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人類思想精華的名著書籍,一直都是大家在學習和參考的典范,也是一種文化傳承的必修課。讀后感與其看做是種作業(yè)還不如看做是一次對于原著作者的思想交流、碰撞。本欄目為大家提供了大量的名著讀后感資料,希望大家在這里能找到相同的火花,多交流
(本文為你提供讀后感范本兩篇。)
篇一:
這本書是由季老的隨筆散文整理匯編而成,每一篇文字都在探討一個相對獨立的問題,而所有這些問題匯總在一起,就可以相對比較全面地了解季老對待人生的哲學和態(tài)度。當然,季老留給我們的思考是寶貴而豐富的,可這本書卻編得讓人不敢恭維,實在是有太多重復的東西了,看到后面,有些篇章感覺有湊數之嫌。話雖如此,編排的失誤依然擋不住季老的光輝,此書還是非常值得一讀的。不過大可不必像我這樣買書來讀,網上有很多地方都可以讀到此書。
要說感想的話,個人認為書中有兩個話題特別值得談一談,一個是人生的意義與價值的問題,一個是如何安身立命的問題。
關于人生的意義和價值,季老明確告訴我們,他認為一個人存活于社會的意義在于承上啟下,承前啟后的歷史責任。竊以為季老說的這個傳承應該包括生命的傳承(也就是繁衍)、文化的傳承、精神的傳承以及環(huán)境的傳承等所有這些需要或者是應當傳承的東西。這個觀念跟南師(南懷瑾)經常在自己書中提到的頗為互通,不過南師喜歡引用宋代張載的話“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事開太平”。這種崇高的使命感和歷史責任感是非常值得我們欽佩和學習的,在我國很多知識分子身上都有體現,它是中華民族的特產,在民間也有很多體現,譬如中國人重祖先就是一種“承上”。也許正是因為這種精神,華夏民族的文明歷程才得以一枝獨秀地延續(xù)五千年之久,而不像其它的文明曾經輝煌一時,卻無法延續(xù)。寫到這,我想起了以前有一個人曾跟我說過的話:“我現在車也有了,房也有了,人生還有什么好奮斗的啊”,相比之下,他的人生價值是否有點太少了呢?
關于安身立命的問題,季老分為三個方面,一是人與自然的問題,二是人與人之間的問題,三是個人的思想感情之矛盾與平衡的問題。對于人與自然的問題,季老一直都是憂心忡忡,他看到現今環(huán)境污染嚴重、臭氧層空洞、物種滅絕、淡水短缺、溫室效應嚴重、自然災害頻繁等等問題,反復強調東方“天人合一”的思想才是出路,不要老學習西方的“征服自然”,還引用恩格斯的話“人對自然的每一次征服或勝利,都會遭到自然的報復”,我想這些大家都有體會,可以自行判斷。對人與人之間的問題,季老只談了對待好人的二字箴言“真”、“忍”,這兩點我認為不必細說,大家自己玩味下會更有感觸,那么如何對待壞人呢?又如何區(qū)別人之好壞呢?都是很有意思的問題。第三個是個人的思想感情矛盾與平衡的問題,這點其實是季老在書中談得最多的,因為說白了,也就是如何自處的問題,書中探討的關于命運、福禍、禮儀、道德等等諸方面的問題,都是關于如何自處的,如果能保持一個良好的平衡心,這個問題也就解決了。
最后,我寫了這么多,其實都是受季老啟發(fā)而來,如果覺得對這些問題感興趣,就去看看季老是如何思考的吧。在這個思想混亂、價值觀缺失的末法年代,能夠通過向大師們學習而使思想得到一點滌蕩,會是非常有助益的一件事情。
篇二:
