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讀后感450字 浣溪沙的讀后感六篇(實用)

字號:

    在觀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為此需要好好認真地寫讀后感。那么你會寫讀后感嗎?知道讀后感怎么寫才比較好嗎?接下來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些優(yōu)秀的讀后感范文,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浣溪沙》讀后感450字 浣溪沙的讀后感篇一
    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
    ——題記
    提起納蘭容若,誰都不會陌生,這個才華橫溢,溫宛如玉的謙謙君子,如一顆流星,在文壇上閃耀即逝。
    他的一生,外人想必是羨慕的,出身名門,父為一品大學(xué)士納蘭明珠,自己好讀書,擅小令,官拜一等侍衛(wèi),家族興旺,一如《紅樓夢》中的賈府。
    然而,華麗只是他的外表,憂傷內(nèi)斂才是精魂,他有太多的苦衷不能對外人道,只能將它們向詞傾訴,凄凄慘慘戚戚。以至于在他死后,明珠翻看他的《飲水詞》,也忍不住老淚縱橫:“這孩子他什么都有了啊,為什么還會不快樂?”若明珠明白“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蹦撬簿筒粫犛谌萑舻谋?。
    這首詞是容若在妻子盧氏死后所作的,字里行間都是他對妻子的思念,“賭書消得潑茶香”是引用的李清照和趙明誠的典故,李趙二人喜文學(xué)夫妻二人經(jīng)常背誦書籍,且互相抽查對方,如某某句在某某頁,高興之時,不小心將手中的茶潑在了身上都不知道。容若回憶起亡妻生前的點點滴滴,又聯(lián)想到自己孤身一人,不禁悲從中來。
    其實,我也一直覺得他是不該如此消沉的,高貴顯赫的家族,驚人的才情,刻骨銘心的愛情,還有一群知心朋友,他的這些朋友啊,都是皇帝費心網(wǎng)羅,卻不肯輕易折節(jié)的人。
    人生至此,夫復(fù)何求?
    如果我與他生在同一個時代,我會勸誡他,衣不如新,人不如故,何必作繭自縛?他若能像明珠,像蘇軾,官場沉浮,起起落落該多好?他太不禁風(fēng)雨了,對很多人,很多事都放不開,總是那么消沉,如果你不喜官場,那像晏小山那樣多好,干凈落泊的生活,這樣你至少可以活得久一點,不要死都死得那么陰柔飄渺。終年只有30歲。
    或許,還有一部分原因是他的亡妻,他原本對盧氏沒有感情,他愛的人早已入宮,成了朱門貴婦。直到這個溫婉大度的女子死后,他才驚覺自己欠她多少。
    他不尋常的人生,不尋常的思想,得不到當時社會的認可,他終于在一生中最輝煌的時候凋零,如梨花在春光中枯萎。
    沉思往事立殘陽,當時只道是尋常。
    他的一生,看得見開始,猜不到結(jié)局。
    《浣溪沙》讀后感450字 浣溪沙的讀后感篇二
    聽一首用新詞譜寫的曲子,再飲一杯美酒,還是去年的天,舊時的樓臺,這些仿佛如故,閑逸致還未盡,可西天的夕就要落下去了,也不知道它什么時候才能回來?
    無可奈何啊,那些花也跟著漸漸地飄落,仿佛是去年曾經(jīng)見過的燕子又飛回來了,這樣的景讓感慨萬千,舍不得就這樣離開這樣的景,因此獨自一,在花園中這條落滿花的小路,久久地徘徊。
    對美好事物的留戀,對漸消的惋惜,這是作者的創(chuàng)作思緒,其間流露出作者那些淡淡的惆悵和哀愁,即含蓄又富有哲理。我們知道晏殊一生的仕途生涯是十分順暢的,其個的品也較為賢明,不僅帶了一些有名的學(xué)生,在政治方面也以清廉著稱。他的一生可謂是意盎然,生機勃勃,因此對自己的事業(yè)也有所滿足。此作品中我們所見到的是他在抒發(fā)其閑逸致的心,這心當然還沒殆盡,太就落山了,再加天也要結(jié)束,故而感嘆。
    闕以音樂之美開,自己先沉浸在優(yōu)美的旋律當中,再飲一杯美酒,這是多么灑脫和悠閑的時刻啊。寫作之時史說官至宰相,可見這樣的形是他當時的真實寫照,美酒配以美曲自然是讓愜意的。他的詞中很少寫到美女,與張先的大不相同,可見他的為事之端正。首兩句是寫實,簡單而流利的名字涵蓋了音樂,美酒,當時的天和亭臺,這十四個字營造了一個如詩如畫的場面,即有景物,也有動態(tài)的音樂和,可見作者非凡的筆力。這樣的句子要比那些純粹描寫景物的要生動的多。后一句“夕西下幾時回?”是一個轉(zhuǎn)折式的問,從閑雅興中倏忽轉(zhuǎn)為感慨。在這里我們不防想一下,類似于“夕西下幾時回?”的名句在古代文學(xué)作品當中是很多,比如“送去幾時回?”、“綠楊芳草幾時休?”等,這樣的問加重了感嘆的語,比直接感嘆要深。在這里作者是借夕落山時的景,來對自己的生進行思和追問。那美好的一生,慢慢的就要去了,不知何時才能回來,果有“對酒當歌,生幾何?”(曹操)的感慨。這是在理智的況感慨的,而不是唯心的那種無味的感慨,在闕中便能看出作者的感慨并不是那么傷悲,它還是留有余地的。闕中的后一句,是啟下闕的。
