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國留學網(wǎng)高考頻道在考試后及時公布各科高考試題答案和高考作文及試卷專家點評,請廣大考生家長關注。時光飛逝,暑假過去了,新學期開始了,不管情愿與否,無論準備與否,我們已走進高三,走近我們的夢!祝愿決戰(zhàn)2014高考的新高三學員能倍加努力,在2014年高考中也能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8~9題。
子 規(guī)
吳融①
舉國②繁華委③逝川,羽毛飄蕩一年年。
他山叫處花成血, 舊苑春來草似煙。
雨暗不離濃綠樹, 月斜長吊欲明天。
湘江日暮聲凄切, 愁殺行人歸去船。
[注]①吳融: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唐昭宗時在朝任職,一度受牽累罷官,流寓荊南(湖南一帶),本篇大約就寫在這個時候。②國:指故國。③委:舍棄,丟棄。
8.頷聯(lián)在刻畫子規(guī)形象的時候,主要運用了哪種藝術手法?有何表達效果?請簡要分析。(5分)
9.詩人通過對子規(guī)的描繪表達了內(nèi)心怎樣復雜的情感?請簡要分析。(6分)
答案:
9.對比(1分)。在“他山”(指異鄉(xiāng))啼血.飄蕩的杜鵑與“舊苑”(故國)春來,依然是一片草木榮生,郁郁蔥蔥,含煙吐霧,絲毫也不因子規(guī)的傷心而減損其生機的場景構成對比(2分);鮮明的表現(xiàn)了杜鵑孤身飄蕩.哀告無門的悲慘命運(2分)?;颍悍匆r。用春草作反襯,用它們欣欣自如的神態(tài)進一步反襯.凸顯杜鵑的孤苦無告。
如果答“夸張”(杜鵑啼血夸張地形容染紅了鮮花)和“比喻”(草似煙)的修辭,或答聯(lián)想.想象(將杜鵑啼血聯(lián)想成染紅了紅花),可酌情給分,最高不超過3分。答對偶不給分。
10.既表達了作者由于受累罷官,流寓荊南時的仕途失意的痛苦之情(2分),又表達了遠離故土對故鄉(xiāng)的思念之情(2分)。全詩借物抒情(托物言志)(1分),作者用漂泊孤苦.痛苦悲啼.居無定所的杜鵑自況,來表達情感(1分)。
賞析:
子規(guī),又叫杜鵑,布谷鳥的別稱。古代傳說,它的前身是蜀國國王,名杜宇,號望帝,后來失國身死,魂魄化為杜鵑,悲啼不已。這可能是前人因為聽得杜鵑鳴聲凄苦,臆想出來的故事。此篇詠寫子規(guī),就從這個故事落筆,設想杜鵑鳥離去繁華的國土,年復一年地四處飄蕩。這個悲劇性的經(jīng)歷,正為下面抒寫悲慨之情作了鋪墊。
由于哀啼聲切,加上鳥嘴呈現(xiàn)紅色,舊時又有杜鵑泣血的傳聞。詩人借取這個傳聞發(fā)揮想象,把原野上的紅花說成杜鵑口中的鮮血染成,增強了形象的感染力??墒?,這樣悲鳴也不可能有什么結果。故國春來,依然是一片草木榮生,青蔥拂郁,含煙吐霧,絲毫也不因子規(guī)的傷心而減損其生機。這里借春草作反襯,把它們欣欣自如的神態(tài)視為對子規(guī)啼叫漠然無情的表現(xiàn),想象之奇特更勝過前面的泣花成血。這一聯(lián)中,?他山?(指異鄉(xiāng))與?舊苑?對舉,一熱一冷,映照鮮明,更突出了杜鵑鳥孤身飄蕩、哀告無門的悲慘命運。
后半篇繼續(xù)多方面地展開對子規(guī)啼聲的描繪。雨昏風冷,它藏在綠樹叢中苦苦嘶喚;月落影斜,它迎著欲曙的天空凄然長鳴。它就是這樣不停地悲啼,不停地傾訴自己內(nèi)心的傷痛,從晴日至陰雨,從夜晚到天明。這一聲聲哀厲而又執(zhí)著的呼叫,在江邊日暮時分傳入船上行人耳中,不能不觸動人們的旅思鄉(xiāng)愁和各種不堪回憶的往事,叫人黯然魂消、傷心欲泣。
從詩篇末尾的?湘江?看,這首詩寫在今湖南一帶。作者吳融是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唐昭宗時在朝任職,一度受牽累罷官,流寓荊南,此篇大約就寫在這個時候,反映了他仕途失意而又遠離故鄉(xiāng)的痛苦心情。詩歌借詠物托意,通篇扣住杜鵑鳥啼聲凄切這一特點,反復著墨渲染,但又不陷于單調(diào)、死板地勾形摹狀,而能將所詠對象融入多樣化的情景與聯(lián)想中,正寫側(cè)寫、虛筆實筆巧妙地結合使用,達到?狀物而得其神?的藝術效果。這是對寫作詠物詩的有益啟示。
2014湖北語文文學類閱讀匯總
2014海南語文文學類閱讀匯總
2014高考語文文言實詞復習匯總
? 相關鏈接:??
