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語學習中,我們通常都希望能夠“事半功陪”,英語的學習必須得掌握方法。如何高效學習,出國留學網(wǎng)考研頻道為您支招。
技巧一:隨語境選詞義
漢語詞匯的意義相對穩(wěn)定,而英語詞匯往往一詞多義。英語詞匯的最大特點就是詞匯意義隨上下文的語境不斷變化,因此,在考研英語翻譯中,考生切忌隨意照搬英文詞典上的意思,而要根據(jù)上下文重新確定某些詞匯的意義。
技巧二:理清句子結(jié)構(gòu)
英語是形合式語言,講究形式邏輯的配合;漢語是意合式語言,講究意義邏輯的配合。理解英語句子首先要分析其語法結(jié)構(gòu),然后才能了解其意義;理解漢語句子則主要依賴各詞語間意義的配合??佳杏⒄Z的翻譯題目基本上都是長句,若考生理不清句子的內(nèi)在形式邏輯--語法結(jié)構(gòu),便無法理解句子的意義。
技巧三:化長句為短句
英語多長句,漢語多短句。一方面,是因為英語連詞功能強大,可以將數(shù)個簡單句連為一個復(fù)雜句;而漢語中的分句主要依靠標點符號(主要是逗號)連為復(fù)句。另一方面,英語中的短語和短句有明顯的形式之分,有謂語動詞存在即為句子,反之即為短語,短語只能是句子的組成部分;而漢語的短語和短句有時界限模糊,可以將短語當短句使用,如“社會和諧”既可以說是一個“主語+謂語”的短句,也可以視為主謂短語。這樣,在英譯漢時常常需要將英語長句截分為漢語短句,而截分點一般就是連詞和短語。如果句中有標點符號,標點符號也可以視為天然的截分點。
技巧四:化被動為主動
英語中的被動式明顯多于漢語。中國人講究“天人合一”,強調(diào)人和自然的和諧相處,不強調(diào)改造自然,因此在說話的時候喜歡把人作為主體,其表現(xiàn)就是常常使用主動句。西方人恰恰相反,講究“物我分離”,強調(diào)人和自然并非一體,自然可以為人類所改造,因此在說話時常將被改造對象作為主體,多用被動句。所以,英語被動語態(tài)的翻譯原則之一就是化被動為主動。
技巧五:前重心向后移
西方人說話一般重心靠前,先表態(tài),后說事實;中國人說話剛好相反,重心后置,先說事實,后表態(tài)。如英語中的問候語“Nice to meet
you”,其中nice是表態(tài),to meet you
是事實;漢語一般會說“見到你很高興!”,其中“見到你”是事實,“很高興”是表態(tài)。在翻譯英語長句時,我們要注意將表示作者態(tài)度或觀點的詞放到句子后半部翻譯。
技巧六:化代詞為名詞
考研翻譯中常常涉及人稱代詞指代對象的翻譯。英語和漢語都有代詞,但卻有所區(qū)別,英語習慣用代詞指代,而漢語習慣重復(fù)名詞。英譯漢時常常需要找到英文原文中代詞指代的對象,并將其以名詞形式譯出,否則,漢語譯文會讓人感到費解。
考研網(wǎng)推薦鏈接:
2014考研:非專業(yè)英語考試詞組要點
2014考研教育學專業(yè)復(fù)習指南
2014數(shù)學考研復(fù)習知識大全
考研英語大綱 | 考研英語詞匯 | 英語作文萬能句子 | 考研英語真題 | 考研英語作文 | 考研復(fù)試英語 |