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下還是回國?留德中國學生畢業(yè)后去留難抉擇

字號:

《留下還是回國?留德中國學生畢業(yè)后去留難抉擇》由11月19日報道。
    3名中國留學生參加了在柏林舉行的德國國慶日(10月3日)的慶?;顒?。(法國《歐洲時報》德國版取自德新社)
    出國留學網(wǎng)(www.liuxue86.com) 11月19日訊 據(jù)法國《歐洲時報》德國版報道,漫漫留學(微博)路的盡頭,莘莘學子又面臨新的難題。在異國他鄉(xiāng)繼續(xù)奮斗,抑或返華再謀發(fā)展?
    留德 工作生活環(huán)境好
    吳可(化名)說她希望留在德國,最重要的原因是喜愛這里的社會氛圍。吳可目前正攻讀海德堡大學東亞藝術史碩士專業(yè),預計還有半年畢業(yè)。她從過往的經(jīng)歷中,得出了上面的結(jié)論。“畢業(yè)后,留在德國肯定是我的首選。這里非常自由,人與人之間互相尊重,不會因為身份、職位的高低來評判一個人。社會對個人的努力也會比較肯定?!?BR>    如今在德國一家私企兼職的她,很喜歡公司里的氛圍。第一次嘗試在德國尋找工作,她毫無經(jīng)驗?!懊嬖嚨臅r候,初次見面的老板就很隨和,能看出我的緊張和無措。面試的最后,老板還提醒我應該關心一下薪酬和假期。”吳可和德國同事之間的相處也很和諧,工作上他們會給予指導、鼓勵和贊許,私底下他們又成為熱情的朋友,這讓孤身在德的吳可不時感受著溫暖。
    半年前吳可因為身體不適入院,得知需要動手術摘除體內(nèi)腫瘤的消息,恐懼立刻寫在了自己臉上。盡管學過德語,大量的醫(yī)學專業(yè)詞匯對她來說依舊是巨大的困難?!拔耶敃r很害怕,醫(yī)生就很有耐心地給我解釋病因,告訴我腫瘤是良性的,手術也很小,手術后大可不用擔心。”吳可告訴記者,盡管是個小手術,當時醫(yī)院五六名護士負責照顧她,還一直微笑著告訴自己不用擔心。
    德國優(yōu)越的醫(yī)療資源讓吳可更加堅定留在德國的決心。
    讀博 學歷提高就業(yè)層次
    從2011年9月踏上德國的土地,如今兩年有余。小孫的求學路走得頗為順利,就在今年8月初,她拿到法學碩士學位。對于所有海外留學生都必然會面臨的“去留”問題,她結(jié)合自己專業(yè)的情況,選擇一條更為順理成章的路——攻讀博士。
    “其實讀博的想法很早就有,但是一直不堅定?!比ツ晷O還沒有下定決心。她為此詢問過同專業(yè)的師兄師姐,有的人已經(jīng)返華。檢察院、法院的公務員,律師,公司法律顧問等崗位與自身專業(yè)對口,加上自己有英語專業(yè)的基礎,擔任公司法律事務方面的翻譯也可以是一個選擇。
    “中國對于德國的法學博士還是很認可的?!比绻邆涞聡▽W博士學位,回到中國就業(yè)的層次也會更高一些,無論在企業(yè)、律師事務所還是高等院校。碩士畢業(yè)前后留意過中國招聘市場的小孫,也知道海外的工作經(jīng)歷會讓海歸更添成色。她坦言,自己在大方向上會聽取家人的意見,“爸媽非常支持我,特別是我爸,他非常希望我讀博?!弊哉J為學習能力還算不錯的小孫,漸漸開始明晰前方的道路。
    找工作 應聘壓力與動力并存
    “在這個階段,難免有些迷茫,也會有些壓力?!备稙t(化名)在接受采訪時這樣描述自己當下的狀態(tài)。2004年10月付瀟以本科交換生的身份來到德國,2008年機械本科專業(yè)畢業(yè),2012年獲得機械碩士專業(yè)學位。約三個月前,他開始找工作,但是很遺憾“收獲不多”。
