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干部廉政誠信演講稿

字號:


    同志們:大家好!
    自古以來,孝順父母和長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回顧歷史,傳頌過許多感人至深的故事。人們把一個人有無孝心,看成其道德情操是否高尚的標尺,于是文人雅士,將儒墨客,都想靠上至孝的美名,以便青史垂名,流芳百世。
    孝順與清廉,看似沒有什么關聯(lián),其實不然。東晉時期的政治家、軍事家陶侃的故事,對二者的關系作出了最好的注腳。
    陶侃年輕時,曾在潯陽做過主管漁業(yè)生產的“監(jiān)魚梁”。有一次,其部下從魚品腌制坊拿來一壇糟魚給其食用,陶侃念其母生活清苦,便托人將糟魚捎給母親,并附上告安信。陶母甚為有這樣的孝順兒子高興,并交口稱贊糟魚好吃。來人見陶母高興便說:“伯母愛吃,下次我再給你多拿幾壇來?!碧漳副阏f:“不要再帶了,省得侃兒多花錢?!眮砣吮汶S口說:“這點魚還要錢?到下面作坊里拿就是?!碧漳嘎犃T,心情陡變,神情凝重地將糟魚壇口重新封好,叫來人把糟魚帶回并附書責備兒子:“爾為吏,以官物遣我,非惟不能益吾,乃以增吾憂矣。”陶侃知悉后,十分愧疚,深感辜負了母親的期待,發(fā)誓不再做使母親失望之事。從此,陶侃為官公正廉潔,關心民眾疾苦,受到了民眾的愛戴。
    小編精心推薦
    誠信演講稿 | 好人好事演講稿 | 師德演講稿 | 核心價值觀演講稿
    
    小編精心推薦
    誠信演講稿 | 好人好事演講稿 | 師德演講稿 | 核心價值觀演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