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論時政評論:怎樣看待“講話稿抄襲”問題 ?

字號:


    國家希望通過申論考試,考查應考者應具備的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從而選拔出高素質的行政管理人才。出國留學網(wǎng)公務員頻道為廣大考生準備了相關的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公務員時政評論的等信息,希望我們的信息對您有幫助。
    時事評論背景:
    近日,山西省呂梁市交城縣委書記李志安講話稿抄襲遭網(wǎng)民舉報。3月27日,記者通過呂梁市新聞辦證實,上述情況屬實,且在近日召開的交城縣委常委會上,該書記已就此事做了檢討。(3月27日中新網(wǎng))
    時事評論觀點:如何看待“講話稿抄襲”問題?
    檢討,不知有何“討”可“檢”?倘若不是網(wǎng)友眼尖和事后較真,誰還在乎李志安講話稿的原始出處。其實,現(xiàn)在一些會議一些領導的講話并不在于無法求證的效果,而在于通過這種看似莊嚴的官場儀式,營造出一種勤勉工作的幻象。
    現(xiàn)在有些領導的講話就是裝模作樣地讀文章,聽眾也只是裝模作樣的認真學習,就像一曲心照不宣的“雙簧”。李志安此舉只是有違文風,至少眼下看,領導到底是原樣照搬上級領導的講話,還是讀自己閉門造車、字斟句酙的錦繡文章,二者與實際效果之間并沒有必然聯(lián)系。
    其實,在琳瑯滿目的各類官場材料中(含腐敗分子的懺悔書),抄襲早就不是什么新鮮事,也不太可能令習以為常的當事人蒙什么羞,至多只是提供公眾茶余飯后的談資。官場的確少不了講話,但就效果而言,也不是真像領導一再強調的那樣有助于“深入貫徹”,更多時候只是當下“傳聲筒”:好點的,將上面的“講話精神”適當“翻譯”;差點的,要么像李志安這樣改頭換面,要么直接安上個三兩句話的“眉批”轉發(fā)了事。
    許多領導講話材料路數(shù)高度雷同,什么高度重視、建立健全機制、狠抓落實、總結提高,套路猶如白開水,就是不用耗費大把時間開會,公眾也知道講話的大體內涵。盡管如此,一些領導離了講話材料便可能語塞,這縱然與一些領導的口才有關,但更與其工作作風有著緊密聯(lián)系。一些領導習慣于照搬照抄,習慣于拿著現(xiàn)成的講話稿高談闊論,無非是想借會議代替落實,當然也不排除少數(shù)領導以此表現(xiàn)個人權威。
    再如何莊嚴的儀式,也只不過是一種象征意義。再好文采的講話稿,也不可能真正替代具體工作。文山會海的亂象也并非真就無解,出路關鍵在于要牽得住領導的“牛鼻子”——政績評價機制,即讓更多基層民意影響領導的決策思維,特別是具體言行。什么時候,一個領導因為高談闊論不受群眾待見,至而影響政績乃至仕途,什么時候文山會海之風才可能降溫,像李志安這樣的抄襲笑料也會自動消失在大眾視野。
    
申論真題 申論答案 申論熱點 申論范文 申論答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