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有助學習 ? 科學家研究沒差別

字號:

出國留學網www.liuxue86.com 2013年06月28日 12時訊
    在法國教育部長準備再度提出新一波「數位化計畫」之時,法國許多地區(qū)政府持續(xù)提供國中生各種數位產品。法國總統(tǒng)Francois Hollande在擔任科雷茲(Correze)省主席時,就率先于2010年開始讓該地區(qū)兩千五百名國中生與八百名教師配備數位產品。現(xiàn)在,許多地方政府也都開始仿效。
    然而,美國國家經濟研究院兩位學者Robert Fairlie 和Jonathan Robison于五月底時發(fā)表一項研究,指出讓學童配備個人電腦并不會提高他們的學業(yè)成功機會。全球校園數位化狂熱引起兩位學者的興趣。為此,美國已花費了五十億美元(三十八億歐元),英國則花費了一億九千四百萬英鎊(兩億兩千六百萬歐元)為青少年提供三十萬份數位設備。
    法國的全國花費不得而知,但推動校園數位化的先驅省份-朗德省(Landes),自2001年起已花費五千兩百萬歐元;而自2012學年度起開始推行的馬恩河谷省(Val-la-Marne)則編列了三年期共兩千五百萬歐元的預算。
    對美國國家經濟局而言,這些花費相當龐大。根據兩位學者的研究,經濟局提出以下建議:「對于以減少優(yōu)渥家庭與其他家庭子女數位差異為目標的政策,國家必須謹慎、實際?!?BR>    為進行研究,兩位經濟學家發(fā)給加州地區(qū)十五間學校共1123名學童個人平板電腦。于此同時,其他社會、種族與學業(yè)背景相同的學生則繼續(xù)以傳統(tǒng)方法學習。對照組學生家中沒有電腦與網路(在美國有10歲到17歲青少年的家庭中,有27%未配備電腦或網路),但美國公立學校中每三位學生共享一臺電腦,因此這些學生仍有機會使用電腦。
    兩年后,經濟學家并未在配有個人電腦的學生上觀察到特殊效應,其成績沒有任何變動。研究顯示,比起未配有個人電腦的學生,這些學生確實多花了一些時間在作業(yè)上,但不足以對學業(yè)產生影響。事實上,這些學生也利用平板電腦進行游戲與聊天。
    根據兩位學者統(tǒng)計,未配有個人電腦的對照組學生每週平均花費4.2小時在學校、圖書館或朋友家的電腦螢幕前。而配有電腦的學生每週則多花了兩個半小時。其中有五十分鐘用于學校作業(yè)、五十分鐘用在游戲、三十五分鐘用在社交網路上。因此,雖然這些學生花在課業(yè)的時間較多,但個人電腦并非加強學業(yè)或文化的工具。
    事實上,在法國總督學部針對朗德省國中生所做的一項研究報告中,也觀察到類似情況。雖然法國研究報告以質性數據為主,且未設立對照組,但報告總結指出,學生做作業(yè)所需時間限制了學生用在電腦游戲上的時間。但大多數學生仍花相當多時間在游戲上。督學處對科雷茲省學生進行的調查也獲得相同結果。
    是否應從這些結果做出負面結論?抑或應該認為游戲也能成為教育的工具?
    雖然學生配備平板電腦的實際影響仍有待研究,并引發(fā)許多有待解決的問題,但目前法國各地區(qū)政府未打算停止繼續(xù)提供學生數位科技產品的計畫。
    原始資料來源:2013年6月6日法國世界報(Le Monde)
    http://www.lemonde.fr/ecole-primaire-et-secondaire/article/2013/06/05/a-quoi-servent-les-tablettes-a-l-ecole_3424237_1473688.html
    ?
    
    (出國留學網www.liuxue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