古典和民間色彩。許多雕塑安置在幾丈高的柱頭上,天馬行空,巨掌撥云,突出了這位藝術(shù)家爽朗高曠的意境。
    瑞典人引以自豪的諾貝爾紀念館位于卡爾斯庫加市,這里離斯德哥爾摩約200公里,在一個環(huán)境幽雅的白樺山莊,碧綠的草坪和清新的白樺森簇擁著一座乳白色的二層樓房,這就是諾貝爾紀念館。白樺山莊并不是諾貝爾出生的舊居。諾貝爾1833年10月21日生于斯德哥爾摩的一個瑞典家庭,9歲時便跟隨家庭移居當(dāng)時俄國的首都彼得堡,從那以后他在許多國家生活過,最終他把自己看作是一個世界公民,即使如此,他也從來沒有放棄過他的瑞典公民權(qu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