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復試是打開錄取之門的鑰匙

字號:


    離考研復試已經(jīng)為期不遠了,有為數(shù)不小的一批學子即將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做一次刻骨銘心的抉擇;在這次命運的顛簸交錯后,許多人將在新的方向和旅程中開始自己的生命之旅。所以這是一個緊要的關鍵時刻,來不得半點馬虎和大意。以下《考研復試是打開錄取之門的鑰匙》是出國留學網(wǎng)考研頻道的專家精心為您整理的,希望您對您有所幫助。
    考研復試面試一般可以分為單獨面試與集體面試。單獨面試的優(yōu)點是能提供一個面對面的機會,讓面試雙方較深入地交流。單獨面試又有兩種類型。一是只有一個主考官負責整個面試過程。二是有多位主考官參加整個面試過程,但每次均只與一位應試者交談。后者廣泛被院校復試面試采用,有利于避免某一位考官看問題的片面性,但是對考生造成的壓力很大,畢竟一個人要面對好幾位學界的專家。
    集體面試又稱作小組面試,指多位應試者同時面對考官的情況。在集體面試中,通常要求應試者進行小組討論,相互協(xié)作解決某一問題,或者讓應試者輪流擔任領導主持會議、發(fā)表演講等。這種面試方法主要用于考查應試者的人際溝通能力、洞察力、把握環(huán)境的能力和領導能力等。國外較多的商學院采用這種方式進行面試。但我國研究生教育的主要培養(yǎng)目標是學術型人才,對于分工協(xié)作能力或是領導能力很少作為考查內(nèi)容,所以國內(nèi)院校很少采用這種討論型的面試方式。
    研究生考試以選拔具有科研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的學生為目的,面試時導師組著重考查的是考生的專業(yè)知識與思維能力。各招生單位的面試流程一般有兩種方式,一種是采取抽題的形式。考生的進場順序按照初試成績排列或抽簽決定,考生進場后當場抽取試題,經(jīng)過一兩分鐘的思考后,面向復試小組導師作答。另一種則是由復試老師直接向考生提問。如果招生單位規(guī)定在報名時選定導師,那么該導師是主要提問者。如果沒有規(guī)定預先選定導師,則由復試小組成員輪流提問。
    如果將上述幾種面試考核方式的實質(zhì)部分提取出來,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學校有這樣三個步驟:
    首先是口語介紹,然后是老師進行提問,最后會提問一些專業(yè)課方面的知識??忌跍蕚鋵I(yè)面試時,除了復習最基本的專業(yè)知識,還要多查閱本專業(yè)的核心期刊,充分了解本學科的最新發(fā)展情況。對于跨專業(yè)考生來說,這一部分的準備尤為重要,因為備考初試時可能只是針對一個研究方向著重復習,對整個學科體系缺乏全局性的了解。建議考生多閱讀一些專業(yè)基礎的教材,在自己心中給學科體系畫一個輪廓圖。此外,考生對自己報考的導師和學校也應該做詳細的了解,比如哪些方面的研究是學校的特色方向,近期有哪些最新的科研成果等。
    除了扎實的專業(yè)基本功和良好的個人綜合素養(yǎng),我們要不斷地提升自身的修養(yǎng)和能力,掌握一定的面試方法和技巧也是非常必要的:
    1.心態(tài)平和,實事求是
    自我介紹時要精神飽滿、面帶微笑,表現(xiàn)出年輕人應有的朝氣和熱情,在面試過程中始終保持微笑會讓考官產(chǎn)生一種舒適、溫和的感覺。在日常生活中,往往那些受大家歡迎的人都是經(jīng)常面帶微笑、性情溫和的人,考官同樣也喜歡善良、溫和、友善的學生。其次,考生在介紹中要清晰地傳達出自己的相關信息,語速要平穩(wěn)、緩和,發(fā)音要清晰、有力。再次,必要的眼神交流是贏得考官好感的重要籌碼。眼神的交流要貫穿于整個面試過程中,從自我介紹到抽題答問再到與導師的自由溝通,都需要加以一定的眼神交流。考生眼神一定要正視考官的眼睛,表現(xiàn)出一定的專注、認真,同時充滿自信,切不可飄忽不定,飄忽不定是一種典型的缺乏自信的表現(xiàn)。如果考生實在不敢正視考官的眼睛,可以正視考官的鼻子,當然,在自我介紹的過程中,不必始終正視考官,可以在言談過程中環(huán)視一下其他老師,眼神從主考官自然地移動到其他老師身上,再從其他老師移動到主考官身上,要時刻保持一種鎮(zhèn)定自若、自信冷靜的心理狀態(tài)。