很早看過藝術人生參訪季羨林老人的專題,知道他是位名人,但真正讓我關注他,對他產生敬佩的是在去年暑假期間,我才真正的知道了他的許多故事,接觸了他的一些文章,也拜讀了他的《季羨林談人生》一書,在文字不多的一節(jié)一節(jié)的小內容中,語言通俗易懂,但都包含著人生的哲理。讓人讀后產生共鳴和欽佩之感。讀完之后讓思想得到洗理與升華。譬如,在《傻瓜》一文中,他寫道:天下有沒有傻瓜?有的,但卻不是被別人稱做“傻瓜”的人,而是認為別人是傻瓜的人,這樣的人才是天下最大的傻瓜。這說明了“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的道理。他認為:不自作聰明,不把別人當傻瓜,從而自己也就不是傻瓜。哪一個時代、哪一個社會,只要能做到這一步,全社會就都是聰明人,沒有傻瓜,全社會也就會安定團結。
人生的真諦是什么?這是哲學永恒的話題。季先生強調,對人生問題的思考不是那些坐在神圣殿堂里的哲學家們的專利,“吾輩凡人”也要捫心自問:你為什么活著?人無法選擇生與死,但人不能總處在被動和糊涂之中,我們應有所作為。他對人生意義與價值的一句評價:“如果人生真有意義與價值的話,其意義與價值就在于對人類發(fā)展的承上啟下,承前啟后的責任感”。“有所作為”“承擔責任”這類詞如果從一個普通人口里蹦出,實有平庸教化之嫌,但聯系季老的學識與人品,又不由得暗自認同。季老的文字初讀平淡如水,索然寡味,并無多少新奇高深的教誨。掩卷深思,頓悟:大智大慧者,自然反璞歸真;世間之真理,又何需華麗的辭藻來修飾呢?
讀季羨林的文章,只需要一盞不必太過亮的臺燈,或者來一杯茉莉花茶。和著燈光的寧靜與茶的清新便可以深入文字的乾坤里獨享樂趣。你會發(fā)現你的童年、青年、壯年、中年、老年全在這本書里,書里的故事不僅僅是季先生的,還是每一個人的。修身、哲學、寄情、曠達。也許你不愛讀書,你不愛看故事、你不會輕易理解他人的歷史足跡、你不愿意相信那些用冠冕堂皇的書面語變現的文藝。但是你不可以懷疑季老真誠的態(tài)度。
讀了《季羨林談人生》,感覺很是中的,一直渴望與一位知天命以上的老者交流一番,不是平常那種與上上輩人的閑談,而是真正談談人生中的許多對我來說還很懵懂渾噩的東西。而這位望九之年的老先生能把對人生的感悟分享出來,于我似久旱之甘雨,潤心潤肺。有些東西,在這個紛亂的世界,我們來不及沉淀,在忙碌無為中忘記思考,甚至有些人已然根本不會去考慮了。但在我的內心深處一直留有一個位置,存放它們。是季先生幫我拂去了存放它們的箱子上的灰塵,重新將它開啟,并確認了它們的存在與正確。季先生樂觀地相信人類會到達大同之域,為此,我們每個人都有著為推動人類發(fā)展承上啟下、承前啟后的作用,只要抱有這份責任感,那么個人存在的價值和意義也就找到了。
很慶幸自己在年輕的時候能夠讀到這樣一本好書,讓自己能深入思考人生。剛剛步入社會,坦認我自己諸多不足之處,需要學習的東西很多,環(huán)境中因素繁雜,倘若沒有自己的追求和看法,則容易隨波逐流。對自我人生目標的確定與分解離不開對自己的清楚認知和對環(huán)境的深入了解,堅韌是我的長處,多思則影響我前進,這點和季老有同感,思太多則會有一定的消極影響,容易在潛意識里產生強烈的自我保護意識,也可能是由于在環(huán)境中沒有獲得安全感的緣故??v橫分析,結合各方面現狀,擺正態(tài)度后,該輕松上陣了。真正的人生不是談出來的,是走出來的。
讀后感欄目精心推薦:
讀后感范文匯總
讀后感大全匯總
中外名著讀后感匯
四大名著讀后感匯總
小編精心推薦
讀后感范文 | 讀后感怎么寫 | 讀后感作文 | 四大名著讀后感 | 中外名著讀后感
小編精心推薦
讀后感范文 | 讀后感怎么寫 | 讀后感作文 | 四大名著讀后感 | 中外名著讀后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