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年來,人們一直把教師比作紅燭,贊頌她默默發(fā)光、無怨無悔奉獻的精神,教師也一直以蠟燭精神來鞭策自己。
“教師”雖說只是一個職業(yè)的稱謂,而在現實中,教師的職業(yè)行為似乎成了他們生活的全部。他們以犧牲自我來換得學生茁壯成長,他們情系學生,情傾講壇。講臺催人老,粉筆染白頭,但教師們卻無怨無悔,失志不改,耕耘不輟。這種甘為人梯、無私奉獻精神就如同紅燭一般,燃燒自己來照亮別人,用自己的付出換來一批批學生的成長。
然而,在今天社會里,紅燭對教師來說實際上是一個傷感悲壯的比喻。
我國正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是新時期的基本路線。社會主義的經濟浪潮在全國激蕩,同樣,它也沖擊著教育園地。面對繽紛的經濟世界,面對開放城市、經濟特區(qū)的繁榮,多少有志之士躍躍欲試。有的果斷“下?!保诟母锎蟪敝袏^力拼搏,成就輝煌;有的雖說“折戟沉沙”,但也算開了眼界,“拿著青春搏一回”。教師,胸懷“彩墨”,面對這巨大的‘畫卷’他們不可能無動于衷。誠然,有極少數教師去試了幾筆,但絕大多數教師能立足三尺講臺,在辛勤地耕耘著。廣大教師,尤其是貧困地區(qū)的中小學教師,拿著低微的工資,住在簡陋的校舍里,用自己的崇高品德,去塑造千百萬青少年美好的心靈,辛辛苦苦、嘔心瀝血、任勞任怨,十年、幾十年如一日,默默奮斗在教學崗位上,甘愿作為“人梯”,讓孩子們站到自己的肩上,去攀登新的文化科學知識的高峰。
小編精心推薦
青春演講稿 | 理想演講稿 | 夢想演講稿 | 態(tài)度演講稿 | 細節(jié)演講稿
小編精心推薦
青春演講稿 | 理想演講稿 | 夢想演講稿 | 態(tài)度演講稿 | 細節(jié)演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