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留學 申請傳播學專業(yè)的經驗分享

字號:


    留學美國申請文科的學生比較少,所以借鑒的不多,自己整個美國留學申請過程,幾乎是在摸索中進行的。從大三開始準備出國,從每天跑班兒上托福開始,到今天的塵埃落定,將近兩年的時間,結果還是令人滿意的。因此將自己的申請美國傳播學專業(yè)的經驗跟大家分享,希望對大家以后的申請有所幫助。
    背景
    北外大四,專業(yè)新聞,GPA 87/100,RANK比較高,T667+5,G490+780+4.5,在SCMP實習2個月,其間發(fā)表過十多篇DAILY和一個FEATURE STORY. 三篇推薦信來自系里的一位外教,一位副教授和實習時候的主編。
    申請專業(yè)與結果
    這次一共申了8所美國和2所香港的學校,和身邊好多一起申請的同學比不算多的,不過專業(yè)倒是跨了三個。出現(xiàn)這種情況的根本原因是我的GRE成績,V490是一個極其尷尬的分數,因為很多學校傳播專業(yè)要求最低500,所以我在選校的時候必須首先避開對GRE有硬性規(guī)定的學校們——畢竟自己不是牛人,不能拿學術拍死對方。
    于是乎,10月份開始選校,拿著一個和我一起申傳播的TSINGHUA牛人給的傳播學排名表,偶爾借助USNEWS的指導,急匆匆便確定了8所。各學校專業(yè),選擇原因和申請結果如下:
    USC,PRINT JOURNALISM,REJ
    選擇USC的原因是外教強烈推薦,說他家的新聞特別強,而且他有一些朋友在那邊,也許推薦一下我會有用處。當然,結果也顯示了并木有什么用。其實倒不是外教關系不夠硬,還是偶太不地。USC的網站上說VERBAL分數最低550,寫作最低5,WHICH是我交了申請費才在FAQ那一欄里看到的,哭。因此強烈建議大家選校之前把學校網站的犄角旮旯全部掃蕩一遍,別像我這么傻。不過被USC這種牛校拒,我也沒什么可抱怨的,這也是為什么偶現(xiàn)在特別崇拜某些拿了USC AD的同學~
    UMass-Amherst,COMM,REJ
    UConn,COMM,REJ
    選擇這兩所學校的原因基本一樣——傳播學很強,且沒有明確要求GRE成績。我在這兒跟大家說的時候并想不出還有其他什么具體的選校理由,所以各位應該也很容易理解我為什么被拒了。一般來說,人們對一件事沒有明確動力就沒法對其全力以赴。就如我當時一般,準備材料的過程中有敷衍的嫌疑,有幾次甚至把PS打印出來了才發(fā)現(xiàn)把學校和專業(yè)都寫錯了,orz。還有就是沒想清楚自己的興趣到底在哪兒,究竟想學MASS COMMUNICATION嗎?這個問題即使現(xiàn)在回答,我還是不能拍胸脯保證說“是的”。也許還是積累太少,沒有達到做學術的境界。
    但是這兩所學校確實很好,小米也很熱情,畢竟是自己精心挑選出來的學校。我想如果兩年之后真的再次申COMM,我應該還是會再次嘗試的。
    MISSOURI-COLUMBIA,PRINT JOURNALISM,AD
    選密蘇里的原因是本人在年紀尚小的時候就聽一位老師介紹過這所學校,從此便將其視為新聞學勝地,一直心向往之,再加上偶本身對新聞就有種理想主義的熱情,所以雖然密蘇里要求申請的時候交3篇不同題目的ESSAY,偶還是心甘情愿的寫了,且是所有申請ESSAY中寫的最為順手的。
    不過我遞交材料的時候已經過了DEADLINE三四天。申請初期和小米發(fā)信時還被告知“OUR DEADLINE IS FIRM”,所以心里小緊張了一段時間。沒想到最后居然是AD,頓時感動了好多天。
    NYU,MEDIA,CULTURE & COMMUNICATION,AD
    選NYU的最根本原因也是崇拜于其REPUTATION,上了系里網站,看到這個專業(yè)的名字很有趣,研究過課程設置之后更覺得愿意嘗試。所以即使是在選校的最后階段,當同學說NYU基本不可能給錢,勸我放棄的時候,我還是堅持一試。“反正別人也不會要我,我不申一下心里不舒服。”我記得當時自己是這么說的。申請材料也準備的比較努力,其實我傳播方向的那份PS就是照著NYU的要求寫的,呵呵。
    要提的是我申請的這個專業(yè)是STEINHARDT學院的,他們要求所有的申請材料都用一個信封統(tǒng)一寄過去。我當時在GRADUATE SCHOOL網站上提交了索要申請材料的申請,用他們寄過來的信封表格和CHECKLIST準備的材料,其實這樣弄,和其他學校比反而方便許多。不過他們寄出的MAIL要在路上漂一個多月,故建議想申他家的同學們早點索要材料。
