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納位于幾內(nèi)亞灣北岸,處于赤道附近,高溫炎熱。這個以產(chǎn)黃金著稱的西非小國卻與凳子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當?shù)厝苏f,凳子是加納文化的濃縮,滲透進加納人政治、經(jīng)濟和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
通過凳子和祖先交流
阿散蒂是加納最大部族,屬于阿肯人,通過特制凳子與祖先保持聯(lián)系是阿肯人的社會習(xí)俗。這種特制凳子由三部分組成:底座一般為矩形,中部設(shè)有固定形狀,往往通過不同類型或象征圖案雕刻等來表明主人的身份和地位,頂部兩邊微微翹起。除了特制凳子外,也有普通人使用的凳子,一般原料都是加納的硬木。
《環(huán)球時報》記者在加納看到,工藝品市場上最不缺的就是凳子。在加納,不僅國王和酋長擁有特制的小凳子,每個人家里幾乎都有一個小凳子,即使在棺材鋪里也要擺上凳子。按照阿肯人習(xí)俗,凳子通常被認為是祖先神靈的寄居地,生者通過凳子可與祖先交流。在家庭中,凳子是作為人們心中祖先來供奉,并定期祭拜。遇上節(jié)慶,還會抬出來供人瞻仰,并虔誠祈禱保佑部族家庭興旺平安。
據(jù)說,加納有的部落祭祀凳子會殺掉25頭牛,以牛血灑抹于凳。在阿肯人的一些部落,酋長會被徹底灌醉,關(guān)在屋子里與凳子獨自呆上7個夜晚。在此期間,酋長將準備好的食物和水獻給祖先,而祖先也賜予酋長勇氣、公正、力量和尊重。此后,酋長便成為祖先的代言人,管理整個部族事務(wù)。在加納,人人都有一只自己特別喜愛的凳子,精心保存,至死不棄。
金凳子傳說家喻戶曉
凳子與加納的淵源來自家喻戶曉的金凳子傳說。17世紀末,在與加納中北部登基拉國的對抗中,加納各部落在奧賽·圖圖領(lǐng)導(dǎo)下逐漸整合成阿散蒂部落聯(lián)邦。在一次阿散蒂各部落代表參加的盛大集會上,突然天昏地暗,一張金凳子從濃云密布的天上降下來。這張金凳子向地面飄來,緩緩落在圖圖的膝上。大祭司安諾基馬上宣布,這張凳子代表著阿散蒂民族的精神,其一切力量和無畏精神有賴于這張金凳子的安全無恙,為了阿散蒂王國的團結(jié)和興盛,人們應(yīng)該永遠忠于金凳子的保管人阿散蒂國王。從此,人們便將金凳子看做天神所賜,認為阿散蒂王國授權(quán)于天。從此,阿散蒂王國宣告成立,圖圖成為首位國王,而金凳子也成為王權(quán)和民族團結(jié)的象征。
19世紀,英軍入侵加納,意圖奪走金凳子,取締阿散蒂王國。阿散蒂人藏起金凳子,并以此號召民眾團結(jié)一致,堅持抵抗。無論戰(zhàn)爭如何殘酷,這張被阿散蒂人視為“圣物”的凳子,始終有人日夜守候,從未落入英國人手中。
現(xiàn)實中這張金凳子是阿散蒂大酋長即國王圖圖創(chuàng)造,金凳子高18英寸,寬18英寸,長24英寸,從來不能放到地上,要供奉起來或放在地毯上。金凳子是繼承國王的最重要程序,新國王必須觸摸過金凳子,否則不是合法繼承。真正看過金凳子的人不多,只有國王和最信任的顧問才能知道金凳子的隱藏地點。所有酋長都有一個復(fù)制的凳子,象征著權(quán)力,在酋長葬禮上,凳子要用動物鮮血涂成黑色。凳子***“王冠”、“玉璽”般,對一個酋長或部落來說至關(guān)重要,一切權(quán)力都以凳子來衡量。酋長被擁戴為王,稱為“坐上凳子”,退位或廢黜,叫做“失去凳子”或“凳子跌落”。目前這張金凳子仍然保存在阿散蒂王宮中,每隔幾年舉行慶?;顒幽贸鰜碚故?。
新人在凳子上海誓山盟
如今,凳子在加納成了除災(zāi)祈福、裝點居室的禮品和裝飾品。在一些部落,送嬰兒一張小凳子,是保佑其健康成長;成人禮上送少女一張凳子,是祝福其作為女人的開始;新郎送新娘一張凳子,則代表了對忠貞愛情的誓言。新婚之夜,新郎新娘要肩并肩、手拉手坐在訂婚必備的重禮——凳子上來海誓山盟。凳子雕刻更是加納一大藝術(shù)瑰寶。凳子土地則是現(xiàn)在加納土地所有制的核心部分。1992年加納憲法對土地所有制做出明確規(guī)定,土地分為公共土地、凳子土地和家族土地。凳子土地是酋長掌握的部落公地,不能買賣,只能租賃。由于政府掌握的公共用地僅為全國用地的10%左右,凳子土地則構(gòu)成了加納土地所有制的主體。數(shù)百年來,凳子不僅寄托著加納人對先祖的崇敬之情,也凝聚著堅韌不屈的民族精神,而普通人的一張張凳子則向世人默默講述著先祖的榮耀和歷史,也承載著加納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和祝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