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八年級語文下冊《芙蕖》練習

字號:


    同學們,假期既是休閑、放松的時候,又是學習提高的佳期,善學的學生,總會合理利用假期,給自己充電,為自己的下學期學習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為了幫助同學們度過一個充實而有意義的假期,出國留學網中考頻道特地準備了一些假期學習套餐,希望同學們依時完成,同時,也希望家長能督促子女完成。祝大家節(jié)日快樂!
    【學習目標】
    在掌握重點文章詞語的基礎上,通過反復朗讀,體會文章結構之美、語言之美,培養(yǎng)熱愛自然的思想感情。
    【重難點預見】
    1、分析思路,學習本文總分總的寫作方法;
    2、品味語言,體會本文生動的語言特點。
    第一課時
    【知識鏈接】
    1、 有關蓮的詩句、詞語
    2、李漁(1611——約1680),字笠鴻、謫凡,號笠翁,明末清初浙江蘭溪人,是一位有名的戲曲家、戲劇理論家,又是一個博學者,著有《笠翁十種曲》(傳奇),多系寫才子佳人的悲歡離合故事;《閑情偶寄》(小品),內容包括戲劇理論、飲食、園藝等。本文節(jié)選自《李笠翁一家言•笠翁偶集》。
    【學法指導】
    獨學、對學、群學
    【學習流程】
    自主學習
    1、初讀課文,感知文本。(給下列劃線字注音)
    芙蕖( ) 效顰( ) 群葩( ) 自夏徂秋( )
    迨( ) 菡萏( ) 異馥( ) 草菅 ( )
    2、再讀課文,理解文本。
    (解釋下列句中劃線詞的含義)
    (1)倚此為命 。 (2)以芙蕖之可人。
    (3)迨至菡萏成花。 (4)荷花之異馥。
    (5)殆所謂不善養(yǎng)生。 (6)又時病其漏。
    (指出下列句中劃線字的不同含義)
    (1)以芙蕖之可人( ) 望天乞水以救之( )
    (2)請備述之( ) 又備經年裹物之用( )
    (3)蓬中結實( ) 有五谷之實( )
    (4)過而不問之秋也( ) 自夏徂秋( )
    (翻譯下列句子)
    (1)以芙蕖之可人,其事不一而足。請備述之。
    (2)及花之既謝,亦可告無罪于主人矣。
    (3)種植之利,有大于此者乎?
    合作探究(三讀課文,解讀文本,體會文章結構之美)
    1、第一段最后“以芙蕖之可人,其事不一而足。請備述之”中的“備述之”具體指下文中的哪幾段?請概括各段段意。
    第二課時
    2、文章最后兩段主要講了什么?
    展示提升(四讀課文,體會文章語言之美)
    1、品詞語:以“我認為 詞(字)用得好,寫出了 。”
    2、品美點:以“我認為 句美,寫出了 。”
    3、品情感:以“我從文中 處,理解了作者 的心情。”
    【達標測評】
    一、解釋詞語
    1、不一而足
    2、分內之事
    3、安身立命
    二、翻譯句子
    1、可鼻,則有荷葉之清香,荷花之異馥;避暑而暑為之退,納涼而涼逐之生。
    2、至其可人之口者,則蓮實與藕皆并列盤餐而互芬齒頰者也。
    3、只有霜中敗葉,零落難堪,似成棄物矣;乃摘而藏之,又備經年裹物之用。
    4、有風既作飄飖之態(tài),無風亦呈裊娜之姿。
    5、無一時一刻不適耳目之觀,無一物一絲不備家常之用者也。
    6、有五谷之實而不有其名,兼百花之長而各去其短
    
語文試題 數(shù)學試題 英語試題 政治試題 物理試題 化學試題 歷史試題
語文答案 數(shù)學答案 英語答案 物理答案 化學答案 歷史答案 政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