    平時關注新聞的付瀟表示,其實今年德國的就業(yè)市場挺好,經(jīng)??吹骄W(wǎng)上的招聘信息?!耙郧白约簩φ夜ぷ鞑⒉簧闲模磉厸]有人督促自己,自己就比較懶,后來才開始有所行動,慢慢地才知道該怎么做?!眲傞_始的大部分簡歷都石沉大海,其余的回音也都是拒絕辭,兩個月的時間仿佛過得很緩慢,內(nèi)心十分煎熬。直到最近找工作的事情才有了些起色,付瀟開始收到公司的積極反饋,“最近收到了3個面試邀請,也有過1次電話面試?!?BR>    當被問及為何選擇面對壓力留在德國找工作,而不返華尋求一條更輕松、有家人陪伴的道路時,付瀟回答“坦白說,自己在德國留學這么多年,兩手空空回到中國,心里還是會有一些不甘心。另外現(xiàn)在海外留學生越來越多,很多沒有工作經(jīng)驗的留學生回國之后,并不具備足夠的競爭力,中國就業(yè)市場對留學生的認可度也逐漸下降。留在這邊工作,主要還是希望能讓自己通過經(jīng)驗的積累變得更加具備競爭力,以后回國發(fā)展也有更多的資本。”
    對于自己未來的長期規(guī)劃,付瀟坦言這方面自己還處于迷茫的階段,沒有明確的目標。而盡快找到一份工作,是他當前最大的期望。進入“備戰(zhàn)”狀態(tài)的他,現(xiàn)在會和很多不同領域的人交流,也和很多同在應聘的人一起分享信息,溝通面試感受。
    專家建議 德企重視獨立工作能力
    進入德企工作一直是很多在德留學生畢業(yè)后夢寐以求的就業(yè)選擇。不錯的薪資福利,工作能力的歷練機會,成熟企業(yè)文化的熏陶,較高的社會認可等等。而中國學生如何讓自己具備足夠的競爭力?記者就此采訪Mussenbrock&Wang GmbH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迪爾克·穆森布洛克(Dirk Mussenbrock)。
    作為Sinojobs中歐企業(yè)招聘會主辦方,Mussenbrock&Wang GmbH與很多中國應聘者有過接觸和交流。穆森布洛克表示,無論是實習生還是正式雇員,公司與中國員工一直有不錯的合作經(jīng)歷。隨著跨國業(yè)務的開展,德資企業(yè)也渴求建立一支多文化背景的高素質(zhì)團隊。
    關于德企最期待中國員工具備什么特質(zhì)的問題,穆森布洛克說:“首先,我們需要中國員工擁有獨立管理項目工作的能力。從習慣上講,可能中國員工會傾向于中企的Top-Down工作模式,即上司安排工作,告訴員工需要完成的任務是什么,任務完成后向上司匯報。但是作為德企,我們更傾向于嘗試培養(yǎng)和發(fā)揮員工的自主工作能力,經(jīng)理不會給員工作過多的布置,員工需要自己決定做什么以及怎么做?!?BR>    其次,多文化背景下的創(chuàng)造力是德國企業(yè)關注的重點。穆森布洛克說道:“無論是在一個項目內(nèi)抑或在日常工作中,我們都希望中國員工能帶來新的想法,比如關于公司的新產(chǎn)品或新服務項目。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不同的思維模式下,創(chuàng)造力也是我們組建國際性團隊的重要意義所在?!?BR>    再者,團隊協(xié)作能力也是構(gòu)建理想團隊的要素?!霸诘缕蠊ぷ鳎袊鴨T工不單單面對機器、電腦,還需要接觸德國同事。我們希望來自不同國家的員工能夠互相理解,并且了解對方的優(yōu)勢和弱勢,以便提供必要的幫助。舉個簡單的例子,在撰寫德語文書時,中國員工必然會遇到問題,即便他的德語能力已經(jīng)很強,這時候他就需要團隊的支持?!?BR>    作為專注于中德人力資源解決方案的資深人士,穆森布洛克給中國留德學生提出三點建議:
    第一,無論學生來自中國還是其他國家,在外國學習期間,不能局限于生活在本國人組成的人際圈子里。和德國朋友去運動,和他們聊天,都是很好的認識社會的方式。
    第二,有志于進入德企工作的學生,需要積累實習經(jīng)驗,他們應該選擇德國公司而不是中國公司,應該走一條更艱難的道路而不是貪圖輕松選擇坦途。一條更艱難的路必然讓實習者學到更多的東西。
    第三,中國留學生需要善于利用身邊的資源。很多德國高校會設置服務機構(gòu),為找工作的學生提供指導。中國留學生可以去這些機構(gòu)咨詢,讓他們提供意見,以便自己寫一份更好的德語簡歷和申請信。這樣的機會,在很多招聘展會上也能得到。(張喬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