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弘揚主流文化
在取得社會經濟的速發(fā)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下,人們卻忽略了文化,當今社會出現越來越多的“精神快餐”,“草根文化”,藍領文化與白領文化、小資文化與打工文化并存,“少兒不宜”的成人文化等各種低俗文化,占文化主導作用的主流文化卻一直處在“非主流”狀態(tài)。
近幾年這種主流文化被邊緣化,低俗文化盛行的事屢見不鮮,去年的春晚,小沈陽的爆紅;06年的一群相聲界的表演“藝術家”們,針對郭德綱面向大眾面向百姓的相聲,宣稱抵制“三俗”之風事件;還有最近少數電視臺相繼出現的相親節(jié)目,把“三俗”之風發(fā)揮的淋漓盡致,把少數年輕人拜金、自私、享樂的愛情觀、價值觀一次次加以放大,在以低俗的方式追求電視收視率。
這些現象主要的原因在于:第一,主導意識形態(tài)不夠突出,內涵不夠穩(wěn)定,在當代社會往往顯得聲音較弱,其社會影響與其在當代文化中應有的地位不相稱。第二,受到來自大眾文化的挑戰(zhàn),其社會影響力受到削弱。由于主流文化的表現形式往往相對保守,面對大眾文化顯得單調、拘謹,莊重有余,活潑不足,未能做到寓教于樂。又由于受到政府主導的文化體制的保護,其面對市場的競爭力先天較弱,在大眾文化的市場化運作面前疲于應付。第三,受到新媒體的沖擊,在其所依憑的主流媒體受到互聯(lián)網等新媒體的挑戰(zhàn)時,主流文化的傳播也受到影響。
針對上述情況,改變這種低俗文化現象,需要重塑主流價值,而當代的中國主流文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是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整合社會觀念和社會思潮的文化。這種文化至少應該包括三個方面的內涵:一是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精華;二體現時代精神的當代文化;三是世界其他國家的優(yōu)秀文化元素。
弘揚主流文化迫在眉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采取措施:
首先,主流媒體,文化主管部門需要明確自己的責任,肩負起崇高的社會責任去弘揚主流文化。在文化管理層次上,要努力建立一個健全的引導機制,堅持社會利益至上,讓主流文化在文化發(fā)展過程中發(fā)揮巨大的作用。
其次,主流文化的表現形式創(chuàng)新,改變以往的單調,拘謹,莊重有余,做到活潑,寓教于樂,從而在市場競爭中有較強的競爭力,以更為活躍和主動的姿態(tài)進入到一個無限寬闊的新天地。
再者,文化產品的生產上不能單一的追求市場利益,而需要在社會利益的基礎上實現市場利益,掌握和運用文化市場運作規(guī)律。
總而言之,只要我們努力的弘揚主流文化,不斷地進行文化體制改革,對文化發(fā)展抱著負責的態(tài)度,總有一天會實現多元并存的,豐富多彩的,健康的中國特色文化。
公務員申論欄目推薦:
申論熱點之城市停車位緊缺
申論熱點之法治建設
| 申論真題 | 申論答案 | 申論熱點 | 申論范文 | 申論答題技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