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考語文文言翻譯技法匯總

字號:


    高中同學在翻譯文言文時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哪些困難呢?下面匯總的七點供同學們參考:1.遇到文中的一些國名、朝代名、官名、地名、人名、年號以及一些稱號等專有名詞可不作翻譯,將它保留下來。 2.在翻譯時往往出現(xiàn)個別詞語翻譯不徹底或者不翻譯,導致文白摻雜,不倫不類。3.古代漢語中有某些復合詞在形式上跟現(xiàn)代漢語的某些雙音節(jié)詞一樣,但它們是兩個詞,表達兩個意思,翻譯時應(yīng)當拆開。4.只會簡單組詞,把一個單節(jié)的詞語變成雙音節(jié)詞語,不會結(jié)合語境,換用另一個詞語來翻譯。5.在古代漢語中,有些詞語在句中只起調(diào)節(jié)音節(jié)的作用,還有些詞語只有語法功能而沒有實際含義,這些詞語在翻譯時不作意譯,而應(yīng)省去。還有一些偏義復詞在翻譯時也應(yīng)把不表意的一個詞素刪掉,否則就容易使譯句顯得啰嗦贅余。6.古代漢語中有的句子是省略句,還有的雖不是省略句但不符合現(xiàn)代漢語的表達習慣,只有添加一些成分,句子成分才能完整,否則就容易導致成分殘缺。7.古代漢語中存在倒裝句,倒裝句的語序和現(xiàn)代漢語不一致,翻譯時應(yīng)先調(diào)整語序,再作翻譯。
    翻譯的技法。
    1.“留”字法。對原文中的人名、官名、地名等專有名詞,可以采取保留的辦法進行處理,不必翻譯。如:“是時以大中丞撫吳者為魏之私人。”其中“大中丞”就是表示官職的專有名詞,翻譯時采取保留的辦法處理。整句可以翻譯成:在這時,憑大中丞的身份擔任吳縣巡撫的官員是魏忠賢的親信。
    2.“對”字法。對已由單音節(jié)詞發(fā)展成雙音節(jié)詞語的,我們可以采用對譯的辦法處理。如:“臣聞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其中,“求”現(xiàn)在變成了“要求”,“木”現(xiàn)在變成“樹木”,“固”是使動用法,變成使„„牢固。整句就可以翻譯成:我聽說想要樹木長的高大,就一定要讓它的根生得牢實。
    3.“換”字法。對有些文言詞語,我們現(xiàn)代漢語已經(jīng)不用了,而是用別的詞語來替換了。如:上例中的“聞”,現(xiàn)在都不單用以表示聽說的意思,現(xiàn)在就換用“聽說”一詞來翻譯。
    4.“增”字法。對文言句子中的省略部分,翻譯的時候應(yīng)該為了使語句通順,必須增補出來。如:“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未足”之前省略了主語“我們”,“與”后面省略了賓語“之”,翻譯時應(yīng)補出:對那些追求儒道卻把穿得不好、吃得不好當作恥辱的讀書人,我們不值得和他們議論。5.“刪”字法。對于顧問中表示停頓或湊足音節(jié)的助詞和部分表示陳述語氣的助詞,翻譯的時候可以直接刪除,不必譯出。如:“夫六國與秦皆諸侯,其勢弱于秦。”“夫”是發(fā)語詞,不翻譯。
    6.“調(diào)”字法。對于文言倒裝句,翻譯的時候,必須按現(xiàn)代漢語的語言習慣順句。如:“凡人不能教子女者,亦非欲陷其罪惡。”這是一個定語后置句,首先順句為:凡不能教子女者人,亦非欲陷其罪惡。再翻譯之。
    [小練習]翻譯下面一段文言文。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為民上而不與民同樂者,亦非也。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優(yōu)者,民亦憂其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下》)
    
2014試題庫匯總
5年高考3年模擬匯總 每日一練(72套含答案) 2014高考語言運用匯總
2014近義詞匯總 2013高考閱讀理解練習匯總 2013語文試題分類匯總
2014閱讀測試匯總(含答案) 2014語文限時訓練匯總 2014語文古文匯總
2014成語測試匯總
    
2014語文名句默寫匯總 2014詩歌鑒賞解題方法匯總

    出國留學網(wǎng)高考頻道為您搜集整理
    

    
高考語文復習資料 高考數(shù)學復習資料 高考英語復習資料 高考文綜復習資料 高考理綜復習資料
高考語文模擬試題 高考數(shù)學模擬試題 高考英語模擬試題 高考文綜模擬試題 高考理綜模擬試題
高中學習方法 高考復習方法 高考狀元學習方法 高考飲食攻略 高考勵志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