    下闕是感的延伸和遞進,層次加深了。用“花”和“燕”這兩個天中常見的生物來映襯心理,即真實可信,又能表達懷?!盁o可奈何花落去”就是一種理智的看法,花落了就落了,你能怎么辦?沒有能阻止自然的變化和生命的衰退,雖然“無可奈何”體現(xiàn)出作者的無奈,那濃重的感也融于這個詞中。所幸的是花落去了,燕子來了。這種與生沒有任何意義的自然現(xiàn)象,在作者巧妙的安排下,倒富有很深的哲理。其實社會就是這樣的,你去了,還有來的,正是前已消后再來,前者去后者來,這是規(guī)律,亙古不變。作者既然能理解這樣的自然規(guī)律,自然在作品當中沒有極其消極的心理因素在內(nèi)。面對這樣的景,他不落淚,不悲傷,只是獨自一個在小園中的香徑久久的徘徊。可見作者的心是多么的開闊和豁達的。我個認為晏殊的這種事心態(tài)是極其平和的,極其理智的,并略略帶些唯物主義思想,這在那個唯心主義的時代是很難得的。他這樣衰敗的景象下,只是帶著一種沉思,而非無病,故作嬌柔。
    六句詞句,用詞簡煉,構(gòu)思精巧,蘊含哲思?!澳昴隁q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不同”,這種輪回是在所難免的,誰也不能掙脫這自然所決定的替規(guī)律。官者也好,庶民也罷,總是要隨著時光的流轉(zhuǎn)而不斷更新的?!盁o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為詞中亮點之筆,千古傳誦,直到今天它依然在閃爍著文學(xué)光華。這是作者感觸之筆,渾然天,沒有任何雕琢的痕跡,這里天里兩組典型的景物差,不僅具有審美價值,也具有其文學(xué)價值,即對偶,又相連接,音韻和諧,畫面生動,感真摯,有藝術(shù)的美感,是“極煉如不煉也”。
    《浣溪沙》讀后感450字 浣溪沙的讀后感篇三
    此詞雖含傷春惜時之意,卻實為感慨抒懷之情。
    詞之上片綰合今昔,疊印時空,重在思昔;下片則巧借眼前景物,著重寫今日的感傷。全詞語言圓轉(zhuǎn)流利,通俗曉暢,清麗自然,意蘊深沉,啟人神智,耐人尋味。詞中對宇宙人生的深思,給人以哲理性的啟迪和美的藝術(shù)享受。
    起句“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睂憣坡牳璧默F(xiàn)境。從復(fù)疊錯綜的句式、輕快流利的語調(diào)中可以體味出,詞人在面對現(xiàn)境時,開始是懷著輕松喜悅的感情,帶著瀟灑安閑的意態(tài)的。但邊聽邊飲,這現(xiàn)境卻又不期然而然地觸發(fā)對“去年”所歷類似境界的追憶:也是和今年一樣的暮春天氣,面對的也是和眼前一樣的樓臺亭閣,一樣的清歌美酒。然而,在似乎一切依舊的表象下又分明感覺到有的東西 已經(jīng)起了難以逆轉(zhuǎn)的變化,這便是悠悠流逝的歲月和與此相關(guān)的一系列人事。于是詞人不由得從心底涌出這樣的喟嘆:“夕陽西下幾時回?”夕陽西下,是眼前景。但詞人由此觸發(fā)的,卻是對美好景物情事的流連,對時光流逝的悵惘,以及對美好事物重現(xiàn)的微茫的希望。這是即景興感,但所感者實際上已不限于眼前的情事,而是擴展到整個人生,其中不僅有感性活動,而且包含著某種哲理性的沉思。夕陽西下,是無法阻止的,只能寄希望于它的東升再現(xiàn),而時光的流逝、人事的變更,卻再也無法重復(fù)。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币宦?lián)工巧而渾成、流利而含蓄,在用虛字構(gòu)成工整的對仗、唱嘆傳神方面表現(xiàn)出詞人的巧思深情,也是這首詞出名的原因。但更值得玩味的倒是這一聯(lián)所含的意蓄。
    花的凋落,春的消逝,時光的流逝,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規(guī)律,雖然惋惜流連也無濟于事,所以說“無可奈何”,這一句承上“夕陽西下”;然而在這暮春天氣中,所感受到的并不只是無可奈何的凋衰消逝,而是還有令人欣慰的重現(xiàn),那翩翩歸來的燕子不就象是去年曾在此處安巢的舊時相識嗎?這一句應(yīng)上“幾時回”?;?、燕歸雖也是眼前景,但一經(jīng)與“無可奈何”、“似曾相識”相聯(lián)系,它們的內(nèi)涵便變得非常廣泛,帶有美好事物的象征意味。在惋惜與欣慰的交織中,蘊含著某種生活哲理: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無法阻止其消逝,但在消逝的同時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現(xiàn),生活不會因消逝而變得一片虛無。只不過這種重現(xiàn)畢竟不等于美好事物的原封不動地重現(xiàn),它只是“似曾相識”罷了。