2013江蘇語文試題及答案解析
2013浙江語文試題及答案解析
2013北京語文試題及答案解析
2013遼寧語文試題及答案解析
2013福建語文試題及答案解析
2013廣西語文試題及答案解析
2013四川語文試題及答案解析
出國留學網(wǎng)高考頻道在考試后及時公布各科高考試題答案和高考作文及試卷專家點評,請廣大考生家長關注。時光飛逝,暑假過去了,新學期開始了,不管情愿與否,無論準備與否,我們已走進高三,走近我們的夢!祝愿決戰(zhàn)2014高考的新高三學員能倍加努力,在2014年高考中也能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8~9題。
子 規(guī)
吳融①
舉國②繁華委③逝川,羽毛飄蕩一年年。
他山叫處花成血, 舊苑春來草似煙。
雨暗不離濃綠樹, 月斜長吊欲明天。
湘江日暮聲凄切, 愁殺行人歸去船。
[注]①吳融: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唐昭宗時在朝任職,一度受牽累罷官,流寓荊南(湖南一帶),本篇大約就寫在這個時候。②國:指故國。③委:舍棄,丟棄。
8.頷聯(lián)在刻畫子規(guī)形象的時候,主要運用了哪種藝術手法?有何表達效果?請簡要分析。(5分)
9.詩人通過對子規(guī)的描繪表達了內(nèi)心怎樣復雜的情感?請簡要分析。(6分)
答案:
9.對比(1分)。在“他山”(指異鄉(xiāng))啼血.飄蕩的杜鵑與“舊苑”(故國)春來,依然是一片草木榮生,郁郁蔥蔥,含煙吐霧,絲毫也不因子規(guī)的傷心而減損其生機的場景構成對比(2分);鮮明的表現(xiàn)了杜鵑孤身飄蕩.哀告無門的悲慘命運(2分)?;颍悍匆r。用春草作反襯,用它們欣欣自如的神態(tài)進一步反襯.凸顯杜鵑的孤苦無告。
如果答“夸張”(杜鵑啼血夸張地形容染紅了鮮花)和“比喻”(草似煙)的修辭,或答聯(lián)想.想象(將杜鵑啼血聯(lián)想成染紅了紅花),可酌情給分,最高不超過3分。答對偶不給分。
10.既表達了作者由于受累罷官,流寓荊南時的仕途失意的痛苦之情(2分),又表達了遠離故土對故鄉(xiāng)的思念之情(2分)。全詩借物抒情(托物言志)(1分),作者用漂泊孤苦.痛苦悲啼.居無定所的杜鵑自況,來表達情感(1分)。
賞析:
子規(guī),又叫杜鵑,布谷鳥的別稱。古代傳說,它的前身是蜀國國王,名杜宇,號望帝,后來失國身死,魂魄化為杜鵑,悲啼不已。這可能是前人因為聽得杜鵑鳴聲凄苦,臆想出來的故事。此篇詠寫子規(guī),就從這個故事落筆,設想杜鵑鳥離去繁華的國土,年復一年地四處飄蕩。這個悲劇性的經(jīng)歷,正為下面抒寫悲慨之情作了鋪墊。
由于哀啼聲切,加上鳥嘴呈現(xiàn)紅色,舊時又有杜鵑泣血的傳聞。詩人借取這個傳聞發(fā)揮想象,把原野上的紅花說成杜鵑口中的鮮血染成,增強了形象的感染力??墒?,這樣悲鳴也不可能有什么結果。故國春來,依然是一片草木榮生,青蔥拂郁,含煙吐霧,絲毫也不因子規(guī)的傷心而減損其生機。這里借春草作反襯,把它們欣欣自如的神態(tài)視為對子規(guī)啼叫漠然無情的表現(xiàn),想象之奇特更勝過前面的泣花成血。這一聯(lián)中,?他山?(指異鄉(xiāng))與?舊苑?對舉,一熱一冷,映照鮮明,更突出了杜鵑鳥孤身飄蕩、哀告無門的悲慘命運。
后半篇繼續(xù)多方面地展開對子規(guī)啼聲的描繪。雨昏風冷,它藏在綠樹叢中苦苦嘶喚;月落影斜,它迎著欲曙的天空凄然長鳴。它就是這樣不停地悲啼,不停地傾訴自己內(nèi)心的傷痛,從晴日至陰雨,從夜晚到天明。這一聲聲哀厲而又執(zhí)著的呼叫,在江邊日暮時分傳入船上行人耳中,不能不觸動人們的旅思鄉(xiāng)愁和各種不堪回憶的往事,叫人黯然魂消、傷心欲泣。
從詩篇末尾的?湘江?看,這首詩寫在今湖南一帶。作者吳融是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唐昭宗時在朝任職,一度受牽累罷官,流寓荊南,此篇大約就寫在這個時候,反映了他仕途失意而又遠離故鄉(xiāng)的痛苦心情。詩歌借詠物托意,通篇扣住杜鵑鳥啼聲凄切這一特點,反復著墨渲染,但又不陷于單調(diào)、死板地勾形摹狀,而能將所詠對象融入多樣化的情景與聯(lián)想中,正寫側(cè)寫、虛筆實筆巧妙地結合使用,達到?狀物而得其神?的藝術效果。這是對寫作詠物詩的有益啟示。
2014湖北語文文學類閱讀匯總
2014海南語文文學類閱讀匯總
2014高考語文文言實詞復習匯總
? 相關鏈接:??
2013江蘇語文試題及答案解析
2013浙江語文試題及答案解析
2013北京語文試題及答案解析
2013遼寧語文試題及答案解析
2013福建語文試題及答案解析
2013廣西語文試題及答案解析
2013四川語文試題及答案解析
高考語文復習資料 | 高考數(shù)學復習資料 | 高考英語復習資料 | 高考文綜復習資料 | 高考理綜復習資料 |
高考語文模擬試題 | 高考數(shù)學模擬試題 | 高考英語模擬試題 | 高考文綜模擬試題 | 高考理綜模擬試題 |
高中學習方法 | 高考復習方法 | 高考狀元學習方法 | 高考飲食攻略 | 高考勵志名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