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jié) 會計檔案的保管期限
永久檔案與定期檔案
各種會計檔案的保管期限,根據其特點,分為永久、定期兩類。
永久檔案即長期保管,不可以銷毀的檔案;定期檔案根據保管期限分為:3年、5年、l0年、l5年、25年5種。會計檔案的保管期限,從會計年度終了后的第一天算起。
《會計檔案管理辦法》規(guī)定了我國企業(yè)和其他組織等會計檔案的保管期限,該辦法規(guī)定的會計檔案保管期限為最低保管期限,具體可以分為:(主要了解企業(yè)的)
1.永久:會計檔案保管清冊、會計檔案銷毀清冊以及年度財務報告;
2.25年的:現(xiàn)金和銀行存款日記賬;
3.5年的:固定資產卡片賬于固定資產報廢清理后保管5年、銀行存款余額調節(jié)表、銀行對賬單;
4.3年的:月度、季度財務報告;
5.15年的:其他。含所有會計憑證,總賬,明細賬,日記賬和輔助賬簿(不包括現(xiàn)金和銀行存款日記賬),會計移交清冊。
【例題3·單選題】會計檔案的保管期限是從()算起。
A.會計年度終了后第一天
B.審計報告之日
C.移交檔案管理機構之日
D.會計資料的整理裝訂日
[答案]A
【例題4·單選題】原始憑證和記賬憑證的保管期限為()。
A.15年
B.25年
C.3年
D.10年
[答案]A
【例題5·單選題】各種會計檔案的保管期限,根據其特點分為永久、定期兩類。定期保管期限分為()。
A.3年、10年、20年、30年、40年5種
B.1年、5年、10年、15年、20年5種
C.3年、5年、10年、15年、20年5種
D.3年、5年、10年、15年、25年5種
[答案]D
會計基礎延伸閱讀
會計學按其研究內容,主要有基礎會計、財務會計、財務管理、成本會計、管理會計和審計學等重要分支。
基礎會計闡明會計的基礎知識、基本方法和技術。
財務會計闡明會計處理各項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的基本理論和方法;財務管理研究資金的籌措、管理、有效利用的理論和方法。
成本會計闡明成本的預測、計劃、計算、分析、控制和決策的基本理論和方法。
管理會計[1]闡明如何結合企業(yè)經營管理,綜合地利用企業(yè)會計信息的基本理論和方法。
審計學闡明對經濟活動的合法性、合規(guī)性、合理性及效益性進行檢查監(jiān)督的基本理論和方法
根據使用資料的對象不同,分為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
根據會計主體的性質不同,分為營利組織會計與非營利組織會計;
根據會計對象的范圍不同,分為宏觀會計與微觀會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