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留學網高考欄目為大家整理了《高考最終要回歸書本復習知識》,供高考考生們參考,有關信息請關注出國留學網提供的信息資料。
高考最終要回歸書本復習知識:
所謂萬變不離其宗,高考的知識實際上都離不開書本的?,F(xiàn)行高中課本內容豐富,形式活潑,深入淺出,在欄目設置、內容編寫、排版及習題的設置上,均有新穎、獨特之處。回歸課本不是一句空話,要有選擇性地讀,有目的地讀,讀法要講究,讀了才有收獲。
1、基礎知識:
概念和規(guī)律是物理學的基礎,抓好基礎就是要抓好概念、規(guī)律。物理概念、規(guī)律揭露了客觀事物的本質,是人類長期探索的結晶。抓住了物理概念和物理規(guī)律,就抓住了物理學的精髓,就具備了駕馭物理學的本領。
要重在理解,掌握概念的準確闡述、規(guī)律的推導過程,認清概念和規(guī)律所依據(jù)的物理事實,清楚地認識概念和規(guī)律的表達形式(包括文字表述和數(shù)學表達);理解規(guī)律的適用條件,能鑒別關于概念和規(guī)律的似是而非的說法,理解相關知識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
2、實驗:
實驗題在高考試卷中占有8%左右的比例,實驗題的得分高低對總分的影響不可忽視。高考實驗題以分組實驗為主,這些題雖不會照搬課本實驗,但解答實驗題所應具備的能力同樣必須在熟悉課本實驗的基礎上形成,實驗能力的形成應建立在熟悉實驗原理和真正的試驗操作基礎之上。如07年“練習時用示波器”;06年“驗證動量守恒定律”、“多用電表的使用”、“測電源電動勢和內阻”;08年“描繪R0伏安特性曲線”、“用單擺測定當?shù)刂亓铀俣取?05年“雙縫干涉測光波的波長” 等都只是在課本實驗的基礎上略加改變而來,只要掌握了課本實驗就能游刃有余地應對。
“演示實驗”是對知識點的說明、分析或驗證,也可以看作是知識點的闡述的一部分,對于每一個演示實驗我們首先都要知道該實驗是為了驗證哪個定理或公式,或是為了說明什么問題,不要出現(xiàn)“張冠李戴”,然后記得實驗的原理、器材、方法以及數(shù)據(jù)的處理分析。高考題中對課本中的演示實驗的考查也不少,如“平拋的豎直分運動是自由落體運動”、“小球在擺動中機械能守恒”、“波的疊加”、“壓縮氣體做功,氣體內能增加”、“氣體對外做功,內能減少”、“靜電屏蔽”、“靜電計”、“研究電磁感應”、 “受迫振動”等,都是源于課本上的演示實驗。
3、插圖:
縱覽高中物理教材的插圖(包括每冊教材前面的彩圖),生動活潑,注重以圖代文,簡明直觀。盡管有的插圖看上去很普通,實際上也具有很好的導向作用。近幾年的高考題中經常出現(xiàn)利用課本上的原圖,通過改變教材里的敘述表達形式來進行考查,如“電場的疊加”、“靜電場的電場線、等勢面”“磁電式電表的磁場”、“地磁場”、 “顯像管”、“演示光電效應的實驗” “x射線管結構示意圖”、“核子平均質量與原子序數(shù)的關系”、“光的偏振”、 “機械波的波形”、 “分子力座標圖”等等,都在歷次高考中出現(xiàn)過。06年最后一題涉及“回旋加速器 ”的工作原理,答案幾乎就是書上的原話。因此在復習中有效地應用插圖,對拓展思維,提高物理成績,至關重要。
4、旁批:
旁批,實際上是對知識點闡述的一些補充說明或條件限制,是教材的有機組成,對解決問題能起到引導和指導作用。如第一冊教材中利用旁批的形式告訴學生“等效替代”、 “理想實驗法”都是科學研究中的重要方法。第三冊教材中利用旁批的形式引導學生對有關現(xiàn)象加以簡單明了的解釋,以幫助學生能更深入地理解掌握相關的概念、現(xiàn)象。如“原子的電離”“元素的化學性質是由核外電子決定的”等等,再如“為什么說半衰期短,放射性廢料就容易處理?”“磁單極子穿過線圈時感應電流的方向是否會改變?”等一類的旁批又能引導喜歡鉆研的學生開闊思路深入研究學習。