    UCLA,EAST ASIAN STUDIES,AD
    UCLA的這個專業(yè),具體說來是東亞研究的中國方向。對于我會申這個專業(yè)甚至拿到了AD,我身邊的所有人都表示了不加掩飾的詫異和不理解。呵呵,也是,我一個專業(yè)和經歷都和東亞研究毫不相關的小本還沒畢業(yè)的學生,連全國每個省的省會是哪兒都記不清楚,做東亞研究未免搞笑了點。
    不過宿命論者說得好,發(fā)生的事就是必然。記得當年選校選的百無聊賴的我突發(fā)奇想GOOGLE自己的英文名,誤打誤撞進了UCLA ASIA INSTITUTE的AISAMEDIA,因為他們轉載過我八月份實習時候寫的一篇報道,進而就開始關注這個專業(yè)。當然,最后讓我下定決心申請的還是專業(yè)介紹中的一句話,“In most cases, the M.A. degree in East Asian Studies is suitable for those who seek to develop a general range of knowledge of the area as preparation for careers in fields such as journalism, business, law, government service, public health, or secondary school education.”可能是正好觸動了我實習中對于CULTURE GAP的感觸吧,于是就洋洋灑灑在PS中抒發(fā)了我認為文化修養(yǎng)和理解力對于一個記者的重要性,自己的挫折和經驗,以及我覺得這個專業(yè)的課程設置和教學目標是如何符合我的職業(yè)規(guī)劃的,云云。沒想到,IT WORKED,呵呵。
    FSU,MEDIA & COMM STUDIES,AD
    印象里FSU好像在電影方面是個牛校吧?決定申他家的傳播是因為DEPARTMENT OF COMMUNICATION的方向分類是我查閱的學校中最為全面和詳細的。10月份發(fā)EMAIL過去詢問情況的時候,熱情的NATASHIA小米就哐哐哐寄了一個介紹資料的大包裹過來,頗是漂亮~
    不過出結果的過程就不那么盡如人意了。貌似他家漏掉了我的AD,沒有EMAIL通知,上來就是研究生院提供住房信息的信。21號的時候收到系里的平信,居然要25號之前回復,暈一下。
    USM,COMM,AD
    UNIVERSITY OF SOUTHERN MISSISSIPPI,我猜申這個學校的同學不多吧?呵呵,因為我今年也是第一次申請,實在不知道怎么定位自己,所以從排名20多的學校申到排名200多的學校。當時發(fā)EMAIL給系里,DEAN便直接回信說AD沒有問題,后來事實證明USM果然也是最早發(fā)我AD的學校,不過獎學金卻總是讓我耐心等,其實..到現(xiàn)在還等著呢..
    雖然現(xiàn)在看來肯定不會去他家了,我還是想謝謝DEAN和可愛的小米(她會在回信中加“=)”哦),讓我以一個好心情開始了相當耗時耗力的申請過程。果然,美麗的地方出可愛的人呢。
    關于最后去向
    最近總是被問到這個問題。介于目前所有的學校都沒有錢,謝絕了香港的小OFFER,浸會的MPHIL到7月才能出結果,我選擇了查理同學所說的性價比最高的密蘇里。
    對于這個決定,周圍的朋友和老師有人贊成有人反對,其實我想說,不管密蘇里現(xiàn)在和以前比怎么樣,他的新聞和其他學校比怎么樣,我還是為能去那里而榮幸。就現(xiàn)在的我的資質和經驗而言,密蘇里在未來兩年里能給我的,一定比我能給他的更多。
    所以,未來是光明的,我們還是順差的。
    感悟
    其實對于思想簡單且經常無故浪費時間的我來說,這樣的結果已經值得滿意了。我只能說我是幸運的,對于所有幫助過我的人,我不想在這里冗長的一一感謝。但是我必須真誠的謝謝SCMP,在那里我第一次有了新聞的實踐經驗,認識了很多能力很強又堅持著新聞理想的職業(yè)記者和編輯,接受了他們無微不至的關懷和極其耐心的專業(yè)指導。我從那里得到的遠不止實際可見的經歷,推薦信,PS修改,等等,更多的是樂觀主義的性格,熱情的生活態(tài)度和對所有人的善意。
    我不是牛人,沒有令人敬佩的野心和長遠宏大的目標。在崇拜牛人的同時,我只想告訴所有和我一樣平凡的朋友們,其實我們都是汪洋大海中的一滴水,向著正確的方向,一定也能夠自由的激蕩起最漂亮的水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