    此詞之所以膾炙人口,廣為傳誦,其根本的原因在于情中有思。詞中似乎于無意間描寫司空見慣的現(xiàn)象,卻有哲理的意味,啟迪人們從更高層次思索宇宙人生問題。詞中涉及到時間永恒而人生有限這樣深廣的意念,卻表現(xiàn)得十分含蓄。
    《浣溪沙》讀后感450字 浣溪沙的讀后感篇四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末句呼應(yīng)“無可”句)
    傷春惜時,嘆年華將逝。浣溪沙的上片綰合今昔,疊印時空,重在思昔;浣溪沙的'下片則巧借眼前景物,著重寫今日的感傷。浣溪沙語言圓轉(zhuǎn)流利,通俗曉暢,清麗自然,意蘊深沉,啟人神智,耐人尋味。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背鼍鋵憣淙ザK究無力挽回的嘆惋,下句借燕歸來抒寫因美好事物歸來而欣慰。哲理是,人事興衰,無往不反。
    花落、燕歸雖也是眼前景,但一經(jīng)與“無可奈何”、“似曾相識”相聯(lián)系,它們的內(nèi)涵便變得非常廣泛,帶有美好事物的象征意味。在惋惜與欣慰的交織中,蘊含著某種生活哲理: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無法阻止其消逝,但在消逝的同時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現(xiàn),生活不會因消逝而變得一片虛無。只不過這種重現(xiàn)畢竟不等于美好事物的原封不動地重現(xiàn),它只是“似曾相識”罷了。
    此詞之所以膾炙人口,廣為傳誦,其根本的原因在于情中有思。浣溪沙中似乎于無意間描寫司空見慣的現(xiàn)象,卻有哲理的意味,啟迪人們從更高層次思索宇宙人生問題。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濤盡英雄。是非成敗轉(zhuǎn)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反襯歷史上英雄人物的英雄業(yè)績已被長江之水沖刷殆盡,到頭來都是一場空,只剩下青山和夕陽。)
    白發(fā)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fēng)。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以漁樵之角色冷眼旁觀,語言精練平實,用一空字,表現(xiàn)幾多惋惜、幾多悲哀,但浣溪沙全詞有些消沉、虛空,有隱者之意。)
    《浣溪沙》讀后感450字 浣溪沙的讀后感篇五
    “一曲新詞一杯酒,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讀到這闕詞時,我停住了,心中一遍又一遍地揣摩著“無可奈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一句。此時,我的心中不禁起有了一絲疑問,這讀著就讓人感覺傷感的句子到底講的是什么呢?
    翻看了詩句的解釋,我明白了作者是用花開花落的輪回和燕雀北飛南渡習(xí)性來感嘆時光的流逝!這看似平淡無奇的句子,道盡世事變遷的規(guī)律,說盡了人世變幻的滄桑,讓人看了不由得與作者感同身受!花開花落我們不能挽留,燕雀北飛南渡我們不能阻止,我們能做的唯有把握當下,當花開時贊嘆它的風(fēng)姿,當花落時感悟人生的真諦,當燕雀北飛事感嘆時光的流逝,當燕雀南渡時體會歲月的消亡。
    我默默地想著,是啊,我們?nèi)松灰舱侨绱藛??我們在時光的長河中漸漸走過千山萬水,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不可避免地要失去一些東西,也許是時間,也許是財富,也許是……每當我們失去一些東西時我們都會因此十分傷心、難過,可事情已經(jīng)發(fā)生了,傷心又有何用呢?還不如在你擁有的時候去好好珍惜,活在當下,正所謂“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闭f的不正是這樣的道理嗎?
