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著名新聞記者組織在發(fā)給成員的電子郵件中說,托馬斯在華盛頓的寓所去世,她下個月就將年滿93歲。郵件中說,托馬斯近年來身體不好,一直被病痛困擾。
“多年來,我總有機會質問這個國家最有權力的公仆——美國總統(tǒng)。我承認,對這個職位我抱有敬畏,可并不是對占據(jù)這一職位的那個人,因為我們的職責不是去敬仰一個領導人多么德高望重,而是不時地把他們擱到聚光燈下,看看他們是否有負民眾信賴?!?BR> 白宮傳奇記者海倫·托馬斯20日在位于華盛頓的家中去世,享年92歲。作為一名通訊社記者和報紙專欄作家,海倫曾參加過十位美國總統(tǒng)的新聞發(fā)布會,并以尖銳的提問著稱。幾十年來,她的鬢角漸漸泛白,體態(tài)也變得臃腫,但是不管什么時候,只要她一開口,尖銳的問題總是讓臺上的總統(tǒng)張口結舌、兩腿發(fā)軟。
美國著名新聞記者組織在發(fā)給成員的電子郵件中說,托馬斯在華盛頓的寓所去世,她下個月就將年滿93歲。郵件中說,托馬斯近年來身體不好,一直被病痛困擾。
質問總統(tǒng)
她盯著總統(tǒng)的眼睛發(fā)問
“40多年來,當這個女人走近時,總統(tǒng)們會發(fā)抖。她有刀子似的舌頭和利劍般的智慧。”美國《華盛頓郵報》曾這樣評價托馬斯。在新聞界摸爬滾打60多年的托馬斯被譽為“總統(tǒng)折磨者”。
托馬斯發(fā)現(xiàn),美國新總統(tǒng)剛上任時都會和記者有一段“蜜月期”,而“一旦總統(tǒng)和他的政府開始制定一些可供公開討論和批評的政策時,新聞管理就開始了”。托馬斯一針見血地指出:“媒體的公信力在美國歷史上前所未有地遭到各界質疑,媒體老板們更多屈服于利潤的壓力,而記者的職業(yè)道德在衰敗。
每次當托馬斯第一個站起來提問時,總會看到總統(tǒng)們不同的肢體語言:“卡特的畏縮”、“里根的低頭”以及老布什的“哦不!不要海倫!”
站到白宮新聞發(fā)布廳的講臺上時,肯尼迪可能已經讓助手們“事先幫他預測好了90%的記者提問”;尼克松已經瀏覽過各種文件摘要,“一副勝券在握的樣子”;卡特手邊也許已經備好了所有的事實和數(shù)據(jù);里根則可能“緊張得像參加論文答辯一樣”。每次參加黃金時間現(xiàn)場直播的記者招待會,作為白宮記者團團長的托馬斯就戴上兩只手表,以便把時間準確地控制在30分鐘。一次,里根在記者招待會上遭遇到尖銳問題的“轟炸”,應對了25分鐘后,汗津津地掃了一眼托馬斯,眼神似乎在問:“可以結束了嗎?”托馬斯對了對表,然后搖搖頭。
托馬斯質問了10任美國總統(tǒng),40多年來,美國人總能從總統(tǒng)記者招待會的現(xiàn)場直播中,看到她從前排站起來,盯著總統(tǒng)的眼睛發(fā)問。事實上,從2000年小布什上臺時,托馬斯已經結束了她的白宮記者生涯,而成了赫斯特報系的專欄作家。她在2002年的一篇專欄文章中,毫不留情地把小布什形容為“皇帝總統(tǒng)”。她也從不諱言“小布什是美國有史以來最糟糕的總統(tǒng)”,并把他稱為“謊言家”。
駐守白宮
她如此接近活生生的總統(tǒng)
“我駐守白宮報道白宮的時間比任何一個記者都長?!蓖旭R斯說。
1900年,大批記者被派往白宮的門口或周圍街道上游蕩,當時的美國總統(tǒng)麥金利便派一名助手每天向這些記者發(fā)布一次簡報。等到西奧多·羅斯福任總統(tǒng)時,一個陰雨的日子,他看到一群記者像落湯雞一樣擠在白宮外的樹下,便請他們到白宮避雨。從此,記者們就再也請不出去了。西奧多·羅斯福將他書房隔壁的一間休息室劃作記者室,不久國會撥款在白宮修建了記者辦公室。正是在這間辦公室,托馬斯開始了她的白宮報道生涯。
