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是比鳥飛得還遠的夢想、比花開得還美的情感、比星閃得還亮的智慧、是我們到一百歲還忘不掉的信念。讀名著,發(fā)感想。自古至今名著一直是一種文化的延續(xù),不同時期的大家都對名著有所解讀。然而我們寫的讀后感可能達不到那么高的境界,但是可以從名著中吸取到一些自己受用的東西就好了,這也是名著傳遞給我們的思想。 《伊豆的舞女》是日本川端康成的著作。初讀《伊豆的舞女》感覺很朦朧,文中男女之間的那種情愫不濃不淡,不甜不膩,恰到好處。
初看紅樓還是在初中,那時正當是青春無敵,情竇初開花季,寶黛的前身神話滿足了一個小女子對緣定三生愛情的渴望,而寶黛現(xiàn)實中的愛情是那樣的單純,又是那樣的凄美,寶玉那是翩翩貴公子,黛玉那是婷婷俏佳人,而寶釵呢,那是橫刀奪愛的冷血虛偽的冷美人,可襲人則是為了自身的地位,專在背后打小報告害死晴雯的小人,還有許多人形像模糊,在腦海中只留下一個人名,而沒有確實的關(guān)于愛憎是非的觀念。比如晴雯,比說司棋,只是敏感地感覺到作者或許是偏愛和贊美她們的,但自己卻無法對她們生出好感,所以姑且不去理論。
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話?……”
一百多年前,曹雪芹耗盡一生心力為我們上演了一出《紅樓夢》,讓我們了解到人情的冷暖,讓我們看盡了人間的悲歡離合。
每每看一遍“紅樓”,我的眼淚便會在不經(jīng)意間流出,我承認我是一個多愁善感的女孩,那你呢,是否曾為黛玉焚稿而流淚,為大觀園中的生離死別而感動呢?
一曲紅樓,唱盡人世浮華,訴盡世間離合,道盡人間悲歡;一曲紅樓,響徹天穹,使天地為之動容……
這場“夢”注定以悲劇結(jié)束,我們無力改變它。因為它發(fā)生在封建制度之下。當時的叛逆只有死路一條。我們只有默默地祈禱,期盼賈寶玉與林黛玉能在世外仙林中過著幸福甜美的生活。
林黛玉從小喪母,沒有受到禮教婦德的教育,保持著純真的天性,愛自己之所愛,憎自己之所憎,我行我素。后來她寄人籬下,變得更加孤獨。在這個冷漠的世界上,她唯一的知己是賈寶玉,今生唯一愛過的人是賈寶玉。但兩人的愛戀注定是一個悲劇。他倆都追求自由,但這種叛逆與封建制度格格不入,只好一個仙逝,一個遁世。“天盡頭,何處有香丘?試看春死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一首葬花吟似乎早已預(yù)見了這個悲劇。
賈寶玉一生癡癡傻傻、瘋瘋癲癲;林黛玉一生哭哭啼啼、猜猜疑疑;薛寶釵一生圓滑處世;王熙鳳一生算計他人……可最終都只落得一個“悲”字。賈寶玉遁入空門,林黛玉香消玉殞,薛寶釵獨守空閨,王熙鳳反誤了卿卿性命……
我不喜歡那個認為天下女兒眼淚都要給他的狂妄寶玉,但我卻欣賞那個一生只對黛玉癡情的寶玉。
我不喜歡那個整天猜疑的黛玉,但我卻佩服追求自由與愛情的黛玉。
我不喜歡那個處世圓滑的寶釵,但我卻有些憐憫?yīng)毷乜臻|的她。
在這紅樓之中,不論貴為皇妃,還是賤為奴隸;不論憤世嫉俗,還是恪守禮教;不論蹈身檻外,還是順天任命;不論溫和靜淑,還是曠達不羈,最終都逃脫不了悲劇的命運。
“一個枉自嗟呀,一個空勞牽掛。一個是水中月,一個是鏡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淚珠兒,怎經(jīng)得秋流到東,春流到夏……”
經(jīng)典推薦: 紅樓夢讀后感(匯總)
經(jīng)典推薦: 水滸傳讀后感(匯總)
經(jīng)典推薦: 西游記讀后感(匯總)
經(jīng)典推薦: 三國演義讀后感(匯總)
紅樓夢讀后感 | 100字 | 200字 | 300字 | 400字 | 500字 | 600字 | 800字 | 1000字 | 1500字 | 2000字 | 3000字 |
紅樓夢讀后感 | 100字 | 200字 | 300字 | 400字 | 500字 | 600字 | 800字 | 1000字 | 1500字 | 2000字 | 3000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