    正如宋詞里面說的`那樣“時光只解催人老”、“浮生豈得長年少”,歲月總是無情的,它始終按照自己的步伐向前邁進,不曾為誰停留。不知不覺間,我們就會由天真無邪的孩童變?yōu)橛⒆瞬l(fā)的少年。記憶中無論有過多少的喜怒哀樂,有過多少悲歡離合,過去的一切終歸已經(jīng)過去,我們無力也無法去改變什么。既然如此,我們又何必再傷懷,就讓過去的一切成為我們美好的回憶吧!
    如果我們始終固執(zhí)地留在過去,不肯向前邁進,等待我們的只會是停滯不前和失敗淪落。君不見,多少英雄豪杰因為沉迷昔日的榮光而終止了自己前進的步伐,最終只能在回憶里度過余生;又有多少失意人深陷過去失敗的泥潭中而止步不前,最終只能在平庸和自怨自艾中了卻余生。對于將來的一切,我們應(yīng)該用一顆積極向上的心來迎接它、面對它!只有抱有這樣的態(tài)度,我們才能堅信生機勃勃的春天將會很快悄然而致!
    我十分喜愛“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這闕詞,她使我明白了時間是一去不復(fù)返的,我們應(yīng)當珍惜現(xiàn)在所擁有的。同時,我們也要不辜負每一寸光陰,以充足的信心去迎接明天,用加倍的努力去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
    《浣溪沙》讀后感450字 浣溪沙的讀后感篇六
    歲月如歌,凡 事如塵,匆匆而逝,恍如夢中······
    人生匆匆而過,有喜有悲,苦樂相隨,
    雖不說大風(fēng)大浪,但經(jīng)歷的事多了,在我們這個“少年不識愁滋味”的似水年華的階段,對人生的`感嘆亦算是常有的事。余讀晏殊的浣溪沙,不禁感同身受,或不與“大家”同,但只求述發(fā)情感,排解心緒。若不與贊,只當茶余飯后貽笑大方之味料罷了。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人最大的理想莫過于追求快樂,沒有人愿意去自討苦吃的。正如晏殊一般閑情雅致,自娛自樂,填一首詞,斟一壺酒,快樂何其多!但是在快樂的過程中,若一件熟悉的物,一件相識的事,侵入眼簾,一個多愁善感的詞人還能繼續(xù)怡然自得嗎?看到“去年”的相識的“舊亭臺”,觸景生情,不禁放下觥籌,拉來將要西下的夕陽,問問它到底什么時候能再回來來光顧他這惆悵的人。緊接著詞人以“無可奈何花落去,時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敝鋰@道:可惜啊,無可奈何花都如同我此刻的心情,已經(jīng)凋萎,昔日的芙蓉花,今天已成斷腸草,你應(yīng)該再也不會回來了。只看到去年的野燕在空邈的天空中低飛。只剩下我在這遺棄的花園中莞爾不語,獨自徘徊······徘徊······
    花美如靨,能綻放幾時?春絢易魘,卻又有幾度春秋?曾經(jīng)絕美的笑言,只化作巖隕墜入了未知的曠野。寥寥一生,獨自悲戚。這亙古的詠嘆調(diào)只為晏殊所奏出凄冽,讓我的靈魂也湮沒于無盡的黑夜,
    在此般感傷的夜里,空對銀屏,木然的敲出一字一句,季春的云霧遮掩了夜里的最后一絲光亮。周遭的靜謐,更映襯了內(nèi)心的倉皇。
    所有的一切都無法再轉(zhuǎn)圓,那一段流年,只能放逐在悲歡的塵世間。看著去年的亭臺,我只能輕輕問道:“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寂寞滄桑,時光依舊,只是我們卻不再是從前。我一直在想,我們,究竟是輸給了時間,還是敗給了蒼天。以往的時光,如今看來卻像一根生硬的刺,它硬生生的插在了柔軟的心房,讓人痛不欲生,卻又不忍拔下。
    一段時光的倉皇,一指流沙的無道,一番歲月的波折,悲歡離合,就讓它永遠沉淀。美好的事物自然會凋殘,“花落去”已是事物原本的規(guī)律。感春惜時,你又何所得?獨自徘徊就徘徊,只怪紅顏易老,韶華難留。
    追求簡單,卻又有多少盡如人意,傷感與婉約也并非詞人之意,心中未曾平息過,“似曾相識的燕”總是無情的打擾,多情的晏殊又怎能不自討苦吃,放下觥籌?
    一只歸燕,感傷了一曲浣溪沙,一曲浣溪沙卻又惆悵了一個人。我不知道詞人是否在感春惜時,但我卻知道此人正在惜時感春·····
    筆于失眠夜,與失眠曲(浣溪沙)共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