    在整個面試過程中,考官問得最多的莫過于考生對本專業(yè)基本理論以及相關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忌谶@個時候要始終保持一種謙虛、謹慎、從容的心態(tài),不要心態(tài)失衡、過度緊張。入圍的考生彼此之間的實力差距并不是很大,所以此時比拼的就是考生的心理素質(zhì)。當考生抽到難以回答的題目時,切不可不懂裝懂。學生遇到不會的問題再正常不過,只要謙虛、認真、虛心請教,老師都會給予認同的。在遇到疑難問題的時候,考生先要認真思考,一般老師提出問題之后都會留一到兩分鐘的時間供考生思考作答的,如果實在沒有思路,可以主動承認以前對這個問題關注不夠,希望老師能夠幫忙指點。如果有一些思路或者影響,不妨說出來與在場的老師分享,老師會認為該考生是一個誠實、可靠的學生,切不可胡編亂造、異想天開。
    2.要知道,知識是難以窮盡的
    但這并不能阻止我們追求知識的步伐,在研究生復試的面試過程中,我們所面對的都是國內(nèi)的專家學者,我們的專業(yè)功底在他們面前是非常薄弱的,但同樣我們可以通過廣博的知識面獲得他們的好感。例如,在討論到某個專業(yè)知識的時候,可以適度地聯(lián)系一些其它學科門類的知識,從其它角度談一些自己的見解和觀點。有時候一個比較新穎、獨特的觀點可以贏得老師的好感。
    每個人都具有各自特有的涉獵領域,你學習計算機,平時可能關注體育;你研究歷史,平時可能關注時政;你喜歡化學,平時可能關注商業(yè)。在面試的過程中,不妨將這些愛好與專業(yè)知識聯(lián)系起來,在與導師的交談過程中,讓導師了解到你的另一半。知識是無窮無盡的,關鍵是我們能有一顆時刻追求知識的心,不管是在哪個領域,只要你熱愛知識,你都能夠挖掘出屬于自己的東西,導師看重的與其說是你在這四年當中所學的專業(yè)知識,不如說是你在這四年學習生活中所培養(yǎng)的求學熱情和所練就的求學能力。
    3.如何獲得導師好感
    在面試當中,老師往往會詢問你對哪個方面感興趣,考生在這個時候就需要提前掌握老師的研究偏好和學術專長。不鼓勵考生為了投師所好違背自己的初衷說違心的話,但最起碼可以不至于與導師發(fā)生正面沖突。例如,提問老師的學術專長為近現(xiàn)代西方哲學,而考生在話語間卻流露出了明顯的對近現(xiàn)代西方哲學的排斥情緒,這就與導師發(fā)生了鮮明的沖突。如果考生提前了解了該導師的研究偏好,就可以在面試的過程中避免談及自己對近現(xiàn)代西方哲學不感興趣之類的想法。
    面試的考官可能還會問你類似這樣的問題:請你談一談你所報考的導師的研究方向和進展。所以考生事先一定要對自己所報考導師的研究成果有所了解和掌握,仔細研讀導師的相關學術論文,對最具代表性的學術成果進行必要的思考和把握。與此同時,考生同樣也要關注所報考專業(yè)的發(fā)展情況,一個對自己所報專業(yè)的發(fā)展現(xiàn)狀和前景漠不關心的考生是不會博得老師好感的。
    以上《考研復試是打開錄取之門的鑰匙》由出國留學網(wǎng)考研頻道為您精心整理,還有更多2014年考研復試指導盡在本網(wǎng)站,歡迎收藏(CTRL+D)即可。
    
考研復試信息 考研復試名單 考研復試內(nèi)容 考研復試英語 考研錄取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