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美打工經驗匯總
留學生到了北美,除了學業(yè)以外,打工同樣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了解當地社會的手段,并且打工對于留學生減輕財務壓力也是一種很有效的方式。不過由于很多留學生初到北美,對當地的就業(yè)情況和打工情況并不了解,所以可能會出現種種問題。故此,在這篇文章,筆者就這個問題提供五點建議,供廣大留學生參考。
一、盡量打校內工,在校園內尋。
找工作機會
學校其實是一個工作機會比較多的地方,圖書館,體育館和學校餐廳,很多地方都大量需要打工的學生。而中國留學生剛剛入學,對當地的情況并不熟悉,校園的工作機會應當是重點爭取的。校園工作的小時薪水雖然可能比外邊企業(yè)提供的時薪稍低,但是校園工作的強度稍微小一些,面對的群體是學生和教職員工,素質相對比較高,而校園的環(huán)境又相對比較安全,另外,學生到校園打工,路上來回的距離又比較短,所以在校園內打工是比較合算的。比起長途跋涉一個小時,面對客戶群體復雜,而僅僅每小時多掙兩個美元的工作,筆者認為要值得多。故此,學生如果能獲得校園工作的機會,是最好不過的。
二、盡量尋找能夠利用自身優(yōu)勢的工作,體力工作并不是唯一的選擇。
很多學生盲目地認為,打工就是餐館或者是雜貨店工作。其實這是大錯特錯了。打工,對于大多數留學生來說,是一個了解社會和減低財務壓力的手段,這樣的工作最好能和自己興趣和特長結合起來,這會使工作更有趣。例如有的同學非常喜歡寵物,在國內就做一些與此相關的工作。而在北美,到寵物店打工就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有些學生,有一定的體育音樂基礎,做一些孩子的體育音樂啟蒙教師,打這樣的工也很有意義。筆者認為,每個人其實都會有強項,在尋找打工機會的時候,關鍵在于是否找到能夠充分利用這些強項的一份工作。這樣的工作,不僅強度會比餐館等工作強度低,往往時薪也會比較高。
三、打工思路要多元化,不一定從事本地的工作。
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大量的工作是完全可以通過網絡進行的。一些工作,完全可以超越地域的限制來進行。例如,不少學習計算機的同學,為公司進行編程。編完后把程序發(fā)給公司即可。而筆者原來在念書的時候,經常為國內的一些機構進行英文筆譯等工作。收入也頗豐。這樣的工作,完全在家里就可以進行,沒有風吹雨淋,時間有非常靈活,獲益也相當不錯。從筆者的角度,這類工作比需要實際去坐班的打工的工作有一定的節(jié)約時間的優(yōu)勢。留學生應當考量自身,看看有沒有這樣的工作可以選擇,“身在曹營,工作為漢”也是打工的一種重要方式。
四、拓寬自己的思路,尋找合適于自身的獨特打工方式。
所謂打工,并不一定要從眾。在我認識的留學生中,很多人打的工時非常獨特和有參考意義的。例如幾年前有的女同學,非常喜歡各種化妝品,對化妝品的品牌非常熟悉,發(fā)現北美的化妝品價格非常便宜,特別是在打折的時候,價格更是低的驚人。所以和國內從事化妝品經營的朋友聯系好,在特定的時間購買一批化妝品,運輸到國內,獲得良好的利潤和回報。一來二去,這種商業(yè)方式成為這類同學的再海外的打工方式了。每個月可能花一些時間固定地進行采購和郵寄即可。雖然海外化妝品郵寄獲利的機會現在已經不太容易,但是這一年的蘋果IPHONE的代購等等,利用了北美和中國對于IPHONE的價格差異,也使不少留學生賺了好多錢。這種商業(yè)方式就是比較獨特的打工方式,雖然不是去一個企業(yè)上班,但是自己的眼光和對市場的想法,使自己所做的事情很有回報,這是非常好的。
五、打工并不是為了掙錢,而是一種生活體驗,不要耽誤學業(yè)。
很多留學生在北美打工,嘗到了甜頭,一天八個小時下來,不僅等掙到50多美元的固定小時薪水,而且還獲得了不菲的小費。這使得不少學生對通過打工掙錢的信心大增。不僅僅加多自己打工的時間,而且甚至不上課去打工。這樣變得非常得不償失。雖然一個月的收入可能會掙到2000多美元,對20歲出頭的中國年輕人已經是絕對高薪,但是所換來的代價是學習成績下降,身體狀況變壞,極其不值得。學生要有清楚的概念,想通過打工來掙到很多錢是完全不現實的,如果學習成績不好,甚至還需要給學校交更多錢來補考或者重修,并且影響自己在北美的留居資格。年輕的;留學生一定要把握好自己,把打工時間控制到自己的學習和身體能夠接受的范圍之內,理性地進行打工。切莫為每月多掙幾百美元來犧牲自己的前途。
以上五點是我認為留學生打工值得借鑒的經驗和建議,衷心希望廣大留學生能夠在北美學業(yè)進步,生活順利。
【更多海外打工信息請點擊出國留學網相關鏈接】
海外經歷能給海歸帶來什么?
曾留德5年的葉豐,一直在海外關注著中國科研領域的發(fā)展狀況。“適逢國家鼓勵科技創(chuàng)新,國內科研領域的發(fā)展空間很大,對于科研人才來說,回國發(fā)展的機會非常多。”葉豐談道,德國的材料研究以基礎性研究為主體,而國內材料科學研究的發(fā)展趨勢則是走向直接應用。“我所認識的從事金屬材料研究的留學人員,現在大部分都回來了。在這種大環(huán)境下,我覺得自己應該回來為國家貢獻點力量。”
海外經歷能給海歸帶來什么?葉豐認為,首先是思維方式的改變。“海外的研究經歷給了我更廣闊的視野,對于科學研究的思考也達到了更高的層次。”他指出,一個科研人員的學術水平不僅體現在實驗方面,更重要的是表現在對問題的看法和思維方式上。因此,有志于回國從事科研工作的海歸,一方面要在專業(yè)技能上過硬,另一方面要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