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留學網(wǎng)中考頻道在考試后及時公布各科中考試題答案和中考作文及試卷專家點評。請廣大考生家長關注,祝福廣大考生在2013年中考中發(fā)揮出最佳水平,考出好成績!同時祝愿決戰(zhàn)2014中考的新初三學員能倍加努力,在2014年中考中也能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
【試題】 (三)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7~21題。(12分)
淺談態(tài)度/姜以剛
①一群螞蟻為了挪動一粒飯或一條蟲,忍受著難以想象的重負,前推后搡,齊心協(xié)力。一只蜜蜂為了采一點花蜜,在花朵之間往返無數(shù)次,翻飛起舞,不辭辛勞。一株野草為了顯示生命的力量,艱難地從石縫中鉆出, , 。螞蟻、蜜蜂和小草的個體雖小,但它們那認真的態(tài)度卻給了我們很多感動。
②接下來說說我們人本身吧。營業(yè)員態(tài)度熱情,讓顧客心滿意足,這家店的生意就會更好。父母態(tài)度真誠,讓子女心服口服,這樣的教育效果就會更佳。教師態(tài)度認真,讓學生耳濡目染,這樣的教學就會有潛移默化的效果„„
③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孟冬是中國古代的一大孝子。一年冬天,大雪紛飛。其母臥病在床,突然想吃竹筍。孟冬很久也沒找到竹筍,他便抱著雪地里的竹子痛哭。他終于感動了天地,竹林里冒出了竹筍,成全了他的這份孝心。
④綜觀古今中外的名人,都有一種持之以恒的精神。海倫·凱勒主動向命運挑戰(zhàn),克服了自身的盲聾啞的生理缺陷,成為了一位作家?;艚鹑戆c瘓,只有一根手指能活動,憑著對物理學研究的滿腔熱情,成為了繼愛因斯坦之后的又一位物理學研究領域的泰斗。
⑤要成就一番事業(yè),還得有一種謙虛的態(tài)度。三國時期的楊修非常有才,但終因恃才放曠,被曹操所殺。一個人不論天賦的高低,都要不斷學習。王安石筆下的方仲永,雖為文學神童,但每天“環(huán)謁于邑人”,錯過了很多學習機會,最終“泯然眾人矣”。
⑥要獲得更多的成功,既要勝不驕,更要敗不餒。諾貝爾經(jīng)過很多次實驗的失敗,甚至連自己的弟弟和助手都在實驗中喪生,自己也差點被炸死。但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終于發(fā)明了高效炸藥。
⑦要實現(xiàn)人生理想,還要堅持自己的志趣,有矢志不渝、堅韌不拔的態(tài)度,才能終成大器。努力不分早晚,出身不論貧富。齊白石年輕時是一名木匠,但他有種“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經(jīng)常自學,最終成為一位極負盛名的大畫家。唐朝大書法家柳公權,幼年喪父,家貧無紙習字,其母便以沙地為紙,以樹枝當筆,教他練字。這些都沒有阻礙他日后成為大書法家。
⑧前中國男足主教練米盧先生說過“態(tài)度決定一切”的名言。態(tài)度是學業(yè)和事業(yè)的催化劑,在學習和工作時,有了好的態(tài)度,你的人生就會更精彩。
⑨生活就像一面鏡子,它能反射你的喜怒哀懼。保持一種平和的態(tài)度,用一顆真誠的心去理解生活,你將會從生活中提煉更多的靈感。保持一種積極的態(tài)度,微笑面對生活,生活也會對你微笑。你對生活失望,生活也會懶得理你。不要關閉自己心靈的窗戶,打開它,可以讓更多的新鮮空氣吹進來,讓更多的美景撲入你的胸懷。
17、請仔細揣摩第①段前兩句的表達特點,在畫線處填寫兩個四字短語,使句意一致,句式相同。(2分)
18、第③自然段列舉孟冬的例子,其作用是什么?(2分)
19、結合全文,下列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這篇文章的中心論點是:態(tài)度是學業(yè)和事業(yè)的催化劑,在學習和工作時,有了好的態(tài)度,你的人生就會更精彩。
B.第⑤段是從反面來舉例證明分論點的,而其他段落是從正面舉例論證。
C.本文都是運用舉例論證的方法來證明中心論點的。
D.第⑤段中列舉方仲永的例子是為了論證一個人即使有再高的天賦,也要不斷學習,才能有所成就,否則一事無成。
20、本文有些句子語言優(yōu)美、含義雋永,試對最后一段的畫線句子作點賞析。(2分)
21、第⑦段柳公權的例子除了給我們感動外,還給我們什么啟示?請再列舉出一個恰當?shù)氖吕枰宰C明。(3分)
【答案】 (三)12分
17、示例:曲折向上(奮力向上、努力向上)、百折不撓(鍥而不舍、堅持不懈、持之以恒等)(2分。只要意思相同即可給分,但要注意前一短語表示行為,后一短語表示精神,否則扣分。)
18、列舉孟冬的例子是為了論證分論點(一個人要有誠心,才能感動天地),增加說理的趣味性。(2分)
19、C(3分。本文還運用了道理論證的方法)
20、這個句子運用了比喻論證的方法,把新鮮的空氣比作良好的態(tài)度,形象生動地論證了良好的態(tài)度對一個人有所作為的重要作用。(2分)
21、啟示:要實現(xiàn)人生理想,就要堅持自己的志趣,矢志不渝,即使出身貧賤,也能終成大器。(2分。意思相近即可) 事例如:朱元璋小時候當過放牛娃、乞丐、和尚,但他不屈服于命運,最后成為明朝的開國皇帝。(1分。若考生列舉其他事例符合啟示內容也可)
2013江蘇中考語文試題匯總
2013山東中考語文試題匯總
2013四川中考語文試題匯總
2013江蘇中考數(shù)學試題匯總
2013四川中考數(shù)學試題匯總
2013山東中考數(shù)學試題匯總
2013江蘇中考英語試題匯總
2013山東中考英語試題匯總
2013四川中考英語試題匯總
2013福建中考英語試題匯總
2013江蘇中考政治試題匯總
2013山東中考政治試題匯總
2013四川中考政治試題匯總
2013山東中考物理試題匯總
2013四川中考化學試題匯總
2013四川中考歷史試題匯總
2013山東中考歷史試題匯總
2013山東中考生物試題匯總
2013四川中考生物試題匯總
2013山東中考地理試題匯總
2013江蘇中考地理試題匯總
2013江蘇中考歷史試題匯總
2013四川中考物理試題匯總
2013湖北中考政治試題匯總
中考歷史試題
相關鏈接:
《 《 出國留學網(wǎng)中考頻道
中考語文 | 中考作文 | 中考數(shù)學 | 中考英語 | 中考滿分作文 | 中考政治 | 中考物理 |
中考化學 | 中考歷史 | 中考生物 | 中考地理 | 中考英語作文 | 中考網(wǎng)址 | 中考時間 |
中考報名 | 中考資源 | 志愿填報 | 錄取查詢 | 中考成績查詢 | 分數(shù)線 | 心理輔導 |
中考政策 | 中考狀元 | 中考飲食 | 中考備考輔導 | 中考復習資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