5、做一做:
做一做介紹簡單易行的實驗,學生可以利用身邊簡單的器材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這些實驗,而它們的結論能幫助學生對相關概念、規(guī)律的理解。如“觀察失重現(xiàn)象”、“在筆縫間觀察單縫衍射”、“驗證環(huán)形電流的磁場方向”、“觀察電磁感應現(xiàn)象”等。
6、閱讀教材:
閱讀材料中多是與生活實際和現(xiàn)代科技聯(lián)系緊密的應用性、探索性的例子。其內容豐富,題材廣泛,有物理學史、物理思維方法的介紹;有生產、生活中實用技術的介紹;有最新科技成就的展示和近代物理知識的發(fā)展和展望;還有一些是教材內容的延伸、拓展和應用等,不管是什么內容和題材,都與物理知識緊密聯(lián)系,高考命題立意新,與生活及科技緊密聯(lián)系,“閱讀材料”就是一塊很有開發(fā)價值的地方。如 “汽油機點火裝置原理”、“大氣中的光現(xiàn)象――蒙氣差、海市蜃樓”、“移動電話”、“如何確定古木的年代”等是利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納米材料”、“黑洞”、“立體電影”、“增殖反應堆”等是屬于科技前沿的問題;“磁懸浮列車”就是08年25題的題源。 “統(tǒng)計規(guī)律”在理解溫度、半衰期的定義時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復習這部分內容時,要記清楚題材源自哪個知識點,可以用什么原理解釋或用什么定理解決,還要記好一些經典的實驗方法、原理。通過對以上內容的閱讀,既可熟悉這方面的內容,又可以培養(yǎng)自己的閱讀能力,提高其獲取自然知識的能力。
7、思考與討論:
“思考與討論”欄目中的大多數(shù)問題設置在主干物理知識上,其特點是緊扣教材、突出重點、引發(fā)思考,欄目中的一些問題,設問巧妙、情景新穎,富有想象空間,我們的很多典型題和課外練習題都來源于思考與討論部分的問題變換,如圓周運動中“木塊隨圓盤轉動時的向心力”、動量守恒當中“子彈射入木塊壓縮彈簧問題”等等,在復習到這些內容的時候要多思考、多聯(lián)系,回顧自己在前幾輪復習當中有哪些題型跟思考與討論中的問題有關聯(lián),哪些題型是如何改變條件演變而來的,有必要把這些題目都找出來進行比較,這樣通過一個問題可以把很多關聯(lián)內容串起來,利用這個欄目可以使學生的聯(lián)系能力得到較大的提高。
8、例題和課后練習:
對于課本上出現(xiàn)的例題習題要認真研究,因為“萬變不離其宗”。
課本上的例題和習題一般相對較容易,容易被忽略,課本習題具有典型性、示范性和探索性,許多高考題目從課本習題上找到“引子”,甚至直接用課本習題作為高考題,有許多高考題就是課本上每一章后面的習題經過簡單改造而來的,這些習題不僅要會做、做熟,而且要想一想它可能會有一些怎樣的變化,這樣看書才不至于“熟視無睹”。如“由給出初末兩時刻的波形圖確定波可能的傳播速度”是05年、07年波動問題的原形;“求兩個點電荷產生電場的合場強”是06年一個選擇題的原形;像“速度選擇器”、“磁流體發(fā)電機”、“電磁流量計”等也是高考最后一道題出題的原形。
| 高考語文復習資料 | 高考數(shù)學復習資料 | 高考英語復習資料 | 高考文綜復習資料 | 高考理綜復習資料 |
| 高考語文模擬試題 | 高考數(shù)學模擬試題 | 高考英語模擬試題 | 高考文綜模擬試題 | 高考理綜模擬試題 |
| 高中學習方法 | 高考復習方法 | 高考狀元學習方法 | 高考飲食攻略 | 高考勵志名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