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人類思想精華的名著書籍,一直都是大家在學(xué)習(xí)和參考的典范,也是一種文化傳承的必修課。讀后感與其看做是種作業(yè)還不如看做是一次對于原著作者的思想交流、碰撞。本欄目為大家提供了大量的名著讀后感資料,希望大家在這里能找到相同的火花,多交流。
(本文為你提供讀后感范本兩篇。)
篇一:
魯迅在他的《故鄉(xiāng)》一文中描述了一個他和閏土美好的童年,令人無限向往,但其結(jié)局卻顯得很悲慘,兩個原本友誼很深的孩子,竟變成了一對熟悉的“陌生人”。讀了這篇文章后,我才明白了:原來時間可以撕碎兩個人的友誼。
歷史總是不斷地重演著,我和我的好朋友張凡不正好與魯迅和閏土一樣嗎?
總以為我們的友誼堅如磐石,深比大洋?,F(xiàn)在看來,那只是我們年幼時的幻想罷了。
我和張凡年齡差不多。小時候,我經(jīng)常和他一起在村子里亂逛,我們會為在一起捅掉了一個馬蜂窩而高興。我們也經(jīng)常一起爬到桑樹上,盡情地享受著桑棗的美味,直到嘴唇、牙齒變?yōu)樽仙珵橹梗@時我們會望著對方紫色的嘴唇而大笑。我們也常常在一起分享個人的小秘密,比如,他曾經(jīng)告訴我他“喜歡”的女生的名字,我也告訴了他我“喜歡”的女生的姓名。到現(xiàn)在,我想恐怕仍是只有我們兩個人知道這兩個女生的名字,我不確定他現(xiàn)在是否還記得這件事。我們也曾發(fā)生過小矛盾,但不超過幾小時便和好了。在這七年的時光里,我們像親兄弟一般,他到哪里,我就到哪里。總之,有他的地方便有我。
到了初中后,我和他的關(guān)系發(fā)生了急劇的改變。也許是我有了自己的目標(biāo),只顧著學(xué)習(xí),放假時也很少到他家去,一個人在家里看書,做作業(yè),漸漸地疏遠了他,也許是我們都長大了、成熟了。我們再也不會兩個人在一起,因為那是小孩子才做的事情,那是浪費時間,我們再也不會將自己的小秘密告訴對方了,我們開始學(xué)會了將心靈半敞著來面對對方,我們會覺得將自己的秘密封存在自己心里比較好一些。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和他在一起的時間越來越少了,去年寒假,我和他僅見過一次面,當(dāng)我們在一起聊天時,我們也和閏土一樣恭敬起來了,當(dāng)他說起一些學(xué)校的事情的時候,我只是隨著笑幾聲,那種笑仿佛是完成命令式的笑,不到一個小時,我們要說的都說完了,仿佛再也沒有什么可聊的了。從那次見面后,我到現(xiàn)在也沒有再見過他一面了。童年時的那種歡聲笑語的場面已蕩然無存。我很想和他恢復(fù)到小學(xué)時那種親密的關(guān)系,但仿佛就像一切都已經(jīng)注定好了的一樣,我和他走在已設(shè)定好的路上,他向東,我向西,我們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了。如果命運可以由自己選擇的話,我愿和他永遠停留在小學(xué)那段時光里,我真的不想看到七八年的友誼就這樣結(jié)束了。
我不敢想象,十年、二十年后,我們的關(guān)系會變得怎樣……
的確,時間可以撕碎兩個人的友誼,這是我讀《故鄉(xiāng)》后的感悟。
篇二:
看完魯迅先生的《故鄉(xiāng)》,我頓時覺得有些失落。魯迅的兒時好朋友閏土,經(jīng)過漫長的時間不見,竟與魯迅存在著一層“可悲的厚障壁”。剛要與閏土再見面時,魯迅是多么期待!而使他沉在心中多年美好的記憶又從新浮起。可見到閏土后,卻發(fā)現(xiàn)閏土與他疏遠了,魯迅感到非常難過,也為這個間隔而感到失望。
我想,閏土也并沒忘記和魯迅兒時的快樂時光,只是他覺得不能像兒時那樣“不懂事”,他們有著階級的差異,在那時,他們有著大人們所沒有的天真。仔細品味他們的話,小時候的“閏土哥”“迅哥兒”以及長大后的“閏土哥”“老爺”這其中有著多么微妙的變化啊!變的是閏土,他忘記了童年的真誠的友誼,這樣,他就失去了一件寶貴的東西。
在我的抽屜里,有一張全家福,是在我五歲時候在家鄉(xiāng)照的,在這張照片里全家都站著臺階上,唯有我一人坐在最前面坐著哭,這是多么戲劇的一幕!這里面還有個故事:小時候我在家鄉(xiāng),沒幾天就和一個小孩混熟了,當(dāng)我們要去照全家福時,我想帶他一起去,大人們不同意,原因很簡單,他和我不是親戚。但是我偏要帶他去,最后我被大人們硬拉到那里,而我的伙伴也被他的父母留在家里,在照相的時候我坐著大哭,偏不站起來。于是,這一幕就被留在了相片里。后來聽大人們說起這個故事,我暗自冷笑,沒想到那時的我竟會這么“仗義”。
有一次,爸爸想帶我去見這個兒時的伙伴,我提不起興致,更不想去見他。過去這么久了,現(xiàn)在的我對于這個兒時的伙伴,早已不認得了,雖然這在我的腦海有留下幾個殘碎的模糊的畫面,但我們也好像有一道看不見的墻給擋住了。這比起魯迅來,我真感到慚愧。我就如后來的閏土,但我可以猜出,就算現(xiàn)在見面,他也不認得我了,兩人見面,還能像小時后那無話不談嗎?
雖然現(xiàn)在,已經(jīng)沒有了魯迅那時的階級差別,但是我依然也忘卻了一個兒時的伙伴,因為我不能像魯迅一樣對朋友念念不忘?還是我變得冷漠了?后來我才明白,我在心中沒有一個美好的回憶,我就只記得曾經(jīng)有個玩伴。但魯迅在心中對閏土有著一段美好的回憶,這個回憶使他時時記得自己的這位朋友。
我們也在心中有著一段段美好的回憶,這也是我們的希望。只要我們在心中有個希望,不放棄它,這便是我們向前的動力。讓我們牢牢記住魯迅先生的那句話:希望本是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變成了路。
讀后感欄目精心推薦:
讀后感范文
讀后感大全
中外名著讀后感
四大名著讀后感
小編精心推薦
讀后感范文 | 讀后感怎么寫 | 讀后感作文 | 四大名著讀后感 | 中外名著讀后感
小編精心推薦
讀后感范文 | 讀后感怎么寫 | 讀后感作文 | 四大名著讀后感 | 中外名著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