“我懷念那個時代?!边@位老人說。那時,記者們可以近距離接觸到總統(tǒng)及其家人,與他們展開真正的交談。記者們能在白宮碰到肯尼迪3歲的女兒卡蘿琳,問她:“你爸爸在哪兒?”卡蘿琳回答:“他正光著腳丫在樓上發(fā)呆?!?BR> “在那些日子里,我們如此接近一位活生生的總統(tǒng),看著他的一舉一動?!蓖旭R斯說。她感嘆,再也回不到從前的那些歲月了:杜魯門總統(tǒng)在晨曦中散步,一群記者和攝影師如影隨形??偨y(tǒng)和第一夫人們,“并非心甘情愿地忍受”這群被肯尼迪稱為“轟轟作響的獸群”的記者團,但最終都不得不習慣他們的“貼身監(jiān)視”,并對他們容忍有加。不像現(xiàn)在“總統(tǒng)越來越難以接近”,尤其是“9·11”之后,記者們常常被用繩子遠遠地攔著?!霸僖矝]有像原先那樣追著總統(tǒng)跑,把一個個問題扔過去的情景了。”
麻辣實錄
提問小布什、奧巴馬
“我的問題是,你為什么那么想開戰(zhàn)?從你踏進白宮的那刻開始……真正的原因是什么?你說過不是因為石油,也不是因為以色列或其他,那么到底是因為什么?”托馬斯單刀直入。
“我并不想開戰(zhàn),想當然地認定我想開戰(zhàn),恰恰是錯誤的……”小布什回應。
托馬斯打斷了小布什的話:“所有的一切……”小布什趕緊插
話:“打斷一下,打斷一下,沒有總統(tǒng)想要戰(zhàn)爭……(大段的解釋)這就是為什么我要在伊拉克……請讓我說完……”
“他們并沒有對你和我們國家干什么呀。”托馬斯反駁。
“對不起,請讓我說完,讓我說完。他們干了!(阿富汗)塔利班為‘基地’組織提供安全避難所,‘基地’組織就是在那兒接受訓練……”
“可我說的是伊拉克……”托馬斯又一次不客氣地打斷了小布什……而面對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海倫也毫不客氣。
托馬斯:“你打算什么時候撤出阿富汗?為什么還在繼續(xù)殺戮?真正的理由究竟是什么?請別拿布什那套來說事?!?BR> 奧巴馬:“呃,海倫,呃……”
特別慶生
奧巴馬與克林頓 為她捧生日蛋糕
在1995年,托馬斯75歲生日這天,當時的總統(tǒng)克林頓送給她的生日禮物是為時15分鐘的獨家專訪??肆诸D親自捧起生日蛋糕,讓這位拷問過他無數(shù)次的女記者吹生日蠟燭。
克林頓還舉起托馬斯的錄音機,對準她進行了反采訪:“托馬斯小姐,這么多年來,你聽著這么多位總統(tǒng)閃爍其詞,語焉不詳……你是怎么忍下來的?”
托馬斯與現(xiàn)任總統(tǒng)奧巴馬的生日都是8月4日。2010年這一天,奧巴馬現(xiàn)身白宮西側新聞發(fā)布廳,與托馬斯同慶生日。
奧巴馬端著一碟布丁蛋糕,領著發(fā)布廳里的記者們唱起“生日快樂”歌。
被迫退休
一通過激言論引發(fā)軒然大波
在2010年5月27日參加白宮美籍猶太人歷史月慶?;顒訒r,托馬斯在評價以色列時說:“告訴他們,滾出巴勒斯坦。要記住,這些人(巴勒斯坦人)的家園被侵占,這是他們的土地,不是德國,也不是波蘭。他們(以色列人)可以回家?!边@一言論引發(fā)軒然大波,年近90歲的托馬斯被迫宣布退休。
一生回顧
■1920年,托馬斯出生在肯塔基州一個黎巴嫩移民家庭,是9個孩子中的老七。雖然父母都大字不識,小海倫卻對文字有特殊的感情。12歲時就宣布,長大后要當記者。
■22歲從韋恩州立大學畢業(yè)后,托馬斯借口探望堂姐留在了政治中心華盛頓。后來海倫通過努力總算當上一名記者,但她還沒來得及慶祝,就趕上《華盛頓每日新聞》裁員——托馬斯被解雇了。
■1943年,托馬斯加入美聯(lián)社。
■1961年,肯尼迪當選總統(tǒng)后,40歲的托馬斯成為白宮記者團的第一個女記者。
■1972年,托馬斯隨同尼克松總統(tǒng)訪華。
■2013年7月20日,托馬斯去世。從前總統(tǒng)約翰·肯尼迪開始,她采訪過林登·約翰遜、理查德·尼克松、杰拉爾德·福特、吉米·卡特、羅納德·里根、喬治·布什、比爾·克林頓、喬治·沃克·布什、貝拉克·奧巴馬10位總統(tǒ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